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教育)
专栏:
与草结缘
——北京林业大学草坪研究所所长韩烈保素描
本报记者董洪亮
留平头、戴眼镜,年轻敦实而精力充沛,这是博士生导师、北京林业大学草坪研究所所长韩烈保教授给我的第一印象。
韩烈保似乎与草有缘,36岁的他已经跟草打交道20年。1983年考入甘肃农业大学,学的是草原专业,后来被保送读研究生,主攻草坪管理,继而成为我国草坪管理专业的首批硕士、博士获得者。
1998年,韩烈保作为人才被引进北京林业大学,他先后创办学校草坪研究所和草业科学系。现在,草业科学专业在读的本科生有两个班近60人,他负责的草坪研究所已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10余人,还成功开办了我国第一个“草坪建植与管理”研究生进修班。
担任国际草坪学会常务理事的韩教授是学会18位常务理事中唯一的中国人,他与欧美、澳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1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保持合作关系,经常互派访问学者和留学人士。
目前,韩教授主持“国外优良草坪草在中国引种适应性研究”这一国际合作项目,并主持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4项,参加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6项。他负责的科研项目有7项已经通过有关鉴定,其中1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项被科技部选入2000年“星火计划”,还有些获得省部级奖励。这些科研课题多数有较强的应用性,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花卉标准第七部分草坪标准”、“无土栽培草坪生产全套技术”等。
“忙”最能概括韩烈保的生存状态,教学、科研及成果开发、产业化,千头万绪缠绕着他。当记者问他的感想时,他却轻松地说:“名誉和待遇我都有一些,因此我的许多同学劝我休息休息。我想工作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一定是为了获取钱财等物质的东西。”
也许是对生活与工作关系的认识让韩烈保工作快乐自在、科研如鱼得水,于是他著述迭出:主编了《草坪全景系列丛书》11本、共320多万字,1999年8月在英国出版发行的《国际草坪管理手册》,由韩教授与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和新西兰等国的专家共同编写,他还编著和参与编写了《草坪学》、《草坪管理学》等书籍,其中《草坪学》为全国高等农业院校通编教材。韩烈保已发表论文61篇,第一作者的就达35篇。
谈起未来的研究与发展方向,年轻的韩教授意气风发。他将主攻生物技术在草坪草育种中的应用,立志育出中国自己的草坪草品种,改变我国草坪草种子完全依靠进口的局面,并研究开发不同场合、条件下草坪的建植、管理及相关技术。
第11版(教育)
专栏:
上海交通大学走向国际化
百年学府的青春步伐
本报记者温红彦
坐落在黄浦江畔的上海交通大学,即将走过106年的岁月。
一个多世纪以来,上海交大师生始终站在历史变革的前沿,肩负着祖国的重托和民族的使命,以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谱写着科教兴国的篇章。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上海交大向国际化大学迈进,使古老学府进一步焕发青春,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实业救国走向科教兴国的一面旗帜
横跨三个世纪的上海交通大学,其前身是由近代著名洋务活动家盛宣怀于1896年创办的南洋公学,她是我国创办时间最早、办学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之一。经过百余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创业,上海交大已经发展成以理科为基础,工科为主干,包含具有特色的管理、人文、农学等学科在内的综合性的全国重点大学。
一百多年来,上海交大形成了“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了10多万优秀人才。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交大的校友有180多位。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年轻的校友已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崭露头角。“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交大学子。
一百多年来,上海交大走过的道路,是一条从“教育救国”、“实业救国”到“科教兴国”的闪光轨迹。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核潜艇、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等,都是在上海交大校友的直接参与或主持下研制成功的。在1999年国家表彰的“两弹一星”23位功臣中,上海交大校友就有6位。
始终把“科技创新必须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作为科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上海交大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体现。学校充分发挥综合学科的优势,组织广大教师开展大规模的科技攻关。近几年来,每年科研项目超过1500项,科研经费突破2亿元,70%的科研项目是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应用性课题。上海交大还建立了“汽车与工程研究院”、“生物医学工程与器械研究院”等一批跨学科集约化整体合作研究组织,10多年来,仅在汽车工业方面就承担了137项轿车国产化攻关项目的研究与开发,为上海市汽车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上海交大在推进高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方面,也是独树一帜。他们积极组建产业集团,形成了以南洋、昂立、浩然、申通、国飞、慧谷、盈河、达通等为代表的校产发展格局。上海交大科技园作为全国15个高校大学科技园之一、上海第一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发展势头强劲。交大科技园由慧谷、张江、敏谷、新华等4部分组成,其中在交大徐汇校区周边的慧谷,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成为涵盖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科技密集区和高科技企业集聚地。在这个没有围墙的科技园里,一大批科研成果已得到孵化和成长。
今天的上海交大,正在成为科研攻关、科技创新、产学研发展良性循环的一方沃土,正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科技力量。
百年学府迈出国际化大学的青春脚步
加入世贸,为我国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高等教育首当其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外高等教育的合作和交流大大增加,同时也使得国外高校纷纷进入中国教育市场。面对挑战与机遇共存的现实,中国高校如何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不断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不久前教育部召开的一个重要会议上,上海交大校长谢绳武教授的一番话,表明了上海交大建设国际化大学的决心。谢绳武教授认为:我们可以更认真地研究借鉴国外大学特别是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从而提高我们自己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也可以进入其他国家和地区,创办分校,授予我们自己的学位,扩大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同时大幅度增加校内留学生的比例,加强同世界著名大学和跨国企业集团的合作。
上海交大党委书记王宗光说:“为了应对入世,近几年来上海交大一直在不断完善实施国际化战略目标的构想:顺应时代的发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建立融汇国际先进办学理念的现代大学制度,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形成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与机制,立足上海,服务全国,走向世界。”
他们在建设国际化大学的过程中进行的探索,的确是令人称道的:
——与世界一流大学、美国的密歇根大学的合作,开创了交大近年来在国际合作方面的新局面。2000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工学院签署协议,共建上海交大机械工程学院,与密歇根大学合作举办本科生教改试点班。双方还共同培养硕士研究生,凡是各科成绩合格的学生可同时获得密歇根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两个硕士学位。交大青年教师派出进修,同时也聘请密歇根大学的倪军教授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同时,还明确要求每一个学院都要同一所世界知名大学的一个学院进行实质性合作。
——通过多种形式推进国际化战略,加强同国际跨国企业集团的合作。据不完全统计,最近几年交大与国际上近50家跨国企业和研究机构建立了伙伴关系,共建联合实验室,合作培养人才,协力科技攻关。这些研究机构已经成为学校开展国际科学研究合作的重要纽带和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仅前年和去年暑假前后,交大就举办了第十六届国际聚合物加工学会年会、第三届亚洲控制会议、第七届亚洲金融会议、第五届中日计算数学讨论会等多种国际学术会议。
——在走向国际化大学的进程中,在校留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并成立了国际教育学院。学校已决定设立留学生奖学基金,并调动学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三个方面的积极性,为开拓留学生工作创造条件。
建设国际化大学,培养国际化人才。上海交大正在为实现江泽民总书记在母校百年校庆时的题词“继往开来,勇攀高峰,把交通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加倍努力,迈出继往开来的新步伐。(附图片)
第11版(教育)
专栏:教海月谈
教育首先是道德养成
田建国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性趋势增强。世界经济的竞争与合作,文明的碰撞与交汇,在不断发生变化。面对加入世贸的新情况,我们要深入研究它对道德教育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把社会公德教育扩展到国际范围———越是全球化,越是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增强国家主权观、国家利益观和国家安全观,使青少年既要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保持本民族价值规范体系,又要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意识,树立全球、全人类共同利益的观念;科技全球化需要道德约束———社会道德水平必须与现代科技发展水平同步提高,必须塑造对人类有更高道德责任感、协作精神和自律意识的青少年一代;加入世贸的基本规则本身就是道德人格的要求———与市场经济及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相适应,我们应既要提倡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的人格行为,即同情、友谊、责任和勇气等,又要加强诚信、独立、创新、敬业和自律等现代人格行为的培养。
因此,加入世贸后,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德育,推进德育创新。塑造青少年一代道德是塑造国家在二十一世纪的综合国力的基础。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我们应当重新审视和选择教育的价值。塑造品学兼优的未来一代,必须把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崇高目的,教育首先应该是一项杰出的道德养成事业。如果我们只注重智育的开发,忽视品德塑造,不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将可能是有智商没有智慧,有文化没有教养,有目标没有信仰,有欲望没有理想,这是十分危险的。
青少年是德育的主体,不是灌输的客体。只有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励他们主动接受社会道德的要求,产生内在的道德认知,才能转化成自觉的道德行为。德育的根本目的是构筑精神支柱,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特别是在以创新为标志的二十一世纪,在继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德育应当在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德育要从培养诚实、尊重、负责、同情、合作、自律、坚韧和奉献等基本品德抓起,为人才发展打下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基础。
德育是做人的工作的,人是有感情的,也是有理性的。感情影响思考的方向,理性决定思考的结果,只有从情感入手,才能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要实施渗透型的德育模式,发挥科学精神在人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渗透,塑造人的美好心灵。现在不少人认为,只有人文知识,才能影响人性的养成,而习惯于把科学纳入实用知识的范畴。青少年思想品德不能光靠说理教育,还要依靠环境的熏陶,潜移默化的感染。环境和氛围是一个群体中相互影响,可以导致、同化的力量。一个人置身于这个群体,日久天长,耳濡目染,就会熏陶形成共同的风尚和气质。学校的全部工作就是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青少年在这个氛围中,去感悟、去理解、去思考;在这种氛围中,充分提高,完善自己。
第11版(教育)
专栏:教育聚焦
春招生,一路走来不平坦
毛素梅孙大胜朱仁健谢石雯
为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的实现,高校扩招人数逐年增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考形式的改革也开始启动。2000年1月,北京、上海、安徽三地首先试行了春季高考,二次高考由此拉开序幕。2000年3月,第一批春季招生6000多人入学,成为新千年第一批大学生。
春招已实行了3年,为了解春季高考的实施状况,在校春招生的学习、生活及心理状况,并为春考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提供参考,我们对春季招生及春招制度相关问题在京、皖两地进行了调查。
从调查结果看出,春招制度得到了普遍支持,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春季高考刚刚起步,因而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在报考阶段,可选择的院校及专业的数量与质量有限,降低了考生及家长的预期值;在校春招生存在相当心理压力,部分春招生认为面临不公平待遇等。在总结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我们试提出以下建议:
增加参加春招的院校,鼓励一流大学参招
调查显示:春季高考得到较普遍支持,51.4%的被调查者支持春季高考,他们认为:春季高考打破了传统的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给落榜生增加了一次机会。同时,多数家长认为:孩子成绩好的当练兵,成绩差的当机会。其原因是春招制度没有给考生及家长足够的信心和诱惑力。因此,要调动考生及家长、参考高中的积极性,防止“春考只为练练兵”等现象的出现,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增加参招的院校,扩大考生选择的范围;鼓励一流大学参招,吸引高分落榜生参考和春考高分生入学,从而一定程度上解决在录取阶段出现的诸如“高分销档,低分入学”等问题。
促使春招院校加快软硬件资源建设和进行适当教学计划调整
近年出现的高校扩招带来的“学校资源供应不足”等现象引起了人们对扩招的阶段性、程序性进行思考。教学资源的不足,一方面导致部分春招生认为没有享受与秋招生同等的资源待遇;另一方面,秋招生认为春招生的入学冲击了学校教学秩序。这导致了春招生的心理压力,调查显示:61.5%的春招生存在因春招生身份引起的心理压力,27.2%的春招生认为自己在享受待遇上与秋招生有很大不同。春招生入学后,给参招院校的软硬件资源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压力,由于资源问题,部分学校现今都不能妥善解决春招生的住宿问题。一些春招生还反映,由于春招与秋招的时间差,一些学校配不齐专业课老师,某些课程只能由其他老师代上,因此出现一些课程安排不合理的现象;春招生入校对教学资源带来冲击,影响了秋招生对春招生的看法;受各种舆论的影响,社会上也对春招生产生了偏颇认识,如“春季高考成为落榜生的接收站”等等。
因此,春招院校应该加快学校的软硬件建设,高校的春招规模应与资源的承受能力相匹配。
将春招录取人数计入各参考高中同年升学率
调查显示:67.8%的参考高中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也没有相应的教学安排。尽管个别学校做过专门的复习,但也并没有做到全科复习。据调查,原因有:一、2000年春考时间确定得太晚,没有时间进行复习;二、学校不愿意因为春考而打乱教学计划;三、部分地区春考生的录取不计入升学率,大部分高中教师爱莫能助。因此,将春招录取人数计入各参考高中同年升学率很有必要。
加快制度建设,尽快出台具体的春招政策保障措施
在对问卷题“您对春招制度、春招生的一些看法、想法及建议”的回答中,有50.8%的春招生重点提到春招的相关政策保障。就目前而言,举办针对春招毕业生的招聘会、见面会的可能性较小,如果没有相关政策保障,春招生就业将面临种种困难。
对于考研,如果2000级春招生同99级秋招生一同考研,则意味着将提前半年毕业,也将由此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如果同2000级秋招生一同考研,则考研只能在离校后进行。考研时间的不确定也给春招生制定学习计划带来诸多不便,同时将会降低春招生在考研中的竞争力。如果高校能尽快推行完全学分制,只要学生修满学分,就可以提前或推迟毕业。这样,春招生考研、就业问题就可以解决。
春招制度的完善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更需要教育部门充分重视。
第11版(教育)
专栏:
可贵的铺路石
——追记武汉大学原副校长刘花元
杨小岩
当我们满怀喜悦跨入新的一年,进一步深化高教改革的时候,怎么也忘不了为高教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最后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原武汉大学副校长刘花元。刘花元离开我们3年多了,但他朴实的音容笑貌,平易的领导风范,高尚的品格操守,仍然镌刻在我们心里。他是高教改革的探索者,是教育管理的实干家。
1969年9月,刘花元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刘花元从教学岗位调到教务部门工作,是1972年的事。那时在“四人帮”一伙炮制的“两个估计”的干扰和束缚下,真正的教改寸步难行。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到珞珈山,高校的教改才开始。刘花元和同志们一道,立即投入武汉大学教育改革的热潮中。自1978年以来,他先后积极倡导并参与制定武汉大学学分制、导师制、插班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保送制以及校际联合办学等诸多方案。武汉大学教学改革搞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在全国教育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时被人们誉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特区”。
在学科建设、教材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方面,刘花元也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1987年他还倡导并筹资建立了武汉大学教学改革基金和建立教学工作顾问制度。武汉大学教学质量一直能够保持着较高水平,是与刘花元一贯脚踏实地的作风分不开的。
刘花元的探索精神源于对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对教学管理的实践。他长期从事教学管理工作,并担任《高等教育管理》课程的主讲教师。他与别人合著《大学教学管理引论》等5部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以其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在校内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刘花元是一个勤奋工作、坚持原则的领导者,他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他要求别人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26年的教学管理工作,他始终兢兢业业。武汉大学每一幢教学大楼,每一幢学生宿舍,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刘花元对待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他参与会议的文件和个人发言稿,都是自己动手撰写,从不假手他人。对委托下属起草的文件,他都一字一句认真推敲,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
刘花元一向办事公正,不徇私情。1998年,他的小女儿参加高考,距武大的录取分数线差7分,学校领导考虑到他当时已因癌症住院化疗,决定报请省教委批准予以照顾,刘花元婉言谢绝。
在长期工作中,刘花元积劳成疾。1997年夏季,他担任教育部一个教学评估专家小组组长,在湖南吉首大学进行评估。深入调研后,他当晚亲自撰写评估报告,直到第二天凌晨写完,终于坚持不住,摔倒在地。返校后他到校医院检查,才知患的竟是癌症。治疗期间,刘花元一直放心不下他为之倾注心血的事业,时刻惦记着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就在逝世的前些天,他还坚持参加学校党委常委会。
一位诗人说过:“如果老是把自己比作珍珠,就会感到被埋没的痛苦”。刘花元从不把自己比作珍珠,他只是把自己当成一块铺路石,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毕生的心血铺向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胜利的坦途。
第11版(教育)
专栏:
创新:闪光的灵魂
——读周绍森的《科技创新论》
杨叔子
科技创新问题,已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中国加入WTO后,无论是遵守世界贸易的统一规则,还是提高自己的竞争力,都亟待在科技领域,特别是那些关键的科技领域中要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要有自己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才能的科技队伍。周绍森的《科技创新论》在创新大事上做了一件十分出色的工作。
在全书三篇九章的“纲举目张”的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到,讨论是从“科学”这一基础上开始,在“技术”这一关键中着力,终结则以“人才”、“教育”收尾,高度重视的是作为科学技术创新主体的“人”的“思维”在创新中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地位,全书处处在告诉读者,科技创新,“人”为其本,以“人”为本,创新是为了人,只有充分发挥和挖掘人的创新力,创新才能成功。所以,在“创新”这个总纲中,我们读到了作者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及其相结合的崇尚。
在书中,作者不仅讨论了现代科学发现的重大意义,还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科学世界创新的图景;不仅分析了科学创新与技术发明之间的互动关系,而且讲述了一个个很有趣味的技术发明故事;不仅阐述了当代科技创新的崭新内涵,而且展示了世界主要国家在科学创新方面新的竞争态势;不仅阐发了人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揭示了未来世界中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全书处处透出一种智慧的亮光。
第11版(教育)
专栏:
给外来童一个温暖的家
为解决外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天津市河北区教育部门在辖区内创办了江南寄宿小学。学校专门招收外来人员子女,按照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每个学生月吃住费用仅需300元,收费在天津寄宿学校中是最低的,但学校却给了孩子们一个温暖的家。
图一:老师到宿舍了解孩子们的生活情况。
图二:学生在上语文课。
图三:学生在上电脑课。
新华社记者刘海峰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