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理论)
专栏: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深化对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
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是当务之急
莫荣
当前,我国正面临复杂而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是劳动力供给增多。由于人口出生高峰期出生的人口正在跨入劳动者行列,“十五”期间新达到就业年龄的劳动力较“九五”时期平均每年多290万人。2001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员681万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515万人。另外,农村还有1.5亿左右的富余劳动力。
二是就业岗位的增加量相对减少。由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岗位在相对减少,90年代就业弹性系数下降到0.1左右。因此,尽管我国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90年代每年实际净增加的就业岗位只有700万个左右。2001年全年实际净增加的就业岗位达到近年来的高峰———940万个,但也不到80年代平均水平的一半。劳动力明显供大于求,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2001年第四季度,100名求职者只有75个就业岗位。
三是求职者发生了一些新变化。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1年6月的调查,青年求职者已占主体,35岁以下的求职者占七成以上,这与过去求职者主要为35岁以上大龄群体有明显的区别。且求职者文化程度较高,近一半为高中文化程度,大专以上者占1/3。
四是国企下岗职工出中心的压力较大,再就业率偏低。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2001年协议时间到期的下岗职工占57%,2002年占33%。但由于七成下岗职工同原企业存在债务关系,而这些处于困境的企业解决不了债务和出中心的经济补偿问题,严重阻碍了下岗职工出中心和解除劳动关系。下岗职工年龄偏大,35岁以上的占72.5%,加上职业技能不高、再就业优惠政策不落实等原因,导致下岗职工再就业难。2001年实现再就业的下岗职工为227万,比上年减少了133万,再就业率仅为30.6%。
五是加入世贸组织初期,结构性失业人员会有所增加。从长期看,加入世贸组织能够使我国对外贸易享受多边、稳定、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加快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就业机会。但在初期,面对压力,各行业、各企业将会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进行资产重组、减员甚至破产,从而导致结构性失业人员增加。
根据当前的就业形势,当务之急是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把增加就业岗位作为工作重点列入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各级政府要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在制订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时,更多地考虑增加就业岗位,并把促进就业的政策与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共同规划、一并部署。促进就业要与提高人口素质同步进行,与教育改革和发展统筹考虑。适时制定和颁布实施《就业促进法》,促进增加就业岗位的政策措施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和稳定化。
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措施,广开就业门路。就业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依赖于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尤其是产业政策调整。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有目的地通过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增加就业岗位。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尤其是社区服务业,进一步落实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优惠政策。结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扶持个体私营经济和小企业的发展,开发新的劳动力需求点。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研究实行不同的就业政策,分类指导。
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增强劳动力的流动性,在流动中创造就业机会。劳动力的流动性强意味着经济活力和调整能力强,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因此,在建立国家政策指导下的“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基础上,应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尽快建立与市场就业机制相衔接的、灵活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工资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保障、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等服务,为劳动力流动创造条件。同时,挖掘企业潜力,强化资源重组及其合理利用,安置和分流本企业下岗职工。
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职业培训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者再就业,化解结构性、长期性失业矛盾的重要手段。在全面实行劳动预备制培训、逐步形成职业资格证书体系、推动“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机制形成的同时,建立综合性职业培训基地,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结合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增加农民的非农就业岗位。把广大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逐步转移到城镇,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要求。应加快城镇化进程,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结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步伐,建立西部劳务协作区、中西部地区农村职业培训基地,通过信息引导和有序组织,运用经济手段引导和调节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发达地区有序流动就业。继续开展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工作,探索统筹城乡就业的途径,为农民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岗位。
第9版(理论)
专栏: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深化对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
就业形势与对策
刘庆唐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创造了1.7亿多个就业岗位,在就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我国目前所面临的就业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对于目前我国的失业率究竟有多高,失业人数到底是多少,有种种不同的估计:对城镇失业率,主管部门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是3.3%,失业人数约600多万;有人估计失业率是6%,失业人数大约是1240万;也有人估计失业率是9%,失业人数高达1800多万。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估计,大体上也有3种:1.2亿、1.5亿和2.4亿。如果取中位数,那么,“十五”期间我国城乡失业人数(包括就业不充分人员)是1.6亿,再加上5年间新增加的劳动力4000万,则“十五”期间的劳动力净供给量将达到2亿。“十五”期间的劳动力需求量,如果按照经济增长速度7%、就业增长弹性系数0.13(即国民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业增加0.13个百分点)测算,年增加就业岗位只有800万左右,5年只能有4000万人就业,“十五”期间的剩余劳动力仍有1.6亿以上。因此,在未来20—30年内,实现充分就业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造成目前我国劳动力供给大大超过需求的原因很多,概括地说主要有:第一,人口政策上的失误,导致在人口基数本来就很大的基础上,人口出生率一度过高。第二,就业增长弹性系数降低速度太快。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和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以及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加快,我国的就业增长弹性系数从过去的0.15左右下降到90年代的0.1左右,从而使单位投资所创造的就业岗位大大减少。第三,劳动力素质同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所形成的结构性失业日益突出。第四,就业观念滞后造成了“有人没事干”和“有事没人干”并存,出现了“自愿失业”和“半自愿失业”。第五,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尚未完全消除。
就业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是现实的紧迫问题,也是长远的战略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根据发达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成功经验和我国的特殊国情,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主要有: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经济增长是扩大就业的前提条件。从最近十几年我国的实践情况看,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大约可增加100万个就业岗位;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在5%以下时,失业人员就会明显增多。因此,任何时候都要牢牢抓住发展这个主题,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根本保障。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的质别性科技创新(即创造新的产品或服务的科技创新)。科技进步能为扩大就业创造物质技术基础,有利于充分就业的实现。但是,从短期看,用在科技上的投入多了,可能会减少对就业的投入。为了缓解增加科技投入对就业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借鉴国外通过科技政策促进就业岗位增加的办法,如鼓励和发展质别性科技创新、鼓励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的技术革新和技术进步、加速新技术尤其是节约物质资源和资本的新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等,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实行储备型就业。近十几年来,发达国家把发展教育培训作为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的优先措施,努力把教育培训和促进就业结合起来,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有的国家把富余人员作为培训对象实行“储备型”就业安置,既缓解了就业压力,又形成推动经济增长和转型的储备力量。只要我们注意加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用性,使教育培训与就业需要密切结合起来,就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
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把解决就业问题的重点转向农民。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比较低,这既说明我国的就业结构明显滞后,也说明我国城镇还有较大的就业空间。因此,逐步把就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农民有序流动到非农产业和城镇上来,有利于促使就业结构合理化,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扩大就业需要兼顾的问题很多,但最根本的是两点:一是统筹兼顾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所创造的就业岗位一直占新增就业岗位的90%以上,因此,我们应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同时,努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二是兼顾稳定长期就业与灵活就业。发达国家的劳动就业期限平均都在10年以上,稳定的职工队伍是保持企业竞争力的需要。我们应当借鉴其经验,建立一支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劳动大军,这既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发展,也有利于劳动力和产业间的灵活调整。
健全就业法规,建立有利于就业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就业服务体系。就业是涉及亿万劳动者利益的大事。应尽快制定和完善《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和《社会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使就业工作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建立一支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专业化的就业服务队伍,形成功能齐全、流程规范、方式灵活、运作高效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法制健全、运行规范、竞争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周到的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
第9版(理论)
专栏: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深化对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
关注就业岗位的国际化竞争
陈淮
今后,我国就业形势的一个新特点是,劳动力对就业岗位的竞争将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趋势。近年来,人们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是,我国能否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之一。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的重新优化配置和国际的重新分工。从一定意义上说,资本在全球范围的重新配置就意味着有限就业岗位在全球的重新配置。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内在含义之一就在于,我国正在参与世界范围的有限就业岗位的竞争。
21世纪将是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的世纪,不仅资本收益率的提高已摆脱对劳动时间的依赖,而且生产率的提高也不再简单依赖于大机器的应用和生产手段的改进。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要素重新优化组合、优化配置,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成为发达国家、国际资本攫取更多国际比较利益的主要手段。在这样一个全球化进程中,一个趋势是,在世界范围就业岗位的增加速度远远赶不上经济本身的增长速度、扩张速度,就业岗位正在成为稀缺资源;另一个趋势是,发达国家在争取占据更有利的分工领域、从高科技产业中获取更多国际比较利益的同时,正在丧失对就业岗位的竞争能力。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制造业向后起的工业化国家转移已成明显趋势。
国际经济形势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很多事例可以证明上述判断。在整个20世纪,美国一直以高举自由贸易大旗的“旗手”自居。但1999年世界贸易组织召开会议时,美国西雅图爆发的对经济全球化的抗议活动几乎酿成暴力冲突,其原因就在于抗议者担心全球化会导致美国就业岗位的减少。欧盟国家的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其从90年代后期开始不断高涨的“反倾销”浪潮,从深层次上说也是源于发展中国家对这些国家就业机会的竞争。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十五”时期将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大规模转移的时期。按照已经写入“十五”计划的数字,在此期间将有4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4000万是个什么概念呢?2000年末我国城镇从业人员为2.13亿,全国职工人数为1.12亿。这4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当于“十五”初期我国城镇从业人数和职工人数的18.78%和35.71%。事实上,从农村发展的需要和提高农业生产率的要求看,5年转移出4000万剩余劳动力还不够,我们需要在未来5到10年左右的时间里,每年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出1500万到2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就是说,在10年左右的时间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的总规模需要达到1.5亿到2亿才行。只有实现这样一个转移规模,我们才能保证留在土地上的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跟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跟上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才能保证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这一估计是否太夸张了呢?一个事实是,我国的可耕地只占世界耕地面积的7%。按照世界平均的农业生产率推算,我国的种植业最多只需要4000万到5000万人就够了,而2000年末我国乡村就业人数为4.99亿。
能否推迟这样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进程呢?不能。在“九五”末期以来的研究中,人们已经得出共识:可持续地提高农民收入的办法只能是减少农民。从时间上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没有后推的余地。不做好这件事,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改革和工业化、现代化进程都会受到影响。
总之,未来一段时期就业岗位的国际化竞争已经不可避免。从我国的切身利益出发,我们需要高度重视这一态势,积极参与而不是回避这一竞争。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形势下,我们的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等各项战略措施,都应当有利于参与这一竞争。争取把全球有限的就业岗位更多地配置到中国来,应成为我们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一个新的战略目标。
第9版(理论)
专栏:
理论创新:回答时代提出的课题
张国民
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始终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根主线,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努力推进理论创新,是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所说的理论创新,是在坚持党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统领一切工作的灵魂和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绝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坚持马克思主义,指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就是老祖宗不能丢,这是必须坚定不移、毫不动摇的。同时,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说出老祖宗没有说过的又具有科学根据和时代精神的新话,这一点也要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的奋斗业绩和历史经验的新概括,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问题的新创造、新成果。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只有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才能保证正确的创新方向,使创新成果符合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利益。
推进理论创新,最关键的是坚持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把我们的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按照客观事物本来的面貌去研究客观事物的规律。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弘扬马克思主义所要求的批判的和革命的精神,实现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继承与创新、坚持与发展的辩证统一;才能紧跟时代发展进步潮流,眼界开阔,胸怀宽广,思想敏锐,勇于创新;才能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超越本本、超越前人,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突破。
推进理论创新,必须以人民群众的实践作为不竭动力和源泉。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理论发展的动力,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源头活水只能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离开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理论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落后于实践发展的进程,理论就会成为一堆无用之物;不顾实践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呼声,理论创新就只能成为“空中楼阁”。江泽民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不断前进,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进行理论创新,必须尊重实践、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按照“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的要求,站在时代前列,立足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特点和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从理论上总结概括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
正确回答时代提出的课题,是理论创新的根本任务,也是理论创新的具体体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在正确回答各自时代所提出的重大课题的过程中实现理论创新的。当前,有许多重大现实问题需要给予理论的分析,有许多深层次思想认识问题需要给予理论的明辨,有许多思想困惑需要给予理论的阐释。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推进理论创新,就要深入研究并正确回答这些问题,努力把道理说充分、说清楚。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修身与立身
——公民道德建设新论之四
王平权
修身与立身是因果关系,修身为因,立身是果。人生一世,若想立身,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修身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其实,修身与立身是一个古老话题。曾参的“吾日三省吾身”;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欧阳修的“不修其身,虽君子而为小人;能修其身,虽小人而为君子”等等,讲的都是修身与立身的关系。现在再来谈论这个话题,是因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在调整,修身和立身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每个人都面临着选择什么样的道德价值取向、如何立身处世的问题。另一方面,从目前的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精神面貌来看,各式各样的诱惑与利益驱动,诱发了社会的浮躁情绪,使一些人产生了只求目的、忽视过程,只求急功近利、不讲道德修养的错误认识。因此,今天人们加强道德修养,同样离不开对修身与立身二者关系的正确把握。
一个人立身的重要标志,就是其人生价值得以实现,但人的这种价值不是孤立的个体行为效应,而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既表现在人的行为及其后果中,更表现在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上,具有利他、利社会的鲜明特点。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什么意义上从自我解放出来。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为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也就是说,衡量一个人立身与否,不能用狭隘、片面、功利的标准,有了钱、成了名仍不能算是立身,还要看他是否注意了修身养德,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因为这些看似抽象的东西,不但支配着人们对社会、对他人的态度,也影响着人们社会活动的进展与效果。正确认识和处理修身与立身的关系,把建功立业与加强道德修养统一起来,才是完善健全的人生,立身才能立得住,立得久。否则,一个人如果只立功不立德,或者靠地位、关系、金钱达到成名的目的,即使事业有成,在某一方面做出了一点成绩,也会因道德上的缺陷和人格上的污点而为世人所蔑视,谈不上是真正的立身。
修身,是人的道德情操、意志品质不断充实和完善的过程,是人格力量不断积聚的过程,是内心世界不断升华的过程。它不是一时一地的短期行为,而是相伴人的一生;它需要点点滴滴的积累,千锤百炼,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这并不是说修身就成了可望不可及的事情。修身虽无捷径可走,但有规律可循。首要的一条,就是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好修身的基础。修身的目的是立身,是通过道德修养和自我完善,来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三观”则正是帮助我们分析社会、观察世界、充实人生、创造财富的金钥匙。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基础,修身就会落空,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甚至会步入相反的方向。其次,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人的道德品质的养成固然要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但修身毕竟是强调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一种精神活动。光看社会上的消极现象,只能使自己变得消极,放松修身的要求;不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平常小事做起,“大善”难成而“大恶”将至。一句话,修身需要的是主动性、自觉性,是“见贤思齐”的强烈的内心驱动。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为什么劳动要转化为价值
郭克
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告诉我们,商品具有两种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商品的价值则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两种属性取决于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两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各种特殊的有用的劳动,它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了各种具体形态的一般的人类劳动,它创造商品的价值。正如使用价值与价值存在于同一商品中一样,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也存在于同一劳动之中,而不是两种分离的劳动。劳动两重性的矛盾运动决定着商品两种属性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的核心是劳动转化为价值的问题,而这又决定于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运动。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要转化为价值,是因为私人劳动需要转化为社会劳动。什么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它们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马克思说,“使用物品成为商品,只是因为它们是彼此独立进行的私人劳动的产品。这种私人劳动的总和形成社会总劳动。由于生产者只有通过交换他们的劳动产品才发生社会接触,因此,他们的私人劳动的特殊的社会性质也只有在这种交换中才表现出来。”也就是说,私人劳动是生产者从事商品生产的劳动,社会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只有通过交换,他的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为什么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的转化会成为劳动转化为价值的前提?原因在于,商品的两种属性和劳动的两重性使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具有两重社会性质:一方面,它作为特殊的有用劳动,是社会分工体系的一部分,必须生产出使用价值,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另一方面,它作为一般的人类劳动,形成相同实体的价值,使完全不同的劳动能够互相等同,互相交换。私人劳动的产品,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证明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所耗费的相同的抽象劳动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从而转化为价值。在这里,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的转化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它必须生产出社会使用价值,而不是仅仅从生产者本身看来的产品的有用性;第二,生产的商品必须通过交换,从而使耗费的抽象劳动得到社会承认。由此可见,劳动要转化为价值,正是商品两种属性和劳动两重性引起的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矛盾运动的反映。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虽然商品的形态和生产商品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劳动的内容、形式和结构也出现了很多新特点,但商品的两种属性和劳动的两重性依然存在,商品(包括服务)生产和交换的基本规律没有改变,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运动依然决定着劳动转化为价值的过程,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依然起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采取了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形式。从事商品生产的个别劳动同样具有两重社会性质,必须创造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形成同一实体的价值,同时也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转化为社会劳动。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存在着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运动,存在着劳动转化为价值的动因和过程。
劳动转化为价值的动因和过程表明,商品的价值是特定社会条件下生产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这种被物的形式掩盖了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马克思第一次通过对商品两种属性、劳动两重性、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分析,揭示出价值作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在生产和交换过程中所反映的人与人之间、生产者与社会之间的经济关系,揭示出被物的表象所掩盖的价值的本质。这种本质同时也表明,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而不是永恒的范畴。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阶段,价值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存在而存在,它依然通过物的形式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生产者与社会之间的经济关系。把握好价值的这一社会本质,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现实中的各种经济利益关系。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