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2年3月21日人民日报第9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2-03-21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

第9版(理论)
专栏:

  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领导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绝不允许以权谋私,这对于我们党来说既是个老话题,也是个不断为实践赋予新内容的新话题。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密切联系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改革、建设面临的任务,再一次深刻阐述了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权力观的极端重要性。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讲话精神,对于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反腐败斗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执政党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
  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党的事业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发展壮大,就必须抓紧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领导人才。对于掌握权力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首要的素质就是具有正确的权力观,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
  早在我们党取得全国胜利之前,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就曾向毛泽东提出过如何摆脱“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问题。应该说,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由于长期执政而发生腐败,甚至蜕化变质,的确是一种在历史上反复出现的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对于一个政党来说,执政与不执政对党的要求不一样,长期执政与短期执政面对的挑战也不一样。一个党执政久了,容易产生脱离群众的倾向,容易产生官僚主义、滋长既得利益,容易失去生机与活力。而这些现象在我们党的少数领导干部身上确实有所表现,它说明一些干部头脑中为人民服务的权力观开始淡漠甚至动摇了。面对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江泽民同志指出,党执政的时间越长,越要抓紧自身建设,越要从严要求党员和干部。如果长期执政以后我们的干部丧失了当年夺取政权和建设初期那样一种蓬勃朝气,那样一种昂扬锐气,那样一种浩然正气,而变得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以至滥用权力使党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那么最后必然失去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这是历史兴亡的规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就深刻地揭示了执政党建设中的一个带有规律性的重大课题。
  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日益扩大的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考验。形势越变化就越要加强党的建设,事业越发展就越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永葆生机。
  权力来自人民,执政为了人民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最根本的是解决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问题。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以后,能否正确地看待和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必须长期经受的根本性考验,也是一个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命运的根本性课题。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首先要正确认识我们手中权力的来源。毛泽东早就说过: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是人民给的。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的漫长而曲折的斗争中,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是代表人民并领导人民去夺取政权的,在革命胜利后则代表并领导人民掌握和行使国家的各项权力。
  权力来自人民,执政为了人民。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党的形象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地体现在每一个党员干部身上。密切联系群众,认真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始终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只有把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切实做好了,党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无往而不胜。因此,领导干部始终要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谋利益,绝不能把权力变成谋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一靠教育、二靠制度
  对领导干部来说,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筑严思想政治防线,最根本的就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谈得上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这是树立正确权力观的理论基础。人们的社会意识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存在,人的正确思想来源于社会实践,而社会实践在本质上就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我们党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正是依据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所提出的任务,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行使权力、履行社会管理与社会组织的职能和义务的。行使权力的过程也就是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其本质就是为人民服务。领导干部的个人价值只有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推进社会进步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只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才能使个人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也是一个加强党性修养的问题。领导干部必须一言一行、时时处处自觉维护党的形象和威信。既要对党的事业充满信心,又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积极推进本地区、本单位的各项工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把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积极推进改革,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是促使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治本之策。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我们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依靠制度建设在消除各种腐败现象、促进廉政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我们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进一步改革与新的形势不相适应的旧的领导体制和权力运行机制,特别是要改革那些容易出现滥用权力的环节。通过改革,建立起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相互制约的权力运行机制,形成一个既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又有利于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科学机制。同时,进一步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的各项制度,真正从体制和制度上保证各级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房宁执笔) qHK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

  规范信用秩序的文化和制度思考
郎毅怀
  主要观点
  ●重视信用秩序,加强信用建设,首先要重视和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在新体制的基础上创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新规范。
  ●传统信用文化同现代市场经济的冲突是信用秩序混乱的思想根源;同时,信用秩序混乱现象的产生也有制度原因。
  ●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建立和完善规范的、富有活力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信用制度和信用关系,形成良好的经济秩序特别是市场秩序,必须进行文化和制度创新。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整顿和规范信用秩序,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维护经济正常运行、推进体制创新、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环节和治本措施,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全局性工作。从文化和制度的层面加深对信用的认识,对做好这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信用文化建设的内涵
  信用直接反映着一个人或社会群体对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规范的认同程度,是人们内在的精神活动在社会行为中的自然流露。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有什么样的内在的文化自觉,就有什么样的信用实践。所以,重视信用秩序,加强信用建设,首先要重视和加强信用文化建设。这里所说的信用文化建设,不是抽象的,而是内在于我国当代改革发展的客观进程,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萌生于改革实践,并在改革实践中获得生长的动力和土壤。它的具体内容和本质规定性,最终也由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场伟大变革的实践来决定。
  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对社会经济关系的深刻调整过程,对信用实践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要求,因而信用文化建设成为在新体制的基础上创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新规范的过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经济关系的横向方面陷入萎缩,而纵向方面则得到了超乎寻常的发展,并建立和形成了一种非市场化的垂直的信用关系和信用文化,即一方面是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和领导者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群众及其利益负责,另一方面是人民群众对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和领导者的完全信赖和依靠。这种信用关系和信用文化的可靠性是显而易见的,但它是高度纵向化和政治化的,不可能给个体在市场经济领域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提供必要的空间,不适应培养和积蓄社会经济活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因而需要加以改革。要通过改革,改掉旧的信用关系和信用文化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内容,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制度体系和信用文化体系。这种信用文化体系是纵横交错的,而且是在纵和横两方面都能有效而恰当地发挥其规范和引导作用的信用文化体系。
  信用秩序混乱现象的根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同时,我国的信用制度和信用文化体系也在不断发展,信用及其文化的现代化、法制化已开始启动,并逐步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变革过程。对于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信用秩序混乱现象,应从其产生根源上加以考察,使我们的信用文化建设更有针对性,更加科学。
  传统信用文化同现代市场经济的冲突是信用秩序混乱的思想根源。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家,是不缺乏信用文化资源的。历代的仁人志士、社会贤达和广大善良民众历来笃信“人无信不立”、“言必信,行必果”的古训,诚信至今仍是被人们崇尚的美德。但传统的“信”是与“义”结合在一起的,或者说“信”随“义”走,“义”指向哪里,“信”就实践到哪里。所以,对于信用在一部分当代中国人中“丢失”了的问题,应从“义”的迷惘中去探求原因。我国历史上商品经济很不发达,新中国成立后又长期实行计划经济,计划调拨和统购统销而不是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换调节着人们的经济生活。因此,作为传统文化重要范畴的“义”,一直外在于“利”,与“利”相对立。所谓“重义轻利”,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义利关系的基本理解和价值界定。中国人传统的信用一直跟着“义”在“利”以外游走,而在“利”的世界,信用便失去了“义”的有力支撑,变得苍白无力。当改革开放的实践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基本范畴———“利”成为社会关系的基本内容的时候,传统与现实便在这里发生了剧烈冲突,并引发了信用文化和信用秩序的混乱。一些人僵化地用传统的义利观来理解市场经济的“利”,而作为市场经济微观机制运行的基础、体现着竞争规则和合作精神、既利己又利他的自利行为,又在一些人那里被扭曲为可以不讲信用和规则、可以不择手段地损人利己的自私行为,进而使某些践踏信用的欺诈和假冒伪劣行为也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名义下变得心安理得。
  信用秩序混乱现象的产生也有着制度原因。市场机制的引入,极大地强化了人们的经济利益意识和逐利动机,社会生产力发展由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内在动力。但在新旧体制交替的过程中,必然存在许多规范盲区和市场信号失真乃至扭曲的现象,也必然存在体制不统一、机会不均等的问题。这就为一些企业和个人提供了获利乃至暴富的非常“机会”。因此,从问题的现实原因来看,信用危机的发生、信用文化的缺乏,是因为有非信用化的利益空间和不规则的利益导向。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完善有关制度逐步加以解决。
  在改革中推进信用文化建设
  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建立和完善规范的、富有活力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信用制度和信用关系,形成良好的经济秩序特别是市场秩序,必须进行文化和制度创新。
  强化制度建设,以制度规范秩序,是信用文化建设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不铲除以非信用、反信用方式获利的经济现象赖以滋生的社会经济土壤,对信用的倡导就不会有治本的力量和效果。因此,应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加快改革步伐。当前尤其要打破体制和行政壁垒,使不同所有制经济、不同行业和产业部门、不同经济区域之间规则统一、待遇相同、机会均等,使经济运行规则和政府的管理行为真正规范化,从而为市场经济主体严格恪守信用创造基础和前提。同时,加快建立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使具有良好信誉的企业和个人充分享有守信的益处和便利,使有不良记录的企业和个人声誉扫地、付出代价。
  发展和普及信用文化,应以权利平等为价值取向。这是因为,作为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信用文化首先是对对方权利的尊重,把对方与自己都作为权利平等的利益主体。只有尊重对方的权利,信用才能获得必要的意志基础;只有相互作为权利平等的主体,信用才能贯彻到底。这就要求我们在体制改革和经济秩序的规范与整顿中,按照权利平等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竞争机制、退出机制,打击和抑制特权。
  塑造诚实守信的经济人格,对于信用文化建设具有必不可少的支撑意义。无论否定个人物质利益追求的正当性,还是片面张扬个人的利益需求和利益动机、漠视人的道德诉求,都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完整的经济人格。人既是自然主体,又是社会主体,既有自然的属性,又有社会的属性。作为自然人,他有生存的本能,需要获得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即利益,这种需求是经济人逐利动机的自然基础;作为社会人,他是经济关系的人格化,体现着一定的社会关系,包括利益关系、交易关系、道德关系、情感关系以及政治关系等。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人们在社会关系中具有无法消解的同一性、依赖性,反映到人的意识中,就是良心、同情心、责任感、正义感,就是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对于一个具体的人来说,这两个方面如何组合,既取决于他的社会存在,又取决于他对自身社会存在的具体把握。我们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帮助人们正确把握自己,张扬人的积极、善良的方面,塑造健康、完整的经济人格,形成普遍的信用自觉,为信用文化建设奠定人格基础。
  发挥政治上层建筑对信用文化建设的导向作用。信用文化无论是作为生产关系的反映,还是社会关系的反映,它都受着政治上层建筑的调节、引导和规范。一般而言,信用文化与政治上层建筑的稳定、政策的连续性和一致性、承诺的兑现率呈正相关关系。领导干部是否清廉与诚信,对于社会信用文化建设具有特殊意义。领导干部廉洁、诚信,会增强群众对社会的信心、安全感以及对社会规则的认同、对社会进步的追求;反之,就会增强群众对社会的失望感,对社会规则的不信任感和畏惧感。因此,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加强领导干部的廉政建设和诚信建设,对于加强信用文化建设、规范信用秩序十分必要。 qHK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短论苑

  社会发展的动力
  高洪力
  人力资源是人口中蕴藏的劳动能力(包括智力和体力)的总和,它在经济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控制和主宰着其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此,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对于一国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意义日益突出。
  从经济角度看,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投资是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人力资本投资,其目的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生产组织结构,发展生产力,从而提高国民生产水平并使整个经济社会得到发展;从社会角度看,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有利于社会和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社会结构优化,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进取精神和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进而在全社会形成稳定、协调的发展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环境保证;从文化角度看,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道德情操,丰富人的情感世界并增进人的心理成熟度,使社会得到全面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提高;从政治角度看,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可以提高人民参与国家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提高领导者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减少失误,避免损失。
  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事业发展的好坏是国家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劳动者数量多、素质较低,人均自然资源占有不足,资金短缺,使经济发展面临很大制约。在经济发展中,既要有效地利用物质资源,保持经济繁荣与快速增长,又要注意节约物质资源。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发挥人力资源的能动性、创造性,是解决物质资源不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同时,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精神文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应通过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有效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qHK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从提高勇气起步
  张研农
  岗位责任有轻有重,工作难度有小有大。这是客观事实。
  在一项难度大的工作面前,确有一时费了力而干不出明显成效的情况,确有走马换将也干不上去的现实。由此很容易形成一个说法:“谁干也不行,怎么干也不行”。言外之意,干不上去是规律、是“天意”,规律不可抗,“天意”不可违。
  这种说法,并非个别。透过这种说法,我们可以也应当获得有益的认识。比如,对任何一项工作的难度,要冷静分析,具体对待,不能看得简单;主观能动性要建立在客观必然性基础上,不能盲目蛮干;定目标、做计划,要考虑可能性,不能硬办那些不可能办到或暂时不可能办到的事。
  但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它反映了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反映了在困难面前一种不可取的精神状态。弄清以下几个问题,对改变这种思想方法的片面性也许是有益的。
  是客观规律还是认识误区?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发生自以为是规律其实是误区的问题。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过去曾被认定是规律,实际是认识的误区。至于某些难度大的工作“谁干也不行,怎么干也不行”的说法,这之中恐怕存在更多的是误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事物的发展常常存在多种可能性。在客观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工作的好坏、成绩的大小,与主观努力的程度关系极大。不仅如此,主观能动性的正确发挥,还可以弥补某些外部条件的不足,创造变革事物需要的客观条件。不然,人们就很难理解,为什么在天时地利等外部条件大体相同的情况下,地区与地区、单位与单位,以至一个地区中的乡与乡、村与村,一个单位内部的部门与部门之间,工作局面往往会有那么大的差别呢?为什么有的条件好的单位工作反而后进,有的条件不那么好的单位工作却干得有声有色,甚至创造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呢?
  是事物的整体和本质还是局部的表面的现象?现象是认识事物的出发点,但事物的现象复杂多样,有正常现象和反常现象,必然现象和偶然现象,主要现象和次要现象。这就要求全面、深入、辩证地看现象。如果对事物的认识局限于表面的单个的现象,把某些个别当作一般,把某些局部误认为整体,把某些表面看作本质,就会被现象所迷惑,以至以假为真,把次当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和有效方法。
  是没有出路还是尚未打开思路?事物发展常常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般而言,总有有利有不利,有优势有劣势,有长处有短处。这都是客观存在,都会对事物的走向发生影响。如果时时让不利、劣势、短处占了上风,那的确是“谁干也不行”;如果处处让不利、劣势、短处压得抬不起头来,那的确是“怎么干也不行”。而如果打开思路,思路之中找出路,把有利、优势、长处开发出来,施展开来,那可能就会是另一番光景。调动有利,发挥优势,重在扬长,这是被大量事实证明的成功之道。
  “关键在人”、“事在人为”、“有志者事竟成”,这也是规律性认识。当然,那些腐朽的衰亡的落后的事物,背离历史发展规律,不在“为”和“成”之列,任何人也“无才可去补苍天”。我们正在从事的改革和建设是生机勃勃的事业,正在做的方方面面的工作是人民需要的工作,正在实践的是“三个代表”的要求,天地广阔,前景壮丽,大有可为。
  机遇存在,但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竞争无情,但竞争有力地推动提高和创造;奋斗艰辛,但艰辛中孕育新的发展。在困难面前,向来是两种态度,两种结局:知难而进,勇往直前,事业必成;遇难而退,消极等待,自毁前程。
  提高勇气,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奋发有为,这是通向成功的起点,应当成为在任何时候、从事任何工作都应有的精神状态。 qHK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短论苑

  落实是一个实践问题
申存良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经济改革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目标蓝图已经绘就。在这种情况下,实践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实践是人特有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没有实践,人的预期目的不可能实现;没有实践,我们的各项事业就不会发展。抓落实就是重实践,落实问题实际上是实践问题。在实践进程中,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是轻视实践的问题。领导者的责任,首先是正确决策,在决策作出以后,就要狠抓落实,干实事,求实效,不尚空谈。而某些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会议多、文件多、应酬性的活动多,表面上搞得热热闹闹,实际上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我们党历来反对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就是轻视实践的突出表现。
  二是盲目实践的问题。近年来,各地已经发生了不少因违反规律、盲目行事而造成恶性事故的沉痛教训。盲目实践的突出表现是不懂得如何科学实践,实践目标设计得不科学,实践主体组织得不合理,实践方法步骤安排得不恰当。虽然工作也显得忙忙碌碌,但实践的效果往往很差。
  三是重复实践的问题。重复实践的主要特征是缺乏创新,其集中表现是单凭老思维想问题、老办法做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事实上,虽然人的实践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但决不是简单的重复。随着人类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不断延伸,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水平,用创新的思维去指导更高层次的实践活动。
  制定正确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是不断前进的前提条件,但如果实践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依然会贻误我们的事业。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抓落实,抓实干,抓创新,不断增强落实、实干的自觉性。 qHK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短论苑

  实施科学领导的指南
郭得河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全面阐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实施科学领导的指南。
  “三个代表”思想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功经验的结晶,也是我们认识和理解党的科学领导经验的钥匙。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我们党总是从分析现实社会生产力的状况及其发展要求入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现阶段的总任务和总路线,推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作用,把扫荡腐朽文化、改造落后文化和建设先进文化作为革命和建设的一个战略目标;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群众路线为根本工作路线,始终和人民心连心、共命运。“三个代表”思想从时代要求出发,概括和升华了这些宝贵经验,把党的领导的科学性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个代表”思想紧紧扣住决定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因素,把科学领导建立在对社会进步规律的准确把握上。社会进步的客观规律在哪里?就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之中,在经济、政治与文化的相互作用之中,在人民群众为自己利益奋斗的实践之中。先进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的方向;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导力量。以自觉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三个代表”思想从这三个方面规定党的性质,把党的领导使命与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统一起来,不仅把党的先进性建立在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基础上,而且把党的领导的科学性也建立在这个客观基础上。
  “三个代表”思想是自觉地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实施科学领导的可靠保证。“三个代表”思想揭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客观根据,指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原因、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我们党的一切工作,全部体现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就是社会发展的方向,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具体讲就是我们各项工作的政治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说到底就是要克服一切与这三个方面要求不相符合的观念,使认识和实践与其保持一致。“三个代表”思想在这三个方面规定党的先进性,把党的性质、党的领导与社会发展要求及实现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完全统一起来,从而保证科学领导的实现。 qHK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