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专页)
专栏:
金阳建设是个战略问题
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 王晓东
贵阳市经过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探索,最终形成了建设金阳新区的决策。实践证明这个决策是正确的。金阳新区建设是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问题,而不是战术问题;是全局性的工作,而不仅仅是一项具体工作。
进一步加快金阳新区建设步伐,是提高贵阳市城市化水平的需要。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而城市化和工业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城市化就不可能有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提高了,工业化水平才能提高。贵阳市要成为现代化城市,根本措施就是要提高城市化水平。贵阳市推进城市化主要靠“三轮驱动”,即老城区要改善环境,提高品位;金阳新区要开辟一个新城,分流一部分老城区人口和新增人口,扩大城市规模,壮大城市经济实力;小城镇建设要搞好县城和一些重点乡镇的环境建设。三个“轮子”一起转起来,特别是金阳新区建设加快,贵阳市的城市化水平就提高了。
进一步加快金阳新区建设步伐,是拉动贵阳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从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出口三大因素来看,贵阳市的出口量很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很小;新的消费热点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消费政策的调整,消费拉动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有大的变化。因此,投资是拉动贵阳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也是最有潜力的因素。要实现贵阳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首要任务就是要增加投资,而增加投资的主战场就是城市建设。城市建设的项目在什么地方呢?老城区的道路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今后的重点是改善环境、提高品位。贵阳市城市建设的投资重点,就是金阳新区。因此,要充分认识金阳新区建设对于贵阳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加快金阳新区建设步伐,是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三个代表”最根本的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设金阳新区关系到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现在,贵阳市老城区的主要问题是环境品位低,人口密度大。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必须拓展城市空间,把一部分居民引导到新区来,使老城区有更多的空间来建设广场、绿地,提高老城区的品位,使市民有更多的活动地方。我们城市建设的目标是要把贵阳市建设成为两个“最适宜”的城市:一是最适宜创业发展的城市,发展是主题、是“硬道理”,要使人才到贵阳市来能够创业发展,能够干一番事业;二是最适宜人们生活居住的城市,贵阳气候好,特别是夏天气候凉爽,我们要充分利用大自然赋予的这一优势,把环境建设好,使人们居住在贵阳更舒适。
当前,我们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第一,国家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一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争取到国家的投入,比如污水处理厂等。同时积极的财政政策使物价指数上升比较慢,许多原材料价格比较便宜,建设成本低,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第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之一就是加快城镇化。建设金阳新区符合国家的战略重点,有利于争取到国家的支持。第三,从党中央、国务院到省委、省政府都大力支持金阳新区建设。朱镕基总理去年8月在贵州考察工作时指出,贵阳市城市建设要开发新区。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省委书记钱运录专门到金阳新区考察,提出了“精心规划、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强力推进”的要求。省长石秀诗也视察过金阳新区,对新区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这些都是搞好金阳新区建设的重要条件。金阳新区建设还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从去年举办的城市规划展来看,群众的热情很高,都希望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好。特别是对金阳新区,大家都非常关注,说明建设金阳新区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得人心,顺民意。第四,贵阳市通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能够拿出一定的财力来建设金阳新区。尽管城市建设有自身的规律,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但从现在具备的条件来看,从这几个月的实践来看,我们完全可以把金阳新区建设好。我们要坚定信心,抓住机遇,把新区建设的工作扎扎实实推向前进。
第5版(专页)
专栏:
金阳新区简介
金阳新区是贵阳市锐意开发建设的城市新区,位于贵阳市城区西北部,东临黔灵山脉,南接三桥马王庙,西靠百花山脉,北跨绿化隔离带,连接艳山红铁路专线,距贵阳目前中心区12公里。
国务院2000年6月2日批准的贵阳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贵阳市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在城区西北部的金华、阳关一带建设一个城市新区。”省委、省政府强调:城市重点启动贵阳金阳新区开发和一批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贵阳市瞄准面向新世纪现代化大都市目标,建设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金阳新区开发建设是贵阳市抢抓机遇,拓展发展空间,谋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缩短与先进城市和发达地区差距,实现强市升位的重要举措。目前,金阳新区建设全面启动,正成为众多国内外投资者注目的热土。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一个以行政办公、居住、文教科研和高新科技产业为主的园林式、生态型、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新城区,将展现于世人面前。金阳新区建设投资对于贵阳乃至贵州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日益显示出来。
第5版(专页)
专栏:发展特色 争创优势
金阳的定位产业与机制
贵阳市市长 孙国强
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和学习外地的经验,考虑到一张白纸没有负担,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这就是金阳新区的一个重大特点,所以我们把金阳新区定位于现代化城市、数字化城市、生态型可持续发展城市、贵阳市的未来和增长极。这就是金阳新区的四大定位。现代化城市要求金阳新区不仅要建设现代化,还要建设超现代化,也就是信息化基础上的现代化。这个地方不仅要做到一般的轿车进入家庭、自来水直接饮用、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污水处理等,还要有超现代化的东西。
数字化城市就是以此带动全市建成“数码港”。现在,省电信公司和我们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已经在金阳开始铺设宽带,我们将用宽带这个新的技术来实现金阳新区全数字化的控制,把这个地方建设成数字城市,这也是贵阳市信息化的一个主要任务。贵阳是全国信息化试点城市之一。我们有一个规划,这个规划中有12项工程,其中最大的工程就是金阳数字化。
建设生态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是当今城市发展的大趋势。我们现在得到的项目是中国环保一号。大家都知道,贵阳市这些年狠抓环境建设、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空气质量在全国范围是比较好的,二级以上的大气已经超过90%,像这段时间,贵阳的大气质量在全国排名经常位居前五名。在这个基础上,国家环保总局非常支持贵阳的发展,我们现在是中日环境示范合作城市,所有项目已经签约完毕,并已开工。目前,国家环保总局和清华大学正在推进贵阳建设循环经济城市的工作,这项大工程将在金阳启动。所以金阳新区的生态城市不是一般的生态城,而是一个循环经济社会的城市,这是全球的一个样板和试验。当然,要使试验成功,需要我们做出艰巨的努力。
金阳新区实行边建设、边经营、边发展、边增值,就是金阳作为贵阳一个增长极的四个边。
金阳新区的支撑产业主要是三个梯次和三个层次。第一梯次是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第二梯次是高新技术,主要是信息产业、环保产业、新材料生产经营等。国家科技部已经批准贵阳市高新区形成“一区两园三片”的格局。一区就是高新技术开发区;两园就是新添园、金阳园,金阳园有4平方公里,新添园有5平方公里,共9平方公里;三片就是新添园一片,金阳园一片,南明区青云路一片。4平方公里是清华大学和贵阳市全面合作的基地,是循环经济的基地,是我们刚刚创立的出国人员归国的创业园和贵州学子回乡创业园,所以第二梯次就是高新技术。第三梯次就是服务业。因为金阳新区建成以后,人口不断聚集,而且高素质的人不断聚集,大学城、医院、体育馆都会建在金阳,再加上把金华湖变为城市的内湖,把红枫湖变为城市的外湖,所以金阳的服务业将是一种高级的、经济型的服务业。有些同志对金阳的产业支撑心存疑虑,认为没有工业就缺乏产业支撑。但是金阳必须实现信息化基础上的现代化,而不是工业化基础上的现代化,这就是金阳新区产业的全部意义所在。
金阳新区开发建设采用何种机制,这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如果采用传统做法,就先要在这里设立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以及部办委局一整套机构。金阳新区不能重复传统模式,而必须从一开始就有一套新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金阳新区是小政府、大社会。金阳新区只有两个机构:一个是金阳办,编制15人,作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主要起领导、规划、监督和管理的作用;另一个是金阳建设有限公司,是国有控股公司,负责经营金阳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一句话,经营金阳新区。第二,金阳新区开发建设实行市场化、企业化、经营化运作,并争取上市。成铁集团、水电九局、中铁二局等已通过金阳建设公司进入金阳。金阳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滚动、自我增值的特点正日益显示出来。第三,金阳新区是五位一体的四边经营机制,这就是集投资者、建设者、经营者、居住者、消费者为一体,边建设、边经营、边发展、边升值。第四,金阳新区以既招投资者又招消费者的全新形式,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以包括购房、迁移户口等方面的一整套政策和一条龙服务体系来为消费者办事,使消费者进得放心,住得舒心。
第5版(专页)
专栏:
建一个新区,通常或是政府投资兴建基础设施,吸引人气;或是出售土地,引人开发。而贵阳市正在建设的17平方公里的新城区,政府既无财政投入,又尚未出售土地,却引来一批国内知名建筑企业争相参与建设。短短4个多月,就完成18亿元的工程量。是什么原因使这片西南腹地成为当今少见的投资热土?且看他们是怎样——
捧出一轮金色的太阳——金阳新区建设融资透视
西南腹地的中心城市,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南贵昆经济区承南启北的重要一环,历史的机遇加之政府的使命感,使这里成为令人瞩目的热土。贵阳,由此圆了40年的梦想。
出贵阳市区10余公里,北郊的一片浅丘山峦间,正展现着贵阳历史上最宏大的建设场面。1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汇集着中铁二局、中铁大桥局、中国水电九局、成都铁路集团等8家大型建筑企业的施工队伍。载重车川流不息,数百台推土机、挖掘机昼夜施工,机声轰鸣,蔚为壮观。三横三纵9条60米宽、总长近40公里的城市干道的路基已现雏形,10万平方米的行政中心的施工场地已经平整,开工在即……
这就是贵阳市正在建设的金阳新区。
壮观的施工场面和建设速度令人惊叹,仿佛20年前开发深圳的建设场面又在这里重现。今年年底,新区主干道就将通车,首期3万户的居民小区、高新区科技大楼、公交车场、农民新村等大批工程年内将全面开工。两年后,市级行政中心将全部迁至新区,第一批居民将入住金阳。所有项目都立下了军令状,一座新城指日可待。贵阳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会城市,46平方公里的市区局限在山间盆地,每平方公里超过2.5万人。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贵阳市就提出在市区北郊的金华、阳关一带建设新区的设想。这一想,就想了40年。
贵阳市的经济实力已跻身全国50强城市之列,其经济总量约占贵州全省的40%。面对西部大开发,贵阳市提出的是实施城市化带动战略,尽快增强及扩散其城市功能。
2000年,国务院批准了贵阳市新的城市总体规划,金阳新区首期将实施建设面积17平方公里,人口容量18万人,远期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50万。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首次提出建立南贵昆经济区,即以南宁、贵阳、昆明为中心城市,建立南下出海通道,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她可以舞出最美的姿态,也可能因为还站不住就跳跃而匍匐在地。一切都在旋律是否和谐。随着那根神奇的市场魔杖,她稳稳地站住,慢慢舒展开强健而优美的身姿。
对政府而言,建设新区就是建设基础设施,就是资金投入。
贵阳没有浦东、深圳那种地理和政策的特殊吸引力,缺少资金的聚集效应。金阳新区基础设施建设,至少需要数十亿资金,钱从何来?
市财政一年能拿出的市政建设资金不过几亿元,没有大规模开发新区的财力。和大多数城市一样,他们的目光自然落在政府最大的存量资本——土地上。
靠土地置换基础设施,是许多城市简便而有效的经验。然而,也有许多令人遗憾的例子。曾几何时,一些地方靠贱卖土地,靠种种出奇的“优惠”政策匆匆上马的新区、开发区,留下过多少“开而不发”的尴尬局面。
新区建设,首先要克服这种急于求成的浮躁心理。
从一开始,金阳新区就确定了要走市场开发的路子,要在市场中寻求立足点和发展的渠道。
市里专门为此成立了金阳新区开发有限公司,新区的所有建设项目和土地批租,均由该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
先期进入金阳的成都铁路工程集团三公司董事长曾伯川说:“是诱人的前景和金阳公司巧妙的运作,对我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这里的前景的确诱人——这里将建成园林式生态型可持续发展的新城区,有45%以上的绿化面积,有全省最现代的中学、医院、体育馆和歌剧院,有大学城和高科技工业园,有4条高等级公路和便捷的轻轨与老市区连接,是名副其实的“数字金阳”……
完美的、极具人性化的规划,奠定了这片土地价值与日俱增的基础。
成铁集团三公司与金阳公司达成的协议是用工程量置换土地。这是一个双方都更多地着眼于将来的协议。曾伯川坦言,在近3年贵州大规模的铁路建设中,他们有了一些积累,并且正在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寻找新的投资方向。金阳提议的合作方式以及对新区前景的预测,使他们最终把目标定在这里。他们竞标得到4个多亿的工程,3个月就完成了1.2
亿元的工程量。这家原先在四川的公司已决定把公司的办公楼和2000多名职工的生活区建在金阳。眼看三公司捷足先登,成铁集团一、二公司,建筑公司,实业公司也紧随其后开进金阳。
一家又一家知名建筑企业开始在金阳抢占滩头。
建设的高速度,聚积了人气;众多单位入迁,土地迅速升值;增值的土地,吸引施工企业变成了投资者——金阳就这样滚动起来。
这些企业没有料到,他们由此进入了一片新天地。金阳新区潜在的、可以预期的巨大利益和一系列鼓励性政策,为他们搭建了一个新舞台。他们从单纯的工程施工者,竞相成为新区的投资者、开发者。
除已承接的建设项目外,成铁集团还决定投资2亿元,修建行政接待中心、会议中心、大型超市等经营性工程,为新区提供商业化服务。水电九局除了到手的1.3亿元的工程外,也决定投资2个亿,与金阳公司合股成立房开公司,今年6月就将开工建设第一个住宅小区,首期达3万户。
曾伯川说:“为了这些项目,我们已添置了3800多万元的大型设备,还专门进了一台公路摊铺机。几家兄弟公司近百万元一台的进口载重车,一买就是10台。”水电九局则投资2000多万元建了个混凝土公司。“若没有10年以上的市场,哪会在这投一大笔固定资产。”该局副局长王力说。他十分满意与金阳公司建立的这种合作关系:“建筑行业从来是靠劳力赚钱,说得好听是资产经营。在这个新舞台上,我们开始资本经营,也就是钱赚钱。一字之差,大不一样!”
进场的8个公司和金阳公司达成的是多种合作协议,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各公司都已经成为新区的开发者。除了分别与金阳公司建立的合作关系,8家公司还和金阳公司共同出资2亿元,组建了一个股份公司。该公司目前正在积极运作,创造条件争取上市。组建以公司为载体,以社区为内容的上市公司,是他们的又一个大胆创举。
参加过当年开发深圳的中铁二局一公司的项目经理胡关江说:“这里比当年建设深圳的速度快多了!”每个公司都投入了大量的新设备,因为金阳已是他们共同的利益所在,速度越快,就越能保证土地在短时间内高速增值。
17平方公里,一天一个样。
目前,已有数十个省、市机关、企业与金阳签订了迁入协议。
金阳,为企业开拓了市场,为银行资金提供了新出路,而政府则实现了蓝图。专家说,金阳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一种值得借鉴的模式。
金阳公司总经理罗忠华回忆刚到公司上任时,只有市政府划拨的老市区内可向银行抵押6000万元贷款的两块土地。“但是,当时哪家银行都怕贷款给我。”他说。理由很简单:用6000万元去开发17平方公里,岂不是泥牛入海!
哪怕有政府的承诺,当时的金阳也无法博得银行的青睐。
眼下金阳的建设速度,使银行十分看好这块充满生机的地方。近日,已有数家银行表示同意给予金阳公司总共70亿元的贷款授信额度。建行贵州省分行意向性承诺20亿元贷款支持金阳,行长龚蜀雄甚至把此举看作是对贵州经济的直接拉动。同时,作为商业银行,他坚信能获得可观的资金回报。
金阳公司以非凡的实绩奠定了自己的信誉,并已牢牢掌握着新区建设的主动权。
主持新区建设的贵阳市副市长陈石在总结其融资经验时说,道理很简单,我们用存量资本吸引增量资本。关键是我们先要把这个存量(土地)“做”成可以预期、能够增值的资本。做到了,就会事半功倍。
一句话,概括了贵阳市政府的创新与务实,远见与精到。
金阳新区的土地热度与日俱增,可到现在,金阳还没有拍卖一块土地。他们要再坚持一下,把基础设施做到一定程度,再在适当时机逐步推出土地。“适当”,反映的是他们对市场的胸有成竹。
金阳,走的是自我开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路子。经营从一开始就存在,它不仅没有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相反,今年它就能向市政府提供6000万元以上的建筑业税收。
在这里,企业开拓了市场,银行资金有了新的出路,政府则实现了蓝图,形成了皆大欢喜的“三赢”局面。应该说,是政府盘活了一盘棋。
西部山区的贵阳产生如此强烈的聚集效应,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面对西部大开发,西部省区普遍存在着对资金的渴求,在不久前召开的“金阳论坛”上有专家指出,金阳新区的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附图片)
1、压题照片:金阳新区优美的自然环境。
2、金阳新区火热的施工场面。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