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检疫:抗击非典当屏障
第14版(社会观察)专栏:
挺立潮头谱华章
——全国检验检疫工作回眸与前瞻
2003年,我国检验检疫人走过不平凡的岁月。
从打赢抗击非典攻坚战到全面推进“大通关”建设,从全新改革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到深入实施“科技强检”战略,从成功应对国外技术贸易壁垒到全面推动国际合作,每一项工作都是一个坚实的脚印。每一个脚印都彰显着国家质检总局领导靠前指挥、深入一线的为政新风,也体现着检验检疫国门卫士忠于职守、保国安民的敬业精神。
在2003年这段不平凡的路上,有一盏明灯始终照耀着质检事业的征程,那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她不仅照亮了我国检验检疫队伍开拓创新的方向,而且引领着检验检疫事业从一个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检验检疫:抗击非典当屏障
4月,在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面前,全国各级检验检疫部门全力以赴投入了抗击非典攻坚战。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卫生检疫组组长、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党组书记李传卿等领导一次次深入抗击非典一线调查研究。自4月20日以来,李长江局长先后10多次到北京、天津、广东、深圳、珠海、陕西、内蒙古、辽宁等地和北京华都肉鸡公司、中国粮油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与基层工作人员亲切交谈,为出口企业出谋划策;李传卿书记也多次深入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国门时报社等10多家总局直属企事业单位检查指导。所到之处,他们都明确要求,质检系统的各级领导要把防治非典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一手抓防治非典工作,一手抓经济建设,坚定信心,把握大局,打赢防治非典的攻坚战。
从4月底至12月20日,全国各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共对1.3亿人次出入境人员进行了体温检测和现场检疫查验,发现可疑症状人员2.2万人次,有效防止了SARS的传入传出。北京、广东、江苏、上海、深圳、天津等检验检疫机构对世界卫生组织和一些国家的查询及时提供详细、准确的资料,有力配合了全国防非典的整体部署。北京、广东检验检疫局和商检所、动植检所,加大科研攻关,建成了可用于SARS检测的P3实验室和我国第一个出入境负压隔离室,研制成功了“食品、动植物及其产品中SARS病毒检测方法”、“入境健康检疫申明卡计算机自动识别系统”和“SARS冠状病毒全基因序列芯片及检测方法”,开展了“人用SARS灭活疫苗的研究”,并取得重大进展。这些工作为全国夺取抗非典阶段性重大胜利做出了贡献。
各级检验检疫部门全力构筑边境口岸和重点城市出入境人员检验检疫防线,妥善处理了二连口岸鼠间鼠疫、云南口岸恶性疟疾等烈性传染病事件。1至11月,全国检验检疫系统共查出各类传染病病例6.8万例,有效防止了疫病的传入传出。强化了对进出口动植物及产品、食品的监管,建立和完善了出口农产品安全卫生质量管理体系、农药残留监控体系和品质检测体系,推行了从养殖、种植到加工、出口的全过程监管,有力促进了我国食品、动植物产品的出口,完善了疫病疫情信息风险预警机制,进一步加强有害生物的防范。今年1—10月,共截获各类动植物疫情1755种、3.5万批次,检出不合格进出口食品269批次,对国内外发布预警通报87件。以钢材、医疗器械、废物原料、旧机电产品、羊毛和棉花、纺织品等为重点,强化了对进口商品的检验把关。实施了汽车运输出口危险货物包装容器法定检验,健全了海运、空运和铁路、公路出口危险品包装的检验体系。严肃处理了多批放射性严重超标的进口矿产金属材料等事件。开拓了安全、卫生、健康、环保检验和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等新领域,启动了联合国金伯利进程国际证书制度实施。以进口纺织品、燃气具和出口一次性医疗器械为重点,加大了对非法检商品的抽查力度。通过严格把关,有效维护了国家利益。(质宣)(附图片)
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在非典期间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图为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卫生检疫组组长、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在北京长途客运站检查非典防治工作。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