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外经贸:总体增势良好机遇挑战并存——访商务部部长吕福源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2-25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外经贸:总体增势良好机遇挑战并存——访商务部部长吕福源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年终经济形势专稿 外经贸:总体增势良好机遇挑战并存 ——访商务部部长吕'...

外经贸:总体增势良好机遇挑战并存——访商务部部长吕福源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年终经济形势专稿

外经贸:总体增势良好机遇挑战并存
——访商务部部长吕福源
本报记者 龚雯 顾玉清
 记者:吕部长,时值岁末,世界经济和贸易又走过不平静的一年,相比之下,我国全年外经贸发展总体上呈现出哪些特点?原因何在?
  吕福源:2003年,我国外经贸发展整体上势头良好:一是对外贸易“大进大出”,尽管一度受到非典影响,但仍保持高速、稳定增长,预计全年进出口额将超过8000亿美元。出口产品的结构、质量和效益有重大改善,机电产品在进出口中的比重超过50%,高新技术产品比重超过25%,有效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结构升级。二是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继续保持相当规模,预计全年实际引资约500亿美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外商向我国加快转移研发、营销等核心环节,部分跨国公司在华设立采购中心,服务贸易领域渐成外商投资新热点。三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又获新进展。1—11月我投资设立境外非金融类企业400家,中方协议投资额16.6亿美元,分别增长49%和79%;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营业额分别为94.8亿美元和25.2
  亿美元,增长33.7%和5.9%;境外资源开发项目发展步伐加快。以上态势,得益于“三大动力”和“两大保障”。首先,抓住国际上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机遇,形成了以结构调整为动力推动增长的局面;其次,加入WTO效应进一步显现,形成了以投资为动力带动外贸发展的格局;第三,改革激活经营主体,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动力的自主增长机制。另外,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际需求好转,为外经贸发展提供了市场保障;各项宏观政策稳定完善、应对措施得当有力,为外经贸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环境保障。
  记者:从今年情况看,我国外贸进口持续高速增长,增幅大于出口,您怎么看这一现象?
  吕福源:年初以来国民经济增长加快,投资增速持续走高,消费需求平稳增长,国内市场容量扩大,是拉动进口增长的重要诱因。特别是国内短缺的投资类、资源性商品进口量大幅增加;国内产业与消费升级、结构调整所需的先进技术、关键设备以及新的消费产品进口也出现持续快增,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均增长45.9%;汽车零件进口增长116%,汽车和汽车底盘进口增长66%。同时,我国履行加入WTO承诺继续下调进口关税和逐步放开非关税限制,也为进口快速攀升创造了有利条件。
  进出口保持均衡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我贸易大国地位的进一步确立,今后我们要继续扩大先进技术及设备、战略性资源等产品进口,保证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和原材料不断增长的需求,更好地发挥进口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提高国民经济内在素质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只要符合国民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需要,进口在规模上出现较快增长,是合理和必要的。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进口的监测、预警和应对工作,对损害国内某些产业发展的进口激增和其他违背WTO规则的倾销行为,及时运用WTO规则,保护我国产业安全和企业合法权益。
  今年我国进口总额将超4000亿美元,按此规模发展,“十五”前两年我国进口总额将逾1万亿美元,“十五”期间将超2万亿美元,而“九五”即1998至2002年的5年里,我进口总额累计刚达1万亿美元。因此,今年和今后几年的外经贸增长,对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事实说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将惠及13亿中国人民,还将使我国所有贸易伙伴受益。
  记者:2003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二年,在机遇和挑战两个方面,您认为有哪些新的变化?
  吕福源:从机遇看,国际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促进了外贸快速增长。同时我们认真履行承诺,进一步扩大开放,国际竞争的加剧也促进了国内制造业发展和服务业竞争力的提高;中国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外商直接投资呈强劲增势,利用外资结构更加优化。对外投资与合作也有显著增长,“走出去”的大项目明显增加;今年以来,国务院进一步加大对各种与贸易和投资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清理、修改等,并根据形势发展,出台了一批新法规,初步建立起符合WTO规则和国际惯例要求的,统一、完备、透明的涉外经济法律法规体系,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行使WTO成员权利,参与国际规则制订。今年的坎昆会议上,中国作为WTO成员首次参加多边贸易谈判,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得到各方重视和好评。此外,中国正与俄罗斯和越南等申请加入WTO的国家进行双边市场准入谈判。我们还积极参加了对WTO成员的贸易政策审议工作,合理采取了WTO的贸易救济手段。这些工作都有利于我们维护国家经济利益,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国内市场的平稳运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从挑战看,国际经济局势仍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贸易摩擦明显加剧,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出口构成威胁。反倾销中的非市场经济问题、纺织品限制措施、特殊保障条款和过渡性审议机制等都给我们的出口带来压力,必须认真应对。国际经济秩序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局面并未根本改观。比如,在农业方面,中国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较弱,以小规模生产与国际大规模社会化生产竞争,以传统农业与国外现代化农业较量的基本格局在相当一个时期难以改变。而发达国家如欧、日、美等每年给农业数百亿美元的高额补贴,给中国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造成了重压。随着过渡期逐渐缩短和结束,加入WTO对国内一些敏感行业的冲击和国内经济结构中的深层次矛盾将进一步显现。
  记者: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更好地发挥外资的作用”,有人认为跨国并购将成为我国吸引外资的重要方式,对此能否谈谈您的观点?
  吕福源:跨国并购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式之一,伴随我国对外开放、吸收外资的逐步推进,按照国际惯例允许外资购并境内企业,是扩大利用外资的重要新举措,是吸收外资的又一渠道。2003年3月7日,我们发布了《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允许外商以直接投资方式并购境内企业的股权或资产,并提出了并购规范。《暂行规定》对境内企业吸收外资,尤其是国有企业利用外资改组改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下一步,还应加大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力度。比如,允许外商通过BOT、信托、证券投资等方式进行投资;完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扩大通过并购方式吸收外资,减少重复建设,提高利用外资质量;鼓励跨国公司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进一步扩大外资参与不良资产重组与处置;逐步推动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上市,完善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受让上市公司法人股的政策规定。
  记者:2003年有更多的国内企业奔赴境外投资,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方面,目前还存在哪些困难?
  吕福源:今年国内政府部门为鼓励企业“走出去”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但这项工作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法制环境有待改善,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等主要“走出去”业务的立法急需出台;二是促进和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对“走出去”的财政、金融、外汇、税收等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推促手段还不完善,如在境外资源开发方面,对企业的非经营性风险,我们尚未建立投资风险补偿机制,也没有充分的资金支持手段;三是监管体系仍不健全,不利于有效防止国有资产和外汇流失;四是一些企业自身决策和经营管理机制弊端丛生,资金不足,特别是人才缺乏,使一些企业“走出去”的综合竞争能力相对较弱,难以进行规模较大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
  记者:请问明年我国外经贸发展形势会怎样?您的工作思路是什么?
  吕福源:总的看,2004年我国外经贸发展既存在重要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复杂多变的严峻情势。世界经济总体继续趋好,国际贸易也将持续回升,增速均有望高于今年水平;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有可能出现温和复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浪潮方兴未艾,将为中国扩大进出口和吸收外资带来更多契机和更广阔空间,我们应紧紧抓住并利用好这一战略机遇。与此同时,明年我国将继续坚持扩大内需方针,当年GDP可望增长7%以上;十六届三中全会就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的全面规划和工作部署,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出更好的体制环境,对明年及较长时期内我国外经贸发展也将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如果国内外环境不出现大的变化,初步预计,2004年中国对外经贸仍将保持平稳增势。
  关于明年的工作,我认为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大力加强内贸工作。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不断扩大内需。到2020年实现GDP翻两番,最重要的是使我国市场需求与规模翻两番,使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这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国外经贸不断快速增长的根本动力。所以,应充分认识内外贸的基本关系和规律。要有较强的外贸出口竞争力,必须先有很强的国内市场需求和竞争。我们抓内外贸的结合,应从这样的角度把内外贸作为一个整体。
  2004年我国外经贸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以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为主线,树立和落实新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内外贸一体化进程;大力开拓市场,积极扩大内需,保持出口增长;适当增加进口,实现进出口平衡发展;更多更好地吸收外资,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机结合;加强多种形式的国际经济合作,推动共同发展,促进各项外经贸事业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附图片)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