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2年4月19日人民日报第3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2-04-19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合作与交流——新西兰纪行 '...

第3版(国际)
专栏:出访归来

  合作与交流
——新西兰纪行
人民日报代表团
应新西兰驻华大使馆的邀请,由总编辑王晨率领的人民日报代表团在南半球初秋的晚霞中,飞抵新西兰最大的城市———奥克兰。
  无论是在第一大城市奥克兰,还是在政治中心惠灵顿,抑或是在南岛别具风味的基督城;无论是与政界要人访谈,还是和媒体同行交流,我们都能听到新西兰各界人士希望新中两国和两国人民加强交流、增进了解、扩大合作的声音。
  2月25日,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女士从瑞典访问归来,当天下午就会见了人民日报代表团。“新中建交是在工党执政期间实现的,我们为之感到骄傲。”克拉克总理开门见山,微笑中透着自豪,“江泽民主席1999年9月出席第七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后,访问了新西兰。2000年底,博伊斯总督访问中国。去年,我就两次去中国。我们两国政府之间的关系非常好。新中关系是新西兰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克拉克说,新西兰长期以来一直坚定地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中,新是最早一个同中国签订WTO双边协议的成员。新西兰对中国很多商品开放了市场,当前,新中教育、旅游等服务贸易增长迅速。新中之间传统的经贸合作非常重要,同时,可以把合作的范围进一步扩展到教育、软件开发、旅游等更为广泛的领域。
  “现在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政府首脑是妇女,克拉克总理,您认为一个女政治家成长的因素是什么?妇女从政有哪些优势?”克拉克总理思考片刻说,“联合国新千年峰会时,180多个成员国的首脑中有9位是女士,现在加上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全世界共有11位女首脑。”“妇女从政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妇女能够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并追求不懈。新西兰的总督、大法官和许多议员都是女性。”说到这儿,大家都笑了,这个颇为个性化的问题进一步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在新西兰,华人是很守法的公民,受到普遍尊重。”在奥克兰,新西兰民族事务部长乔治·霍金斯对代表团说,“欢迎更多的中国留学生来新西兰学习!”1974年,中新两国开始互派留学人员,到1999年,新西兰宣布取消对中国赴新留学生的名额限制,中国留学生的数量快速上升。据了解,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2001年招收的新生中,约有一半来自中国。以留学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合作正日益成为中新两国扩大合作的重要领域。
  媒体交往是两国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方面。
  在新西兰的5天行程里,代表团先后访问了奥克兰的《新西兰先驱报》、惠灵顿的《自治领报》、《晚邮报》和基督城的《新闻报》,就21世纪新闻业发展问题,与新西兰同行进行了内容广泛而深入的研讨。《自治领报》、《晚邮报》、《新闻报》等报纸都刊发了人民日报代表团来访的消息和照片。
  “读者占有率有多高?”“发行网络的构建情况怎样?订阅与零售的比例各占多大?”“对中国的报道数量如何?消息来源的渠道有哪些?”“是否在中国派有记者?是否有计划向中国派驻记者?”新西兰同行对此一一解答。创刊于1863年的《新西兰先驱报》是目前新西兰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平时发行21万份,周末版发行26万份。新西兰这几家报纸都有规模很大的广告部,其员工大约都占员工总数的1/3,广告收入成为报纸收入的主要来源。他们在广告、发行、印刷等方面的许多做法,给予我们多方面的启示。
  新西兰同行关心的问题大致是:“人民日报的发行量有多大?”“人民日报对新西兰的报道很丰富吗?”“人民日报是否会考虑在新西兰设立专门的记者站?”“中国新闻业的发展状况怎样?”代表团介绍了人民日报和人民网的相关情况,介绍了中国新闻业的现状,向朋友们展示了加入WTO和取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中国充满希望的发展前景。新西兰的同行们听得兴趣盎然。他们对中国怀有友好的感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十分感兴趣。伴随着两国间不断扩大的合作与交流,新西兰媒体有关中国的客观报道逐渐增加,这对于加深两国间的了解与友谊是有积极作用的。
  可以相信,中新两国和两国人民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新世纪将达到新水平。 1lu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

  唐家璇会见土耳其外长
本报伊斯坦布尔4月18日电 记者施晓慧报道:陪同朱镕基总理访问土耳其的中国外交部长唐家璇今天在伊斯坦布尔会见了刚刚出访回国的土耳其外长杰姆。
  唐家璇说,中土两国总理在安卡拉的会谈非常成功,在一系列重要问题上达成了广泛共识。他表示相信,中土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将向多层次、多形式和全方位的方向发展。
  杰姆祝贺朱镕基总理访土成功。他说,土中两国发展关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双方合作的空间和潜力很大,土方希望将土中友好合作关系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双方还就两国外交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
  关于中东问题,唐家璇阐明了中国的基本立场,并表示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中东之行未能达到预期目的,但越是在极为困难的形势下,国际社会越是应增强信心,加大寻求结束以巴冲突的努力,推动中东的和平进程。中方将继续与包括土耳其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为此做出努力。杰姆对中方的立场表示赞赏。
  杰姆希望中方在塞浦路斯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
  唐家璇表示,中方对塞希腊、土耳其两族开始直接会谈感到高兴。希望塞浦路斯希土两族在联合国决议的基础上,通过谈判,早日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中国政府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将与国际社会一道,为塞问题的妥善解决做出自己的努力。 1lu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

  钱其琛会见突尼斯外长
  新华社突尼斯4月17日电 陪同江泽民主席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17日晚在这里会见了突尼斯外交部长本·叶海亚。
  双方根据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深入探讨了如何进一步扩大中突在政治、经贸、科技等领域的友好合作。双方商定将保持两国高层的互访势头,加强交往,积极开拓新的合作形式和领域,使中突伙伴关系在新世纪里得到更大发展。
  双方还就巴以冲突及当前的中东地区形势交换了意见。 1lu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

  巴西众议长会见李贵鲜
本报巴西利亚4月16日电 记者张卫中报道:巴西众议长内韦斯今天下午在议会大厦会见了由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李贵鲜率领的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代表团。
  内韦斯议长表示,巴西非常关注中国的发展。中国20年改革表现出巨大勇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两国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李贵鲜表示,中巴两国都是发展中大国,都面临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任务。两国建交以来,在各个领域的合作有很大发展,双方对许多重大问题看法相同。
  中国驻巴西大使万永祥参加了会见。 1lu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

  鲍威尔自称中东之行取得成功
  以军继续控制约旦河西岸巴控区人口中心城市
埃重申以必须首先停止对巴勒斯坦人民的侵犯
  据新华社开罗4月17日电 (记者邵杰)美国国务卿鲍威尔17日在此间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他此次对中东地区的访问取得了成功。
  鲍威尔说,访问期间,他与有关各方在一些重要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使巴以双方能够以此为起点展开接触,直到克服目前所面临的困难,使局势恢复平静。他还透露,他访问的中东国家和美国一致认为,必须立即为消除中东和平进程所面临的障碍作出努力。
  他还强调说,美国坚持认为必须首先结束中东地区的暴力活动,以便实现巴以和平和建立巴勒斯坦国,进而使巴以人民能够和平共处。
  新华社加沙4月18日电(记者杜震)以色列军队17日在约旦河西岸继续控制大部分巴勒斯坦人口中心城市,在加沙同巴武装人员发生零星交火,有一名巴勒斯坦平民被打死。
  据目击者说,以色列装甲部队当天一度撤出西岸城市杰宁,但很快又返回,并重新占领了杰宁的中心地带。以色列军方没有对上述行动发表任何评论。
  巴民族权力机构当天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以军对巴控区的侵犯,并称以色列总理沙龙的政策已使本地区出现的任何可能实现和平的希望变为泡影。
  另据以色列电台报道,以军17日晚间在加沙南部犹太人定居点附近打死了一名巴勒斯坦人。
  巴方安全官员说,这名巴勒斯坦平民只是路经定居点。而以军方则宣称,有数名巴武装人员试图袭击定居点,以军开枪自卫,驱散了这批武装人员,并打死其中一人。
  据新华社开罗4月17日电(记者刘云非、王昊)埃及外长马希尔17日在此间说,埃及拒绝美国总统布什当天早些时候向阿拉伯国家、特别是巴勒斯坦领导人提出的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的要求,并指出,以色列应首先停止对巴勒斯坦人民的侵犯。
  马希尔当天同约旦外交大臣穆阿谢尔和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这里举行了三方会谈。马希尔在随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美国领导人应首先要求以色列停止对巴勒斯坦领土的占领和对巴勒斯坦人民的侵犯。鲍威尔未出席记者招待会,而在会谈结束后乘专机离开这里回国。
  马希尔和穆阿谢尔还重申,在巴以重开政治谈判之前,以色列必须从巴勒斯坦领土撤军,停止对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和位于约旦河西岸城市伯利恒的圣诞教堂的围困。
  马希尔说,埃及对以色列未能立即从巴控城市撤军,并重新侵入一些巴控地区深感忧虑。他说,尽管鲍威尔向他们通报说以色列总理沙龙已制定出撤军时间表,但他对以色列是否真正撤军表示怀疑。 1lu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国际热线

  空手而归还是有所斩获
  ——关于鲍威尔中东斡旋的对谈
  本报驻美国记者 任毓骏 驻埃及记者 徐平 国际部编辑 许宏治
  许宏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的中东之行已于4月17日结束。他先后访问了摩洛哥、埃及、西班牙、约旦、以色列、巴勒斯坦、叙利亚和黎巴嫰。在此期间,他与以色列总理沙龙举行了3次会谈,并前往约旦河西岸城市拉马拉与被以军围困的阿拉法特举行了两次会谈,但未能促使双方达成任何协议。而鲍威尔17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说,他此次对中东地区的访问取得了成功。请对此谈谈看法。
  任毓骏:鲍威尔这次中东之行,既没有能使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达成停火协议,也未能让以色列承诺从巴控区撤军。不少美国媒体用“没有突破”、“毫无成果可言”,甚至“空手而归”来概括鲍威尔的中东之行。
  鲍威尔这次出访中东难以取得成果早在预料之中。他这次斡旋使命可谓“理不直,气不壮”。从他两次与阿拉法特的会谈来看,对巴方提出的条件可以说“理不直”,都是阿拉法特难以接受和无法做到的。鲍威尔一再要求巴勒斯坦方面交出以色列提出的所谓“通缉犯”,并声称这些通缉犯就躲藏在拉马拉阿拉法特的总部大院里。鲍威尔在与阿拉法特进行了第二次会谈后向记者说,阿拉法特必须做出决定,结束恐怖主义。他表示,对阿拉法特未能阻止巴勒斯坦“恐怖分子”攻击以色列平民感到失望。从3月底以来,阿拉法特失去了人身自由,连见到自己的助手都非常困难,又如何能“解除恐怖分子的设施”,制止“自杀性爆炸事件”?
  而美国对沙龙的要求,鲍威尔则可谓“气不壮”。有分析认为,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攻击,可以说是“步美国的后尘”。为了缉拿本·拉登,美国出兵阿富汗。布什曾辩解说,攻击另外一个国家并非侵略,而是“自卫行动”。于是沙龙说,以色列攻击巴勒斯坦是行使其“自卫权”。攻击恐怖分子的战争是没有边界的战争。以色列政府发言人曾对美国有线新闻电视网记者说:“一个人在超级市场或餐厅中引爆炸弹,与一个人驾驶飞机撞击摩天大楼,其意义是完全相同的,那都是恐怖分子的恐怖攻击。”在当今世界,美国和以色列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以色列的所作所为,本来就是“按着美国的节拍跳舞”。美国对以的批评,实际上是“小骂大帮忙”。就在以军向约旦河西岸巴控区大举进攻之际,布什还一再对沙龙的行动表示“理解”,并声称巴以紧张局势“是阿拉法特自己造成的”,他“没有兑现反恐承诺”。
  许宏治:以巴对鲍威尔的斡旋持截然不同的看法。以色列国防部长本·埃利泽认为,鲍威尔“成功地完成了中东之行的使命”。而巴勒斯坦首席谈判代表埃雷卡特指出,鲍威尔离开时,中东局势比他来以前“更加糟糕”。巴方还发表声明说,阿拉法特同鲍威尔的会谈没有取得任何成果,会谈是“令人悲伤”的。看来,各方对鲍威尔中东之行的评价差异很大。
  徐平:鲍威尔这次中东之行确实没有取得预期成果。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在“以色列有权自卫”名义下支持以色列“中东反恐”的根本政策没有改变;它虽然口头上承认阿拉法特是巴勒斯坦的民选总统,但漠视阿拉法特的地位与存在的根本立场没有改变。以至鲍威尔斡旋到最后,阿拉伯方面对其表现出极大的失望,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甚至拒绝会见鲍威尔。而以色列看出美国仍然采取偏袒它的立场,自然是满意的。
  鲍威尔此行也不能说空手而归,因为他再次领略了巴以争端的艰巨与复杂,并对如何界定国际恐怖主义、“中东反恐”到底该反谁以及如何反的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阿拉伯世界一再坚持反对以色列占领的正义斗争不能算恐怖行动。而以色列不但将巴勒斯坦极端组织当作恐怖组织打击,还把阿拉法特算作恐怖头子,意欲废之。处在这种情况下的鲍威尔在中东斡旋,其成效如何不难得知。以色列允诺一周后撤军,但不会对阿拉法特解禁。阿拉伯方面要求公正合理地解决巴以问题。看来中东问题的解决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许宏治:鲍威尔在结束这次中东之行时表示,美国还将继续在中东进行斡旋。美国的打算究竟是什么?
  徐平:鲍威尔表示他的斡旋努力并没结束,还会继续下去;尽管没有确定具体时间,他会很快重返中东。美国这么做当然有其目的。它想继续维持国际反恐联盟,并适时实施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不过阿拉伯世界在坚决反对美国对伊拉克动武的同时,传递的一个最强烈的信息就是:“中东地区不能同时承受两个战场。”如果现在来解读这一信息,可以这样来理解阿拉伯方面的和平努力:他们希望美国尽最大可能首先帮助解决巴以冲突,同时阿拉伯国家会尽最大努力来说服伊拉克接受和满足美国关于武器核查等要求,从而避免可能的对伊军事打击。美国对此当然心领神会,所以就有了外界看来美国近期在巴以问题上的一些变化。
  任毓骏:美国要求以色列从巴勒斯坦领土撤军和派遣鲍威尔出访中东的决定,并不是布什政府主动做出的,而是因为沙龙的所作所为严重影响了美国在阿拉伯世界的声誉和它的“反恐战略”。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激起了国际社会特别是阿拉伯世界的强烈反对,连原来支持美国对伊拉克动武的一些穆斯林国家也对美国非常不满。于是,布什不得不出面阻止沙龙。美国仍将坚持“反恐战略”,所以还要继续在中东斡旋。 1lu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

  普京发表国情咨文
本报莫斯科4月18日电 记者马剑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18日在俄议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国情咨文,全面阐述俄国内外方针政策。
  普京在总结去年工作时指出,国家在建设民主、法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绩;俄罗斯经济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失业人数减少,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普京对连续两年良好执行预算、改善经营环境表示满意。
  普京指出,俄罗斯应加强在政权体制方面的改革;军队改革的目标是向职业化军队过渡;在经济方面,俄罗斯应成为经济强大的、有竞争力的国家,继续发展市场经济,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建立良好的竞争环境,加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入世贸组织,成为国际社会真正的一员。普京说,国家的建设目标仍是发展民主,建立文明的市场经济,而最重要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lu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

  加强本土防卫
美改革军事指挥结构
  据新华社华盛顿4月17日电 (记者胡晓明、谭新木)美国国防部17日宣布,美国正在对其在全世界的军事指挥结构进行调整,以加强对美国本土的防卫,对付恐怖主义的威胁。这将是几十年来美国对军事指挥结构进行的最大改革。
  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尔斯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新成立一个北方司令部,负责包括美国东西岸海域在内的美国领土的安全。而从二战后至今,美国领土安全一直是由许多司令部共同负责的。新司令部将于今年10月1日开始运作,总部设在科罗拉多州的彼得森空军基地。北美防空司令部将划归北方司令部指挥,继续负责对美国和加拿大领空的防卫。布什总统可能提名空军将军拉尔夫·埃伯哈特担任北方司令部首任司令。
  根据这一改革计划,总部设在德国斯图加特的欧洲司令部仍将负责指挥美国驻欧洲所有部队以及驻非洲和中东部分地区的部队,同时还将负责在远东军区以外的地区协调与俄罗斯的军事关系;总部设在夏威夷的太平洋司令部的管辖范围将扩大到南极洲,并负责在远东军区协调与俄罗斯的军事关系。 1lu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综述

  阿富汗
老国王归来
  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 丁子
  阔别阿富汗29年的老国王查希尔·沙阿18日在阿临时政府主
  席卡尔扎伊的陪同下,终于返回了阿富汗,和他一同返回的还有20余名王室成员以及国王的助手。在机场,老国王一下飞机便受到了阿富汗临时政府官员和各方代表的欢迎。人们纷纷与老国王拥抱亲吻。随后,查希尔前往临时政府为他准备的府邸。
  查希尔今年87岁,1973年被废黜后,流亡罗马。美国发动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战争后,一直有消息说查希尔将重返阿富汗,只不过由于安全因素的影响始终未能成行。此次为了迎接他回国,阿富汗临时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安全保障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有消息称,临时政府内政部为保障国王的安全,组建了专门的安全护卫队,700名士兵负责从机场到国王府邸的安全。在老国王的府邸内还安排了50名近侍,他们将24小时守卫在老国王的身边。
  老国王回国后,将在6月主持召开阿富汗大国民会议,此次会议将选举产生一个任期到2004年的过渡政府,并为阿富汗制定一部宪法。尽管老国王已经表示不会在阿政坛上扮演任何政治角色,但在目前的时局下,阿富汗临时政府和有关方面仍希望借助查希尔的政治影响,增强阿政权的凝聚力。
  临时政府主席卡尔扎伊自去年12月执掌政权后,虽然保持了阿富汗政局的稳定,但在政权建设上还面临许多难题。由于阿富汗国内民族成分的复杂,民族与部族之间的矛盾和多年战乱造成的地方武装各自为政,临时政府的权威性经常面临挑战。很多工作,如军队建设、收缴武器、禁毒等,都难以顺利进行。查希尔曾在阿富汗执政多年,至今还有许多阿富汗人缅怀当年君主制时期的稳定和富庶,再加上他被认为是在阿占多数的普什图族人的代表,因此,舆论称老国王回国将为阿富汗的和平与稳定发挥不可低估的作用。
  另外,老国王回国也可以帮助在不同的政治势力和武装派别之间建立一种平衡机制。
  有分析认为,查希尔可以借助自己的威望,协调不同政治势力和武装派别的立场,从而促进阿富汗国内的民族和解,保证权力分配过程中的政权稳定。
  当然,阿富汗国内也有人不欢迎老国王回家。这其中包括已经被推翻的武装派别塔利班。塔利班在尚未垮台之时,就指责查希尔是“美国人的傀儡”,而最近一段,阿富汗国内大乱没有,小乱不断,针对政府官员和国际维和部队的武装袭击时有发生。有分析认为,很多袭击就是塔利班等残余武装警告老国王不要回国“趟混水”。
  另外,阿国内的一些地方武装也不欢迎老国王回来。控制西部赫拉特等省的地方武装领导人伊斯梅尔·汗就表示,老国王回来可以,但他不应该再干预政事。即便在临时政府内部,对老国王回国和他将发挥怎样的作用,也有不同程度的分歧。因此,老国王在阿富汗国家重建上到底能发挥多大的作用,恐怕还要等时间来做答。
  (本报伊斯兰堡4月18日电) 1lu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

  格林斯潘说美经济形势继续好转
  据新华社华盛顿4月17日电 (记者王振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17日在美国国会作证时认为,美国经济形势在继续好转。他同时暗示美联储近期不会提高利率。
  格林斯潘在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发表讲话时说,美国经济虽然还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但是复苏的前景比以前更加明朗。目前已出现经济继续好转的迹象,其中包括对半导体和电脑在内的高科技产品的需求增强以及家庭消费开支有所上升等,对促进企业固定投资至关重要的企业利润也有了一些改善的迹象。
  格林斯潘认为,劳动生产率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和通货膨胀压力很小,为美国的经济扩张奠定了基础。他同时表示,美国经济目前也面临一些问题,尤其是企业投资上升缓慢。通讯设备领域的投资基本上没有出现上升迹象,空运旅客下降导致航空设备生产的投资今年内将持续疲软。从总体上看,今年美国企业投资的恢复将“可能是逐步的”。
  对于经济界普遍关注的美国短期利率前景问题,格林斯潘表示,虽然当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可能与保持物价稳定的长期目标不太一致,但是,从当前通货膨胀走低的情况和近期前景来看,一旦美国经济出现持续和坚实的增长,美联储有足够的时机来调整货币政策以遏制通胀压力上升。 1lu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

  中韩展开旅游促销交流活动
  本报汉城4月18日电 记者王林昌报道:为纪念中韩建交10周年,中韩大型旅游促销交流活动今日在汉城拉开帷幕。
  中国国家旅游局张希钦副局长率领的“2002年中韩大型旅游促销交流团”于4月17日至5月5日在韩国开展一次大型的旅游巡回促销交流活动。此次促销交流团是由北京、上海、广西、新疆和西藏等21个省、市、自治区的旅游局、旅行社和文艺团体等人员组成的。
  除汉城以外,促销交流团还将在大丘、光州、全州、大田和釜山等地以新闻发布、产品说明、业界交流和公众演出等方式向韩国公众全面介绍中国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目前,韩国是中国第二大旅游客源市场,去年来华旅游人数已达168万人次;韩国是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第四大目的国,去年中国赴韩人数已达50万人次。 1lu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

  新加坡领导人会见吴官正
  新华社新加坡4月18日电 新加坡代总理李显龙、内阁资政李光耀18日分别会见了正在此间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双方进行了友好的交谈。
  李显龙代总理和李光耀资政热烈欢迎吴官正访新。
  李显龙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两国经济合作呈现出更大的潜力,新方鼓励新加坡企业家参与中国和山东的经济发展,也欢迎中国和山东的企业到新投资。
  吴官正对李显龙代总理、李光耀资政为推动中新两国关系发展所做的积极贡献表示赞赏。他说,中新自1990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得到迅速、全面发展,双方交流与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宽,内容不断深化。中国赞赏新加坡政府长期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中方愿与新方共同努力,推动中新友好互利合作关系取得更大发展。
  吴官正还向李显龙介绍了中国国内和山东省经济发展情况。他说,访问期间,山东省一批企业在新加坡举行经贸洽谈会,签订了一批经济合作协议。他欢迎新加坡企业到山东投资兴业。
  同日,吴官正还会见了新加坡交通部长姚照东并出席他代表新加坡政府举行的欢迎宴会。 1lu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最新消息

  一小型飞机撞入米兰高层建筑
  新华社罗马4月18日电 一架小型飞机当地时间18日下午3时45分撞入意大利米兰市伦巴第区政府的一幢30层大楼,导致大楼起火。目前至少有1人死亡,另有一些人受伤。
  据目击者说,飞机撞击大楼时发出剧烈的爆炸声,大楼高层起火,浓烟滚滚。另据意大利一家私人电视台报道,事故发生前,这架飞机的驾驶员曾通知机场控制中心其飞机已经失控。目前意大利警方已经封锁了现场。这幢大楼高127米,是米兰市的象征性建筑之一。 1lu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