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2年2月27日人民日报第12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2-02-27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本次人代会群众关注什么? '...

第12版(聚焦人代会·群众关注什么)
专栏:

本次人代会群众关注什么?
编者的话
  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将于3月5日在京举行,会期11天。作为本届人大的最后一次会议,社会各界对本次会议给予高度关注。
  就本次会议群众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报国内政治部与人民网于2月2日至22日联合开展网上调查,共有数千名网友上网参加了调查,从20项问题中,选出了他们最为关注的10个问题。
  应广大读者要求,本版今天就这十个问题,特别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予以进一步诠释。
1.加强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2.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政治、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3.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4.推进依法行政和保障司法公正
5.积极扩大就业渠道,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6.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
7.推进农村及城镇医疗体制改革
8.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9.强化安全生产,防止重大特大事故发生
10.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源头治腐话教育
  作者戴俭明:现任中央纪委宣传教育室主任,经济学硕士,在中央纪委工作21年
  人民群众一直十分关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对今年的工作任务作了部署,提出坚持标本兼治,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其中教育起着重要的治本作用。
  一是把好“总开关”。世界观、人生观是人的行为的“总开关”,搞腐败的人,说到底,就是利用权力谋取私利的人,都是在这方面出了问题。从这几年教育实践看,运用正反典型,引导党员干部经常想想在领导岗位上应做点什么,身后应留点什么;时时问问自己是不是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这是从本源上启发和激励党员干部自觉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重要保证。这方面的工作做好了,做到震撼心灵的份上去了,相信会令很多人遏制以权谋私的欲望。
  二是提高自我约束力。我们常说要“慎独”、“慎微”,这样的自我约束力,源于个人的品德修养,具体表现在人要有“羞恶之心”、“是非之心”。50年前处决刘青山、张子善时,毛泽东同志再次强调礼义廉耻乃国之四维,是攸关国运的大事。我们就是要以这些提高党员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律的能力,使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教育就是要早敲警钟,免敲“丧钟”。
  三是增强法律意识。一些人走上犯错误犯罪的道路,一个重要原因是对遵纪守法不重视,对法律内容不甚了解。这几年开展的法纪条规教育,固然取得明显成效,但是还必须抓紧抓实抓到位,不留“死角”、“死面”,力求将在法纪面前“无知无畏”的现象降到最低度,这是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既定要求,也是党风廉政教育的重要职责。
加入WTO后,我们所面临的最大变化是:以前要走出国门才能真正参与国际竞争,如今不出国门就必须参与国际竞争——
加入WTO:走出认识上的三大误区
  作者徐印州:广东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广东商业经济研究会副会长
由于对WTO缺乏认识,不少人、不少单位和部门仍然是凡说WTO必论利弊,这种空对空的坐而论道,形成了认识上的三大误区:
一是恐慌。怕“狼真的来了”,以为“入世”以后外资企业会纷至沓来,国内市场有被跨国公司瓜分的危险。的确,WTO的原则之一是贸易自由化,要求其成员降低贸易壁垒,使贸易更加自由地进行。同时,加入WTO也会建立更加规范的竞争机制和更加有序的竞争环境,“狼”不可能横行无阻。我们所面临的最大变化是,加入WTO之前要走出国门才能真正参与国际竞争,加入WTO之后不出国门就必须参与国际竞争。这将无法回避。
  二是若无其事。以为“入世”有保护条款和过渡期,变化不会马上显现。一些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还很不熟悉WTO的规则,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中国加入世贸的承诺要在5年后全部兑现,但这宝贵的“过渡期”不是“保险期”而是“热身期”,5年内要为全部兑现承诺逐步作出努力,要为今后的长期发展做好准备。我们在政府运行机制、法律规则等许多方面还无法实现与WTO的合理对接,在过渡期内不可避免地将出现摩擦,有大量的工作要我们去做。
  三是事不关己。有些国有企业认为,企业一旦出问题自有国家顶着;不少个体和民营企业也认为自己“船小好掉头”。而在WTO的运行框架下,“优惠政策”、地方保护以及与企业业绩挂钩的补贴等终将被取消。企业的当务之急是,既要学会在WTO运行框架下参与竞争,又要学会如何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建设农村,必须繁荣城镇;振兴农业,必须发展非农产业;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
跳出农业抓增收
  作者宗锦耀: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副局长,多年从事农民增收和乡镇企业问题研究,参与制定多项有关政策
  目前,农民增收缓慢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如何打开“瓶颈”?就农业抓增收是没有多少出路的,必须跳出农业抓增收,努力增加农民的非农就业和非农收入。
  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呈恢复性增长态势,其中一多半来自乡镇企业工资收入和外出打工收入,而且这个趋势将会长期保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顺应这一规律,努力推动农民的非农就业,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农民增收问题说到底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过多,9亿多人要饭吃,没有出路,农民根本无法增收。
  建设农村,必须繁荣城镇;振兴农业,必须发展非农产业;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
  在农村劳动力就业方面,要开辟新思路、新领域,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其中一个正确选择就是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仍然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体,是农民增收的主体,是我国中小企业的主体,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主体,也是县域经济的主体。农民收入中来自乡镇企业的部分,仅以工资性收入而言,由1978年的人均10.74元上升到2000年的人均760元,22年间共计增长了69.8倍,远远快于农村居民收入的整体增长速度。2000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超过1.28亿人,按照人口赡养系数1.52计算,大体有将近2亿农村人口的收入来自乡镇企业。
怎样才能推动乡镇企业为农民增收做出更大贡献呢?
一要主抓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市场、资源和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调优、调高、调精、调大、调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名特优新专精产品;
二要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要构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符合国际惯例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增强企业的内在动力;
三要加快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推进技术创新,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提高管理者队伍和员工的素质。
WTO的一些基本规则,其实也是依法行政必须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WTO规则与依法行政
  作者应松年: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主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兼任北京市、天津市、福建省等政府法律顾问
  加入WTO,对于我国推进依法行政有着积极作用。WTO的一些基本规则,其实也是依法行政必须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具体考察WTO的一些基本要求,比如国民待遇和不歧视原则,也就是法律上的平等对待各方的原则,由此涉及的地方保护问题,也是依法行政必须解决的问题。再比如,对行政行为的复查和司法审查,也是依法行政中行政行为必须接受监督原则的具体化等等。
  可见,WTO所要求的一些最基本的规则,其实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在积极推进的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所要遵循和努力达到的一些基本原则。我们正在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因而最后必将完全达到WTO所要求的状态,则是毫无疑义的。
  WTO规则不仅是对外贸易应该遵循的准则,也应该是普遍适用于我国其他行政领域的准则。比如,国民待遇和不歧视原则,不仅要求对外资与我国国内经济主体一样平等对待,也要求对国内的所有经济主体同等对待;公开、透明原则不仅在对外贸易方面应该遵循,且在国内贸易以至其他领域都应体现;不仅在外贸方面要统一实施法律和政策,在国内的其他领域也都应统一实施等等。只有这样,才不会把WTO规则看成是孤立的外加的东西,而是视为我们正在加强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所要努力达成的基本原则的一部分。
  贯彻WTO规则,将是我国推进依法行政的一次极好的机遇。
  社会保障:
面临五大难点
  作者陈淮:国家级有特殊贡献专家,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副所长;出版专著10余部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只能以“低水平、广覆盖”为基本原则,这个“低水平”的基本含义是确保城镇家庭的基本生活来源。从实际情况看,我国社保体系发展主要面临以下难点:
  1.“下岗”职工归入一般社会失业人口,失业保险基金压力增大。当前,我国已经开始推进两种就业制度的并轨,“下岗”政策不再实行。由此,去年的社会登记失业率从上年的3.1%上升为3.8%。估计此后一段时间还会上升。社会登记失业率的快速上升,给失业保险基金带来了巨大压力。
  2.养老保险基金现收现付制度,可能难以长期维持。我国目前实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从1997年才开始实施的,由此就带来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为应对支付危机,我国采取了长期加大企业统筹费率的办法,期望逐步消化隐性债务。目前的企业既要为新制度下的在职职工积累养老金,又要为原有制度下欠缴的个人账户提供基金,负担较重。
  3.企业经营状况不良,导致保费不能足额收缴。由于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普遍不良,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一直不能足额收缴。一些处于亏损状态的企业无力缴纳或以各种方式拒缴。从去年的情况看,由于市场状况有所改善,这种欠缴情况估计会有所好转。
  4.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社保体系面临提高缴费率的压力。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超过1.26亿人,占总人口的10%以上;到202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8亿人。支出的增加,导致社保体系必须进一步提高缴费率才能正常运转。
  5.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与保值增值,仍未找到完善的解决方案。从发展过程看,我国的社会工资水平上升较快,从而养老保险金的支付额也将不断提高。如果再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个人账户积累部分的基金迫切需要有安全、稳定,且收益率较高的投资方式以实现保值和增值。
社会公共安全,不仅限于社会治安,还包括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犯
百姓关注 公共安全
  作者张金明:现任四川德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长期在政法战线工作,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社会公共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德阳,每年都对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专项调查,其中公共安全始终备受关注。
为什么公众对于社会公共安全如此关注?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利益关系的深刻变化,引起了人们对公共安全认识的深刻变化。原来仅限于社会治安方面,要求生命财产的安全;而今不仅如此,还要求社会提供其合法权益得到充分实现的空间,并不受任何非法行为的侵犯。人们开始意识到,这两个方面的安全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安全。
  二是社会处于变革时期,危害人们安全的因素呈增长趋势。刑事案件居高不下,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另一方面是人们的合法权益在一些方面、一些地方不时遭到违法行为侵害。
  三是防范保护机制比较薄弱,特别是对人们的合法权益的充分实现或遭到违法行为侵害时的保护机制更为薄弱。
如何解决好公共安全问题?
一要高度重视社会公共安全问题,把社会道德与法制建设放在重要地位。一方面以德育人,树立公众良好的道德意识;另一方面建立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要充分发挥政法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对犯罪的打击与防范,同时要公正、高效地处理好每一起案件,使人们相信法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
  三要做好基层基础工作,特别做好基层组织建设、发动教育群众两方面工作。前者是解决有人管,怎么管的问题。后者是把群众组织起来,在最广泛的基础上筑起一道公共安全防线。
●医疗机构管理:
  权责明晰、富有生机
  ●社区卫生服务:
  贴近家庭、贴近生活
  ●民营医疗机构:
  有序竞争、健康发展
  ●政府职能作用:
  转变职能、政事分开
  医疗卫生管理:加快改革创新
  作者吴明江:现任卫生部医政司司长,医院管理研究员
我国现行的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形成的。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必须加快医疗卫生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要建立权责明晰、富有生机的医疗机构管理体制,使医疗机构真正成为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特别要研究和建立公立医疗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出资者、决策者、管理者和医院职工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明确的产权关系和医院法人治理结构,一方面保障国有或集体资产安全,保障公立医院社会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使医院具有独立法人自主经营管理权。
  要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民健康需求的服务体系,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使医疗卫生服务更贴近家庭、贴近生活。依据区域卫生规划对重复建设、效率低下的医疗机构予以调整,将一级和多数二级医疗机构转向社区,形成社区卫生服务组织与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合理分工的二层服务体系。
  要发挥市场机制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支持、鼓励和引导民营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促进公立医疗机构与民营医疗机构在多个专业领域多个服务面上展开公平、有序竞争。公立医疗机构要克服对政府的依赖思想,提高自主经营管理的能力。
  要推进医疗卫生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就要重新界定政府在卫生事业发展中的职责和作用。政府要转变职能、政事分开,改变“大包大揽”和履行职责过程中的“错位”、“缺位”和“不到位”的问题。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作者李庆云:现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在过去的一年,我国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较前年有所提高,国内总产值增长率超过7%,居民可支配收入有相应的增加,对外贸易在全球经济疲软的背景下保持了增长,实现较大顺差,利用外资达到创纪录的水平,外汇储备继续大幅增加。
  这些成绩是在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慢、国际社会和经济环境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取得的,实属来之不易。
  展望新的一年,尽管国内外经济环境都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我们仍对我国经济的前景怀有坚定的信心。
  为此,我们应把握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契机,变压力为动力,加大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力度,使政府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发挥更大效力:
要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推进电信、民航、电力、交通等部门的管理体制改革,打破行业垄断,激活竞争机制;
要为民间投资的扩大提供更多的空间,在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让它们在增加投资和就业岗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要激励居民合理的积极消费,增加住房、汽车、大件耐用品的消费信贷,降低购房、购车的费用。
  要加强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建设,加快转变政策管理经济的方式,提高政府各部门的工作效率。
  安全生产 警钟长鸣
  作者杨进:现任中国安全生产报编辑、记者,长年深入生产一线采访,掌握大量一手资料
  2001年,全国重大、特大事故发生的起数和死亡人数均比上年有所下降。这是去年国家对安全生产高度重视的结果。虽然安全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人们更关心的是如何解决安全生产领域里深层次的问题。
  不容乐观的是,尽管去年国家三令五申,各地集中整治,但事故仍居高不下,其原因固然在于某些“黑心”老板见利忘义,更在于目前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尚不成熟,造成发展与安全难以兼顾。要从根本上杜绝事故,必须彻底改变人们的生存状态,因此最终出路仍在于发展。
  与此同时,对发展中的问题要加以严格管理和约束。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成分迅速增加,由于这里恰恰是安全生产的空白点,形成事故“多发区”。我们企盼《安全生产法》尽快出台,以此促进企业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生产力水平、劳动者素质以及科技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从重大事故发生的历史纵向和社会背景分析,我国企业的安全生产已进入第四次事故高峰期。这要求我们必须对安全生产工作要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保护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刘盛佳: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地理学学者,发表多部关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论著
当今世界,环境保护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目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状却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改善环境状况日益迫切的要求。
  保护环境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的。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生态环境得不到保护,可持续发展便无从谈起;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保护。现在,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各种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已经到了非重视不可的地步了。
  以淡水资源为例,全球21世纪都将是淡水稀缺的世纪。要实现淡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投入资金对水资源环境进行全面的保护和综合治理,要建设巨型的储水设施和输水设施,加强水质监护和污水处理力度;要从人类生存的长远大计出发,切实保护环境、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附图片)
1月29日,中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团在日内瓦挂牌。 张 昕摄
图为劳务市场现场。 N6t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