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2年6月2日人民日报第5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2-06-02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争分夺秒战福塘 '...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特写

争分夺秒战福塘
本报记者 刘裕国
  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绵池镇的福塘电站,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又一重大项目。近日,记者西出成都,驱车行103公里崎岖山路,来到这里采访,只见电站大坝上下,机声隆隆,车轮飞转,挖土、筑堤、铺设管道等每项工程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
  福塘电站的承建单位是中国水电七局,“五一”长假期间,这里仍然有420名工人和干部战斗在施工第一线。七局局长范集湘告诉记者,根据水情预报,今年汛期将提前到达岷江,为了保证度汛,七局的建设者们今年入春以来就在和老天爷抢时间、争速度,“五一”节到来,工人们仍心系工地,谁都不愿意停下来休息。
  翻斗车驾驶员曾平少言寡语,看上去普普通通,可干起活来铆足了劲。“五一”节当天,他多拉快跑,在局里创造了单班拉土方32车、384立方米的最高纪录。老共产党员、调度长周开才刚从三峡水电工地调到福塘,还没来得及歇息,就奔赴劳动工地。他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却全然不顾,每天步行3公里,从住地到现场开展工作。
  在福塘采访,记者有一种十分强烈的感受,那就是接触到的每一个人身上,都洋溢着劳动者的强烈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记者了解到,“五一”长假3天来,福塘电站的劳动者们创造了惊人的建设速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们共完成土石方6000立方米,混凝土浇筑10000立方米,大坝的闸首铺盖浇筑、高边坡开挖、高喷防渗墙构筑等项目将在汛期到达前全部完成。 amn品论天涯网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衡阳:农业综合开发惠泽农民
  本报长沙6月1日电 记者周立耘报道:记者日前来到湖南酃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内,但见葡萄园满目翠绿,草木花卉姹紫嫣红,庭院鸡鸭叫、池塘鱼虾跳、棚内瓜果香。衡阳市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谭先锦告诉记者,这个项目区是全省两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之一,占地3.4万亩,总投资1600多万元,现已建成生态农业、特种养殖、花草培植、休闲垂钓、良种葡萄、大棚蔬菜6个园区。去年,该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非项目区高出318元。
  衡阳市是湖南省首批立项的农业综合开发区,全市有大小项目区155个。近3年来,该市先后在项目区内建起了132个高标准、高起点、高效益、规模大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投资500万元的衡山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引进无土栽培、工厂化育苗、胚胎移植、气化施肥等高新种养技术,培育美国红提、台湾青枣等中外名优瓜果种苗,种苗成活率达99%,其产品上市季节提早两个月以上;南岳5000亩有机茶项目区生产的茶叶,被欧盟指定为免检产品,成为湖南第一个茶叶免检产品。
  衡阳市还通过扶强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市农业开发办贷款1000万元,帮助祁东黄花集团做大做强,黄花种植面积由4万亩扩大到14万亩,4万农民靠种植黄花菜脱贫致富。去年,由农业综合开发办扶持的10大龙头企业,年生产总值过8亿元。 amn品论天涯网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大连海关破获大宗成品油走私案
  本报大连6月1日电 记者王科报道:大连海关日前宣布,破获一起东北口岸最大的成品油走私案。
  经大连市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大连海关走私犯罪侦查分局正式对近期侦破的丹东地区“暗道绕关”成品油走私大案已到案的12名犯罪嫌疑人执行逮捕。这一由丹东、福建、台湾三地走私分子勾结组成的组织严密、分工有序、手法周密、作案频繁、气焰嚣张的走私团伙遭到毁灭性打击。
  据目前初步查证,这一团伙在长达一年左右的时间内,采用“暗道绕关”的手法,在丹东沿江一带先后走私进境成品油6000余吨,案值人民币1000余万元,偷逃税款人民币300万元。
  今年3月初,大连海关根据有关情报,发现了一宗丹东地区团伙走私成品油的案件线索。为进一步摸清情况、掌握证据,在丹东市有关方面的协助配合下,大连海关走私犯罪侦查分局立即开展了秘侦布控工作。在此期间,办案人员深入鸭绿江边境水域,开展了50余天的秘密侦查工作,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资料和信息。
  4月26日凌晨,大连海关走私犯罪侦查分局40余名侦查员突入走私分子的藏身地点,采取突击抓捕行动,一举抓获了8名涉嫌此案的团伙主要成员(其中丹东3人,福建3人,台湾2人),查封涉案赃款人民币100余万元,查扣涉嫌走私成品油数百吨。短短十几天时间,又有4名闻风逃遁的团伙成员被缉拿归案。 amn品论天涯网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施工不忘环保
  渝(重庆)怀(怀化)铁路十五标段位于乌江下游彭水县境内,线路紧邻乌江,处于国家级天然林重点保护基地。承担施工任务的中铁十九局集团公司,坚持施工与环保同步,不往乌江扔石头、排污水,使青山绿水仍然保持着迷人的风光,受到国家环保总局和长江水利委的表扬。左图:环保箱随处可见。上图:花园式工地。杨秀权 朱斌摄影报道 amn品论天涯网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东西南北中

沈阳百万市民参加科技周活动
  本报沈阳电 记者张毅报道:日前结束的辽宁省暨沈阳科技周中,共有120余万市民参加了各项科技活动。本届科技周围绕“科技创造未来”的主题,先后举办了大型科普展览、“科技港湾游园会”、科技金融对话会、“省院(校)合作工程”项目对接洽谈会、沈阳市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挂牌、沈阳市农民科技研修基地授牌仪式、“科技与WTO同行”报告会等9项主题活动和面向城区、农村青少年及大学生的科普系列活动。 amn品论天涯网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东西南北中

重庆古树名木将有“身份证”
  本报重庆电 记者崔佳报道:今年年底前,重庆市绿化委员会将对全市范围内有较高科研价值或利用价值的古树名木统一编号,市政府和各区县(自治县、市)政府分级挂牌,统一管理。重庆的古树名木将全部拥有自己的“身份证”。古树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则指在历史上或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中外历代名人所植或者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树木。重庆市在古树名木普查中,将逐项填表登记每株古树名木的树种、树龄、树高、胸围、冠幅、长势、立地条件、所处位置、权属、管护责任单位(或个人)和保护现状及建议。 amn品论天涯网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东西南北中

北京举行书画家救助孤儿爱心笔会
  本报讯 5月28日,中国救灾孤儿院、公安部金盾影视文化中心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举办了“中国书画家救助孤儿爱心笔会”。这次笔会旨在弘扬中华民族扶弱济困的传统美德,促进中华慈善事业。通过笔会活动,征集名家作品,用义卖的形式吸纳社会捐赠,以改善孤儿生活,优化孤儿教育。31位书画家在笔会上挥毫泼墨。(孙文) amn品论天涯网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东西南北中

长春伪满皇宫一期复原工程竣工
  本报长春电 记者江山报道:伪满洲国傀儡皇帝的宫廷旧址——长春伪满皇宫,自2000年7月以来,经过1年多时间的修复,一期复原工程结束,现已对游人开放。此次首次对外开放的主要建筑和景点有8个,分别是同德殿、怀远楼、东御花园、游泳池、溥仪防空洞、天照大神防空洞、建国神庙遗址、溥仪御用车等。 amn品论天涯网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东西南北中

汕头贫困群众生活有保障
  本报汕头电 记者侯伟生报道:今年,广东省汕头市政府将更多城乡居民纳入最低生活安全保障线,“低保”扩面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达到37772人,比去年增加11451人,保障金额也大幅上升,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了切实保障。
  汕头市提出,今年“低保”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尽快将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群众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目前,该市享受“低保”的城乡居民占全市总人口的0.82%,今年1至5月份共发放保障资金894.5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88.67万元。 amn品论天涯网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打响双“Y”牌
——记南阳医药创新工程和玉雕产业
本报记者 戴鹏 孟扬
  近日,记者来到河南省南阳市,对他们推动医药创新工程、培育玉雕产业的情况进行了采访,深感南阳打响了药材、玉雕这两张“Y”字打头的品牌。
  市长何东成告诉记者,南阳是医圣张仲景的故里,中医药文化积淀丰厚,而且南阳盆地具有多样的、立体的南北过渡带气候特征,是天然的中药材宝库,有2340个品种,在海内外享有盛名的中药材就有30多种。同时,南阳“独山玉”是我国四大名玉之一,储藏量大,史有“南阳翡翠”之称。
  2000年3月,南阳市正式启动了“张仲景医药创新工程”:立足于人文和资源优势,依靠现代科技,推进技术创新,建立中医药教育、科研、种植、加工、营销、诊疗为一体的中医药产业化系统工程。计划用5到8年时间,完善六大体系,建成八项重点工程、十大种植基地,实现中医药产业总产值100亿元,形成新的经济支柱和特色优势产业。
  两年来,创新工程基础建设已初具规模,被纳入河南省“十五”中医事业发展规划,进入了国家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的行列。以南阳张仲景国医国药学院、张仲景研究院为依托的人才培训和研发体系,引进、培养了一批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和一大批实用型人才。张仲景博物馆改扩建、设立张仲景国医院、整合张仲景医院、新建中药材种植示范园等重点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山茱萸、辛夷、天麻、丹参十大中药材供不应求,山茱萸、辛夷花更是占了全国市场的60%和70%以上。
  “创新工程的终极目的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耀志说。“仲景牌”六味地黄丸、月月舒冲剂,远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享有极高的市场声誉,成为此类药品的首选品牌。3000吨的年产量使它成为全国最大的浓缩丸制剂生产基地,全国中药企业50强之一,有力地带动了南阳中药企业和100多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建设,使中医药的种植、加工年产值迅速突破10亿元。
  晶莹剔透的玉雕工艺品折射出南阳市特色经济的另一个亮点。几年来,南阳市多次组织各种政府招商活动,举办“中国镇平玉雕节”,营建多个大型市场,赋予骨干企业自营出口权,使玉雕产业在短短几年里迅速壮大,完成了由零星加工到规模生产,由柜台零售到大批量批发的扩张过程。建成了拓宝玉器有限公司、镇平县石佛寺玉雕湾工业区等全国最大的珠宝批发市场和全国最大的玉器加工集散地,催生出玉雕加工企业11000多家,从业人员达15万多人,年产值15亿多元,产品远销美、英、法、日、加拿大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占全省同行业的80%以上。
  在南阳市镇平县玉雕湾这个全国最大的玉雕工艺品集散地,记者看到可容纳1200个商户的市场几无虚位,人气旺盛。热心的摊贩介绍说,其实镇平县并不产玉,“独山玉”的矿床在南阳市区北边,但镇平人灵性、手巧,有玉缘。在市场牵动、政府推动下,如今成了全国出名的玉雕之乡。他们不仅加工“独山玉”,还加工世界上40多个国家的上百种石料,产品垄断了全国玉雕市场的1/3。 amn品论天涯网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与思考

  对于黑龙江省来说,水稻具有特别的意义。一是仅占全省耕地面积19%的水稻田,却创造了粮食总产量的35%。二是其单位面积的收益也是旱田的3倍左右。但是,由于水资源的局限,如今这里的农民只得忍痛割爱,把水田改为旱田……
黑龙江:忍痛推行“水改旱”
孟辉 冯建维
  水田扩张遇“红灯”
  上世纪80年代,黑龙江省的水田面积飞速发展。据统计,该省的水田面积1980年时为424万亩,到2001年已发展到2600万亩,增长了6倍多。昔日以产大豆和小麦而闻名的“北大仓”,眼下变成了水稻主产区。但令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因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有限,“水不够用”的问题终于大规模出现。今年春天,黑龙江干旱面积达7300万亩,其中渴水的水田面积就有700万多亩,占全省水田总面积近27%。
  缺水的重要原因,首先是水总量不足。专家指出,黑龙江属我国缺水省份,人均占有水量为2086立方米,比全国人均水量要低600多立方米。亩均占水量454立方米,也大大低于全国亩均水量1800立方米的标准。其次是在各业用水结构不平衡。全省的工业和城乡生活用水只占每年总用水量的29%和6%左右,而每年的农业用水在190亿立方米左右,占总用水量的60%以上,其中水田用水是旱田的15倍多。
  在松嫩平原的某些县市,亩均水量不足400立方米,人均水量不到1500立方米,可还在积极地发展水田,由于超过了水资源量的极限值,河水断流、地下水位下降、人畜饮水困难等现象屡见不鲜,水田扩张被一再拉响“警报”。
  “水改旱”势在必行
  为抑制水田的盲目发展,黑龙江决定将水田从严重超负荷发展的松花江、嫩江干流沿岸和呼兰河、拉林河、蚂蚁河等流域“移出”,到水资源相对丰沛的东部和北部去发展。
  黑龙江水田布局的调整,不但农户甚至一些干部都对此都有抵触情绪。但是,不少人已经看出了“水改旱”的必要性。一位叫荣真的农民朋友给省报写信道出忧虑:在大规模的“旱改水”中,1立方米水仅生产不到1公斤的稻谷,而水稻多数时候1公斤还不足1元钱。荣真问,耗费如此珍贵的地下水资源,换得并不可观的效益,值得吗?
  水利专家在谈及“水改旱”时则认为,近年来黑龙江旱情的影响已经由过去的农业,危及到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以哈尔滨市为例,哈尔滨现在日供水能力为107万吨,日缺水32万吨,还有不少居民不得不喝“夜来水”。
  春夏之交,在江河水供应不上的情况下,黑龙江不少贫水地区为解决水田水源,普遍采取了打井抗旱的措施。水利专家告诉记者,这种做法存在3个问题:首先,井灌稻因为增加了打井和井运行的费用,成本很高;其次,水田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在渴水流域的面积上过多抽取地下水将形成下降漏斗;更重要的是,井灌稻因地下水的水温较低且营养成分单一,造成米质差,销路普遍不好。为此,有关专家建议,超采地下水浇灌水田并不应鼓励,贫水区的井灌稻田宜改回旱田。
  政府引导“水改旱”
  当布局不合理的水田使水资源难以为继,甚至威胁到生活用水时,黑龙江一些县市相继迈出了“水改旱”的步子。
  海伦市从2000年开始动员稻农“水改旱”5万亩,2001年“水改旱”面积更是达到10万亩。海伦市水务局局长李海波介绍说,海伦的水田从1986年的5万亩起步,1997年时已发展到45万亩。李海波算了算账:根据该市多年水资源总量,水稻面积控制在35万亩为宜,但当地普遍采取了“小开荒”,使水田面积一再扩张,水量明显不足。为了不再增加水田,海伦的水行政主管部门采取了劝告、罚款乃至断水等一系列措施,与农民在胶着状态中“对峙”了3年。李海波说,这3年对海伦市的水资源而言是“几乎枯竭的3年”。
  在摩擦与碰撞中,在感情与理智的煎熬中,海伦的农户慢慢理解“水改旱”。两年前,当永和乡接到将3万亩稻田改为旱田的通知时,不少种稻户不以为然。转眼到了来年春天,这些种稻户像往年一样购置了化肥、育好了秧,可就是不见水下来。稻农到水库查看,才发现水库的蓄水量仅为正常年景的1/3,根本提不上水来。在水田无望后,一些稻农临时种上了旱田作物,结果误了农时,旱田生产也不景气。受此影响,到了2001年秋天,永和乡的种稻户抢前进行了“水改旱”秋整地。
  海伦、绥棱等因干旱连城镇供水都难以保证的县市,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进行“水改旱”工作,对保护黑龙江全省有限水资源起了积极作用。
  理性对待水资源
  水危机正在困扰黑龙江的许多稻农,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还在于过去不少地方对水田的发展缺少一个准确的规划。黑龙江是水资源缺乏的省份,农业用水条件不比江南优越。在大规模开发水田过程中,如果不以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为依据,科学合理地安排水田发展布局,农业用水的供需矛盾是难以避免的。
  水是有限的,在生态观念淡薄的年代,我们不注意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保护,已经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损失。事实证明,在水资源问题上,以往那种无规划或只考虑短期利益的行为,给我们带来的是无穷的悔恨。我们必须持理性的态度来对待水资源,遵循规律建立起长远、科学的用水规划,确保水资源的永续利用,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amn品论天涯网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人生舞台

郑正:书画技艺传农民
本报记者 蔡小伟
  安徽省北部的萧县有一个刘套镇,是远近闻名的“国画之乡”。那里的人们酷爱艺术,学书习画蔚然成风。78岁的农民书画院院长郑正,便是这“国画之乡”的领头人。
  沿黄河故道,绕过镇北那棵老槐树,跨入一个红砖黑瓦的院子,便是郑正的家。家不大,两间厢房和一个厅。正厅40来平方米,四壁挂满画:红的荷花,绿的兰竹,正中一幅田野夏月图,可以看出主人的情趣。
  郑正是安徽省书画界一位颇有名气的人物,他是当地画坛领袖萧龙士的外甥,自小从舅父习画,后又拜齐白石为师。其书画作品深受齐白石、李可染、李苦禅等艺术大师的好评。他的画用笔挺健、气韵生动,具有重传统、重笔墨、重生活的明显特点,既继承了扬州八怪、齐白石写意画的传统,同时注入了新意,其风格质朴无华,自然率真,意境恬淡,充满了生活气息。
  1982年,郑正自中学退休后,来到家乡刘套镇,为弘扬祖国书画艺术,创办了安徽首家农民书画院,把全部的精力用于辅导农民习书作画上。他以田园为邻,与农民为伴,广纳弟子,遍教乡邻。每天,他家那院子里,习者云集,早来晚走,热闹非凡。尤其是到了节假日或是农闲时,郑正就会带着弟子们举办画展,研画评书。来他的画院学画的有杀猪匠、理发师、磨豆腐的、推油的。在他们中间,有古稀老人,也有天真儿童。求学者来到这书画院,不管什么身份,不论年龄大小,郑正总是用全部的热情和严格的教学来指导他们。如今,小小的刘套镇有100多人的作品参加过县以上的书画大展,有30多人加入了省、市、县书协、美协,就连许多普通的农民,对书画也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35岁的柳毅成是郑正书画院的学生,现在他已是安徽省美协会员,中日美术交流协会和宿州市美协副秘书长。在郑正的书画院创办之初,柳毅成就经常出入画院。在郑正的悉心指教下,柳毅成对画着了迷。他在墙上画,地上画,小鸡、麻雀、松鼠、丝瓜、竹子,无所不画。15岁,他就参加了县里、省里的画展,19岁时作品在南京展出,被日本书画爱好者购下收藏。1986年春,萧县书画展在合肥举办,百岁画翁萧龙士见到小老乡柳毅成的一幅兰草,欣然拿起笔题道“毅成年仅弱冠,笔墨可观,将大有成就”。像这样的年轻画家,在郑正的农民书画院里可以举出许多。刘世德、王保中、王孝连这些名字已走出了萧县,走出了安徽,走向了全国。
  郑正的书画教学别具一格,每年他总要集中授徒几次,现场作画,然后让大家品头论足。往往这个时候,郑正家里人山人海,除了本镇的乡亲外,还有来自江苏、河南、山东的求学者。在书画院,谁都是老师,谁都可以被评点。久而久之,郑正的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王保中的山水画,“四姐妹”王淑玲、马新梅、刘苏、陈洞芹的花鸟画,在萧县已是声名远播。
  走入刘套镇,犹如进了画的世界,荷菊梅兰争香斗艳,竹松山石相映成趣。在学校,在车站,在商店,在农家,到处可以看到书画高悬。镇上的干部告诉我们,郑正和他的农民书画院已是桃李满天下,如今农民画手遍布全镇,已达200多位。(附图片)
(上图中作画者为郑正) amn品论天涯网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争当学习型、调研型、服务型干部
 阳谷切实转变干部作风
  本报讯 山东省阳谷县通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机关作风转变教育活动,全县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切实转变了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形成了争当学习型、调研型、服务型干部的良好风气。
  阳谷县把加强学习,提高干部素质,做与时俱进的学习型干部作为首要任务。在领导干部中提倡三个“1/3”,即:处理日常工作、深入基层调研和学习知识各占1/3。各乡镇、村、县直各单位相继制定和完善了学习日制度、学习交流制度、学习督查制度等。县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坚持每周五学习日集中学习制度,平时坚持自学,认真撰写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
  为落实中央把2002年作为转变作风年、调查研究年的精神,阳谷县制定了《关于大力开展调查研究活动的意见》,规定县级领导干部每年下基层调研不少于20天,乡镇和县直部门领导干部每年下基层调研不少于2个月。县委常委、党员副县长实行了包乡联村制度,即包一个乡镇,联系1—2个后进村。领导干部定期到所包住的村走访农户,帮助村里理清发展思路,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去年以来,县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达180多人次,召开各类座谈会160多个,走访群众800多户,向各个层次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干部群众发放调查表3600份。同时,阳谷县还大力推广了安乐镇党委实行的基层干部记“民情日记”的好做法,使全县基层干部记“民情日记”蔚然成风。
  结合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在全县实施了以“知民情、集民智、解民难、聚民心、促民富、取民信”为主题的“民心工程”。全县各级领导干部把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作为突破口,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了大量的好事、实事,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王诗) amn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