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提高对舆论监督的认识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9-04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提高对舆论监督的认识 第14版(读者来信) 专栏:读者论坛 提高对舆论监督的认识 河南新乡市 李辉   个别领导干部给向新闻媒体如实反映问题的人穿“玻'...

提高对舆论监督的认识

第14版(读者来信)
专栏:读者论坛

提高对舆论监督的认识
河南新乡市 李辉
  个别领导干部给向新闻媒体如实反映问题的人穿“玻璃小鞋”,实行“高压政策”,这样的事屡见不鲜。8月28日《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版报道,河南宜阳县人武部王安岳因反映洛阳、宜阳烈士陵园的管理问题,他正在办理的工作调动泡了汤,当地领导说的原因就是他的手“太贱、太臭”。今年3月30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湖北省崇阳县沈二民等人的来信,反映该县下津收费站违法违规建站收费问题后,问题不但没解决,沈二民还受到威胁恐吓。湖北省崇阳县交通局逼他做假“更正”,盗其名登报“澄清”事实。正是个别领导干部“闻过即怒”,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舆论监督,以致举报人受到责难甚至打击报复、反映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舆论监督的成本居高不下。
  公民通过新闻媒体反映当地存在的问题,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打击报复举报人更是侵犯公民民主权利、堵塞言路的违法乱纪行为。但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少数领导干部,他们往往只注重新闻媒体肯定其成绩、介绍其经验的作用,不重视、不欢迎、甚至拒绝新闻批评。把舆论监督视为“洪水猛兽”,采取种种手法“对付”,结果使得当地问题说不得,批评报道越来越难。也正因如此,反映问题的人才更容易“八面受风”,有的还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有的领导干部将媒体曝光视为给当地“抹黑”、与领导“叫板”,不分青红皂白向写信人举起“杀威棒”。还有的领导干部,把“改过”需要付出的功夫、成本,用在了对批评报道“背景”的调查和对举报人的打击报复上,用在了欺骗读者、糊弄媒体上。
  由此看来,如果不从根本上端正对舆论监督的态度,提高对舆论监督的认识,降低舆论监督的成本,不彻底解决舆论监督难的“瓶颈”问题,对弄虚作假、瞒上欺下的歪风不彻底加以根治,公民就不能正常地、毫无顾虑地向新闻媒体反映问题。舆论监督需要得到法律和机制上的保障,公民的监督权需要得到切实的保护。当然,那些敢于揭露问题、勇于依法维权的公民,也是让人敬佩的。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