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激情燃烧在高原——记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7-20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激情燃烧在高原——记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 第4版(要闻) 专栏: 激情燃烧在高原 ——记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 本报记者 马应珊   编者按:这篇反映青藏铁路'...

激情燃烧在高原——记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

第4版(要闻)
专栏:

激情燃烧在高原
——记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
本报记者 马应珊
  编者按:这篇反映青藏铁路建设者精神风貌的通讯,读来令人感动。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上,他们不仅以常人之躯面对恶劣的生存条件,更面临着攻克青藏铁路建设中的“三大难题”——多年冻土、生态脆弱和高寒缺氧的艰巨任务。是什么力量使他们不畏艰险、攻坚克难、敢于胜利?归结起来,一是奉献精神,二是迎难而上、勇于探索、理性务实、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正是紧紧依靠这两种精神,讲奉献,讲科学,在千里青藏铁路线上,开路先锋们以不竭的激情,在“世界屋脊”上书写着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动人篇章。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大部分穿行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唐古拉,伸手把天抓,人在云雾中,飞鹰在脚下”,从这句民谣中可知高原筑路之艰险。在世界屋脊修建“天路”的过程中,建设者们留下了一串串拼搏奉献的闪光足迹。
  科技是保障
  早在20世纪60年代,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中科院冰川冻土研究所、中铁西北研究院的一大批技术人员便开始联合进行青藏铁路冻土科研攻关。
  1961年,中铁西北研究院在海拔4900多米的风火山上建立了观测站。在40多年漫长的岁月里,观测站三代科研人员与寒风相伴,忍受寂寞,战胜艰辛,积累科研数据1200多万个。这些数据为认识和解决冻土难题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孙建民是在风火山观测站工作了26年的“冻土守望者”。记者去年上山采访见到孙建民,他说:“我们最怕的是孤独,最盼的是来人,最渴望的是家信。我已有10多个春节是在山上度过的。”
  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的勘测设计人员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先后3次在青藏高原展开勘测设计。他们常年奔波在高山峻岭、戈壁荒漠。勘测人员先于施工队伍到达无人区,没有道路,没有房屋,医疗生活后勤保障非常困难,工作生活条件极为艰苦。这些技术人员为设计一流的钢铁大动脉默默无闻地奉献着,透支生命,甚至与死神挑战。
  由中铁二十局集团公司青藏铁路工程指挥部负责施工的风火山隧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有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个、外联科研项目18个,是青藏线科研项目最多、科技含量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2001年10月18日,风火山隧道打响了开工的第一炮。然而,炸出的弃渣让在场的所有人员瞠目结舌:几乎全是晶莹剔透的冰块,含土量仅为15%至20%。年轻的项目总工程师任少强和他的伙伴们经反复观察,综合分析,把这种地质施工技术作为首选攻克目标,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奉献者的情怀
  在青藏铁路建设工地,工程技术人员奉献的不仅仅是青春和智慧,还有为人夫、为人子、为人父应尽的亲情。
  36岁的王引生是甘肃铁科青藏铁路监理站总监理工程师。他上青藏线后,妻子承担了所有的家务。王引生有时在外地出差返回工地时,细心的司机先去接上他的妻子,然后一同去机场或车站再接他,既是见面也是送别。去年4月,王引生的母亲病危。老人对前来探望的王引生说:“孩子,我都快80岁的人了,没有什么可挂念的,你在外面干的是公家的事,是大事!赶紧回工地去,我没事!”带着母亲的嘱托,王引生依依不舍地离开家门,返途中,母亲离开了人世……
  2001年5月8日上午,第一勘测设计院的工程师赵新岩在西藏当雄接到母亲去世的电话,他愣了半天,放声痛哭起来。领导让他回去给老人送终,赵新岩摇了摇头。因为他知道,这一走,他的工作无人可以代替,整个队伍就要停工。他走出屋子,朝着老家宝鸡的方向泪流满面。
  中铁十二局青藏铁路第四项目部总工程师董华瑞家住山西省介休市。2001年9月8日,他10岁的儿子在中午放学回家的路上,被拖拉机撞成重伤,住进医院,领导同意让他回去料理一下。然而,回到工地,董华瑞却改变了主意。他们负责的冻土路基试验段工程9月份刚开工,项目部200余人都是初上高原;冻土路基的施工、测试方法、试验数据只有自己最清楚。儿子重要,青藏铁路更重要啊!等他回家探亲,已是12月中旬了。
  “让优质工程不留遗憾!”
  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每前进一步都充满着艰辛,饱含着管理者的心血和汗水。
  由中铁十二局青藏指挥部负责施工的清水河特大桥,由于地质特殊,桩基施工常常出现偏孔、塌孔。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几十次研讨,都没有找到原因。指挥长余绍水工程师打定主意,自己下到桩孔去察看。大家说,这样做太危险,青藏高原含氧量本来就低,桩孔内氧气更加稀薄。再说,万一发生塌方,上面难以实施抢救。余绍水说,别劝了,只有这一招才能查明情况。在大家的帮助下,他在腰间系着一条缆绳,一米一米地下滑……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观察,他终于发现旋挖钻机偏孔主要是遇到孤石加冰层所造成的。
  中铁十四局承建的三岔河特大桥全长690.19米,最高桥墩高51米,是青藏铁路最高的桥梁,而施工期只有11个月,如果不能按期完成,就会影响铺轨架梁,进而会影响到全线工程进展。2001年冬季,项目总工程师孙乐文等人多次到气象、公路部门调查研究,多次到设计院向专家请教,确定“搭设暖棚、蒸汽养生、控制温差,加强量测、改进工艺、合理布置”的冬季施工方案,经专家论证后投入实施,收到很好效果。
  “要让优质工程不留一点遗憾!”这是青藏铁路建设管理者们追求的奋斗目标。2002年9月,经检查发现大桥工地一个刚拆去模型的盖梁表层上有几处皲裂,指挥部决定炸掉。在海拔4600米的高原上喘口气都很困难,一粒沙、一颗石子都来之不易,炸掉多可惜啊!但为了建设一流的高原铁路,指挥部领导硬着心肠说:“你们必须马上把它炸掉!我们要建设的是世界一流的高原铁路。”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