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民族交响舞剧之路
第14版(大地·文艺评论)专栏:新作鉴赏
探索中国民族交响舞剧之路
罗辛
中国民族舞剧发展到今天,时代向我们提出了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新的要求。一是内容上要求反映现实生活,反映改革开放后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人们观念的转变和人际关系的改变。二是形式上,新时期的中国民族舞剧虽早已走出了初期化倾向,但许多作品仍未完全脱出戏剧舞剧的单一模式。近年来,中国民族舞剧创作又出现了芭蕾化模式的不恰当的倾向。作为一种借鉴芭蕾的外来艺术形式,我们应当注意他山之石。前苏联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下半叶至60年代初,现代生活成为整个戏剧艺术的中心主题,舞剧也普遍是现代题材。戏剧芭蕾手法日渐陈旧僵化,需要寻求新的发展,加上西方交响芭蕾的影响,自《宝石花》开始,前苏联舞剧便从戏剧芭蕾时期进入了交响芭蕾时期,这是舞剧艺术发展的一个进步。新时期的中国民族舞剧也在经历这一发展过程。
舞剧《篱笆墙的影子》首先是内容上在反映现实生活的“三贴近”方面做了新的探索,提出了在改革开放后,对富裕起来的农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在农村中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根除封建思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是一个重大的主题,舞剧《篱笆墙的影子》唱响了主旋律。
其次是形式上对中国民族交响舞剧之路的探索。要创作民族的交响舞剧,首先必须有民族的交响舞剧音乐。交响舞剧采用交响编舞法,而交响编舞法依托交响音乐。交响舞剧需要音乐的交响性,需要舞蹈和音乐都采用交响原则来陈述剧情,需要在舞蹈中表现、描绘人物的精神世界和心灵的活动。作曲家徐沛东致力于民族的交响舞剧音乐创作的探索,在这部舞剧中有着贯穿的音乐行动。人物的音乐形象十分鲜明,性格描写复杂而有个性。除了音乐的交响性之外,既然是民族舞剧,便要求音乐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质。作曲家挖掘民间音乐素材并将民间音乐素材交响化,用西方的传统技法表现。这不是简单的中国素材和西产技法的嫁接,而是两种审美思维的融合创造。在这部舞剧中,我们看到了建立在复调基础上的交响性,这种多声部织体的、立体结构的复调在剧中的多次运用,给舞蹈编导提供了交响编舞的思维基础。如在枣花和小庚的“爱情双人舞”中卡农与对比相结合的五个声部层的复调结构,描写出人物内心情感的复杂变化和起伏跌宕。序曲中充满矜持冲突的主题和副题,及末段行进般的密集音符,揭示了人物矜持即将尖锐展开的剧情,并预示了枣花的最终出走。
同样地,编舞一方面紧紧抓住人物性格,紧紧抓住特定地域的民间舞色彩,并且运用多种元素融会贯通,有东北秧歌、胶州秧歌,有芭蕾,有现代舞,还有“街舞”。另一方面,试验性地运用交响编舞法,舞段的层次、段落性和对比色彩很强,如女舞队那表现春天的云、雨、风、花的反复穿插对比的春之舞。在舞剧中表现爱情离不开双人舞,而中国的舞蹈艺术传统中双人舞又很薄弱,很少有可资借鉴的现成舞蹈。照搬芭蕾双人舞往往使中国民族舞剧创作出现芭蕾化倾向。这部舞剧的编舞借鉴芭蕾又不失民族民间舞特色,如用复调对位的枣花与小庚的洞房双人舞、枣花与小庚的决裂双人舞就很成功。群舞也遵循这一原则,不脱离民族民间的舞蹈风格样式。女舞队的织网飞梭舞、向阳花扇舞、赌徒之舞、婚礼舞、长舌妇的谐谑舞很出色,连常用的描绘劳动场面的丰收舞、挑担舞及高跷舞、唢呐舞等也都有所创新,展开了一幅幅中国农村的民俗风情画卷。
此剧不仅在“三贴近”的现实题材舞剧创作道路方面进行了拓展,同时在中国民族交响舞剧的发展道路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