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坐宫》闲话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7-11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坐宫》闲话 第16版(周末文艺) 专栏:茶楼 《坐宫》闲话 李克因   说来已有10多年,北京举行的各种京剧晚会,大都少不了《四郎探母》的《坐宫》这一折,至'...

《坐宫》闲话

第16版(周末文艺)
专栏:茶楼

《坐宫》闲话
李克因
  说来已有10多年,北京举行的各种京剧晚会,大都少不了《四郎探母》的《坐宫》这一折,至少也要来个男女主角的快板对唱,两人一句赶一句,“对唱”,虽然只有三两分钟,也能博得喝彩。演出率和出镜率都最高,成为京剧舞台一个热门剧目。
  大体在50年前起,到后来若干年,这戏在舞台上是几乎绝了迹的。有的名演员公开宣称绝不演《四郎探母》和《连环套》,因为杨四郎投降敌人,是汉奸,且全剧宣扬了人性论。《连环套》则美化清朝皇家狗腿子黄天霸。这显然是受了当时“左”的影响。
  看戏看电影的目的首先是休闲、娱乐,为了获取艺术享受、文化休息,观众要求的首先是艺术性、可看性(犹如文学作品的“可读性”)。即便是意在育人的讲演,怕也得讲可听性,做点艺术上的考虑,若没什么精彩之处,平平庸庸,加上吭吭哧哧、这个那个,成串套话、空话,听者就会坐不住,溜出去抽烟、闲侃。《坐宫》这一折大体45分钟的戏只有两个角色,但戏开的口子小,往里挖得深,艺术密度大,情节起伏跌宕,一波三折,环环相扣,又充分而得体地运用了“西皮”的各种板式和场面调度,把人物感情和戏剧情节逐步推上高潮。
  先是杨四郎大段慢板独唱,表述15年前那场血战如何惨烈,自己如何被擒后改名换姓成为驸马,闻听老母又为两国交战押运粮草来到边界,想去探望但大关相隔难以如愿,非常痛苦。这时公主上场,想陪驸马到郊外踏春,怎奈他愁眉不展,便用导板转慢板一句一问来猜他心事,到第五猜算是触及要害,逼得杨四郎不得不“吐露真言”。公主通情达理,表示充分理解,对他想过关探母也充分支持。但过关必须有太后的令箭,还得请公主帮忙。兹事体大,公主需从多方面考虑,这便有了两人一句赶一句的对唱,直到杨四郎起誓保证“快马加鞭一夜还”,公主才去太后处骗取令箭。杨四郎兴奋得翻高八度唱“叫小番”,吩咐备马。40来分钟戏感情足,悬念迭出,艺术上足够“一卖”,未掺水分。
  谈到这戏,有的朋友认为它的优势其实在于演员,经过历代表演艺术家多年打磨,才有今日。此话有理,但我认为处于第一位仍是好剧本,情节摆放得体,演员才有发挥、创作的依据和空间。《四郎探母》剧情之所以顺当且游刃有余,主要是背后有个《杨家将》的小说或唱本给它撑着。背景广大深厚。近年谈论优秀的篮球队有个常用的说法:板凳深度,即替补队员质高量大,无匮乏之虞。多少年来编创上演了许多新剧目,大都演过即丢,站不住脚,白白浪费大量人力物力。看来不少出在本子太弱上。有些是先定一个主题,带着它翻历史,找到合乎需要的少许材料,就去拉场子,设矛盾,编唱词,剧本竖起来了,但常是场面宏大,背景华美,却内容单薄,演员难以发挥自己所长。您说有几段(折)新编剧上过京剧晚会甚至京剧爱好者的清唱会,抑或卖过几场票呢?《骆驼祥子》可能是个例外,创演后有一定“票房”。此无他,老舍先生原著帮了大忙,有哏,材料也根本用不完。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