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事业成功靠什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系列述评之一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7-17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事业成功靠什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系列述评之一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身体力行“三个代表” 事业成功靠'...

事业成功靠什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系列述评之一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身体力行“三个代表”

事业成功靠什么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系列述评之一
本报记者 崔士鑫
  编者按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为学习贯彻这一重要讲话精神,本版从今天开始,推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身体力行“三个代表”》专栏。该专栏首先刊登一组本报记者采写的系列述评,此后还将陆续刊发各地、各部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进展、新成效。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这一论述,令人警醒,发人深思。
  在实际工作中,各级党员干部都只有深刻认识到,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事业成功才有保证。
  “主仆错位”现象需警惕
  “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党的事业要成功,首先必须认真回答这一根本问题。把人民群众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前提。
  然而值得警惕的是,在一些地方,部分党员干部的言行表明,他们还没有真正把人民群众摆在主体地位。领导干部本应是人民公仆,但少数人却群众观念淡薄,动辄以“父母官”自居,事事凌驾于群众之上;党员干部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个别干部却不思进取,好逸恶劳,干与不干全凭个人意愿;中央要求各级干部都要注意倾听群众呼声、听从群众意愿,但一些干部却对群众的疾苦漠然置之,对群众的呼声充耳不闻;党强调群众利益至上,个别干部却把自己的职权、地位和工作条件,看成是所谓“既得利益”,谁也动不得、碰不得;有的甚至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变成为个人、家庭和小集团谋取私利的工具,贪污受贿、腐化堕落,完全走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反面……
  “主仆错位”,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但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更会影响到党的执政地位、党的事业的成败。
  人心向背决定事业成败
  抗击非典,从一个侧面证明,只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把关心群众的工作做好、做细、做实,我们就能集聚起强大的力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从党的历史上看,这也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理。在腥风血雨的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得到生存、发展,根本原因就是从建立那一天起,她就确立了立党为公的宗旨,得到了人民的真心支持和拥护,从而完成了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历史使命,取得执政地位。
  然而怎样执政,是一个难度绝不亚于取得革命胜利的巨大考验。一个政党由于长期执政而发生腐败直至蜕化变质,是一种反复出现的现象。原因在于,如果人民群众是主体的意识没有在执政党成员的思想中扎根,支配他人和财物的巨大权力,就会使执政党很快出现脱离群众的倾向,进而产生官僚主义、滋长既得利益,从而失去艰苦奋斗精神,失去生机和活力,背弃奋斗目标,最后被人民所反对和离弃。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长期执政的老党、大党先后失去执政地位,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致命的问题,就是它们脱离群众,不能为群众谋利益,自身腐败现象滋生蔓延,使党失去民心,事业半途而废。
  人心向背,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的盛衰。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是一句空话。
  从世界观深处解决问题
  “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广大党员干部能否树立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主体的意识,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首先要从世界观、历史观上解决问题。
  “得人心者得天下”,古今中外的豪强英杰、政党团体都懂得这个道理。他们也会做出一些体恤民情、收买人心的举动,但目的是为了自身的特殊利益。封建统治者讲“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最终也是为了保住自己,主体是“舟”而不是“水”,因此,就不可能“善始善终”地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从世界观、历史观的高度,确立了群众决定历史的唯物史观,切实认识到群众创造历史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认识到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自身与群众根本利益高度一致的崇高理想,从而实实在在地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了最突出的地位。
  因此,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后,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自然就成为她“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邓小平同志说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江泽民同志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都是这一唯物史观的体现。
  眼下,就有这样的现象存在:一些党员干部虽然嘴上也喊要关心群众、做人民公仆,好像这一道理人人都懂;但因为思想上并没有真正弄懂个中真谛,所以言行不一。因此,要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除了要建立各种机制,保证落实,还有必要从世界观、历史观的深度,不断强化党员干部事业成功必须得到群众支持和拥护的意识,自觉做到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先把“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解决好,才能化解一切困难,不断取得胜利。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