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死亡之海”播绿人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2-18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死亡之海”播绿人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人物   “死亡之海”播绿人   王慧敏 谢家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创业史就是一部推动生态平衡向良性'...

“死亡之海”播绿人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人物

  “死亡之海”播绿人
  王慧敏 谢家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创业史就是一部推动生态平衡向良性发展的历史。大漠边缘的每一片绿、每一棵树,都凝聚着兵团农工的血汗和智慧。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 张庆黎
  题记
  世界上哪个地区离海洋最远、最干旱?新疆的大沙漠当之无愧!
  1000多年前,大诗人岑参登上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的铁门关,曾发出感叹:“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生生不息的民谣应和着诗人的悲鸣:“天上无飞鸟,地下不长草,满园是荒凉,滴水都难找。”
  半个多世纪前,瑞士一支探险队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英尔曼踏进了这片令人望而生畏的不毛之地。结果,除一人侥幸逃出之外,其余人马全部饥渴而死。从此“死亡之海”的名声不胫而走。
  斗转星移,如今的英尔曼,林木繁茂,芳草碧绿,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小城镇。这一变化出自屯垦戍边的20万解放军官兵之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的18个农牧团场散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400多公里戈壁荒原上。50年来,18个团场平均向沙漠腹地推进30公里,造出人工林近5万公顷。
  侯兴茂和孟广茂
  距离48团团部40公里的胡杨林密林深处,我们见到了护林工人侯兴茂和他的老伴,夫妇俩已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没有电,没有菜地,没有甜水。白天,侯兴茂骑着自行车穿行在丛林之中,巡护他们负责管护的5万亩胡杨林,按正常速度约6至7个小时方能巡完,要是迷路就无法计算时间了,可迷路的事经常发生。妻子常常关紧大门,从窄小的窗口提心吊胆翘望丈夫归来。晚上,夫妇俩在昏黄的油灯下默默地静坐,眼睛也被那发黄的油灯熏得失去了光泽。
  1994年7月叶尔羌河暴涨,洪水冲破堤岸漫涌胡杨林,淹进他们的住房。夫妇俩将一些生活必用品搬到洪水包围的沙梁子上,搭棚子,挖沙坑,饮洪水,过着原始人类般的生活。林里的蚊虫又多又凶,一咬就是一大块肿包。粮食没有了,夫妇俩煮包谷粒吃,一吃就是20多天。那时,想喝一口菜汤都成了奢望。
  洪水稍浅时,侯兴茂趟着齐胸的水去团部买粮买菜。谁知,下午回来洪水又涨高了许多,他把面粉放在沙丘上,背着菜准备趟水回去,一脚下去,洪水没过头顶,胡杨树杈扎中了脚心,他忍着疼痛在水里挣扎了许久才回到自己的沙梁子上,可是,蔬菜却被洪水冲挂在树梢上。他只好舍了蔬菜,背起面粉朝家走。走到家门口,不小心跌了一跤,面粉一下子抛进淤泥中。侯兴茂跪倒在沙丘上,七尺高的汉子号啕大哭。妻子闻声而来,安慰满身泥垢的丈夫,话未出口,自己的泪水也涌了出来。
  就在记者写这篇稿子的时候,48团传来噩耗:侯兴茂带着他的绿色梦去了。他的墓地就在那片被重重绿色包围的沙丘上。
  与侯兴茂相比,孟广茂的生活更加孤独。孟广茂的妻子是上海知青,后来妻子带着5岁的女儿离开了团场、离开了孟广茂。男人也有想哭的时候,但孟广茂最终没哭,他卷起铺盖和十几本旧书进了胡杨林场最远最偏僻的看护点。那一年,他42岁。
  胡杨密林深处,一间孤独的小屋,屋前有一弯自然形成的孤独的水坑,生活着一个孤独的人。屋门口那弯水坑里有鱼儿畅游,他在坑边一蹲就是几个小时,他喜欢吃鱼,可这碱坑里的鱼他从来不捞。看鱼儿畅游成为他人生中的一大乐趣。
  白天,苦闷得无法抑制的时候,便带着锯子、嫁接刀去嫁接胡杨树。长夜难熬,他就反复地读他携带的十几本书,看了又看,翻了又翻,一本书重复读了几十遍,书上的有些话他都能背出来。
  十多年过去了,书一本本被他翻烂了,林中的树也一棵棵地增多。10年来,这个孤独的人嫁接的胡杨树超过10000棵。
  吐拉拉罕和林易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保护自然生态平衡,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吐拉拉罕与她的丈夫也许说不出这样的道理,但夫妇俩却用行动回答了这个严肃的话题。
  吐拉拉罕看护点邻近乡村,林场建立后,实行全面封闭,让胡杨林休养生息。十几年后,过去没有树林的荒原上冒出2000多亩次生胡杨林,有了一大片醉人的绿色。为了这片绿色,吐拉拉罕险些搭进自己的性命。
  一次,吐拉拉罕正在做饭,隐约传来伐树的声音,她立即停下手中的活冲出家门,发现一个当地老乡正在砍伐胡杨树。她冲上前去没收了那个群众的毛驴车和砍树工具。老乡跑到村里,叫来了四五个人冲进吐拉拉罕的家,要求归还毛驴车和工具。吐拉拉罕坚决地说,你砍伐树木是犯法,打死我也不还给你!
  几个人恼羞成怒,一哄而上抢毛驴车,还用脚朝着吐拉拉罕的肚子猛踢。吐拉拉罕当即晕倒过去,醒来后,她的第一句话是对孩子们说,你们把他的毛驴车给我追回来!林易命里注定一辈子同树林打交道。1960年,他从南京林学院毕业主动要求到新疆建设兵团工作。他有一个梦想,要让四周的沙漠全披上绿装。
  上世纪60年代末,他与职工一道用肩挑,用车拉,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种出了桃园、梨园和苹果园各80多亩。
  80年代初期,林易任生产科副科长时向团党委建议,成立胡杨林保护林场,保护生态平衡。建议被采纳,他亲自负责筹备:勘察林区,确定位置,组织胡杨林嫁接、恢复、更新、改选和管护工作。80年代中期,他发现成活幼林叶片被虫啃得只留叶柄,直接危害树林的成长,于是跑遍叶尔羌河两岸的胡杨林区了解病虫分布和生活习性。为研究虫子的繁殖过程,他踩着刚融化的雪水,到林区挖虫蛹,带回家里观察,放在玻璃罐里孵化成蛾卵,待卵化成幼虫进行人工饲养。后来,石河子农学院将这种虫子鉴定为弧日大蚕蛾。
  掌握了昆虫的习性,便找到了扑灭的办法。林易的发现把数万亩胡杨林从虫嘴里夺了回来。到他退休的时候,已更新胡杨10万余亩,果林达4万亩。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