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地方形象展示)
专栏:
吴江市形象名片
▲国家卫生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市
▲全国文化、体育、科技、计划生育先进市
▲国家素质教育实验区和国家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市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地区
▲中国健康城市创建试点市
▲江苏省首批文明城市之一
第12版(地方形象展示)
专栏:
铁的纪律 铁的手段 铁的恒心
吴江全力打造环保型城市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中间有吴江。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的江苏省吴江市,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努力加强环境保护,创造最佳投资环境,经过3年多的努力,吴江变得更加亮丽。放眼望去,运河两岸,绿树成荫。漫步街头,轻风拂面,碧水蓝天。广场上,孩童嬉戏,市民歇息,一派文明、祥和的气氛。
繁华整洁的市区,一条条街道上流动着一个个亮丽的“黄马甲”。这些“城市美容师”,每时每刻都在注视着路面,随时清扫不意而至的纸屑、树叶等,这样的镜头天天都能看到……
一批远道而来的考察吴江经济开发区的客商,面对区内蓬勃发展的电子资讯产业,兴致勃勃地提出要创办电镀工厂,这在许多地方求都求不来的事,在吴江却得不到批准。几位外商在参观游览东太湖后,找到市里申请投巨资兴办造纸厂,以充分利用太湖丰富的蒿草、芦苇等,但被市委、市政府婉拒,原因是这些项目会污染环境。在吴江,类似的事情可以说上一大串……
近年来,吴江市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文明建设同步推进;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致力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同时,切实抓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先后获得了中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江苏省首批文明城市等一系列光荣称号。市委书记朱建胜说:“我们不能就此满足,我们还要努力创建成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把吴江建设成为最适宜人居和创业的人间天堂。”
吴江市委、市政府把“保护生态环境、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目标写进了市党代会和人代会的工作报告,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搞好防治污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并明确了“突出重点、主攻难点、城乡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
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以马明龙市长为组长的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领导小组,把各项创建任务纳入了每年的市镇两级环保责任制内,还以“军令状”的形式把具体工作层层分解下达到各有关部门。市长马明龙说:“环保工作是硬仗,我们要纠正某些企业的短视行为,不把环境搞好了,发展经济也就没有了意义,我们要让优美的环境也成为一种生产力。用铁的纪律、铁的手段、铁的恒心来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为实现这个目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目前,支柱产业丝绸轻纺业已由占经济总量的80%调整下降到35%,并严格控制传统丝绸印染业等有污染企业的发展,实行了不合格淘汰制,坚决不再新增污染项目。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无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如今,160多家电缆光缆、电子资讯企业已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
吴江市加大了环保投入力度。自1995年以来,用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已达10多亿元,直接用于工业治污投入达4亿多元,24家治污不力的企业被关停并转,其他排污企业也得到有效治理,先后通过了省、市达标排放考核验收。盛泽镇几年前日处理污水能力1.5万吨,现在日处理污水能力已达到12.5万吨。目前,全市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已列入了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
全市加大了对环保的监管力度,建立了三级监管网络。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不定期组织检查;乡镇环保部门更是每天都要进行监督。并逐步启动了自动化监控网络,对企业进行远程电脑监控,查出有偷排放行为的便处以重罚。市里还专门开设了“12369”环保投诉电话,鼓励群众举报。
全市加大了对河道的“双清”力度,全面清除河底淤泥和水面漂浮物,对全市2280条河流的清淤做到5年一次轮回,整治了环境,改善了水质。对市区加大了绿化、美化、亮化力度。城市每年新增绿地8万多平方米,新建一大批绿色广场、绿色带。同时还精心构筑并形成了一批融水乡风貌和现代情韵于一体的绿色景点、特色景观区。如京杭大运河和太浦河“珍珠项链”绿色风光带、环太湖生态保护区等。
全市还加大了城乡联动、整体推进力度。全市18个建制镇个个都被评为省级卫生镇,其中七都镇被评为全国卫生镇,还有14个镇已成为烟尘控制区。
据最新资料显示:吴江市境内的主要河流水质保持了国家3—4类标准,而东太湖的水质达到了2类水标准。全市大气总体质量保持在2级标准水平。现在,吴江周边大城市流传着一句口头语:双休日到吴江休假“洗肺”去!
保护环境就是为民造福,保护环境就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体现。环境资源是独一无二的财富,只有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并重,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兼顾,才能确保吴江经济社会发展长盛不衰。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实现了经济和环境的“双赢”。有关资料表明:“九五”期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都保持了较快增长,去年分别达到200多亿元和3130美元。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5.22%,去年实现了15.29亿元。年进出口贸易额超过15亿美元,私营个体经济发展强劲,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年递增5%和8.3%,较好地保持了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良好的人居环境吸引了海内外创业者纷至沓来,现在全市累计吸引利用外资已超过30亿美元,吸纳内资40多亿元。旅游业年接待中外游客超过190万人次。
市委书记朱建胜说得好,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经济最重要的基础和不可缺少的条件。更重要的是,良好的生态环境预示着一个地方的发展潜力和生机。
“朋友啊朋友,请到吴江来,香樟树儿吐翠,月季花儿开。这里就是人间天堂,如诗如画春常在,愿吴江秀丽的风光陶醉你心海!”吴江,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环境优美舒心的环保型城市正在崛起。
第12版(地方形象展示)
专栏:
吴江三大支柱产业
中国最大的丝绸纺织品生产出口集散中心之一。吴江的丝绸纺织业已从过去“日出万匹,衣被天下”的传统工业升级为具有世界影响的现代工业。全市拥有现代化无梭织机3万余台套,年产真丝绸和化纤纺织品达20亿米,产品畅销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真丝绸产量、出口量分别占全国的1/8和1/6,化纤纺织品产销量占全国总量的1/5。吴江的“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年交易额在138亿元以上,丝绸强镇——盛泽镇被国家科委列为国家级丝绸支柱产业星火密集区。
中国最大的通信电缆光缆生产基地之一。吴江的光纤通信电缆业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永鼎集团、亨通集团等7家通信电缆企业被列入全国大型电缆生产企业,目前全市拥有通信电缆、光缆、电力电缆生产线200多条,年产各种规格通信电缆4000万对公里、光缆260万芯公里,约占全国总量的1/4。现在这些企业又依靠科技进步延伸发展,开发生产了光有源器件、光无源器件等一系列通信新产品,企业孕育着新的飞跃。
中国知名的IT产业聚集发展区和电子信息产品加工制造基地。以台资为重点的电子资讯产业是吴江面向新世纪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产业。以吴江经济开发区为龙头,以松陵、同里、芦墟等乡镇开发小区为配套的电子资讯产业工业园,已初具规模,吸引世界电子资讯企业,中外著名企业纷至沓来,投资发展。目前,吴江经济开发区电子资讯企业已达120多家,投资总额超过10亿美元、千万美元以上的企业40家。区内主要开发、生产和出口手提电脑、电脑主机、显示器、扫描仪、手机、电源供应器及其周边配套产品,电子资讯类产品,从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电路板、连接线、五金元件塑胶制品、扫描仪、显示器到电脑整机等,形成了一条相互配套、组合较为完整的电子资讯产业链。世界知名的电子资讯业大公司如华渊电机、美齐科技、诚洲电脑、全友电脑、台达电子、大同电子、华宇电脑、大腾电子、中华映管等纷纷进驻吴江经济开发区。这些企业全部投产后,将会形成年产2亿台微型电机、500万台DVD光驱、300万台扫描仪、1000万台显示器、300万台笔记本电脑、400万台电脑整机的生产能力。
第12版(地方形象展示)
专栏:
吴江创建最佳投资环境
一年引进外资逾七亿美元
以丝绸工业闻名于世的江苏省吴江市,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过程中,坚持走既要“衣被天下”,更要“碧水鱼虾”的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的道路,3年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10多亿元,努力营造最佳的投资环境,中外客商纷至沓来,2001年全市吸引合同外资7.08亿美元。
吴江市于1998年下半年动员全市人民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市首先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入手,控制新污染源产生。他们积极压减了丝绸印染等重污染行业比重,大力发展电子资讯、通讯电缆、新型建材等无污染或轻污染行业。同时,全市先后投资3亿多元,限期治理工业废水污染源,确保企业达标排放,关停并转了24家治理不力的污染企业。
吴江市大规模开展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高了现代化城市的品位与档次。先后投资6亿多元,扩建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城市污水截流工程,建成了日处理两万吨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厂和一批城市环保基础设施。还投资2000多万元,新铺设液化气管道41公里,使城市气化率提高到100%。改造了原来的垃圾填埋场,并投资2000万元在运东建造标准化垃圾填埋场。市区先后投资了500多万元,新增绿地面积达10多万平方米,基本实现了“有河必有路,有路必有绿,有绿必有景,有景必有特色”的要求。
通过3年的“创建”活动,吴江市的城市面貌大为改观,投资环境日益改善,对外开放的吸引力明显增强。目前,在10多平方公里的经济开发区内,已吸引了100多家以电子资讯产业为主的企业安家落户。
第12版(地方形象展示)
专栏:
市委书记朱建胜(左二)与有关部门领导商讨城市建设。
品质优良、品种丰富的丝绸产品展示。
光缆企业生产车间。
落户吴江经济开发区内的电子资讯类企业生产场景。
吴江市重视环保投入,图为现代化的工业污水处理厂。
第12版(地方形象展示)
专栏: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同里退思园。(本版照片均由潘福官、徐国平摄)
第12版(地方形象展示)
专栏:
既要“衣被天下”更要“碧水鱼虾”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