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镇容巨变后的烦恼
本报记者 施娟
春节,回苏南老家探亲。回去之前父母在电话中告诉我家乡撤并了好多乡镇,道路重新规划,这一年来变化挺大,当时还半信半疑,但是现在我只有惊异于一路上的景象:整个一大工地,到处是挖开的沟渠,四散的灰尘。不过城区比以前大了,道路比以前修得更好了,路上跑的出租车也换成了捷达、桑塔纳,城市晚上更亮了,连锁超市已经开到了家门口。
惊喜过后又有新发现。从朋友那里听说新来的书记很有魄力,他来了之后各种工程就没停过,整个城区要扩张。这倒不奇怪,因为国家鼓励城市化,发展小城镇。家乡这几年来发展动静不大,在我看来早就应该加快脚步了。只是听父母讲,去年家里为各种工程建设就捐了4000元,而且是全市范围的统一募捐,所以他们总有点担心这样大的摊子怎么收拾。他们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虽然家乡经济水平还算不错,但是这样动辄上千万的工程还不是财政全部能负担的。城市不管大小,发展都要从自身的经济实力出发,量力而为之,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背上沉重的包袱。
父亲的一位朋友,购买了新规划范围之内的一处房产作为投资等着升值,一度被书记要调走的风传弄得心神不宁。而另一个亲戚也有烦恼,他刚建的新房因为和新修的道路冲突,很可能会在建设过程中被拆掉,半年的辛苦付之东流。他们的烦恼根源在于,城市建设缺乏延续性和长远、科学的规划,凭长官意志,这在一些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暴露出来。小城市作为后起之秀,应该吸取前车之鉴,发展得更快更好!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过年,生财的机会
本报记者 顾兆农
春节前后,几次在南京光顾那个叫“陶玉梅”的唐装专卖店,只见看样、试衣的人络绎不绝,在南京还有好几个这样的连锁店,不时可以见到打着这个品牌的专车在城里招摇过市。很难说,今年春节盛行的唐装,能红到什么时候。但是,即便在偌大的中国市场上流行一年,那也会有惊人的收益!
已经多少年了,过年家里从来不备“年货”,缺啥,一般上超市就行。这不,大年初二,陡然发现家中没有大米了。尽管估计农贸市场米铺大都关门了,但是,还是心存侥幸,万一遇上个不回家的人呢?到农贸市场一看,米铺全部关门。只好到超市买了一袋5千克重的标明是东北的大米,价格比农民米铺贵60%,而且,一买就是一袋。一吃,口感还不如小米铺的。缺了民工,城里人才发现,生活一下子有点儿不便起来。
不是说,农民春节都别回家过年,而是想表明,追求人无我有,进行差别竞争,是市场经济的规律。春节大家都在同一时间里过年,都在休闲,这也是一种“量”的高度聚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本身就是一种机会,一个生财的机会。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春节矿工不下井
本报记者 阎晓明
在山西当了13年记者,大年初一,满脸煤黑的煤矿工人黑手端着白饺子的情景,几乎是各类媒体新闻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今年回家探亲,一连几天的新闻中都没有这样的内容,心存不解,打电话问一位同行,说是今年过年煤矿全部放假,而且假期不短。山西省煤炭管理局的朋友说,今年煤炭市场势头不错,企业都满负荷生产,一是产品有了一定库存,二是设备难免出问题,春节期间,各地煤炭需求有所减缓,让矿工真正过个年,同时利用过年机会,调节一下库存,集中检修设备,同时通过放假也坚决关停一批不合格的煤矿。听他这一说才恍然大悟,今年过年全省煤矿放假,说白了就是让煤矿休养生息,过年磨刀,年后砍柴。从大年初一下矿井作为一种政治经典或者标志,到根据市场情况,利用春节全部放假调节生产,这种不经意间的变化,其实包含了许多让人沉思的内容。节假日不休息是生产,谁能说节假日休息就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生产呢?只要遵循市场规律、实事求是,有所为有所不为,都值得称道。我突然觉得一年的光景中市容市貌变化不大的我的家乡其实还是变了,变的离市场越来越近、离实际越来越近,离干实事越来越近。这样的变化比拔地而起了几座高楼大厦更让我激动。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头条新闻大奖赛
好把式何以不想种地
本报记者 原国锋
我的老家在山西省稷山县化峪乡上胡村。节日串门时,见到了儿时常给我讲故事的段彦平叔叔。段叔是村里侍弄庄稼的好把式。简短的问候过后,他的一句话令我疑惑不解:“我实在不想种地了。”
见我不解,段叔赶紧解释说:“不是不想种地,是种地实在划不来。”他扳着手指头给我算了一笔“种地”收支账——“我家4口人,共有水浇耕地两亩。咱这儿天旱地贫,每亩地不浇两遍,它才不给你好好长庄稼呢。你算算,浇一亩地至少得花80元钱,浇两次160元就扔到地里了。”
“除了浇地,购化肥、买种子,耙、耕、犁、翻,哪样不花钱?这些下来每亩地至少又得摊上七八十元。加上浇地钱,一亩地就搭进了230多元。可到头来,一亩地产粮能卖多少呢?按亩产250公斤小麦来算,也就是200多元。”
照这样算,缴公粮不都有困难了?还没等记者询问,段叔便续上了话题:“现在村里每年收公粮都有难‘啃’的户。种了国家的地,当然有义务为国家缴纳公粮,这个理儿谁也明白。问题是,大伙确实存在困难。如今,公粮和乡统筹合在一起缴,折现金每人48元,靠庄稼肯定不行。村里70%的家户实际上是靠打工的钱缴公粮和乡统筹。如果允许不种地不缴粮,我敢肯定,全村有90%的家户选择不种地。现在咱村劳动力有八成在外地打工。”
据了解,上胡村有2140人,人均水浇地只有0.52亩。现在全村主要收入靠在外地打工,类似情况在化峪乡的其他村庄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离开段叔家时,段叔再三对我叮嘱:“你在外工作多留点心,如有合适活儿,记着给段叔说一声,再苦再累,段叔不嫌。这两亩地我实在伺候不起了。”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千年古镇呈新韵
浙江乌镇采用“以旧修旧,修旧如旧”的手法,把一个“原汁原味”的千年古镇风貌呈现给游客。去年门票收入就达3000万元。今年春节期间,从早到晚更是游人如织。
图①:清澈的河流,两岸古老而又年轻的风光,让人陶醉在水乡风情中。
图②:传统作坊区人们能看到纺纱织布、印染、制毛笔、竹编、制糕点、酿酒等传统工艺。
图③:驾一叶乌蓬船,品尝当地土酒土糕,似乎回到了往昔的岁月。
王磊谢根能摄影报道首届京味文化节近日在北京老字号龙顺成中式家具厂拉开帷幕,老艺人们通过民间工艺展、曲艺演唱会等形式弘扬和发展京味文化艺术。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摄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经济茶座
人命重于牛命
皮子
人命关天。这是老话,说的是人的生命价值至高无上。在现代社会,人的生命权更是法律首先要保护的公民权利。然而,发生在陕西洋县的野羚牛杀人案,却引出了人命重要还是牛命重要的争论。
据《京华时报》1月23日报道,一头野羚牛冲进一农户家中,疯狂攻击男女主人,两人伤势严重,生命危在旦夕。赶来的村民却不敢对牛采取措施救人,因为野羚牛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伤害野羚牛违法。到场的领导也下令:没有上级许可,谁都不能伤害野羚牛。直到事发十几个小时之后,上级的指示终于到来:可击毙野羚牛救人,到场的武警战士才将野羚牛击毙,而此时男主人已死去多时。此前被其女婿冒死救出的女主人,后来也在转院途中死亡。
人命重要,牛命也重要。人有生存权,牛也有生存权。为了生态平衡,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希望人与动物共有一个家园,和谐相处。但是在野生动物袭击人、危害人的生命的危急时刻,人命就是重要,就是要采取紧急措施救人,即使伤害野生动物也要救人。这是常识,也是法理,更是人的价值的体现。不论任何情况,不论多么高尚的理由,都不能放任对人的生命的伤害和剥夺。
凡事都有度。我们保护野生动物是要野生动物能够正常地生存繁衍,而不是要野生动物泛滥成灾,要人的命。现在,时有野生动物跑出保护区,毁坏农民庄稼,甚至伤害人。受到损失、伤害的农民往往得不到应有的补偿。应当采取措施,在有效保护野生动物的同时,有效地保护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并建立赔偿机制,这是对人的尊重,也有利于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
近年来,人们对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是好事,但是,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也有一个如何与发展经济、保障人的生存权相协调的问题。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生态为代价,来发展经济,同样,我们也不能放弃经济发展,甚至损害人的生存权去保护环境、生态,而是要把两者协调,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保护环境、生态是长期的任务,是系统工程,要立足国情,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不敢动手伤牛救人,怕的是违法。那篇报道说《野生动物保护法》确实有规定:对危及人身安全的,对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伤害的,已经伤害或正在伤害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对其采取措施,必须报经国家林业部门批准。笔者特意查阅了《野生动物保护法》,该法并没有这样的规定。显然法律不可能这样既无视人的生命权,又不具有可操作性(正在伤害,危在旦夕,如何请示?即使请示下来,人命没有了,意义何在)。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打工的路有多宽?
本报记者 刘成友
春节回家过年,到济南时就有司机对我说:“你们县里出来打工的人可真多,往你们县开的车上可挤了。”
回到村里,看看那些一年没见的年轻的面孔,听听他们的谈话,扳着指头数一数,我才知道济南司机所言不虚。
村里一共两百人,在外打工的小伙子和姑娘们,加在一起不下四五十人。常年在外打工,给许多家庭带来收益。大多家庭盖起了新房子,都是一拉溜五大间“锁皮”房,很是气派;不少人家换成了彩电,村西的小泉还用上了手机。
这些打工者,没有成家,年龄多在23岁以下。成家后就很难走出去了。即使外出,也走不远。附近城市经济不发达,怎能多挣钱?像儿时的伙伴和平,上有老,下有小,就只能在离家两百里远的济南垒垒下水道。
还有,打工者在外地只能干些简单的、技术要求不高的体力活儿,说白了,就是在沿海发达地区给人家充当廉价劳动力。为什么?文化程度低,又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如此。只顾拉车,不看道路;只动手,不动脑;只干不学。在外干个三五年,仍然眼界很低,本领很差,头脑不活。一旦出不去家门了,就没活儿可干,只有在家里受穷。和他们说说话,谈谈外边的事情,禁不住为他们担忧。他们将来怎么办?
再有,打工者的收益,邻居羡慕的神情,让一部分在校读书的中学生也心思浮动。一些孩子不愿读书了,初中没毕业就出外打工。有的自己愿意读书,在校成绩也不错,却被家长逼迫退学。村里的孩子辍学率不低,长此下去,文化水平低,素质提高不了,下一代怎么办?
成了家,难出去,大多数人只能像上一代人一样回到一亩二分地上。冬天的土地长的全是深绿的麦苗,仅靠种麦子,在这个时代能富起来吗?村子里往东去的路修好了,年轻人从这里走上外出打工的路,但这条路并不宽。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观点
启动农村消费要有紧迫感
兰州大学国政系副教授 张彩丽
需求不足的症结在于农村市场难以启动。它不仅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顺利循环,而且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是切实拓宽农民收入来源的关键。
当前我国市场需求不足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而需求不足的症结是占总人口80%的农民消费难以启动。
据统计,1998—200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分别是农村居民的2.52倍、2.66倍和2.79倍。如果按货币收入比较,再考虑城镇居民事实上存在的“隐性收入”因素,则城乡差距至少在5∶1。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是城镇居民的33.4%,消费水平大体上相当于1985年城镇居民的水平。
中国每5人中有4人在农村,农民消费不足是中国内需难以启动的根源。它不仅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顺利循环,造成经济增长乏力。而且,人力资源、物质资源长期闲置下去,必将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广大农村人口缺乏购买力,城里人就得下岗,农村消费启不动,整个国内市场就难以启动,国民经济就难以顺利循环。城乡收入与消费差距大,意味着农民利益缺乏保障,必然引致农民心理失衡,带来各种社会问题;农民购买力低,城镇企业职工下岗,失业必然增加,城镇居民不能乐业,势必带来城镇社会问题。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日趋强化。从价格因素看,目前主要农产品国内市场价格已高于国际价格,难以再上调;从发展非农产业看,这对劳动者素质、生产技术和资本数量要求更高,而现有农村劳动力素质和资本积累状况与之相比差距巨大;从进城打工看,城镇就业压力不断增大,许多地方限制农民进城。总之,启动农民消费的困难是严峻的。
增加农民收入的直接途径是切实解决各种损农、坑农现象,减轻农民负担,这对农村市场的启动是立竿见影的。积极发展经济,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是切实拓宽农民收入来源的关键;同时,还必须尽快加强农村诸如电网、有线电视、自来水、道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深化体制改革,切实消除阻碍农民增收致富的体制性因素,以及抓紧调整经济结构,切实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对农村的金融服务,积极发展农村消费信贷等,只有真正抓好、切实解决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农民需求方能实际启动,中国经济方能保持良好势头。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要重点做好中西部的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特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尽快使剩余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坚持开发式扶贫,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摘自十五”计划纲要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回家过年见闻
启首届京味文化节近日在北京老字号龙顺成中式家具厂拉开帷幕,老艺人们通过民间工艺展、曲艺演唱会等形式弘扬和发展京味文化艺术。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