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培育经济发展亮点 湘阴“第一支书”制度造福农民
第4版(要闻)专栏:
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培育经济发展亮点
湘阴“第一支书”制度造福农民
本报长沙9月13日电 记者丁玎、蒋升阳报道:日前,湖南省湘阴县义成村30多位农民拎着老母鸡、鸡蛋,进城探望患脑血栓的胡建祥。乡亲们说:“胡支书是为我们累病的。”胡建祥是湘阴县418名驻村“第一支书”中的一员。去年12月,湘阴县委从县直机关单位选拔党员干部下驻各村担任“第一支书”,他们为农民办实事,赢得群众赞誉。
针对农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突出、农村经济发展不快等问题,湘阴县委一班人探索建立“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创新的“第一支书”制度应运而生。县委书记毛七星介绍说,“第一支书”任期3年,主要任务是“五个一”,即建设一个班子、发展一批党员、培育一批农村经济亮点、引进一个项目或一笔资金、确保一方稳定。“第一支书”是各村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但工资从原单位领取,不准到村里报销一分钱。原村支书仍主持村里的日常工作,“第一支书”的职责是帮助、指导、协调村党支部开展工作。县里制定了奖惩机制,鼓励“第一支书”们以崭新的工作作风履行职责。
9个月来,“第一支书”们使湘阴农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加强,新发展党员650人,培养后备支部书记736人。南阳镇包公庙村党员年龄老化,40名党员平均年龄54岁,9年未开民主生活会。县科协副主席刘兴隆任包公庙村“第一支书”后,建起了党员活动室,开了2次民主生活会,建立了村务公开制度,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
“第一支书”们为各村培育了一批经济亮点。他们协助各村整修公路278公里,兴修和改造电排机埠234个,改造学校7.6万平方米,发展种养加工销售大户1548户、集体经济项目240个,上半年全县农民人均增收148元。
“第一支书”制度也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县委要求“第一支书”常住农户家里,每月工作时间不少于20天。义成村“第一支书”胡建祥两月内走访遍了全村648户,帮助农民改造470多亩低产田,引进了杂交水稻良种并亲自开课传授技术,农忙时节一连26天都没回家。乡亲们说,原来以为派“第一支书”是走形式,没想到胡书记这么没日没夜地工作,为我们办了那么多实事。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