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为中国企业争气”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2-03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为中国企业争气” 第3版(国际) 专栏:出访归来   “为中国企业争气”   本报记者组   初冬时节,并非旅游旺季,从北京到阿联酋重要城市沙迦的航班'...

“为中国企业争气”

第3版(国际)
专栏:出访归来

  “为中国企业争气”
  本报记者组
  初冬时节,并非旅游旺季,从北京到阿联酋重要城市沙迦的航班上座无虚席,95%以上的乘客是中国人。他们大多是在海外工作的中国劳务人员,前往沙特、伊朗、约旦、阿联酋、埃及、苏丹等国。言语中、表情上,这些在世界上闯荡的中国人如同在国内一样从容自信。
  来到约旦首都安曼,中国驻约旦大使罗兴武详细地向记者介绍了当地情况,其中谈到约旦国王阿卜杜拉10月23日破例出席了一家复合肥工厂的投产典礼。这个工厂是由中国石化集团第十建筑公司投标承建的。约旦经济部、能源矿产部多次称赞中国企业高质量、零事故、按时完成工程建设。这一工程为中国企业赢得了良好的声誉。记者决定前往这家工厂采访。
  安曼当地人说:“在约旦的马路边上,随处都可以挖出磷矿来”。丘陵是约旦国土的主线条,荒漠则是主色调,最富有的矿产是磷酸盐。约旦复合肥项目总投资额为1.1亿美元。芬兰凯米拉工程公司投资占49%,阿拉伯钾肥公司投资占50%,约旦政府占1%。国际市场磷酸钾的年产量为120万吨,该工厂的年产量约占国际市场的10%,每年经济效益约6000万美元。这在约旦是屈指可数的大项目。工厂位于约旦唯一出海口亚喀巴市,距沙特边界不远。亚喀巴不仅是重要的贸易港口,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眼下中国游客还不多。当地人见到黑头发、黄皮肤的亚洲人,经常出现这样的对话:“你是日本人吗?”“不是。”“是韩国人吗?”“不是,我是中国人。”“中国人,GOOD!”中国人在当地的口碑,多是与那个复合肥项目有关。在亚喀巴,记者见到了一位名叫王健的山东大汉,名片上写着: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工程建设部中东项目执行中心总经理。
  “项目规模并不算很大,承建方的难处主要是什么?”记者问。“一是前期准备时间短。业主发标书是2000年11月,投标是2001年3月。二是竞争对手强。共有12家企业参加投标,只有我们一家中国企业,多数是欧美著名企业。三是先进行技术投标,后进行费用投标,想靠压低费用的做法行不通。四是从文件格式、字体,到图纸管理、施工程序都必须按照国际工程管理模式。五是语言关。不仅所有文件、合同必须是英文,而且所有协调会议必须说英文,不许配翻译。工程现场还要使用阿拉伯文。这对于第一次在海外投标的中国企业来说,难处之多,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有这么多难处,为什么还要干?”一句话,就是要为中国企业争口气。有些假冒伪劣的中国商品进入约旦市场,使中国商品和中国企业的声誉大受影响。外国企业对我们保质保量按期完成项目表示怀疑,与工程相关的有关方面还存心坐收工期延误赔偿。困难反而变成了激励。
  在工厂的写字楼,公司副总经理萨米尔·拉希姆告诉记者:“在此之前,我曾经与芬兰、美国、印度等许多企业打交道。这是我第一次同中国同行共事,我很愉快,他们做得非常好。这是他们第一次承建国际工程项目,刚开始肯定会遇到各种问题,他们能够勇于面对和解决各种困难。经过三四个月以后,我们相互就很了解对方了。他们的工作能力很强,工作很努力,也非常容易相处。如果有机会,我愿向同行推荐中国企业。”
  中石化十建公司在约旦的复合肥项目上可谓是名利双收。承建项目刚竣工,业主不经投标就把4.5公里的废水线路工程交给了他们。初战告捷,自信倍增,他们又接连在约旦炼油厂、叙利亚发电厂、阿联酋气体站等项目上参加投标。可以肯定地说,如同在国际航班上中国乘客越来越多一样,在国际市场的大舞台上,参与竞争的中国企业也会越来越多。(附图片)
  题图为中国石化集团第十建筑公司承建的约旦复合肥工厂。
(本报记者 于青摄)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