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时政纵横
司法改革实现公正与效率
本报记者 吴兢
近年来,“司法改革”这个词频频见诸报端。尽管这个词听起来非常专业,其实与老百姓打官司息息相关,因为司法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保障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
人民法院从1999年开始的这场司法改革的浪潮,一浪高似一浪:从改革审判方式到改革审判组织形式,从整合法院内设机构到改革法院人事管理……到2001年末,人民法院已基本完成和正在实施的司法改革项目达30项之多。
改革,来自挑战
这场宏大的司法改革缘何而起?从最高人民法院1999年10月制定实施的《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中,我们可以找到初衷:近年来,由于社会关系变化、利益格局调整,人民法院的管理体制和审判工作机制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司法活动中的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危害了法制统一和权威;现行的法官管理体制,导致法官整体素质难以适应审判专业化要求,难以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蚀;审判工作的行政管理模式,影响法院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只有改革,才能逐步建立依法独立公正审判的机制,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需要。人民法院的司法改革势在必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如是说。
这份改革纲要,是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总纲领。记者了解到,人民法院的司法改革主要涉及了深化审判方式改革;建立符合审判工作规律的审判组织形式;科学设置法院内设机构;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监督机制等六个方面,大大小小共30余项具体的改革任务。
改革,带来进步
提起司法改革,其大力倡导者肖扬院长如数家珍:
我们以公开审判为重心,深化庭审方式的改革,增加审判透明度;我们改革审判机制,实行立案、审判、监督、执行分立,使机构之间职责分明、互相制约;我们改革审判管理制度,取消了案件请示、审批制度,变行政化的管理模式为符合审判规律的模式;我们完成了审判长和独任审判员选任工作,一大批业务精熟、清正廉洁的审判人员担当重任;我们实施司法救助制度,对贫弱当事人免、减、缓交诉讼费,让弱势群体打得起官司;我们完善审限制度,建立科学的案件流程管理,坚决克服案件“超审限”问题……
“2001年,我们重点进行了以下改革:完善了证据制度,颁布了民事证据规则,即将颁布刑事、行政证据规则,为公正审判提供证据支持;进行确定法官员额、书记员单独系列、法官助理制度的改革试点,使法院内部人员分工更加专业、科学;通过修改法官法,建立了全国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确保优秀法律专业人员充实法官队伍;实行在省级范围内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的执行工作新机制,缓解了执行难……”肖扬院长滔滔不绝,“我们要以改革促公正,以改革求发展。通过司法改革,树立‘司法公正,执行有力,工作高效,队伍廉洁’的法院形象。”
“司法改革,使老百姓感受最直接的,是法院法官队伍作风的转变。”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利明教授说,“老百姓反映强烈的‘打官司难’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法院办案质量增强、效率提高。随着司法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法官队伍整体素质将会有更大进步。”
司法改革,是我国政治法律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实现改革目标,法院正从点点滴滴做起。肖扬院长说:“正如所有的改革一样,司法改革也会遭遇困难和阻碍。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人民法院的深层次改革一定会取得成功,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
第6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普法宣传的新收获
——记“一二·四”全国法制宣传日征文活动
平文中共中央、国务院2001年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确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即12月4日,作为每年一次的全国法制宣传日”。
2001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为了迎接这个在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司法部法制宣传司与人民日报从2001年11月至2002年1月,在人民日报联合开展了“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征文活动。在各方面领导的重视、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在全国各地广大读者踊跃参与中,征文活动获得了丰硕的成果。评委们普遍认为,这次征文参与者广泛,内容丰富,概括起来有以下特点:
第一,这次征文活动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鲜明体现了“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的主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发表了《宣传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的署名文章,司法部部长张福森发表了题为《努力开创普法依法治理新局面》的署名文章,作为征文的开篇之作。这些文章立意高,内容丰富,对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对实践依法治国方略,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各地读者的征文来稿也生动体现出宪法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现状,深刻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依法治国的信心和期望。
第二,这次征文活动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达到了较高的质量。征文既有领导同志全面深刻、高瞻远瞩的重要论述,也有普通群众学法用法的亲身经验;既有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也有基层普法工作者的实际体会;既有对三个五年普法工程的充分肯定,也有对工作中某些不足提出的中肯建议。可以说,这些来稿是对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成就,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实践比较全面客观的总结和反映。
第三,这次征文展示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新成就。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开展16年来,在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培养法律素质,推进社会法治化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次征文活动在广大干部、群众中进一步强化了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观点,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公民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观念和依法治国的观念。
第6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走进人大代表 纪念代表法颁布十周年
开创代表工作的新局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阿木冬·尼牙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现有各级人大代表近6万名。近年来,自治区各级人大常委会认真宣传和贯彻落实代表法,深化认识,开拓创新,努力发挥各级人大代表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了自治区各项事业的发展。
围绕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以及社会热点开展视察和执法检查。近几年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先后就代表法、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劳动法、教育法、林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贯彻执行情况,组织代表深入南北疆农村、牧区、工厂。代表们根据第一手材料,提出很多高质量的议案和建议。多年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始终注意围绕中心工作,就农牧民减负增收、偏僻边远地区群众生活困难、部分群众饮水难、物价、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第三产业发展、整顿文化市场、廉政建设、禁毒工作等问题,多次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视察。代表们提出了许多好的议案和建议,引起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建立了闭会期间自治区国家机关与代表联系制度。2000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建立了“一府两院”向代表通报工作的制度,出台了《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的意见》,确定每位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3至5名自治区人大代表,并向“一府两院”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同全国、自治区人大代表联系,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意见”,要求“一府两院”积极开展联系代表的工作。同时,我们把在乌鲁木齐地区的全国和自治区人大代表按行业编为8个组,由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所属的8个工作委员会分别对口联系。同时,建立了全国、自治区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议制度,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领导接待全国、自治区人大代表制度,并组织了人大代表旁听法院审理案件的活动。为增强代表对政府部门工作的了解,加强监督与支持,常委会还组织代表旁听法院的案件审理。近两年来,全疆各级人大常委会共组织代表旁听法院审理案件465次,有力地促进了公正司法。
不断拓宽代表活动内容。近几年来,自治区各级人大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思路,采取多种方式开展代表活动,使代表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如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开展的约见“一府两院”组成人员活动,就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尝试。根据法律规定,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于1999年9月10日首次组织了努尔肉孜·艾山等来自南北疆的8位自治区人大代表,就农牧民减负增收,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和生活保障工作,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等问题,约见了自治区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约见中,来自基层的各民族人大代表们共提出了28条建议和意见,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主席认真听取代表们的意见后,指示政府办公厅和有关部门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经过3个月的努力,代表提出的28条建议都得到了较好的办理。“约见”引起了很好的社会反响。随后,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人大代表约见本级人大常委会负责人、一府(署)两院组成人员的通知》。自治区人民政府和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自治区人民检察院也相继下发文件,要求各州市县政府、法院、检察院认真做好约见工作,支持代表依法履行职务,积极改进工作。两年多来,自治区各级人大代表共约见“一府两院”领导282人次。实践证明,“约见”是在国家机关与各族群众之间搭起的一座相互沟通、紧密联系的桥梁。
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我们既充满难得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经验,求真务实,积极推进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进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创人民代表大会工作的新局面。
第6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围绕社会热点 深入调查研究
甘肃省政协为改善经济环境建言献策
本报兰州2月24日电 记者李战吉、王方杰报道:甘肃省政协围绕工作大局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研,敢于碰硬,积极建言献策。近日,甘肃省委、省政府批转了省政协《关于改善投资软环境,扩大对外开放的建议》,决定在全省开展一场为期半年的营造“投资环境、建设环境、干事创业环境”大讨论,号召全省人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甘肃经济欠发达,去年7月起,甘肃省政协接受省委的委托,决定重点就改善投资软环境、扩大对外开放进行调研。省政协组织调研组,赴兰州、天水、白银市和酒泉地区,分别召集了省计委、经贸委等10个职能部门和100户各类企业座谈会,走访了20多户企业及3个高新技术工业园区。
调查表明,甘肃的投资环境不容乐观:近5年来,外商投资额和户数呈下降趋势。全省306户工业企业中,80%认为甘肃开放政策落实工作“一般”或“较差”,81%认为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一般”或“低”,77%认为市场秩序有待整顿规范。
是报喜不报忧,还是直面现实,将真实情况写出来?省政协领导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同时,他们还把投资环境亟待改善的22个案例及调查报告一起附在建议书里,送给了省委、省政府。
省政协的建议,引起了甘肃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一场大调研,引起了一场大讨论。人民群众评价说:“政协给社会办了一件大好事。”
第6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多媒体幻灯演示、出席人现场提问、发言时间限时二十分钟……
气象系统纪检组长述职会转变会风
本报北京2月25日讯 记者单向前报道:多媒体幻灯演示、出席人现场提问、发言时间限时20分钟……新颖的形式、热烈的气氛,如果不注意会场的横幅,你可能想不到这里召开的是全国气象系统气象局纪检组长的述职会议。
今年是转变作风年,中国气象局党组决定把春节过后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作为转变作风的实际行动。日前召开的这次会议不仅要求每位述职人员述职时间限定在20分钟以内,同时还要求述职人员制作投影幻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和陈述,并接受与会同志的提问。
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秦大河对省局级纪检组长集中述职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强调要发扬改革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全面落实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和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
第6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征文获奖作品名单
一等奖
1.法律,改变了我的命运(2001.11.28) 邓成和
二等奖
1.公民旁听无比神圣(2001.12.5) 王甫信
2.官司给我的思考(2002.1.23) 高凤洲
三等奖
1.普法标语要合法(2001.12.12) 邓祥国
2.法律走进百姓家(2002.1.9) 王安泽
3.居民自治是治理社区的有效途径(2002.1.16) 孙襟
4.法律是最大的靠山(2002.1.23) 陈新华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