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青藏高原永远铭记——青藏铁路建设工地记事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9-18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青藏高原永远铭记——青藏铁路建设工地记事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青藏高原永远铭记 ——青藏铁路建设工地记事 本报记者 原国锋   在拉萨,一个叫罗'...

青藏高原永远铭记——青藏铁路建设工地记事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青藏高原永远铭记
——青藏铁路建设工地记事
本报记者 原国锋
  在拉萨,一个叫罗布孜的少女告诉记者:“我想我很快就能见到火车了,因为我们都知道正在修青藏铁路,爸爸说那是一条‘天路’。他已经答应我,等通车了,带我和弟弟去看北京天安门,我和弟弟做梦都盼着那一天……”
  罗布孜的这个梦已不再遥远。从2001年6月29日起,机器的轰鸣打破了高原的沉寂。由几万人组成的“铁军”,开始了充满艰难险阻的铺设“天路”之战。如今铺轨正在紧张进行,青藏铁路将于2006年年底全线铺通。
  缺氧气不缺精神,海拔高志向更高
  “上了风火山,三魂已归天。”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地处高原腹地可可西里无人区,海拔4905米,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隧道,氧气含量不足内地一半,氧分压最低只有10.87千帕,比人类生存的最低极限值还低0.13千帕,极端低温达到零下40.8摄氏度,雷电、风雪、沙暴肆虐无常,紫外线几无遮拦,是名副其实的“生命禁区”!
  谈起风火山隧道建设,中铁建筑总公司青藏铁路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彭江鸿心情激动:“凡是来这里的人都是好样的,缺氧气不缺精神,海拔高志向更高,职工宁愿透支生命也要确保铁路建设的顺利进行。让人感动的事几天几夜也说不完。”
  况成明,是中铁十二局集团公司风火山隧道项目科研攻关小组组长。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刚开工,他便主动请缨,带领先遣小组徒步踏勘工地。强烈的高原反应使他头痛、恶心、气短、浑身打颤,多次昏倒在现场。但他毫不退缩,一次又一次,昏倒了再爬起来,硬是用7天时间完成了管段的地质勘察记录。为突破裂隙冰丰富区这道天然屏障,他带领科技攻关小组,在隧道一蹲就是68个小时,终于拿出科学的施工方案,使隧道日掘进路程由1.5米提高到5米。
  岂止是风火山,在青藏铁路各个工地,建设者们都在向难以想象的困难宣战。余绍水,是中铁十二局青藏铁路指挥部指挥长。在修建清水河特大桥时,由于地质特殊,桩基施工常出现偏孔、塌孔。工程技术人员多次研讨未果。余绍水决定亲自下到28米深的桩孔探查。下面一来缺氧更严重,二来塌方的可能性极大。同事们死死拽住他不让他下。他火了:“我是指挥长,我不下谁下!”他系好缆绳一点一点往下滑。土块和石头不时砸在安全帽上,呼吸越来越困难。余绍水沉着镇定,用手电筒一米一米地查,一块一块地看。半个多小时过去了,终于找出了原因……
  “白天劳累,扯块白云擦把汗;夜晚孤寂,摘颗星星来作伴。”筑路大军乐观而坚强,以钢铁般的意志书写着对高原的忠诚。
  高举科技利剑 挑战冻土恶魔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地段长达550公里。“能否把青藏铁路建成世界一流的高原环保铁路,主要看能不能攻克几道世界性技术难题,而高原冻土列在攻关难题之首。冻土的‘冻胀’和‘融沉’给铁路建设者实实在在出了道难题,因为温度、水分以及全球性气候的变化都会对冻土产生影响。不掌握冻土的性质和变化规律,怎样能确保路基、桥涵和隧道的坚固稳定?”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党委副书记高树堂说。
  建设者还记得风火山隧道鸣响开工第一炮后的惊人场景:炸出的渣石几乎全是晶莹剔透的冰块,含土率仅为15%至20%。
  冻土冻结不住勇士们执著的脚步。周怀珍是青藏高原风火山冻土定位观测站第一任站长。有一次大雪封山,沟壑难辨,他在返回途中掉进了雪坑。他脱下手套,用手刨雪,才将自己解救出来,但两手手指冻成终生残疾。而他干观测一直干到退休下山。
  无数的像周怀珍这样的建设者们,前赴后继,攻关不止,为破冻土难题提供了宝贵资料。
  经过不懈探索和大胆创新,建设者们拿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施工方法。例如,在路基施工中,遇到高含冰量路堑开挖,采取“快速、分层、分段”施工工艺;冬季路堤填筑,用棉帐篷覆盖取土场;而在混凝土施工中,从搅拌、运输、入模到养生,建设者严格采取加温、保温、保湿措施,以保持混凝土的性能,等等。中铁二十局因探索出“含土冰层热融控制与喷护”等20多项科研成果,还被评为“中国公众关注的十大科技事件”。
  科技是质量的保障。在历次质量评估抽检中,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系统的工程质量都受到了好评。截至目前,全系统已完成工程验评,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93%。
  雪莲花为您吐艳 藏羚羊向您致意
  青藏高原有极具保护价值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资源,但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寒冷、干旱,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保护生态成了青藏铁路建设者们念念不忘的大事。
  不久前,在中铁十四局集团施工管区,数千只怀孕的藏羚羊前往可可西里卓乃湖、太阳湖“生儿育女”。为给藏羚羊让路,公司决定,将施工大桥一侧的预制厂整体搬迁。藏羚羊似乎看懂了建设者的心意,平静坦然地从这里走过。一名细心的职工还发现,有只受伤的幼羚羊始终落在后边,便冲了奶粉悉心喂养,直至它完全康复。“尽管搬迁耗时15天,直接经济损失50余万元,但我们觉得心里舒坦。”中铁十四局的负责人说。
  在中铁二局,施工严格遵循“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把生态功能保护、植被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等措施落实到施工全过程。在比选施工便道、取弃土场时,坚持在便道和取弃土场两侧插上小彩旗作为路界标志,防止对区域外的植被造成碾轧、破坏;对于施工范围内的地表植被,施工前先将草皮易地移植,待路基边坡稳定后,又小心翼翼地回移覆盖。
  ……
  国资委副主任王瑞祥在考察青藏铁路建设时十分感慨地说:“这里将要建成的不仅是一条有形的世界一流的高原环保铁路,更将展示给世人一种无形的精神,那就是讲科学,讲奉献,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