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叶笃正:人间正道是沧桑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7-18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叶笃正:人间正道是沧桑 第12版(科教周刊) 专栏:走近名人 叶笃正:人间正道是沧桑 本报记者 杨健   叶笃正,安徽安庆人,1916年2月21日生于天津,1940年清华大'...

叶笃正:人间正道是沧桑

第12版(科教周刊)
专栏:走近名人

叶笃正:人间正道是沧桑
本报记者 杨健
  叶笃正,安徽安庆人,1916年2月21日生于天津,1940年清华大学毕业,1943年获浙江大学硕士,194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国际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全国委员会主任,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主任,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如果有一本书,笔锋游走在天人之际、大洋两岸、新旧社会之间,写尽近百年的风霜雨雪、世间万象,你会不会觉得兴味盎然?
  “如果有一本书,透过雪泥鸿爪,预言整个地球的走向;洞察惊人之变,敲响醒世的洪钟,你会不会在悚然惊觉的同时,肃然起敬?
  “如果你把这两本书合在一起,那就是叶先生。”
  一个多月前,当87岁的中科院院士叶笃正代表中国人第一次荣获国际气象界的最高荣誉——国际气象组织奖时,一位年过花甲的气象学家这样评价自己的老师。
  科学——不能什么事都到时候再说
  叶笃正的童年在天津度过。那时候的北方,每年冬天要下好几场大雪,不像现在,严冬渐少,酷暑日多,而且越是高纬度的地区,这样的趋势越明显。
  到今天,几乎所有人都认识到,因为二氧化碳、甲烷等的不断排放,地球正像一个温室大棚,一天天地变暖起来。
  然而时光倒转20年,意识到这一点的人还是凤毛麟角。1984年夏天,叶笃正的美国朋友、气象学家马隆找到他,希望合作研究全球气候变化。
  “那时候还谈不上研究全球变暖,只说全球变化。已经有证据显示,那么多的温室气体进入了大气层,它不可能呆在那儿不做事,它一定会引起变化。”
  “不过马隆的观点在美国很孤立,没多少人理会。就找到我,同时提出找一位比我们小一辈的年轻人,因为全球变化不是三年五年就能有定论的。”
  “我就找了符淙斌,后来又有陈泮勤。我们的压力也不小——大家认识不到这事的意义啊!甚至有的院士都说:什么全球变化,让它去变呗,关我们什么事?”
  “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变化肯定会有,问题是怎么变?面对变化,中国应该怎么办?我们是搞科学的,科学不能什么事都到时候再说。”
  “科学不能什么事都到时候再说”,这种信念把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团结到了先行者的周围。到现在,无论是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这样的高深学问,还是装修房子安窗玻璃这样的具体问题,都必须考虑到全球变暖的因素。人类第一次抢在了自然界大规模变化的前面,预测和把握自己的未来。
  成才——站稳了脚跟你才会飞
  预测和把握自己的未来,并非易事。叶笃正说,自己能有今天,得益于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
  作为一名清末道台的儿子,叶笃正的启蒙教育在私塾。后来上南开中学,校长是张伯苓。
  “张校长的教育思想,今天的许多教育学家也难出其右。他高在哪里呢?高在让你全面地接触社会。南开当时有一门课,别的学校都没有,就是社会调查。张校长不会让学生老在家待着。从他身上,我学到两点,一个是爱国信念,一个是科学理想。”
  “1935年,我进清华理学院,本来打算学物理。因为老打乒乓球,认识了物理系的钱三强。我大一,他大四。他说,有了好的数理基础,不如学气象,比学物理对国家更有用。就为这句话,大二选系的时候,我进了地理地质气象系。”
  10年后留学美国,叶笃正又幸运地遇到了罗斯贝。
  “你要问我:你在芝加哥学到了什么东西?我说不出来。要说有,就是我老师跟我的对话。他跟我说一句话:Factsarealltheimportant——事实是最重要的。但他又不局限于眼前,他往前看,从来都不就事论事。”
  这种治学精神的潜移默化,给了叶笃正打破陈规的勇气和洞察力。
  过去,人们研究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始终只把它当作一个动力学因素,也就是说,只考虑它的隆起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叶笃正开创性地提出,夏天它是一个热源,冬天是一个冷源,它的影响波及几乎半个地球。大地形热力作用的研究由此起步。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每年冬天到夏天,或者夏天到冬天,气候都是慢慢变的。可是叶笃正发现,至少在北半球并非如此。它有一个突然的变化,这个变化影响很大,尤其是对中国的影响更大。
  这些大胆开拓和杰出成就,奠定了叶笃正在世界气象学界的地位。
  祖国——一个挺胸昂首的梦想
  1948年叶笃正博士毕业时,拿到的是当时毕业生最高的工资。在气象学的小圈子里,他成了很多人羡慕的对象。
  “可是出了这个小圈子,情况就不一样了。有一次,一个同学到芝加哥,要我帮着订旅馆。柜台服务生用那种眼神看着我,说了一句话——WehavenoChineseroom.我肺都气炸了。他要说‘我们这儿没有你叶笃正的地方’,我还可以忍受,可他说的是‘我们这儿没有中国人的地方’!”
  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叶笃正几乎想都没想,就决定启程回国。
  “我回国是因为在国外受歧视吗?有这方面的原因,也不完全是。是因为我崇拜毛主席共产党吗?坦率讲,我对他们并不了解。我只是觉得,新中国成立了,这个新中国是有希望的,我可以为它做点事,也特别想为它做点事。”
  1938年,叶笃正在清华呆不住了,中断学业到山西参加学生救亡团。半个多世纪过去,他仍然记得饿了几天几夜之后,在黄河岸边喝过的一小碗野菜粥。那是世界上最可口的饭食,那也是关于家国的最苦涩的记忆,它融在一个年轻人的血液里,拴住了儿子和母亲的心。
  “解放前30年,从北伐,到军阀混战,然后是蒋介石统治,日本人入侵,二次世界大战;解放后30年,先是思想改造,接着是反右,“文革”,蹲牛棚,当‘特务’。要说后悔,有段时间我真后悔,我干吗找这苦吃?可想起当年喝的那碗菜粥,还有比那更苦的吗?还有比那更香的吗?”
  几十年来,叶笃正获奖无数,望着这些耕耘的收成,叶笃正高兴,但谈不上激动。“我最激动的是什么你知道吗?就是如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开始把中国当作潜在的战略竞争对手。听到这个我是真的激动啊!激动得睡不着觉。咱们中国人终于站直了,为这,就是受再多的苦,也值。”
  (本文资料提供: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附图片)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