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下大气力开拓农村市场
本报评论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开拓农村市场工作。从1998年开始,国家经贸委先后选定山东潍坊、江苏苏州、河北保定等10个城市作为重点联系地区,不断摸索开拓农村市场的经验,并在全国推广,开拓农村市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当前开拓农村市场还存在不少困难。农民收入增长不快,购买能力较弱,成为开拓农村市场的主要障碍;部分地区农村流通组织落后,有效供给不足,假冒伪劣充斥,农民不敢放心消费;在西部广大地区,开拓农村市场工作进展还比较缓慢。
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开拓农村市场,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9亿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增强城市工商业的活力,促进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下大气力开拓农村市场,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
没有农民收入的增长,就不可能有农民购买力的提高,也就谈不上对农村市场的开拓。增加农民收入,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改善供给,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另一方面,要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不断开辟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新领域;同时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大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不断增加有效供给。如加大农村交通、通讯、电力、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彻底改变农村缺水少电的状况,为冰箱、彩电、洗衣机、电话等产品进入农村千家万户创造条件。引导工业企业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不断生产出适合农民生产和生活需要的物美价廉的商品。同时引导农民培养科学、合理的消费方式,增加文化、教育、娱乐等方面的消费。
积极促进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逐步建立起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各地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以县城和中心城镇为重点,积极培育和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大力发展超市、仓储式商场、专卖店等新型流通业态,搞活农村流通,整顿和规范农村市场秩序。彻底打破地方保护,优化投资环境,简化手续,强化服务,既鼓励各种经济成分的大型流通企业到农村地区开设门店,又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流通基层网络,分阶段、分层次对其进行整合,逐步完善其功能。全国供销合作社是我国最大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血肉联系。各地供销社要加快体制创新步伐,尽快完成对基层社、社有企业和联合社的改组、改造,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发展现代经营方式,在开拓农村市场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开拓农村市场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方针,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开拓农村市场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积极研究政策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真抓实干。工商、税务、金融、交通、质检、环保、卫生等部门也要创造条件,相互协调,扎实工作,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和作用,为开拓农村市场做出新的贡献。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中国电子口岸建设取得新进展
本报讯 记者杜海涛、戎霄从日前在上海召开的提高口岸工作效率现场会上获悉,中国电子口岸运行良好。目前,全国已有8.2万家出口企业办理了中国电子口岸入网手续,占开展出口业务企业总数的96%。中国电子口岸在推行“大通关”制度、提高口岸工作效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近日,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上海分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中国电子口岸是海关总署会同公安部、铁道部、交通部等12个部门联合开发建设的口岸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几年来,中国电子口岸先后完成了进口付汇核查、出口退税、无纸报关、报关单联网核查等应用项目的开发应用工作。此外,海关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发的进出口快件通关项目、网上缴税项目、舱单申报项目、减免税申请项目、一次报关报检项目,已基本完成软件开发并开始试点,将于近期在全国推广。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义乌: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
本报讯 “让义乌商人走天下,义乌商品遍天下,义乌美名扬天下!”浙江义乌人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的机遇和挑战。
义乌是全国著名的小商品集散地。为了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义乌市委、市政府提出,必须在思想观念、工作方法、政策措施等方面来个大转变,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实现大提高。
——大力培育外贸出口主体,千方百计扩大小商品出口贸易。他们充分发挥市场的品牌优势、机制优势和网络优势,进一步扩大外贸经营队伍,积极推进外贸经营主体和出口市场多元化,全市外贸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去年实现小商品出口交货值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比上年增加61家。
——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引导优势企业到境外设窗口、建基地、办市场,开拓国际市场,积极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全市在南非、乌克兰、泰国等国家设立了5个分市场,建立境外机构10多家,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去年全市新批三资企业33家,协议利用外资1511.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04.5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23.8%和32.6%。(朱连芳)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视点
今年国家首次用国债资金支持发展物流业——
为啥用国债资金为物流业“提速”
本报记者 费伟伟
最近,国家经贸委公布今年90亿元国债技改资金重点支持的项目中,首次出现了“物流”这个新名词。国家经贸委投资司司长甘智和表示,要重点支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营销方式的发展,降低我国企业在流通环节的成本,培育一批年销售额20亿—50亿元的连锁企业,逐步提高我国工业企业利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重。
巨大差距中蕴藏着巨大潜力
顾名思义,“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现代物流业的概念,就是将采购、包装、运输、保管等等过去看来相互无关之举,用“物流”两个字统一起来加以考虑,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争取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让用户满意。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产业的差距相当巨大。一是成本高。2000年,我国全社会支出的流通费用达17880亿元,约占GDP的20%,而发达国家仅为10%左右。全社会流通费用只要降一个百分点,就可节约资金178亿元。二是周转慢。有关资料显示,1999年我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流动资本占用为31042亿元,资本年周转速度为1.2次,而发达国家的周转速度为15—18次。如果我国企业的资本周转速度达到发达国家水平,那么3万亿元的流动资本将相当于45万亿元以上。三是流通方式落后。有资料显示,美国制造业500家大公司中将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占69%;1996年,美国由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承担的物流业务量已占全社会物流总量的57%。而我国工业企业中,把原材料物流交给第三方物流的仅占18%,把销售物流交给第三方的仅占16%。
差距就是潜力。这个每年高达1.78万亿元的市场不仅存在着巨大的空白,而且这个市场还在高速成长。美国著名供应链管理公司美商美智管理顾问公司新近完成一项对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的调查报告认为,中国第三方物流公司正以每年30%的速度飞速发展,但目前尚无一家公司市场占有率超过2%。
物流仍在工业企业大门外徘徊
物流可以分为两大领域: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如果把物流看作一条供应链,那么供应链上物流量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大量物流集中在供应、生产、销售上,从产品到用户的配送只是整个物流的一小部分。可以说,尽管面向流通领域的物流是物流业的主体,但工业企业是物流服务的最大需求者。因此,面向生产领域的物流与面向流通领域的物流必须在发展水平上相匹配。
那么,这几年我国呈如火如荼发展之势的物流业是个什么状况呢?
目前,我国经批准设立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已超过1700家,货运代理在内地已经初步具有了一定的行业规模,从业人员多达30余万人,目前外贸进出口货物80%以上是通过货运代理人组织安排运输的。
眼下在物流业中成份很重的连锁业,是20世纪90年代才在我国出现的,但发展势头极猛,目前百万人以上的城市都有连锁商店,国外有的连锁业态我国基本都有。1999年,我国连锁企业974家;2001年上半年增加到1138家,销售额已接近1999年全年。
而面向工业企业的第三方物流则依然相当沉寂。一些这方面需求较高的企业不得不自己涉足这个领域,比如海尔、青啤都自己搞物流,小天鹅和科龙联手涉足物流,等等。它们在满足企业自身需求后,再把提供物流服务的余力投放到物流市场。可以说,物流业目前仍在我国工业企业大门外徘徊,其重要意义还远未广泛被企业领导和业务部门所认识。
“物流热”要把切入点放在企业
现代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正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上海、天津、深圳等地均把物流列为“十五”期间要重点培育、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之一。目前,一轮物流业建设热潮正在全国各地涌起:上海外高桥现代物流基地已开始兴建;深圳建设中的平湖物流基地占地16平方公里,计划吸引投资1600亿元;北京京港合作开发建设的物流港计划占地350公顷。武汉、大连、沈阳、杭州、宁波、葫芦岛、邯郸、东莞等大中城市也都在加快制定物流发展规划并加紧实施。
但发展物流产业,“有物可流”是基本前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指出:物流的主要需求来自企业,启动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应当把切入点放在企业。至于城市物流系统的建立,也有赖于企业的需求。规划再多物流园区,若没有企业的参与与运作,只能是一个空壳园区。
国家经贸委投资与规划司刘贤利处长在谈到用国债技改资金支持发展物流项目时,也特别强调说,重点要在区域经济发达的地区,选择有条件的大型物资、运输等传统企业进行改造,发展第三方物流,快速低成本地为工业企业提供增值服务。鼓励工业经济发达的地区加强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设。
前不久在上海举行的国际物流展览会传出信息,我国承诺将在3—4年内取消对租赁、速递、运输等分销辅助服务的限制,允许外商建立全资分支机构。这意味着一大批跨国物流企业未来数年内可迅速进入我国。
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我国的物流业唯有加速发展。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开发区要引入“经营城市”概念
本报讯 记者费伟伟报道: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开发区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日前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的全国开发区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指出,开发区建设亟需引入“经营城市”概念,实现城市发展、城市经营与开发区建设一体化。
专家分析,大多数开发区建设的初衷是作为一个新经济区。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投资成本上升及主导产业部门进入成熟或衰退期,使得产业转移成为可能。开发区因此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引进上一级产业,继续做新经济区;二是产业转移了,开发区成为老城区的外延。前者“筑巢引凤”主要依靠国家给的优惠政策,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越来越显现出局限性。后者就要求引入“经营城市”概念,使开发区由新经济区转变为新城区,在城市改革中充当先锋。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海信与雪花联盟
本报讯 记者彭嘉陵报道:海信集团有限公司近日与北京雪花电器集团的控投公司隆达公司签订合资协议,双方以资金投入和固定资产等出资形式,共同建立海信(北京)电器有限公司。新公司海信、雪花分别占有55%和45%的股份,以制造、销售电冰箱及其他家用电器为主要发展方向。新公司将以生产海信品牌为主,雪花品牌将根据需要酌量生产。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