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社会经纬)
专栏:独家采访
激情燃烧的岁月
——走近“首批进军西藏的女兵们”
本报记者 胡果
编者的话
1950年1月,党中央、毛主席发布号令“进军西藏,解放西藏”,以十八军为主的各路进藏部队开始向雪域进军。昌都解放后,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宣告西藏和平解放。为保证协议的实现和巩固国防,进藏部队继续行军,和平进驻拉萨和各国防要地。进军西藏的胜利,标志着祖国大陆的完全统一,也掀开了雪域高原的崭新一页。首批进军西藏的将士们,成为最早建设新西藏的主力军、“老西藏精神”的铸造者。
今天的雪域高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西藏和平解放51周年之际,本版特推出这篇独家采访,以纪念“长期建藏,边疆为家,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人们,发扬光大被江泽民总书记誉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
(一)
走近进军西藏的女兵一次采访引出的采访
走近“首批进藏女兵”,是在2001年5月,北京民族文化宫,纪念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的展厅里。
攘攘观者中,一对老人拽住了我的目光。他们携着手,在一张张老照片前驻足凝神,时而又如孩子般兴奋地指指点点。这两位50年前进驻西藏的十八军老战士,正是曾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西藏军区政委的阴法唐和夫人李国柱,一个在雪域高原呆了27年,另一个23年。
采访快要结束,李国柱突然说:我们这些当年第一批进藏的女兵正在合写一本书,你有兴趣了解吗?
当然!
我参加她们的编辑会议,在一旁静听一群古稀老人热烈讨论、字斟句酌。李国柱阿姨不时打来电话,告知书稿的进程。2002年元旦前夕,这部《首批进军西藏的女兵们》终于出版,我有幸成为第一批读者。
就这样,一次采访引出的采访,使我目睹了一部心血之作的诞生,触摸到半个世纪前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书里书外,幕幕激荡人心的故事,时时将我卷入思想感情的旋涡……
(二)
一千余名进藏女兵特殊的英雄群体三千公里雪域征程昂扬的生命赞歌
这是一支用双脚走进世界屋脊的英雄群体。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诞生之初,为了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驱逐出西藏,实现祖国大陆的统一,进而巩固国防、建设边疆,党中央、毛主席发出了“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号令。
在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和十八军独立支队为主力的第一批进藏部队中,活跃着1100多名女战士。她们风餐露宿、爬冰卧雪、顽强挺进,徒步跋涉二三千公里,跟随大部队一起,把五星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胜利完成了解放西藏、统一祖国大陆的神圣使命。
上下两部近百万字的《首批进军西藏的女兵们》,正是对这段珍贵历史的追忆。
1100多名女战士,除少数老红军、老八路外,多是刚刚穿上军装的学生兵。170多篇回忆文章,主要为她们亲身经历的自述。一个片段、一步脚印、一段心语,真实、质朴,深沉、细腻,共同织成一曲激情岁月的青春礼赞——
随十八军入藏的消息传来,地处天府之国的第十二军军政大学三分校内像开了锅一样,1000名女学员几乎全部报名。名额只有100个,四川姑娘曾昭琼和姐姐曾昭符因分配已定,没能挤进名单。
“我们急得哭了起来。祖国大陆只有西藏未解放,不去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我和姐姐一起去找大队政委,政委只好让我们参加体检……最终,我和姐姐都被批准了!我兴奋得一夜没有睡觉……”(曾昭琼《军旅青春》)胸中燃着理想信念,1100多名风华正茂的女兵走进雪域。
千里征程,边行军、边建设,随时需要吃大苦,耐大劳。高山反应使她们心跳气喘,皮肤皲裂;趟涉冰河,最多一天过了20多次,冰凌将腿脚割出道道血口;途经之地大都荒无人烟,“即使丢了一双筷子,也无法得到补给”,有时断粮就靠野菜充饥……(吴景春《艰苦历程》)
途艰履难,却始终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翻越海拔6300米的冷拉山,抱紧双腿沿着冰雪陡坡往下滑,大家戏称为坐“雪滑梯”;修筑康藏公路,女工兵与男同胞一样住帐篷,碎石铺地,上面垫一层树枝杂草、铺件雨衣,就是“钢丝床”。翻越大雪山,女文工团员们提前出发,在半山腰作行军鼓动;行军途中,女卫生兵巡诊送药,创造了“骡背病床”;到达宿营地,女报务员、女油印员就在低矮的帐篷里,借着摇曳的烛光和手摇马达抄收消息、刻印快报。简陋的“帐篷报馆”中,雪域高原最早的新闻事业悄然萌芽。(沈世纫《草原新闻女战士》)
这是一群刚强的战士,也是柔情满怀的女儿。一匹战马,她们也将它当做无言的战友来关爱。
“从甘孜向昌都进军之际,上级从青海调来一批马帮助运粮食。我和阎队长分管一匹栗色马,编号为‘8’。我们用自己的梳子为它梳洗鬃毛,为它编小辫,我还把自己的红绸系在它的小辫上,打个蝴蝶结。这样,在马群中我们就会很快找到它……在我们心目中,它是我们朝夕相处的战友,在共同完成进军西藏的神圣使命中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部队过金沙江,马群游至中游时,一个大浪涌来,红绸结离开了我的视线……我们上岸后跑向马群,一匹匹翻看它们的牌号,最后找到一个模糊的8号。我们像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抱着它的头亲它,它也打着响,亲热地招呼我们!”(王蓉翰《悠悠情深忆当年》)
每次读到这段文字,泪水便会润湿眼眶。艰苦军旅中美好人性的展露,在这部朴实无华的长篇回忆录中随处可寻,一种撼人至深的隽永魅力,由此而生。3000公里雪域征程,铸造着年轻女兵“铁一般的纪律,钢一般的意志,火一般的热情”,铸造着一个张扬着理想、信念,充满了忠诚、使命的激情岁月,也铸造了一曲昂扬的生命赞歌。
(三)
朝花夕拾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五年磨砺让老西藏精神重现
这是一部凝结着首批进藏女兵心血与汗水的巨构。发起、撰写、编辑、审定,都由她们亲手完成。
朝花夕拾,绝不只为了重温青春华年。
动议源于1995年。李国柱与老伴阴法唐在书市上偶然发现了一本所谓的“纪实”作品:《一次悲壮的女兵大进军——500女兵进藏纪实》。翻开一看,惊愕万分:情节荒诞,对许多重要政策更是多有歪曲。两位老人提起笔,向有关部门郑重反映。谎言被戳穿、流毒遭遏制,思考也在延伸:将那段亲身经历写出来,还历史以本来面目,给党史、军史研究提供一点参考,给青年一代留下一段真实!
1998年11月19日,在原广电部教育处处长李国柱与原国家计生委副主任吴景春的发起下,在京的11位首批进藏女兵聚在一起,成立了首批进藏女兵回忆录编辑领导小组。编辑部,就是李国柱家的客厅。从此,十几个古稀老人不分寒暑,从城市的四面八方一趟趟赶到这里。
又是一次艰难的征程。首先,首批进藏女兵有多少?都是谁?在何处?因年代久远、档案记录管理粗疏,可借鉴的资料微乎其微。拿出当年克难攻坚、务求必胜的韧劲,抓住少得可怜的线索,凭着原始的“滚雪球”方式,硬是一点点将散布在20多个省区市、包括70名藏族女兵在内的1100名战友联系起来!翻开4万多字的通信录,每一个名字、电话、地址,都是费尽心血始得之。
几百封组稿信随即发往全国各地,得到热烈响应。老兵们将信复印、相互转寄。有的一人复印几份、几十份,有的一人收到多份!有的翻箱倒柜,查找资料;有的互相串门,核对事实;有的全家动员,老伴参谋、儿孙打印……
老兵们的执著与热情打动了许多人。西藏自治区党委专门指定区党史研究室协助编辑。初编、审阅、定稿、付印,二三百篇稿件在北京、成都、拉萨之间来回旅行。常常是:内地,老兵们字斟句酌,精益求精;拉萨,党史研究室的年轻编辑眼含热泪,悉心整理。2001年岁末,这部不同寻常的书稿终于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
从1998年算起,这部书的诞生,历经5年磨砺。就在出书的过程中,又有7位老兵去世。当年,首批进藏女兵和男同胞一起铸造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而今,这部心血之作的问世,又一次闪现着“老西藏精神”的光辉!
(四)
岁月难泯高原情精神之花不老历史永记赤子心生命之树常青
马年新春前夕,电话铃再次响起,李国柱阿姨高声说:“2月7号,我们的书要开出版座谈会了!”
彭珮云来了,顾秀莲来了,阿沛·阿旺晋美发来贺电。女兵子女特意订了鲜花,郑重地给妈妈们戴在胸前……彭珮云称赞首批进藏的1100多名女兵,“是我们党和军队的骄傲,是中国妇女的骄傲。”顾秀莲高度评价《首批进军西藏的女兵们》,“无论从党史研究的角度还是从妇女解放运动的角度,都是一本珍贵的历史文献。”
西藏和平解放后,首批进藏女兵大都转到地方单位,足迹遍及雪域,有的成为某些战线和单位的开拓者。《进藏初期的金融工作》、《一个外事女兵的自述》、《创办西藏第一所小学》、《最早进入墨脱的女医生》、《在藏文报这块新闻处女地上》……回忆录中的这些篇章,即是明证。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原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多杰才旦激动地说:这部书为研究西藏地方史留下了极其宝贵、极有价值的历史文献!
岁月难泯雪域情,历史永记赤子心。周晓铃生在西藏,母亲刘韵华是首批进藏女兵中的一员。医疗条件有限,就在她降生到这个世界的一刻,母亲闭上了眼睛,从此长眠高原。从未见过妈妈面的晓铃,读着妈妈在进藏途中给姥姥写的信长大。“每读一遍,我的内心就会掀起波澜。妈妈的生命短暂、平凡,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妈妈没有给我留下任何物质遗产,但她的精神却始终昭示我前进。”
2001年6月,来自北京、成都、昆明、汕头的十八军子女组成了“重走父辈进藏路”小分队,行程2377公里,亲眼目睹了雪域高原50年后的巨变,真切感受到父辈创造的“老西藏精神”的精髓。队长卢继兵说:我们这也是一种“朝圣”!
阴法唐同志在给这部回忆录所作序言中这样评价:“首批进藏女兵,是我们党和军队历史上一个特殊的英雄群体,也是继长征女红军后,出现在高原上的又一批坚强的女战士。她们在雪域高原特殊环境中展现出来的中华民族女性的英姿和美德,是一曲高尚的人生赞歌,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精神之花不老,生命之树常青。50年前高原军旅之夜的星空已经遥远,身边是21世纪斑斓的霓虹。逝水流年,有些东西却不应也不会改变。这次特殊的追踪采访似乎可以画上句号,又仿佛才刚刚开始……(附图片)
1、题图:进藏官兵
2、宣讲党的民族政策
3、散发十七条协议等宣传品。(资料照片)
第6版(社会经纬)
专栏:
北京列车段T21/22次列车连续20年保持铁道部“红旗列车”称号。图为列车长陈海涛向同行介绍经验。 本报记者 刘龙摄
第6版(社会经纬)
专栏:
摇着轮椅进军IT业
浙江省诸暨市 骆润法口述 朱小玉整理
由于先天营养不良,我从小患有脆骨症;长期卧床使我的下肢肌肉严重萎缩,只能靠挪动两条小板凳向前行走。
我几乎做过所有力所能及的工作,惟一的愿望是能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1989年舅舅给我弄了台旧打字机,我开始自学打字。第二年,家里凑钱给我买了台286电脑,开了个打字店。从此,我找到了一个属于我的世界,倾尽了所有热情。每天工作学习从7点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只有初二文化的我就这样啃着WPS、DOS、BASIC等电脑知识。
1995年8月,我领到了办电脑培训的许可证,高兴得一夜难眠。我用两条凳子吃力地挪动着身躯,耐心地辅导每一位学生,夜深人静,我还要准备第二天的教学。不论学员文化高低、资质如何,我都耐心地一点一滴手把手教,直到他们一个个满意地离开……我的培训班得到了社会的认可,8年来迅速发展。我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同时用几乎所有的利润去聘请更高层次的电脑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先进的软硬件设备。如今我的飞达电脑培训中心已成为浙江省规模最大、设施最好的专业电脑培训中心之一,采用全自动多媒体教学,开设科目20门。我也先后获得了市级成人教育先进个人,市“自强模范”,省“热心公益事业个人”,省、市残疾人个体就业“十佳”,市精神文明“十佳”等荣誉。
听着学员们叫我老师,摇着轮椅滑行在宽敞的教室里,我感觉我正在站起来。我为自己能够坚强、快乐地生活感到自豪,为自己始终能够站在劳动者的行列而骄傲!
第6版(社会经纬)
专栏:热门话题
五月的关注
建达
5月,火热的日子。国际劳动节、中国青年节、全国助残日接踵而来。“五一”长假虽然过去,但人们的话题依然连着神圣的劳动,连着可敬的劳动者。
今年5月,人们更多地关注劳模。劳动模范是中国工人阶级的精英,是共和国的脊梁。他们通过辛勤的劳动,创造了非凡的成绩,成为劳动者的榜样。上个世纪的孟泰、王崇伦、赵梦桃、郝建秀、王进喜、时传祥……如今的徐虎、袁隆平、包起帆、李素丽等等,他们的名字国人耳熟能详。中国五年一次的全国劳模评选,每年一次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颁发,让一批批杰出的劳动者展现在人们面前,成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动力,推动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滚滚向前。劳模的信誉和影响力获得空前的提高,他们是人们心目中的明星,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象征,是崇高和奉献的代称。
今年5月,人们注意到了一个新景象,这就是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有4位私营企业负责人。这在我国劳模评选史上还是第一次。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劳动被赋予了更广泛的含义。在改革开放中涌现出来的一批私营企业负责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也是劳动者,他们获奖,从一个方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旺盛生命力。
今年5月,人们并没有忘记在城市辛勤劳作的民工。民工大多来自农村,且大多是年轻人,劳动节和青年节都属于他们。民工们朴实、能干、吃苦耐劳,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吊车高耸的建筑工地,在机器轰鸣的工厂,在繁忙的农贸市场,在饭店的厨房、商店的柜台……到处都有他们辛劳的身影,到处都有他们洒下的汗水。他们的劳动,使城市更加整洁、更加方便、更加生机勃勃。因此,人们在充分享受民工们劳动成果的同时,一再呼吁要切实维护民工的合法权益,坚决清除歧视民工的现象。尊重民工、爱护民工,是公民道德素质的一种体现,是社会进步的一个反映。对劳动者,不管他们是什么身份,不管他们从事何种工作,都要尊重。劳动创造财富,劳动无比光荣。
今年5月,人们也有心头的沉重。这就是不久前发生在各地的生产事故。人的生命最宝贵,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劳动者却在生产事故中不幸遇难,人们为之悲痛。有许多事故,本来是可以避免的;有许多遇难者的生命,本来是可以挽救的。问题是,有的事故确实与个别官员失职渎职有关。该管的事情他们没有管起来,该发现的隐患他们没有发现,该检查监督的他们没有检查监督,直到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加强安全生产,杜绝生产事故,保护职工的生命和健康。江泽民同志多次说过:责任重于泰山。警钟长鸣,一切负有责任的官员,切不可忘记了党和人民的重托。
5月,引人瞩目。5月,让劳动变成了神圣,让劳动者享受充分的尊重,让敬业奉献成为社会的新时尚,让城市和农村响彻劳动者之歌……
第6版(社会经纬)
专栏:
奋斗着,因为深爱着这片土地
昆明市劳动模范 李忠德
我是石林人。云南这片美丽的红土高原养育了我,石林坚硬的石头锻造了我的性格。我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家乡!
记得我刚懂事的时候,这片石头还没有现在这样神奇。1982年石林被评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神奇的石头焕发了生机。
毕业后我回到了石林,分配到石林管理局绿化处。石林风景区正在加紧建设之中,为了能尽快了解石林,我走遍了石林的每个角落,正是在这一天天的劳作中,我对石林的爱恋也越来越深,发誓一定要把石林建设成拥有一流的规划、一流的特色、一流的管理和一流的经济效益的优秀景区。
石林是全国保护旅游消费者示范单位,我掂得出这块牌子的分量。为保证景区良好的经营秩序,我们对景区经营户进行业务知识、法律法规、服务规范、物价等方面的培训,和他们签订了《文明经营优质服务责任书》。
石林的美是管出来的,石林的服务是抓出来的。我们为导游开办了各类学习和培训,提出了“奖勤罚懒,宽严有度”的管理原则,推行了“100-1=0”的一票否决服务制,实行挂牌上岗、优质服务的承诺活动,2001年8月,石林导游部被团中央授予“青年文明号”。
石林不但拥有奇特、迷人的自然景观,而且拥有独特、浓郁的彝族文化和民族风情。我带队到四川的凉山、云南的楚雄等地,了解彝族各支系的风土人情、民族服饰,挖掘、开发民族歌舞、民俗民风、民间体育等旅游项目。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旅游节期间,我们成功地举办了石林火把狂欢夜暨彝族服装节,40天内接待游客21.3万人次!
随着石林的发展,我获得了一系列荣誉:昆明市第六届优秀厂长(经理),昆明市劳动模范……可我并不满足,如何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如何让石林这个老景区焕发新活力?这才是我考虑最多的问题。
第6版(社会经纬)
专栏:
杜春玲,全国志愿者助残先进集体的带头人,天津市汉沽区一位普通的居委会主任。每月四五百元收入,却在10年间拿出了万余元资助周围群众
构筑爱心平台
杨本华 刘润来
70多岁的刘洪森老人在天津市汉沽区河西街三明里居住了几十年,老两口无儿无女、体弱多病,近几年先后4次住院,每次都是居委会主任杜春玲跑前跑后,陪床护理。去年春节前,老人又病了。杜春玲和居委会干部又一次承担起全部的陪床护理工作,杜主任还掏出200元钱硬塞给老人,“买点儿营养品”。
刘洪森已记不清这是杜主任第几次资助他了。三明里辖区五保户、特困户、病残户不少,杜春玲几乎都在他们困难的时候资助过他们。
杜春玲今年45岁,是天津市汉沽区河西街三明里居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她每月只有四五百元的工资,爱人崔茂祥下岗,靠干些装修活挣点收入,加上读高中的儿子,一家人生活非常俭朴,连枕套都是碎布头做的。然而,不论是救济辖区困难群众,还是为甘肃灾区群众、西部贫困母亲捐款,杜春玲每次都带头。有人给她算过一笔账,10年间,她为群众捐款超过一万两千多元。
杜春玲说:“我是在农村长大的,我对困难群众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虽然我的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比我更困难,应该尽我所能帮他们一把。”
杜春玲这些年从事居委会工作,为群众办的好事、实事又何止捐款助困这一项!她为辖区群众付出了真情,也得到了群众的爱戴。平时,老街坊们做了什么好吃的,都要给杜春玲拿来尝个鲜儿;冬天居委会没开水,群众就把水烧好了送来。爱心唤起共鸣。每次捐款支援灾区,大家伙儿都争着上前,他们说:“党和政府在我们困难的时候帮了我们,现在别人有难,我们也该出把力。”
这些年,三明里居委会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居委会的活动室里,整整一墙奖状。这其中,由杜春玲倡导组织的“五姐妹、五老汉”志愿者服务队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全国志愿者助残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杜春玲本人也获得了天津市助残特别贡献奖和天津市助残个人华明奖。
编后:
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发扬我国劳动者的爱岗敬业和奉献精神,中华全国总工会宣教部与人民网共同举办了“我自豪,我是劳动者”有奖征文活动。短短几天收到的近300篇稿件,从各个角度讲述了劳动者的故事,展示了劳动者的风采,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我们选登其中三篇,以飨读者。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