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干群同心抗洪魔——江苏盱眙灾区见闻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7-13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干群同心抗洪魔——江苏盱眙灾区见闻 第2版(要闻) 专栏: 干群同心抗洪魔 ——江苏盱眙灾区见闻 本报记者 顾兆农   路已经和两侧的水面完全融为一体'...

干群同心抗洪魔——江苏盱眙灾区见闻

第2版(要闻)
专栏:

干群同心抗洪魔
——江苏盱眙灾区见闻
本报记者 顾兆农
  路已经和两侧的水面完全融为一体了,以道路两侧的行道树为标记,汽车就这么摸索着在水里开。团结河闸及其两侧,已经全部被洪水淹没,闸门只露了个头,这意味着,这个闸门已经失去作用……7月11日,在江苏省抗洪第一线盱眙县采访时,记者亲历和目睹了不少类似的情形。盱眙是淮河流入江苏的第一站。今年淮河水大,盱眙好多不该有水的地方,被肆虐的洪水淹了。
  8.2万人撤离,做好了炸坝行洪的准备
  准确地说,淮河进入江苏是从盱眙的鲍集镇进入的。7月11日上午,记者赶到了鲍集镇。镇党委书记赵长贵站在河堤上神色凝重地说,淮河盱眙肖嘴的水位到11日8时已经达到17.49米,大大超过1991年洪灾时14.4米的历史最高水位。接到省防汛指挥部的有关命令后,到7月10日17时止,该镇已经按照规定,把1898户、8200人全部从家里撤离出来。由于早有准备,2444吨粮食、3992头牲畜也已转移到了安全地带。赵长贵说,他们已经做了一切准备,只要上级一声令下,脚下的这个堤防随时可以炸掉行洪。
  县防汛指挥部总指挥、县长郑宁告诉记者,目前,全县共组织撤离了8.2万人,县里力保一个人都不落下。11日上午,南京军区某部舟桥旅官兵,再次派出冲锋舟,到群众已撤离的村庄一一搜寻,确保一个不漏。
  周到安置撤离群众
  盱眙第三中学目前暂时成了撤离群众集中居住的地方。记者来到这里时,不少人都集中在操场上。一问,是有关部门趁着这会儿不下雨,正在对宿舍进行统一的消毒。
  不少群众表示,理解政府的决策,对安置工作满意。从黄岗村撤出来的魏守礼老人今年70岁了,他说,这儿有吃、有喝、有住,统一发了席子、被褥、蚊香等,蛮好的。69岁的王永久老人感激地说,盱眙是个穷地方,政府能想得这么周到,做到这个程度,不容易啊!
  县委书记王友富对记者说,考虑到卫生保障和防暑等因素,县里决定,不统一搭建临时的棚子来安置群众。记者了解到,仅县城就有19个类似盱眙三中这样的安置点。一些乡镇的粮管所、供销社也被腾出,用来安置撤离群众。
  干部8天8夜没怎么休息
  鲍集镇是盱眙防洪的重点区域,任务重,工作量大。撤离近万人,这里面有大量细致、具体、艰难的工作要做。赵长贵说,该镇的领导已经8天8夜没怎么休息了!见到县委书记王友富,是在观音寺镇的抢险现场,才几分钟的工夫,王书记又接到电话,赶赴另一个抗洪救灾的现场。郑宁打着伞站在已经失效的团结河闸前对记者说,现在是如履薄冰,责任重于山啊!大撤离的最后时限10日晚上,全县机关干部全部上阵,劝服群众。陪同记者采访的县委宣传部新闻科长赵鸿钧说,抗洪以来,从来没在凌晨1时前睡过觉。
  及时生产自救
  在去黄岗镇的路上,大水堵住了我们的去路。在这里,见到一位骑着摩托车的人来这里察看灾情,一问,是中国人民银行盱眙分行的办公室主任,他说,这里不少农民都向银行申请了小额贷款,现在,这么大的灾情发生了,他们得把实际的灾情如实向上级报告,看金融部门能否想点办法,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
  一路上,看到一些农民正在用泡沫塑料箱包装一袋一袋的螃蟹,问后得知是运往上海的。虽然这里遭遇了空前的水灾,但是,这些水产品的农民经纪人,却一直都没有停止经营活动。灾情虽然严重,但是,盱眙的广大干部群众对战胜灾害充满信心。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