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学
第14版(大地·文艺评论)专栏:先进文化建设笔谈
先进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学
李文琴
作为“三个代表”科学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先进文化的建设在今天已经被提到了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这同时说明我们党从根本上认识到文化作为一种以民族性格为核心的观念形态和价值体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之中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体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发展基础与社会发展方向的辩证统一,也符合全球经济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更能在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提下,使中华民族在未来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文学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它在先进文化中的作用如何呢?它历来是以构筑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塑造人的品质而存在的。它和其它上层建筑一样,在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中国先进文化的构建能否呈现出实质性的结果,符合时代要求的理想的国民性能否被有效铸造,文学艺术创作责任重大。因之,在当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和贯彻中,我们应该积极审视文坛的现状,从思想与创作诸方面,使文学创作活动体现出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和基本特征,渗透先进文化的精神,为提升文化品格、丰富文化形态、激活文化市场、推动文化进步而做出应有的努力。
这里有个如何理解先进文化的内涵,如何使创作渗透先进文化的精髓、促进先进文化的构建、符合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的问题。考察某种先进文化是否具有先进性,应有一系列符合先进文化内在要求的评判标准。首先,要看它是否站在人类的时代的民族的社会的前沿,也即它的内质中是否含有先进的革新品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其性质明确是社会主义文化,这与腐朽文化和落后文化划清了界限。三个“面向”,气魄宏伟,目光远大,表达了努力走向世界科学文化前沿和继承发扬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汲取一切先进文明成果的决心。“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三层定语,分别表达了中国风格与中国特色,科学的理性精神,深刻的人文精神三个方面的深邃内涵,突出了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
其次,先进文化必须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结合的一种文化形态。从马克思、列宁到毛泽东,大多是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对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刻阐释的,这取决于他们生存的时代。现今,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与激烈竞争,文化精神中的科学精神得到了有力的提倡。我们的执政党审时度势,坚持与时俱进,很早就做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正确论断。今天,我们必须将科学精神纳入先进文化的基本范畴,在适应全球化的形势下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人类文明史告诉我们,凡是科学文化与人文精神能较好地结合并获得社会大众褒扬的时期或国家,就出现昌盛、繁荣,反之,则走向落后、衰败。因此,我们应将以辩证法和唯物观为核心的人文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主体和灵魂,将科学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基础和先导,将两种精神结合起来,在完成理论创新的同时,丰富和拓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三,先进文化应追求真、善、美,大力展现民族精神,倡导价值理性。作为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文化,应以先进的思想、高尚的道德、进取的精神和超常的智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能够通过对个体品格的提升和精神的铸炼作用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通过文化自身的价值理性使人类社会更加文明、健康、发达。“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先进文化应永久地坚守和弘扬这一精神,使其焕发出时代光彩,永远成为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
第四,先进文化作为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生存方式等的复合体,应当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和大众性的品格。
任何民族与时代的文化,都是实践的结果和历史的积淀,在这个过程中,一种文化要保持其先进性,必须发展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这个系统必须能够广泛吸纳和借鉴外来文化,吸收其养分,使其与国情相结合,在移植中生长。必须具备世界眼光,瞄准它的最新思想、观念和知识成果。在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时,能够运用中国胸怀审视它、融合它的精华,使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呈现出一种“高级有序结构”的进化过程。同时,先进文化必须具有创新性。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内在要求和特有品质,同世界上任何先进的科学体系一样,先进文化必须要进行观念、形态、体制下的创新,只有这样,开放性和包容性才会成为可能。文化属于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更是千千万万劳动人民创造的结果,因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具备大众化的美感形式,充分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唯有这样,先进文化才能具有真正的发展动力。
具体到当代文坛的创作,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先进文化的精神:第一,在这个需要伟大作品的时代,作家艺术家应该以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严肃对待自己所从事的高尚职业,把创作自由与社会责任感统一起来,使自己的作品产生积极的社会效能,努力创作更多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第二,必须端正创作的社会主义方向,大张旗鼓地宣传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大胆歌颂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倡导勤劳善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真正做到“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第三,在创作上,作家必须力争以高水准的作品记录社会进步的历程,记录改革开放的历程以及为此做出的巨大牺牲和付出的沉重代价,必须真正地深入社会,了解、体察民情,既关注五彩绚烂的霓虹灯,更关注生存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用饱满的热情歌颂有道德、有力的民众,歌颂那些默默无闻、为党奉献终生的真正的英雄。面对涌动的社会大潮,作家必须走出自己的小圈子,以强烈的良知和责任感,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进步、歌颂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以立意高远的作品为重铸民族灵魂、推动文学事业健康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第四,改变当今文学批评缺席的状况,理直气壮地宣传思想内容健康向上,艺术水平精美高超,能真正触及人类灵魂和精神,饱含终极关怀、塑造出了精神高尚、人格健全、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的好作品,以此来引领当代文坛正确的发展方向,提升大众的欣赏水平和精神品格。第五,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它必须讲究美感,讲究以美的形式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所有的创作者都应该在借鉴人类一切优秀的艺术成果的同时,拓展艺术领域,丰富创作手法,要强调创作的“原创性”,追求不同艺术风格的作品共存。只有这样,文学作品才能既具备深远的思想,又具有艺术的震撼力,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