人民日报标题

农村教育:最大的扶贫工程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9-19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农村教育:最大的扶贫工程 第8版(科教周刊) 专栏:教育论坛 农村教育:最大的扶贫工程 周洪宇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和难点'...

农村教育:最大的扶贫工程

第8版(科教周刊)
专栏:教育论坛

农村教育:最大的扶贫工程
周洪宇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特别是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村。农村教育是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根本性的作用,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当前,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
  近几十年来,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从整体上看农村教育仍然比较薄弱,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还比较大,而且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农村教育的落后状况虽然有客观原因,但也和我们长期以来对农村教育的发展重视不够有一定关系。教育的迟效性也使得不少地方党政领导更注重经济发展而不是农村教育。
  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教育是扶贫的最佳手段和根本途径,大力发展教育是减少和改变贫困和地区发展不均衡的关键。农村教育不发展,直接受损害的不仅仅是农民的利益,也必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顺利实现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国家应把农村教育作为当前最大的扶贫工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来抓。
  我国农村社会和教育发展的现实基础之一是城乡二元结构。由于我国现有的社会和教育发展政策主要是针对城市的,大多数农村人口不可能通过教育进入城市,因此农村教育发展不能套用城市教育发展的模式,应当采取适应农村发展的、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整体发展的模式。为适应新世纪农村的发展,促进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农业社会的转型,今后农村教育发展应以“建设学习型的农村社会”为长远的发展目标。
  在这一长远的发展目标之下,还应对农村教育发展的若干具体目标和办学方向进行重新审视。农村教育的模式应从传统的分流教育、早期定向教育转到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的素质教育。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提下,针对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从事二、三产业打好基础。在坚持“农科教”结合的同时进一步发展符合时代特征的“经科教文”结合。从“三教统筹”发展到依托基础教育,共享各类教育资源,实行“一校多牌、一校多教”,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为全民教育、终身学习服务。
  义务教育属于公共产品性质,政府应当全部承担办学经费。但是为了义务教育的更快发展,也不应当排除社会资金的进入。鉴于我国穷国办大教育的现实,应当充分运用市场手段来筹集教育资源。建议:一是建立教育政策性银行,通过贷款、投资、担保、补贴、贴现等资金运用方式来保障教育金融业务的顺利开展;二是发行教育彩票,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将所筹得的资金切块定向用于农村教育;三是以国家投入为基础,建立全国性教育发展基金;四是运用产业政策优惠、税收减免等手段,鼓励社会捐资农村教育等;五是设立教育税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
  为进一步解决农村中小学贫困生的就学问题,应建立农村中小学贫困生助学金制度。国家和省级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资助农村中小学贫困生,建立助学的标准、助学金发放的资格、程序、使用和监督等有关制度;地市县和基层政府、学校也应制定自己的助学措施。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资助农村中小学贫困生的助学体系。
(作者为湖北省武汉市教育局副局长、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