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去年8月,北京德农公司在山东寿光农村开办了第一家农资产品连锁超市,不到一年,就已扩张到50余家——农资超市开到地头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7-21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去年8月,北京德农公司在山东寿光农村开办了第一家农资产品连锁超市,不到一年,就已扩张到50余家——农资超市开到地头 第13版(经济周刊) 专栏:经济热点 去'...

去年8月,北京德农公司在山东寿光农村开办了第一家农资产品连锁超市,不到一年,就已扩张到50余家——农资超市开到地头

第13版(经济周刊)
专栏:经济热点

去年8月,北京德农公司在山东寿光农村开办了第一家农资产品连锁超市,不到一年,就已扩张到50余家——
  农资超市开到地头
本报记者 何勇
一句话“救”了2亩多玉米7月上旬,雨水充沛,杂草长得正疯。12日这天下午,山东省寿光市孙集镇老汉于忠义正在玉米地里锄草。2亩多地,锄了一下午还锄不到1/3。这样锄,太慢了!他想起了种苹果的邻居提过“农民乐”除草剂效果不错。于是,径直向坐落在附近胡营村的寿光市德农农资超市走去。
  买了4包“农民乐”,于老汉着急往外走。“大爷,这药只能用于果园,不能打到农作物上,千万记住!”售货员张艳华嘱咐道。
  “玉米也不行吗?”
  “这种药打到玉米等农作物上,会绝产。”售货员又拿出另外一种药。“这才是玉米专用除草剂,您可以用。”于老汉心里暗自庆幸:幸亏超市给提醒,要不这2亩多玉米都得玩完。
  有了农资超市,假货少了
  也就是从去年10月起,寿光这个蔬菜之乡的农民发现,购买生产资料,除了传统的供销社和农业局科技服务站外,又多了一个不错的选择:南部种植蔬菜的13个乡镇的田阡地陌中突然冒出了50多家经营农药、化肥、种子、地膜等农资产品的自选超市。在这些超市里,可以像在大城市一样进行积分抽奖,并可成为会员,享受或打折或免费试用实验品等待遇。
  三元朱村村民王志新是德农农资超市的第一批会员。他说:“除了和其他大部分农资商店一样,都有专家‘坐诊’,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科技讲座外,德农最吸引我们的地方是,它实行‘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经营规范,卡住了假冒伪劣产品的脖子。”
  引进德农超市的功臣之一、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介绍:有关部门虽然对农村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产品打击力度非常大,但农资市场仍然良莠不齐,坑农、伤农事件时有发生。而德农超市作为现代化的物流企业,它的品牌和信誉及经营理念、方式,可以保证杜绝假冒伪劣。我们三元朱村就有德农的分店,老百姓从未买到过假冒伪劣产品,这实质上是增加了农民收入。
  超市撬动了农村消费
  把经营农资产品的连锁超市办到乡村,是民营企业北京德农公司的首创。德农公司首选全国农资市场的制高点——蔬菜之乡寿光市创业,旨在以此为据点,向全省扩张。仅在寿光一市,不到一年,他们就已经投入3000多万元,建成了50余家连锁店。根据寿光农业部门的统计,该市农民人均农资消费量为2700元,接近山东省平均水平的3倍,净消费量达16亿元。而且随着寿光花卉等高效农业的发展,消费量逐年增长。
  专家分析,农民消费的最大特点是以生产性消费为主,约占总消费量的80%以上。目前农资市场传统的门店式经营方式缺乏和农民的互动,已经不能充分满足农民对农资产品日益扩大的需求;同时,规模过小、过于分散、流通环节众多的经营格局又使假冒伪劣产品极易进入市场,坑害农民。这使德农的发展有了广阔的空间。德农超市总经理袁志斌说:“有了这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农村消费。”
  德农公司规划,到今年底,在山东12个地级市建成680家连锁店;未来3—5年,占据山东三成农资市场。
  供销社:未到绝地先求变
  长久以来,农村农资市场形成了“一主二辅”的格局:即以供销社为主,约占市场份额的70%;农业局系统的“植物医院”等科技服务站和厂家直销共占30%。对德农超市的进入,寿光供销社党委书记兼主任周连昌认为:“压力巨大,但未形成明显冲击;竞争也会促进自身改革。”
  据了解,在全国供销社系统改制比较成功的寿光供销社,早在几年前就把门面租赁给了内部职工。虽然销售网络完善,店铺达到576家,但由于资金、技术、理念限制,规模普遍较小,经营方式也较传统。
  竞争刚刚开始,面对咄咄逼人的“外来户”德农超市,供销社积极求变。记者采访时得知,供销社在所属店铺中成立了“丰源连锁超市”。目前已经有80家挂牌,准备模仿德农超市的运转模式。
  政府:哪种方式好,农民说了算
  主抓农业的寿光市副市长马金涛坦言:德农超市入驻寿光,是政府“特许”的结果。为此,市委书记徐振溪、市长刘中会专门召开了4次有关部门协调会。
  马金涛认为,寿光正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要建60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而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前提是农资的标准化。德农超市的进入为农民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农资产品,将会把寿光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推上一个台阶。
  至于供销社,马金涛说,在竞争中,供销社只会得到壮大,不会削弱。究竟哪种流通方式好,要由市场说了算,农民说了算。
  他还建议,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允许现代化的物流企业进入农资流通市场。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