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零资源”奇迹是怎样创造的——大唐镇发展袜产业纪实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7-14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零资源”奇迹是怎样创造的——大唐镇发展袜产业纪实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地方经济 “零资源”奇迹是怎样创造的 ——大唐镇发展袜产业纪实 陈强 '...

“零资源”奇迹是怎样创造的——大唐镇发展袜产业纪实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地方经济

“零资源”奇迹是怎样创造的
——大唐镇发展袜产业纪实
陈强 王玉 赵焕中
  15年风风雨雨,一个小村庄变为闻名海内外的“袜都”。浙江省诸暨市大唐镇依靠袜业,闯出了一条极具鲜明特色的富民之路。今年1—6月,该镇实现工业生产总值47.45亿元,同比增长38.47%;实现利税4.37亿元,同比增长32.9%。去年,大唐镇年产袜量80亿双,占全国产量的65%,是全世界的1/3强。
  一双袜子走天下20世纪70年代,大唐人白手起家,做起了袜子。没有技术,就去国营企业取经;没有资源,就去棉纺厂捡线头。就这样,没有原料却名副其实地成为全国最大的袜业原料基地和生产基地;没有织袜传统却着实打造出享誉全球的“袜都”。一个被经济界人士惊叹的“零资源”奇迹,就这样出现了。
  20多年来,大唐人不断改进完善这一产业链:当路边市场初具雏形,便适时建造轻纺原料市场;当这一市场赢得全国最大原料市场的称号时,又乘势建造袜子成品市场;当织袜逐渐形成气候时,又积极兴建劳动力市场;当大唐成为全国最大的袜子原料生产基地时,又加紧建设托运市场;当产业市场不断发展成熟后,又大力进行城镇基础设施的配套,使大唐逐步走上了产业、市场、城镇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道路。
  在这小小的袜子上,大唐人挖掘出了无限的商机和活力,它成为从业人数最多、辐射面最大、集聚力最强、特色最鲜明的产业。大唐工业总值90%来自袜业,农民人均收入90%来自袜业,劳动就业90%依靠袜业,城镇出租房90%在搞袜业。2002年,大唐镇袜业生产厂家3287家,职工2.5万人,袜业产值55.61亿元,销售收入54.53亿元。投资近2亿元的浙江大唐轻纺袜业城于去年7月开业,长年提供300多个品种供客户选用,2002年实现销售额75亿元,跻身全省十大集贸市场行列。
  形散神不散的袜业基地
  大唐镇的企业机制灵活多样。从传统意义上说,大唐袜厂难以被称为“企业”,它们的主体是依靠个人资本发展起来的规模较小、分散经营的家庭作坊式企业。但是大唐的袜业“形散而神聚”,用市场关系代替企业内部管理关系。大唐金字塔型的袜业网络结构塔底是1万余家的个体企业,塔尖是100余家的龙头企业。“甘当配角,争当主角”已成为当地企业的一种经营方略。大带中、中带小、前道带后道、上游带下游,广大中小企业在袜业龙头的带动下,甘愿为大企业配套加工,形成了以织袜、纺丝、加弹、染整、绣花等前后道配套的社会化分工协作体系。
  奔向更高的竞争平台
  大唐在努力提高国内知名度的同时,也密切关注国际市场。他们引进国际先进原料:纯棉、精梳棉、丝光棉化纤以及混纺纱、氨纶包芯丝等新型材料,目前已形成生产薄型袜、毛圈袜、棉纱袜、羊毛裤等3000多个品种的生产规模,袜业生产更加市场化、国际化。大唐还努力学习、灵活运用来自深圳、意大利等纺织专业区的先进管理经验,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在更新管理营销观念的同时,加大了国际竞争力。1997年以来,产品出口至中东、非洲、日本、韩国及欧美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总额占销售总额的35%。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唐人居安思危,将袜业的可持续发展事项提上日程,以袜业为主导产业,其他关联产业相依托,在“信息联通、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合理地进行区域布局、专业经营,进一步优化社会资源。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