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需要跨越几道坎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7-15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需要跨越几道坎 第9版(理论) 专栏:专家议专题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需要跨越几道坎 中国人民大学 邓荣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私营'...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需要跨越几道坎

第9版(理论)
专栏:专家议专题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需要跨越几道坎
中国人民大学 邓荣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成效及其对社会经济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进入新世纪,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面临着新关口,而能否实现新跨越,取决于其能否妥善地解决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产权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非公有制企业的初创阶段,主要是做好某个产品或某项业务,以实现较快发展。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及财富的积聚,到80年代中期,一些企业开始提出二次创业、三次创业,其实质是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产权问题。到90年代中期以后,产权问题成为制约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带有普遍性的根本问题。由企业产权纠纷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直接影响着非公有制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非公有制企业解决产权问题的方向,是实现产权多元化和股权结构合理化,以明晰产权,有效地进行资本扩张,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如浙江省的一家非公有制企业,创办于80年代初,虽然其产品与业务在市场上有一定地位,但由于产权问题的束缚,到90年代初一直发展缓慢。该企业1994年和1998年进行了两次产权变革,吸收新的产权主体并调整股权结构,顺利地实现了企业规模扩大和资源优化配置,成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大型企业。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权问题,往往表现为局限于个人产权,难以协调企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创业初期的企业个人产权以及对个人产权的高度关切是必要的,也是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则应通过多种形式实行开放式的产权结构,多方吸纳资本,通过股权结构调整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消除单纯的封闭式个人产权对企业发展的制约,使企业获得新的动力。至于是否一定要由某个人或家族控股企业,则取决于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市场价值判断,而控股又有绝对控股与相对控股之分。非公有制企业产权形式的发展趋势是建立和完善多样化的企业产权制度,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多种形式的产权制度和股权结构。
  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权问题,必须重视产权保护的可操作性,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防止对非公有制企业财产的损害,以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持续发展。
  组织问题
  在非公有制企业创办初期,产品与业务较为单一,企业规模较小,企业组织结构比较简单。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产品和业务趋于复杂化和多样化,从而对企业组织变革与结构调整提出了要求。
  解决企业组织问题的关键是合理设置企业内部的各类业务部门,明确这些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协调关系,处理好企业总部集权与各个部门分权的关系。如果有子公司,还必须处理好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关系,建立规范的企业集团组织结构。非公有制经济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一些企业组织结构落后,仍旧停留在创业的初始阶段,导致企业组织混乱,甚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而能够适时进行组织变革的企业大多获得了更快发展。广东省顺德市的一家非公有制企业,创业初期是一家街道小厂,老板一人说了算,发挥了“船小掉头快”的优势;后来规模扩大了,就改为事业部制的分权式组织结构。“不改就是死路一条”是这家企业的深切体验。怎么改?这家企业概括了“集权有道、分权有序、授权有章、用权有度”的十六字诀。因事设职,因职设人,人事相符,责权相当,是各类企业组织工作的基本要求。其中的“事”,是指市场竞争与客户服务对企业的要求,是企业生存与发展所必须做的事。“事”是企业解决组织问题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非公有制企业在实行公司制产权制度的过程中,必须相应地建立公司组织机构,即建立股东机构、董事机构、经理机构,并按照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原则和要求,处理好这些组织机构之间的责、权、利关系。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内容来处理好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分工和协调关系,处理好公司内外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害关系,包括实行职业经理人的聘任制度。当前一些非公有制企业第一代创业者面临的所谓“寻找接班人”问题,其实质就是由家族制企业向公司制企业的转变问题。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点,一般来说,创业阶段是个人奋斗起步,随后是动员家族成员奋斗,发展到较大的公司阶段,则聘用社会人才共同奋斗。各类企业应从实际出发,有效地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组织问题。对家族制问题应不走极端,不强求一律。如果是个人独资企业,则可以沿袭家族制企业结构;如果是股份公司,则应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管理问题
  非公有制企业在创办之初,往往是创业者抓住一个机会,凭着自己的胆识、技能及冒险精神,勇闯市场而获得成功。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人员越来越多,企业管理便日益成为突出问题。管理是企业的永恒主题。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是一些企业管理水平偏低,停留在业主个人管理阶段,未能有效地建立专业化、职业化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立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相结合、战略管理与业务管理相结合的,包括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科技开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在内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显得非常紧迫。
  随着短缺经济时代的一去不返,非公有制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经历了大浪淘沙的过程,有的昙花一现,有的成长为参天大树,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企业的质量管理和品牌意识。质量管理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品牌意识是企业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质量管理和品牌意识是企业做大做强的立足点,只有把质量管理和品牌意识转化为企业的实际行动,并解决好企业管理中的每个细微问题,企业才能长盛不衰。
  人才问题
  成功的非公有制企业一般要跨过四道坎:原始积累、产权多元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职业化管理;学会过五关斩六将:过财富关、制度关、战略关、人才关、文化关;斩小富即安者、不认同公司价值观者、不与公司共成长的落伍者、缺乏团队精神者、不敢承担责任者、事必躬亲的业主自己。在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人才短缺已成为发展的瓶颈。因此,应重视培养和吸纳各类人才特别是科技开发人才与经营管理人才,使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建立和完善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薪酬制度;提高各类人员的素质,尤其是企业家自身的进取心与诚信度,通过建设创新型企业文化来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发展。
  体制问题
  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迫切要求更新观念,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当前,不同地区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其深层次原因仍是思维性障碍和体制性障碍。因此,深化改革,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创造良好的环境十分必要。比如,进一步明确非公有制企业的平等地位,确认非公有财产同公有财产一样不可侵犯;继续解决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问题,对非公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完善对非公有制企业的信贷支持体系,尤其是解决有发展前途的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建立风险投资与信用担保体系;培育和发展职业经理人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等。实践证明,良好的体制环境对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