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理论)
专栏:
世界眼光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余忠荣
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断回应时代变革和现实发展提出的新挑战,积极进行理论创新。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键是坚持运用邓小平理论观察当今世界,观察当代中国。这一思想对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运用世界眼光观察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世界眼光是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重要内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在各种社会矛盾的相互作用下,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每一阶段都呈现出特定的时代特征,构成了某一阶段的历史规定性,反映为一定的时代主题。任何国家、民族要生存和发展,都必须对时代主题作出正确判断,顺应时代潮流,形成自己的发展战略和策略。对一个政党来说也是这样。工人阶级先锋队要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必须时刻关注时代变化,从中汲取新的思想养料。
世界眼光是形成伟大思想理论成果的重要条件。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观察中国的光辉范例。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就是建立在深刻分析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背景之上的。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分析判断,是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和逻辑起点。正是基于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判断,邓小平带领我们党实现了工作重点的战略性转移,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三个代表”思想是运用世界眼光观察分析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而产生的新的理论成果江泽民同志从我们党面临的新的时代课题出发,提出了“三个代表”思想,形成了我们党思想理论建设的又一伟大成果。深刻理解和把握“三个代表”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首先要深刻体会这一思想所贯穿的世界眼光。
运用世界眼光观察问题是提出“三个代表”思想的方法论前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求我们党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从思想上、政治上加强自身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保持先进性和蓬勃生机,巩固执政地位。正是从这一要求出发,江泽民同志把党的先进性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联系起来,赋予党的先进性以深刻的时代内涵。
“三个代表”思想的科学内涵充分体现了宽广的世界眼光。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作为党的性质的内在规定,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对党的性质的内涵的深化和开拓。先进文化是引导人类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党的建设的要求,是对时代进步与党的建设关系内涵的深刻揭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工人阶级先锋队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然要代表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根本利益。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思想从历史发展规律、时代进步要求方面,对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内涵作出了新阐释、新概括,反映出鲜明的时代精神。
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坚持运用世界眼光观察问题“三个代表”思想中所贯穿的世界眼光,对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学习、贯彻“三个代表”思想,运用世界眼光观察问题,应坚持以下几点:不断强化理论创新意识。世界眼光就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眼光。从世界历史发展看,反映历史规律的思想理论创新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关键,历史发展的每一步都是从富有新生命力的思想理论创新开始的。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在这种形势下,必须强化党的思想理论创新意识。
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就不能正确把握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大势,不能正确认识我们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只有从一切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才能不断突破各种束缚,达到对客观世界的真理性认识,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创造条件。
不断研究解决现实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四个如何认识”等问题,是根据世界形势的变化,对我国改革开放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深刻概括。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只有从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不断加强对现实重大问题的分析和解答,才能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在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把自身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第9版(理论)
专栏:
围绕扩大内需 改善宏观调控
钟延实
主要观点
目前困扰我们的需求不足,是长期以来高储蓄、高投资、低收入、低消费的结果,因而应从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率入手,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在宏观调控上应有大的举措,从目前仍然由农业为整个经济建设提供积累,逐步改变为对农业进行反哺。
在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已有较大改变的情况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应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现阶段,由于就业矛盾突出,大力发展小企业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加快金融改革,既防范金融风险,又支持经济增长,是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关键所在。
朱镕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根本之策,是扩大国内需求,进一步形成消费和投资的双重拉动。”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扩大内需的政策,使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今年,面临美国经济衰退、日本经济下滑、欧盟经济增长乏力的国际环境,出口增长困难,进口压力加大。在严峻的形势下,我们在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应围绕扩大内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以适当提高消费率达到扩大内需的目的
近年来,我们在扩大内需中,从鼓励投资和消费两方面入手,在运用国债投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注意为消费的增长创造有利环境,采取了增加工资、提高社会保障线标准、延长放假时间、鼓励消费信贷等措施,使投资和消费都保持较快增长,对缓解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应当看到,从1998年以来出现的供大于求的矛盾,是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目前困扰我们的需求不足,是长期以来高储蓄、高投资、低收入、低消费的结果。当前我国GDP中最终消费所占比重仍然偏低,80年代我国最终消费率为65.1%,1991—1998年降为58.2%,下降了6.9个百分点。最终消费在GDP中的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比美国、印度低20个百分点。造成最终消费率低的直接原因,一是居民收入的增长率长期低于经济增长率。1986—1998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6%,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5.7%,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4.2%。二是居民新增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重逐步降低,居民储蓄存款在几次降低利率的情况下依旧大幅度增长。居民即期消费倾向减弱的原因,主要是个人之间、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拉大,高收入阶层消费欲望减弱,低收入阶层缺乏支付能力。此外,受消费政策和收入水平的限制,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受阻,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转换断档。在吃穿用的消费基本饱和后,住、行和教育等方面的消费尚未成为新的消费热点,部分城镇居民因购买住房掏空了积累购买力,并预支了未来购买力。城镇已饱和的消费品,在农村没有接替购买力。
在当前消费需求不足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的情况下,我们应从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率入手,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要通过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购买力。只有居民购买力提高了,市场活跃了,投资者看到了市场的卖点,才敢于投资。由居民收入增长拉动市场销售额增长,进而拉动投资增长及整个经济增长,才能形成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突出位置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速缓慢,城乡差距拉大。1997—2000年,我国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分别为4.6%、4.3%、3.8%、2.1%。农民收入增速连续四年下降,为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2001年农民收入增长4.2%,出现了低幅回升,其中粮价上涨因素约占1.3个百分点,外出务工和出售畜牧产品各占1个百分点,退耕还林、基础设施建设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约占0.9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因素和外出打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将减弱甚至消失,如无重大政策措施,农民收入增幅可能再次下降。农民收入增速下滑,使一度缩小的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差距呈再度扩大之势。2000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纯收入之比为2.8∶1,比1985年扩大了近50%。由于农民纯收入中有一部分要用作生产性投资,交纳村提留和乡统筹,并不能完全转化为消费能力,因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比收入差距更大。此外,农民收入中还有相当数量的非货币收入,货币收入仅占纯收入的70%左右,这也直接降低了农民的市场购买力。农村市场不能得到较快扩展,直接制约着扩大内需政策的全面落实。因此,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
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在宏观调控上应有大的举措。要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比例,从目前仍然由农业为整个经济建设提供积累,逐步改变为对农业进行反哺。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对农业的绿箱政策和部分黄箱政策的要求,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在继续搞好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农村电网改造、储备粮库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增加对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农村沼气、农村水电、乡村道路和草场围栏等方面的投入。对农业科研、科技成果推广、农民培训、种子工程、畜禽良种工程,以及建立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生物病虫害和畜禽疫病防治体系、农业信息体系等方面,各级财政都应给予支持,并按照市场机制的要求,引导社会各方面资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鼓励农民进城务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通过采取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争取使农民收入在近期内有较快的增长。
重点支持能带动产业升级的项目
近几年来,国债资金重点用于水利、交通、通信、能源、环保等方面的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效。在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已有较大改变的情况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应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要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变第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的状况。能不能完成这一阶段性任务,关系到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关系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
实现结构调整的目标,技术是最大的制约因素。许多符合产业升级要求的好的建设项目,由于缺乏技术,虽然有资金也无法进行。所以,打破技术这一瓶颈制约,是实现产业升级目标的关键。当前,必须加大对科研开发的投入,继续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装备,加强消化、吸收和创新。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应建立自己的技术开发中心。要加大国债资金中用于企业技术改造投入的比重。通过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更多的银行贷款和企业资金用于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对关系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国家要给予支持。特别是一些战略性产业,如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汽车、技术装备、石油化工等行业,是国家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的代表,发达国家政府在发展这些产业方面,都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如美国每年财政预算中有高达2000亿美元以上的军工科研经费,支持军工科研的发展,其科研成果转为民用,直接支持了美国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大型装备等产业的发展。我国正处于追赶发达国家的阶段,运用政府的组织能力配置资源,集中用于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是必须采取的正确战略。当然,这并不是要回到计划经济时代政府直接投资的老路上去,而是通过市场机制,采取招标等方式,组织行业核心技术的开发,选择优势企业承担国家任务;也可以通过对某些行业提供贴息贷款、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方式支持其发展,并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
大力扶持小企业的发展
小企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活力强、就业容量大等特点,无论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还是发展加工、贸易、服务等产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国际、国内的经验都表明,哪个地方小企业多,哪里经济发展就快,就业问题就容易解决。忽视大企业的骨干作用和忽视小企业的群体作用,都是不可取的。现阶段,由于我国就业矛盾突出,大力发展小企业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发展小企业,需要有良好的政策环境,目前最重要的是加大银行贷款的支持力度。由于给小企业贷款风险大、审贷成本高,小企业在申请贷款方面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因此,许多国家都对小企业的贷款需求实行特殊的政策支持。我们应抓紧建立专门为小企业贷款服务的政策性机构,发展信用贷款,并配合以抵押担保贷款,尽快解决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小企业大多数属于集体、个体、私营经济,国家计委最近下发了《关于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对个体、私营经济以及它们之间的联营、合股等经济实体的投资,要给予积极支持,包括逐步放宽投资领域,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为民间投资项目上市融资提供平等机会等。这将对小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两大手段,二者相辅相成。近几年,在扩大内需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挥了比较好的相互配合作用。货币政策作用的更好发挥,有赖于提高金融运行机制的效率。因此,加快金融改革,既防范金融风险,又支持经济增长,就成了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关键所在。对此,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已做出具体部署。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增大直接融资的比重,扩大股市规模和债券市场规模。目前我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重为3∶7,而美国为7∶3。直接融资比重过低,使金融风险集中在银行,这也是造成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多的原因之一。扩大直接融资,一要走规范发展的道路,防止股市出现大幅度波动。要在银行和股市之间筑起“防火墙”,避免银行资金流向股市。二要积极发展债券市场。美国的资本市场中,债券市场筹资比例高达70%以上。我国的债券市场建设刚刚起步。要鼓励企业学会更多地通过股市和债券市场融资,真正对所有者负责,把增加企业价值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最高目标。另外,要调整银行贷款结构,积极发展消费信贷。总之,综合运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扩大内需,把近13亿人口的巨大潜在需求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现实需求,必将在今后10—20年的时间内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认清权力性质 恪尽公仆责任
姚柏林
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一个根本要求,也是一个常识问题。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只有真正认清权力的性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才能不断增强公仆意识,自觉做到“今日权在手,倾心为人民”。
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源自哪里?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们党的党章也明确规定: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必须“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显然,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姓“民”名“公”,只能用来为民谋利,而绝不能用来谋私。这是我们应有的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然而,现在却有少数党员干部把“权力之源”弄错了,不是甘为公仆,而是想做老爷;不是用权为民,而是以权谋私。
“上级是权力的源泉”。在一些人眼里,上级有权决定自己的升迁和前程,是权力的源泉。这种错位的权力观,导致他们产生“趋上”心态,以“上”为本,唯“上”是从,结果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跑官要官现象时有发生。权力是一个历史范畴,属于上层建筑,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在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权力被用来压迫和剥削人民;在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里,权力的人民性才真正得到体现。我们党执政后,许多党员得以在国家各级机关掌握权力。从形式上看,干部的升迁是通过上级对下级的任命来实现的,但实质上是人民的意志在起作用。不管是委任、选任的干部,还是考任、聘任的干部,都是受人民的委托、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属于人民,只能用于造福人民。
“自己是权力的土壤”。有的干部以为,考核测评,过关斩将,权力的取得归根结底是靠自己的奋斗。有了这种认识,就会产生出“一朝权在手,便把名利捞”的思想,最终步向深渊,悔之不及。权力靠自己?显然不对。担任领导干部,必须具有优良的品德、卓越的才能、清廉的形象等,这些是必备条件。但能不能担当领导干部,还得看党和人民的事业需要不需要,人民满意不满意。考试不合格,能力不过硬,当然不行;但人民不满意,过不了民意关,那也是绝对通不过的。这就是权力的人民性在起作用,怎么能说权力靠己不靠民呢!一切领导干部都应明白:人民是靠山,是权力的赋予者。切不可忘了根本、伤了民心,更不能恃权傲民、以权谋私。
“机遇是权力的太阳”。有的干部还觉得,当官升迁不靠天不靠地,就靠自己好运气。这些把机遇绝对化的人掌权后,必然不可一世,横行霸道,滥用职权,营私舞弊。客观地说,机遇是有的。但对于机遇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分析。在干部任免这个大系统中,机遇不是决定性因素。一个干部的成长进步,不但靠机遇,还真得靠“天”靠“地”,这个“天”就是党组织,这个“地”就是人民群众。任何一个领导干部,不管他的本事有多大,如果他无视人民,以权谋私,贪图享受,最终必然被人民所抛弃,成克杰、胡长清等腐败分子就是例证。一个人,无论学历有多高,本事有多大,如果他目空一切,心无群众,人民群众不愿也不会让这种人代表自己去掌握和行使权力,机遇是不可能“青睐”这种人的。
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认清权力性质,恪尽公仆责任,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与利益观,始终信守为人民掌握和行使权力的正确原则,始终接受党和人民对自己的严格监督,真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每一个领导干部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的。
第9版(理论)
专栏:工作研究
从根本上克服形式主义
谢元龙
在党的作风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中,无论在程度上还是在广度上,形式主义都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因此,要把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精神落到实处,使党的作风有一个明显的转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从根本上克服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就是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方法和作风,其特点是把形式和内容割裂开来,甚至把形式看得重于内容,热衷于表面上的轰轰烈烈,却不注重实际效果。概括地讲,脱离群众与脱离实际是形式主义的实质,私心杂念是形式主义的根源。正如六中全会《决定》所指出的那样,“形式主义的要害是,贪图虚名,不务实效,劳民伤财。”形式主义危害极大,已经成为影响我们事业发展的“一大祸害”。要有效地克服形式主义,必须从转变思想观念、完善法规制度、改进工作方法等方面着手。
加强学习教育,从思想上解决问题。通过学习,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牢固确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摒弃私心杂念,真正解决好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官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的问题,增强对形式主义的辨别力和免疫力,提高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和具体实际问题的本领,形成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好风尚,从而进一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真正得到贯彻落实。
完善法规条例,从制度上解决问题。对党员干部的政绩、工作作风、思想作风和生活作风的评价,应建立一整套严密的组织监督与广泛的民主监督相配套的有效制度,使形式主义没有发作之机,即使发作,也能得到及时的遏制。那些搞形式主义的人,总是怀有各种各样的个人目的,群众对他们很不满意。因此,必须完善用人机制,在对干部的提拔使用上,多听取群众意见,通过群众监督来遏制形式主义。同时,完善奖惩制度,加大惩处力度,对搞形式主义造成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与浪费的,要依法依纪从严处理。对单位和个人的政绩评定,应总结经验、结合实际,坚持当前效益与长远效益的统一,建立科学完备的审定机制。强化一把手负责制,对搞形式主义的单位的一把手及其上一级领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此外,还要建立健全联系群众的工作制度,切实解决领导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的问题。通过制度建设,使重实干、抓落实的工作作风在领导干部中蔚然成风。
改进工作方法,从机制上解决问题。要理顺工作关系,防止工作中出现职能上的漏区、“三不管”的交叉区、相互推的难区、抢着管的“肥区”;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严格控制会议规模和数量,把各级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同时,加强对领导干部活动的管理,不安排领导干部参加各种各样的非正常的应酬庆贺、典礼剪彩和迎来送往,使他们真正把心思和精力用到调查研究上,用在真抓实干上,用在为人民谋利益上。
第9版(理论)
专栏:工作研究
抓住重点推进思想作风建设
侯雄飞
思想作风建设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不断改进思想作风,才能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在新世纪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如果我们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就难以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难以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因此,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把思想作风建设摆在第一位”。加强和改进思想作风建设,应抓住以下重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思想作风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只有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要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来开展思想作风建设,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才能保持正确的方向,取得扎实的效果。
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是思想作风建设的着眼点和出发点。思想作风建设必须围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来进行,在实践“三个代表”中把握大局,凝聚人心,团结民众,提高领导水平;坚持先进性要求,适应形势发展需要,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发展先进文化,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以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人民,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思想作风建设的灵魂和主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从本质上讲,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转变观念,弘扬时代精神,努力推进创新。离开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其他一切工作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就无法前进。
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是思想作风建设的根本目的。思想作风建设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服务广大人民。加强和改进思想作风,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努力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不如此,思想作风建设同样会偏离正确的方向。
弘扬时代精神、摒弃落后观念是思想作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良好的思想作风,既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又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要努力克服落后的观念、做法,冲破不合时宜的体制束缚;大力弘扬改革精神,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强化市场意识、法制意识、开放意识、科技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
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思想作风建设的当务之急。是不是具有良好的思想作风,关键要看是否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当前,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一些党员干部对思想作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缺乏正确和清醒的认识,有的地区和部门存在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有的存在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等等。这些突出问题必须结合实际认真加以解决,使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