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有远见的决议
朱梦魁
联合国安理会13日以14票赞成、1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1397号决议。决议的要点有两个,一是表示支持建立巴勒斯坦国;二是呼吁巴以双方配合国际社会的和平努力,停止暴力冲突。这是自2000年9月巴以爆发大规模冲突以来,联合国安理会首次以决议的形式确认了巴勒斯坦建国的权利。更值得注意的是,这项决议案是由一贯袒护以色列的美国首次提出的。
最近一个时期,中东和平进程陷于全面停顿,巴以冲突已经演变为一场持久的战争,造成了双方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大批巴民居被毁。在愈演愈烈的冲突中,以色列军队蓄意对阿拉法特总统府和巴民族权力机构等象征巴主权的目标狂轰滥炸,逮捕并囚禁了数以千计的巴勒斯坦人。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日前对以色列首次提出严厉批评,就连美国也反对以色列滥用武力,敦促以色列解除对阿拉法特的软禁,为美特使津尼出访中东营造适宜气氛。1397号决议的通过表明,国际社会将要下大气力拯救中东和平,让巴以人民彻底摆脱战祸与杀戮的蹂躏。
回首近期巴以冲突激化的走向,表面的原因是安全谈判导致巴以分歧加剧,双方激进势力抬头。但实质的问题是,沙龙政府不愿意承接以色列前任政府的谈判成果,转而对巴勒斯坦实行强力高压政策和“定点清除”政策,迫使巴方在领土和建国问题上作更多让步。由于以色列的强硬政策和确定巴建国的问题遥遥无期,致使巴人民的失望和绝望情绪有增无减。在这一形势下,巴方以各种形式进行的反占领斗争再度高涨。残酷的现实又一次证明,和平利益与安全环境应为巴以双方所共享,滥用武力和崇尚暴力都与中东和平的目标背道而驰。
最近,沙特王储阿卜杜拉提出中东和平新倡议:以色列撤出自1967年以来占领的阿拉伯领土,阿拉伯国家集体承认以色列的安全存在。这一建议的重要内涵是阿拉伯国家收复失地和巴勒斯坦建立独立国家,同时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实现关系正常化。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普遍欢迎这一建议,最终认识到巴勒斯坦建国才是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恢复巴勒斯坦人民独立、建国和难民返回家园等合法权利的根本途径。值得注意的是,沙特在阿拉伯首脑会议前夕宣布,这一建议是阿拉伯国家给沙龙“最后的和平机会”。而美国日前在安理会上能首次表示支持巴勒斯坦建国,亦属难能可贵的识中东时务之举。但愿美国的中东政策能及时纠偏,并切实承担它应当承担的责任。
第10版(国际)
专栏:
美各界批评核态势评估报告
本报讯美国国防部提交给国会的《核态势评估》秘密报告3月9日在《洛杉矶时报》披露后,在美国国内引起强烈反应。美各界人士纷纷批评、指责这种核政策是在刺激各国发展核武器,正在给世界带来新的危险。
美国《洛杉矶时报》13日刊出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和克林顿政府时的军控特使格莱汉姆合写的文章,批评《核态势评估》秘密报告是“超级强国的糟糕计划”。
文章指出,它如果成为美国的官方政策,那么可以预期,核武器将在全球扩散,我们将生活在一个更危险的世界,美国的安全将会更加失去保障。文章说,这样的核武政策等于是从原来的“相互确保摧毁”转向了“单边确保摧毁”。
美国国际问题专家吉尔·纳尔逊12日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网站上发表文章,认为布什政府考虑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核武器,从外交上说是愚蠢的,从战略政策上说是不明智的,从道德理念上说也是不能接受的。
吉尔指出,这是美国核政策的重大调整,也是对全球削减核武器努力的阻碍。民众不能被布什政府官员所谓“该报告仅是评估并非计划”的冠冕堂皇的托词欺骗,五角大楼抛出《核态势评估》报告,就是为了影响政府官员的决策和外交政策的制定。“9·11”事件是一场悲剧,阿富汗战争还在继续,一些国家和政治派别敌视美国,拉登及其同党还逍遥法外,然而,这些都不足以成为政府对核策略进行重大调整的理由。
文章最后提到,《核态势评估》被媒体披露后,美国在欧洲、中东以及亚洲的盟国都表达了震惊或抗议。作为美国人,我们不能仅仅局限在只是加入到这种反抗的怒潮中去,我们应该引领这种抗议浪潮,表达我们的愤怒。保持沉默就是默认政府这种危险而愚蠢的行为,就是允许让这种行为上升为国家政策。
《纽约时报》12日发表题为《美国是个核流氓》的社论,批评《核态势评估》秘密报告“破坏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社论指出,这份核评估报告提出要降低美国使用核武器的限制条件是“不顾后果的愚蠢”行为。
社论说,如果别的国家计划发展新型核武器,并考虑对一些无核国家实施先发制人的攻击,华盛顿就会将该国列为危险的“无赖国家”。但五角大楼的核评估报告却建议美国自己这样做。
社论说,由于一些国家谋求发展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美国保持可靠的核威慑是对的,但五角大楼的评估报告降低了美国使用核武器的限制条件,破坏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错误的。
社论说,《核态势评估》报告还要求发展旨在打击地下设施的新型核武器。在美国的核武库中增添新型核武器需要恢复核试验,这就意味着美国要放弃自愿暂停核试验的承诺。
第10版(国际)
专栏:
国际社会欢迎安理会支持巴建国
综合新华社电联合国安理会13日通过1397号决议,首次表示支持巴勒斯坦建国的“远见”,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13日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欢迎安理会通过关于中东问题的新决议,强烈敦促巴以双方领导人按照决议要求立即停止一切暴力冲突,为通过谈判实现政治解决中东问题创造有利条件。他呼吁巴以双方领导人在执行“米切尔报告”有关建议等方面加强合作,并采取措施,努力恢复中东和谈。
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秘书长穆萨14日在开罗发表声明,对联合国安理会日前通过的关于建立巴勒斯坦国的决议表示欢迎,并敦促有关各方作出努力,尽快使决议付诸实施。穆萨指出,安理会的这个决议是国际社会在调解阿以冲突方面迈出的“重要和实质性”的一步。这项决议向以色列政府传达了明确的信息,那就是国际社会坚决反对以政府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采取的武力镇压政策。
法国外交部发言人13日发表谈话时指出,联合国安理会13日晚通过的关于中东问题1397号决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法国要求以色列从巴勒斯坦领土撤军。发言人说,这是安理会自2000年10月之后第一次通过有关中东问题的决议,同时也是安理会首次在一项决议中提出建立巴勒斯坦国的主张,决议表示支持关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两个国家在一个地区中共同存在”的主张,这符合中东和平进程业已达成协议的精神。发言人指出,这项决议案是由美国政府提出的,而几天前美国还拒绝在安理会采取任何主动行动,这表明美国准备重新承担它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摩洛哥外交与合作部13日发表新闻公报,对联合国安理会当天通过的关于中东问题的1397号决议表示欢迎,并重申摩支持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的立场。公报指出,安理会新决议在“公正、持久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有关各方应以此为契机,立即停止暴力冲突,在“特尼特计划”和“米切尔报告”的基础上恢复和谈。
挪威首相邦德维克13日在挪威议会发表讲话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支持建立巴勒斯坦国,具有非常积极的历史性意义,但目前当务之急是国际社会必须向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施加强大的压力,迫使双方采取行动停止一切暴力与恐怖活动、恢复和平谈判。只有这样,才能使安理会的新决议避免重蹈以往许多决议的覆辙。
瑞典外交大臣安娜·林德13日在斯德哥尔摩发表声明说,联合国安理会第一次表示支持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可以作为两个国家在安全和被承认的边界内和平共存的远见,这具有积极的意义,并为中东和平进程指明了方向。
第10版(国际)
专栏:
朝抨击美核攻击新计划
韩舆论呼吁阻止核战争
本报平壤3月14日电记者赵嘉鸣报道:朝鲜外务省发言人13日在此间警告说,如果美国针对朝鲜的核攻击计划被确认是事实,朝鲜将放弃朝美协议,并采取对应措施。该发言人是针对日前美国媒体披露的美国将朝鲜、俄罗斯、中国等7个国家作为计划中的核攻击目标一事作上述表示的。
这位发言人说,在1993年的朝美联合声明和1994年的朝美框架协议中,美国都对朝鲜作出了“不对朝鲜使用核武器和不以核武器威胁朝鲜”的保证。在该保证的基础上,朝鲜方面在过去8年里忠实地履行了旨在改善双边关系的朝美框架协议中所承诺的有关义务,冻结了核设施。但此次披露的布什政府的核攻击计划表明,美国无视任何国际协议,仍然谋求以实力称霸世界。对成为其障碍的国家,美国将推翻所有的双边协议,实施核打击。全世界对此感到震惊和忧虑。
本报汉城3月14日电记者王林昌报道:美国国防部秘密报告披露后,韩国舆论深为震惊。《中央日报》、《东亚日报》、《朝鲜日报》等各大报刊纷纷在显要位置转载了这一消息,并发表社论或文章,谴责布什的核政策,呼吁在朝鲜半岛上阻止核战争的发生。
《东亚日报》在一篇社论中指出,美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的《核态势评估》报告,表明布什政府在“9·11”事件发生以后正单方面图谋将国际形势向着自己希望的方向扭转,让人深感忧虑。它将从根本上改变围绕核武器形成的国际社会的结构。社论说,朝鲜半岛由于日内瓦协议和朝鲜表示推迟发射导弹而度过了危机,“决不能因为美国政策的变动而再次陷入紧张状态”。
《中央日报》的一篇专论指出,7000万朝鲜半岛人可能遭遇的最大灾难就是核战争。在今后朝鲜可能进攻韩国的南北战争中,能够使用核武器的国家不是朝鲜就是美国。但至今尚没有证据说朝鲜已经掌握了核武器。这样看来,美国的核武器就成了问题。美国布什政府把朝鲜、中国等设定为可以利用核武器进行防御性攻击的国家,这种逆时代潮流而动的核战略如果用在朝鲜半岛,其后果不堪设想。
《朝鲜日报》发表的汉城大学外交系一位教授的文章指出,即便是为了反恐或者为了解决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利用战术核武器进行攻击的行为也是不适宜的。自20世纪90年代初朝鲜半岛宣布非核化以来,韩美曾为营造无核的朝鲜半岛而倾注努力,当今,双方也应进行合作,“按照遵守这一方向推进新的核政策”而努力。
第10版(国际)
专栏:综述
美国经济刺激法案出台
本报驻美国记者王如君
美国总统布什3月9日在白宫签署了国会前一天批准的新的经济刺激法案,从而使其成为正式法律。
布什在签字仪式上说,尽管美国经济已经出现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迹象,但“我们不能无所作为,只是在那里期盼经济进入持续复苏”。布什说,他希望经济出现全面强劲的复苏,为美国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根据新的经济刺激法案,政府今年将向美国经济注入510亿美元,明、后年分别注入430亿和290亿美元。实施这一法案的主要内容是:在去年“9·11”事件后失业率超过4%的州,将失业工人领取失业救济金的时间在原来26周的基础上增加13周;对企业今后三年的新投资项目减税30%,制造业和高科技公司将是最大的受惠者;在纽约下曼哈顿开辟一个“自由区”,以后10年减税50亿美元,以帮助纽约恢复元气等。
这一法案是共和、民主两党妥协的产物。去年“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经济受到沉重打击。布什政府本来希望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动用货币手段的同时,再施以财政刺激,双管齐下,促使经济快速复苏。可是,由于共和、民主两党意见相去太远,共和党控制的众院先后通过三个经济刺激法案,均未获参院通过。这次的经济刺激计划得以在众院以417票对3票通过,在参院以85票对9票予以放行,主要是由于共和党删去了前3个法案中民主党强烈反对的内容,如加快削减个人所得税的步伐,废除企业必须缴纳的最低公司所得税等。
这一法案是美国政治领导人向国民的一个交待。去年“9·11”事件后,共和党和民主党虽然在反恐战争方面一致对敌,但在振兴经济层面却是“各走各的路”,美国老百姓早有怨言。到今年3月11日,“9·11”事件即将过去半年,经济刺激计划如果还不见出炉,无论执政的共和党,还是在野的民主党,谁都讨不了好。因而,国会两院以及白宫才加快速度,赶在3月11日之前推出经济刺激法案。这一法案是瞄向选举的“政治决定”。今年是美国中期选举年,众院全部435个席位、参院34个席位、50个州中的36个州长都要经过新的角逐而产生。布什总统虽然因反恐战争而获得高支持率,可在振兴经济上却迟迟未见成效。前几日,布什不顾国际社会反对而提高钢铁进口税,此次又做出让步,力促实施新的经济刺激计划,就是着眼中期选举。民主党亦如此。尽管它曾以充足的理由使共和党的三个方案搁浅,但要赢得今年的中期选举,以及有利于在两年后总统大选中比拼,也需拿出点东西争取民心。所以,民主党人声称,此次新方案反映的是他们早已提出的主张。
一些分析家认为,这项经济刺激计划来得晚了点。但“迟到总比不到要好”,对已露复苏迹象的美国经济将会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最近几周,美国经济喜报频传。去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达到了1.4%;同期非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了5.2%,大大高于原先估计的3.5%;今年2月,反映美国制造业活动的指数比1月份上升了4.8点,达到54.7点,结束了连续18个月的下滑,走上了增长之路;最受关注的失业率,去年12月达到了5.8%,今年1月下降至5.6%,2月又下降到5.5%。这一系列经济指标令人们对美国经济普遍看好,一向谨言慎行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3月7日在向参议院作证时也作出了最为乐观的评价: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美国经济已经开始复苏。
多数经济专家认为,美国经济此轮衰退只是去年第三季度出现了一个季度的负增长,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短暂而温和的一次衰退”。目前来看,经济复苏的条件基本成熟,新的经济刺激计划开始启动;去年美联储连续降息11次,今年将会产生明显效果;布什政府力主实施的1.35万亿美元的减税计划已于去年启动,今年可使美国家庭的税后收入增加380亿美元;去年“9·11”事件之后国会通过的400亿美元反恐怖和经济重建计划以及150亿美元的航空业援助计划,已开始一步步到位。新增的数百亿美元军费和国土安全投资,也将对美国经济起到强劲的拉动作用。
(本报华盛顿电)
第10版(国际)
专栏:
非统认为津大选公正自由
本报约翰内斯堡3月13日电记者李新烽报道:津巴布韦总统大选结果今天揭晓,穆加贝再次蝉联总统。非统组织等认为大选透明、可信、自由和公正,呼吁国际社会接受大选结果。
非洲统一组织、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南共体)部长理事会以及南非和尼日利亚等组织和国家派往津巴布韦的大选观察团纷纷表示,津巴布韦总统大选是透明、可信、公正和自由的,他们呼吁国际社会尊重津巴布韦人民的选择,接受津巴布韦总统大选的结果。
非统组织津巴布韦总统大选观察团团长蒙格拉指出,根据对大选的全过程,包括投票、核证、选票计算等选举的各个阶段进行观察和监督,“总体而言,这次大选是透明、可信、自由和公正的”。南共体部长理事会观察团表示,这次大选是津巴布韦人民意愿的真实反映。
南非政府派往津巴布韦的总统大选观察团认为,大选是合法的。姆贝基总统表示,南非将一如既往,支持津巴布韦的土地改革和经济复兴。与此同时,南非执政党非洲人国民大会、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国家和组织电贺穆加贝再次蝉联总统。
津巴布韦总统大选结果今天揭晓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丹麦和欧洲津巴布韦大选观察团等认为大选“不公正、不自由”,表示拒绝接受大选结果。
第10版(国际)
专栏:
意一记者在巴遭枪击身亡
罗马要求以方作出解释
据新华社罗马3月13日电(记者宋建)意大利外交部秘书长朱塞佩·巴尔多奇13日召见以色列驻意大利大使埃胡德·戈尔,要求以色列方面就意摄影记者拉法埃莱·奇列洛当天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拉马拉遭以军枪击身亡一事作出解释,并要求以方对此事进行调查。
据报道,奇列洛自2月份前往巴以冲突地区采访以来,一直为意大利最大的日报《晚邮报》供稿,13日,当奇列洛在拉马拉市中心报道以色列军队袭击巴勒斯坦难民营时,一辆相距200米远的以色列坦克突然用机枪向他扫射。奇列洛腹部中了6弹,他捂着伤口冲进附近的一家巴勒斯坦医院,但由于途中大量失血,到医院后不久便不治身亡。
奇列洛遇难的消息令意大利全国震惊。正在南非访问的意大利总统钱皮对新闻界说,奇列洛的遇难令他深感痛心,他对新闻从业人员在战乱地区的危险工作表示敬意。正在沙特阿拉伯访问的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也发表谈话说,意大利为中东地区灾难性的恐怖局势付出了代价。
意大利驻耶路撒冷总领事迅速赶赴拉马拉出事地点调查,意大利驻以色列大使圣阿加塔也已要求以色列军方对此作出解释。
奇列洛从事摄影新闻报道已有10年,经常出入世界各地冲突的热点地区,先后在黎巴嫩、卢旺达、科索沃、厄立特里亚、塞拉利昂以及阿富汗地区采访。
第10版(国际)
专栏:
萨苏当选刚果(布)总统
据新华社布拉柴维尔3月13日电(记者张克千)刚果(布)内政、安全和领土管理部长奥巴13日晚在此间宣布,现任总统萨苏在10日举行的第一轮总统选举中获得89.41%的选票,从而当选刚果(布)总统,任期7年。
萨苏当选后说,这是刚果(布)全体人民的胜利。他呼吁反对派候选人与他携起手来,为国家的重建和现代化而努力。
参加这次总统竞选的还有6名反对派候选人。全国170多万选民中,有74.7%的人参加了投票。欧盟、非洲统一组织以及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国家集团等机构派出100余名观察员监督刚果(布)的这次选举。此后,刚果(布)还将举行国民议会、地方和参议院选举。
刚果(布)于1992年首次举行总统选举,利苏巴获胜当选总统,任期5年。1997年6月刚果(布)爆发内战,萨苏于当年10月夺取政权并出任总统。
第10版(国际)
专栏:
美结束“蟒蛇行动”
布什称要“对付”萨达姆
据新华社华盛顿3月13日电(记者谭卫兵)美国中央司令部发言人希尔费蒂13日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部队已经结束了在阿富汗东部城市加德兹附近山区进行的代号为“蟒蛇行动”的清剿行动,在为期12天的战斗中,估计打死了800名“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武装分子。
希尔费蒂说,阿富汗临时政府的部队当天收复了沙尔科山谷的最后一个被“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武装控制的高地。在整个“蟒蛇行动”中,美军及其盟军没有消灭一名“基地”组织的高级领导人。
这次“蟒蛇行动”是在3月1日夜间打响的。开始几天,联军部队遇到敌人的顽强抵抗,战斗一度十分激烈,美军的两架直升机被敌人的火力击落,共有9名美军士兵阵亡,40多人受伤,阿富汗政府军有7人阵亡。
据新华社华盛顿3月13日电(记者谭卫兵)美国总统布什13日说,他对伊拉克的状况深为关注,美国将会“对付”伊拉克总统萨达姆。
布什是当天在白宫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这番话的。他说,美国不会容忍像伊拉克这样的国家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美国的前途。美国保留对“一个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作出各种行动选择的权利。
第10版(国际)
专栏:
俄重申对北方四岛立场不变
新华社莫斯科3月13日电(记者吴学兰)俄罗斯外交部长伊万诺夫13日说,俄罗斯对北方四岛的立场没有改变,仍以2001年3月25日俄日首脑会晤时签署的联合声明为准。
据俄塔社报道,伊万诺夫当天在国家杜马发表讲话时还指出,俄罗斯没有同日本就北方四岛归属问题做过交易,双方也没有进行秘密谈判。目前,两国正就划定领土边界以及如何用和约的方式把它确定下来进行磋商。
他还说,这方面的工作暂时没有实质性进展,但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应放弃谈判。
另据报道,伊万诺夫13日在会见来访的日本副外相时说,俄日首脑在去年3月会晤时已就发展双边关系确定了方向,即今后两国将在国际舞台开展战略协作、扩大经贸合作并就签署和约进行谈判。俄外长强调说,俄罗斯和日本必须就此不断进行对话。
第10版(国际)
专栏:
阿富汗前国王将于近期返国
据新华社喀布尔3月14日电(记者米立公、潘云召)驻阿富汗国际安全部队发言人14日在此间说,阿富汗前国王查希尔将在本月20至26日间返回阿富汗,但具体日期仍未确定。
这位发言人对新华社记者说,国王的代表曾就国王在阿富汗的安全事宜与安全部队进行了接触和讨论,但目前尚未确定最终的安全安排。
这位发言人说,根据有关协议,安全部队的保护范围只局限在喀布尔地区,所以如何保护查希尔在喀布尔以外的安全是目前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第10版(国际)
专栏:
阿富汗临时政府执政后,重新开放的电器音像市场异常红火。位于首都喀布尔市中心的赛迪克奥马尔电器专营市场开业不足两个月,90多家电器音像商店生意兴隆。目前在喀布尔,经营电器音像制品的商户多达2000多家。图为喀布尔一家经营家电的店主在调试电视节目。他现在每天能售出7至8台电视机和100多张VCD盘。新华社记者艾尼瓦尔摄
第10版(国际)
专栏:
3月13日,针对最近以来日益加剧的巴以冲突局势,数千名以色列犹太教信徒聚集在耶路撒冷老城哭墙下举行集体诵经活动,祈祷和平,呼吁消除仇恨,结束冲突。新华社记者聂晓阳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