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和生活是文学批评的原点
第14版(大地·文艺评论)专栏:文艺点评
作品和生活是文学批评的原点
郭国昌
在当前的文学发展和生活中,文学批评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回到文学作品中,将批评的基点培植于生活的土壤中。
作为文学生产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批评的发生应当是以文学作品为原点的。英国文学理论家阿·瑞恰兹说,文学批评是“以作品为中心透视现存的或可能的价值,而不是从作品以外的各种关系中去寻找什么”。也就是说文学批评所发现的东西是建立在对文学作品的真实感悟与具体分析的基础上的。然而,当下的文学批评在大多数情况下却远离了文学作品本身,陷入了种种不可思议的误区之中。这类放逐了文学作品的文学批评在表现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主要的,一是“关系式”文学批评。这种文学批评涉及到的作家和批评家双方是彼此认识的,而且有深厚的友谊。他们常常是“名家”,需要互相支持,因而,这类文学批评主要是以人际关系为中心评价文学作品的。二是“经济式”文学批评。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文学的生产活动变成了一种商业行为,文学批评也很自然地染上了市场化的色彩。在大量的“机械复制式”的创作中,普通作者要想使自己的文学作品在文学潮流的涌动中留下一点痕迹,也只有以经济开道,让一些著名的批评家通过各种方式为自己的文学作品添加点亮色。因而,这类文学批评主要是以经济关系为中心评价文学作品的。三是“理论式”文学批评。一些文学批评家从西方挪用了一些新理论,然后把在中国本土创作的文学作品纳入其中,文学术语泛滥成灾,文学旗号到处飞扬。不管合适与否,文学作品变成了文学批评家自己建构批评理论的载体。为了理论的需要,文学作品被肢解得七零八落,丧失了文学作品作为艺术创造的完整性。当文学批评离开了对文学作品的体悟,放弃了对思想深度的追寻而成为一种根据自己的现实需要而随意操作的东西时,必然会导致文学创作的疲惫和思想的滑坡。
面对文学批评的失范现象,文学界应当重建文学批评的内在机制和理性原则。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让文学批评回到文学作品和生活本身,把文学作品和生活作为文学批评的原点。
文学批评作为对文学作品的本体解读,尽管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选择和精神追求,但是,文学批评的实现却是一个社会化和个人化的互动过程。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学批评的重建之路应当是多样化和多层次的。首先,要坚守文学批评的生活化原则。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不仅是文学创作走向成功的前提,而且也是文学批评获得认可的基础。伊格尔顿说:“生活的意义不仅表现在作家的创作中,而且也是文学批评的重要的价值显现”。强调文学创作与生活的关系主要是为了强化作家对现实的体验,使作家的创作能够深入到社会的底层,从而表现出生活的最本质的内容。而关注文学批评与生活的关系则主要是为了突出生活对文学批评的价值。因为文学批评并不是批评家对文学作品的随意评说,而是要以文学作品所表现的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为核心的。其次,要遵循文学批评的艺术化规范。由于文学创作是一种艺术性的创造过程,其中包容了像鲁迅所说的“天马行空似的大精神”因而,文学批评应当在对文学作品加以艺术感悟的前提下,从艺术的内在规律入手,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的把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学批评并不仅仅是对文学作品进行理性化的分析,它同样也是一种充满了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可以说,正是由于文学创作所显示出来的规律性内在地制约着文学批评的艺术化。第三,要达成文学批评的共识化效果。从文学与人的精神世界关系来看,文学创作是一种心灵与历史的对话过程,文学作品就是作家经过对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世界等诸多关系因理解而达到共识后产生的审美文本。因而,文学批评应当是对这种共识的积极回应。只要是以文学作品和生活为原点的文学批评,它必然要走出对文学作品的随意化的解读方式,探寻文学作品所蕴含的对现实社会的思索与对人的自我提升和价值追问等共同性的命题。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