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始于今天——写在中国成功申办世博会一周年之际
第1版(要闻)专栏:
精彩始于今天
——写在中国成功申办世博会一周年之际
本报记者 谢卫群
上海娄山关路55号3楼,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走进这个成立一个月的部门,可看到一块倒计时牌,上面显示:距2010年世博会还有“2343天”。
这是2003年12月1日,那个顺时针“嘀嗒”走动的红色信号还告诉人们,中国成功获得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已经一年。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2010年世博会的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世博会已成为上海工作的主线,“最成功、最精彩、最难忘”的世博会理念,贯穿全市的各个层面。
从申办到筹办 迎接万里长征更艰难的挑战
申博成功后,掌声与喝彩声渐远,上海立即着手迎接更艰巨的挑战。上海市委、市政府此后召开的第一个座谈会就有些特别:总结申博成功经验,发扬申博精神,做好世博会的筹备工作,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申博成功后,我们的压力更大了,任务更重了,工作更饱满了,要求也更高了。”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几位副局长说起申办与筹办的不同,各有感慨。汪均益说:2343天,6年半,看上去很长,可我们觉得太不够用。可以说,申博成功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周汉民说:申办只涉及多国外交,而筹办涉及的内涵更广泛、更复杂。
摆在上海面前的难题一个接一个。按照国际展览局的规定,中国取得申办权,仅仅是拿到了“入学通知书”,还没有“入学注册”,还不算正式的主办国。到2005年,上海要向国际展览局提交正式的注册报告。为了一个申博报告,上海动用了200多人、几十个单位参与,估计注册报告的工作量也不会比它少。
申博期间,中国已向国际社会承诺,2010年上海世博会,独立参展的国家和国际组织要达到200个以上,参观人数要达到7000万人次。按照汉诺威世博会的经验,与各参展国所签订的法律文本合同就多达4500个。怎么谈,谁去签,怎么签,上海都得从头学起。
尽管难度很大,世博会的筹备工作克服非典疫情的影响,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先是组织机构的建立。10月30日,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正式成立,世博会土地储备中心也将组建。另据介绍,由中国政府参与的2010年世博会组委会和执委会,也在快速筹建中。
今年6月3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国际展览局第133次大会上,上海市副市长周禹鹏汇报了中国上海世博会的筹备进展和设想,受到国际展览局官员的高度评价。
从上海到全国到世界 打造一个全面开放的世博会
如何凝聚全世界的智慧与全中国的力量办好世博会,也是过去一年间,上海世博会筹备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10月30日,上海世博会论坛开幕,主题为“面向未来的世博会”,参与论坛的代表分别为国际展览局主席、秘书长、副主席,来自各大洲的专家、2010年世博会申办国代表、世博会举办城市代表和世界各大媒体的记者。上海与国际展览局商定,到2010年世博会之前,这样的论坛每年举办一次。
世博论坛开幕两天后,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开幕,来自跨国公司的CEO们,与上海市的官员讨论同样的话题:“如何办好下一届世博会”,并从不同角度建言献策。
把2010年世博会办成“最成功、最精彩、最难忘”的世博会,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但是,中国从来没有举办过综合类世博会。上海的党政领导认识到,举办一届成功的世博会,不仅需要廉洁高效的运作机构、充裕的资金、一流的设计和施工,更需要创新的理念和世界的智慧。
在世博会论坛上,许多人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参会代表中,不仅有上海的代表,还有来自江苏、浙江和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的代表,还有昆明世博会的主办者、2008年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的负责人。
上海市市长韩正在论坛上指出,世博会是中国的世博会,上海仅仅是承办者。世博会为上海提供了一个服务全国的机会。世博会就是要打造一个面向中国和世界的全面开放的环境。
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过去一年,上海海纳百川,主动吸引长江三角洲和全国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筹办世博会。10月中旬,上海市政府代表团造访香港,与香港讨论的八大主题中,其中一项就是如何共同参与世博会的筹备。而此后召开的长三角15城市市长联席会、苏浙沪发展联席会,世博会都成为讨论的热点。世博会的投资领域,也将向国内外开放。
从世博会到“世博战略” 实施国家战略中发挥上海作用
尽管“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还在深化,但是,世博会的选址已经确定:位于黄浦江南浦大桥与卢浦大桥之间,园内面积为4平方公里。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副局长黄耀诚介绍,借助世博会场馆的建设,上海将启动黄浦江两岸的进一步改造。与世博会相关的基础设施也将进一步系统规划。
其实,真正受益的不仅是黄浦江。上海不仅在为2010年努力,更在走向2010年的过程中寻找新机遇———利用世博载体,推动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加快上海世界级城市的建设步伐,努力在加快发展中更好地服务全国,在实施国家战略中更好发挥上海的作用。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反复强调:世博会的意义不仅在举办本身,更在于它是加快城市发展的重要契机,也是实现国家战略、加快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步伐的重要载体。使举办世博会成为加快发展的“助推器”,是今后几年的一个大战略,可以称之为“世博战略”。我们必须把这篇文章做漂亮。
今年3月12日,申博成功120多天后,“世博会与上海新一轮发展”大讨论拉开帷幕。这一天,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动员大会,陈良宇、韩正分别发表讲话,动员全市深入思考、讨论上海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作为全市大讨论的重大成果,6月30日,上海形成了支撑“世博战略”的四个方案和七个行动纲要。这些方案和纲要由市委、市政府、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和相关委、办担纲,历经无数次专家和群众研讨形成,凝聚着社会各界的集体智慧,涉及科教兴市、城市定位,以及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教育、人才、城市建设和管理等方方面面。每个方案和纲要都充分体现了创新精神,对上海新一轮发展的全局性重大问题提出了思路和建议。方案和纲要中的许多建议正在付诸实施。
世博会被誉为“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尽管各主办国的经营状况不同,但有一个事实不可否认,主办世博会,必将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
2010年的精彩,现在已经开始。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