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2003:检验检疫事业七大亮点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2-25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2003:检验检疫事业七大亮点 第14版(社会观察) 专栏: 2003:检验检疫事业七大亮点   亮点之一:全面推进中国电子检验检疫大通关建设。   围绕提高口岸工'...

2003:检验检疫事业七大亮点

第14版(社会观察)
专栏:

2003:检验检疫事业七大亮点
  亮点之一:全面推进中国电子检验检疫大通关建设。
  围绕提高口岸工作效率,各有关检验检疫部门进一步加大了“三电工程”推广力度,建立了新的电子业务服务平台,完成了CIQ2000系统优化升级,建成了中国电子检验检疫网站,开发实施了出口货物快速核放系统,开发了适应海港、陆路、铁路、空港的进口货物口岸快速查验系统,并在试点中取得了良好效果。规范了出口加工区检验检疫监管,与海关建立了更密切的关检协作机制。进一步深化了监管模式改革,大力推进出口工业产品过程监管,扩大了企业分类管理的范围和品种。进一步完善口岸与内地机构协作机制,实施了出境货物口岸重点查验目录,推行了绿色通道制度,首批1327家企业获准实施。
  亮点之二: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质检总局先后清理行政审批项目128项,取消62项,改变管理方式2项,调整后减幅达50%。新商检法实施一年来执行情况良好,各级检验检疫机构在学习、宣传、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对涉及安全、卫生、健康、环保、反欺诈的检验监管,严格落实政事、政企分开的原则,加强了对检验领域的监管,维护了进出口商品检验秩序。检验检疫执法监督工作得到了加强。全面建立了行政执法监督、执法人员过错责任追究、执法人员考评等制度,进一步提高了依法行政的水平。
  亮点之三:积极应对加入世贸新形势。
  建立了由国务院17个部门参加的全国技术性贸易措施部际联席会议,建立了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完善了通报咨询信息网络,规范了TBT/SPS措施的通报、评议、咨询工作,认真研究并密切跟踪国外新出台的技术贸易措施。加大了国际合作和磋商力度,代表中国首次向WTO/SPS委员会提交正式议案,积极配合世贸组织TBT/SPS委员会对我国第二次过渡性审议,为顺利通过审议发挥了重要作用。推进了国际双边质检高层磋商机制的建设,分别与欧盟、韩国、新西兰建立了TBT/SPS范围内出入境检验检疫磋商机制,与澳大利亚、匈牙利建立了SPS磋商机制,成功召开了与欧盟的第一次磋商会议。有关检验检疫机构及时将进口国检验检疫标准、认证、检测等有关信息反馈给企业,引导企业按国外的标准进行生产。完善了符合国际规则的中国原产地制度。
  亮点之四:积极为扩大出口服务。
  针对我国出口水产品、蜂蜜及部分蔬菜等动植物源性食品遭遇国外技术壁垒的实际,强化了源头管理、确保了产品质量,促使解除了对我相关动物源性产品进口的禁令。促使日本恢复了从中国进口冷冻菠菜、禽肉、鳗鱼产品,解除了对我输日松茸的严检措施。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印度、巴基斯坦等20多个国家进行谈判磋商,解决了我国亚洲梨出口输澳、龙眼输美、稻草恢复输日、荔枝输日、饲草输韩、输澳等问题。针对非典期间部分国家对我部分产品的限制,主动加强了对外交涉,确保出口增长。加强了出口免检和原产地标记保护工作,争取我国享受欧盟普惠制特殊鼓励安排取得进展。
  亮点之五:认证认可工作进一步加强。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顺利实施,目前取得3C认证的国产品的市场覆盖率接近100%、进口产品已达到100%。开展了全国性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专项监督,符合标准要求的企业达86.4%,大多数企业获证后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农产品、食品认证稳步推进,跨行业、跨部门的全国实验室资源调查顺利完成。检验检疫实验室全面贯彻ISO/IEC17025标准,实行了国际通行的实验室认可和全国统一的计量认证。黄曲酶毒素、转基因、陶瓷铅镉融出量3次国家能力验证比对试验取得预期成效。开展了出口食品卫生注册登记企业“拉网”检查,取消了一批注册、登记企业。积极应对美国《生物恐怖应对法》涉及的输美食品、饲料注册和提前申报。我国的认证认可制度和进出口食品卫生注册得到了国际认证认可界的广泛认可,实现了与国际接轨,认证工作在促进我国企业提高管理水平、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作用日益显著。
  亮点之六:科技工作取得新成就。
  在国家大豆食品安全重大科技专项中承担的课题研究进展顺利,部分课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完成了一大批检验检疫实用技术的研究,推广、制定和实施了一批新标准和新规程。对检验检疫实验室进行了规划,形成了各具特色、具有专业品牌优势的检验检疫实验室,为建设资源共享、科学分工、协调推进、保障有力的检验检疫技术保障体系奠定了基础。强化了实验室监管,加大对实验室的投入,7个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列入了国家建设规划。商检公司体制改革已基本完成,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暨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按期挂牌成立,各地商检公司改制按计划进行,一个以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的检验鉴定认证测试联合舰队已初步建成。北京保健中心改革全面启动,其它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
  亮点之七: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各级检验检疫机构从思想政治建设、业务素质建设、法制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入手,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了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加大了优秀年轻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今年提拔使用的38名直属局领导,平均年龄为45.8岁,与去年相比低1.4岁;直属局班子成员平均年龄比去年同期低0.5岁,各级班子的年龄和知识结构进一步优化。深化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首次在江苏局开展了副厅级领导职位的竞争上岗工作;对6个直属局一把手和13个局的副职进行了调整和交流。(彦涛)(附图片)
改革检验模式、实行关口前移、推行过程检验,是适应“大通关”要求的做法。图为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帮助出口家电企业进行质量关键点控制。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