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加快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
——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著名经济学家高尚全
本报记者马宏伟
经过多年的艰苦谈判,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从努力的目标变成了现实的机遇和挑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能否把有利条件用足,把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首先要认真学习并熟悉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和有关规则。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增强政策的统一性和透明度,提高按国际通行规则办事的能力。
日前,记者就如何认识转变政府管理经济方式的重要性、进一步推进政府管理经济方式的转变等问题,采访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著名经济学家高尚全。
记者:为什么说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是当前改革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高尚全:从外部来看,入世给我们以压力,要求我们加快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入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而最大的挑战主要不在于经济实力和技术差距,而在于体制方面,是对政府管理经济方式的挑战。因为入世签订的协议主要是政府的承诺,它意味着我们的经济管理必须按照世贸组织规则来进行,也就是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则来行事。可以说,入世既是对我国二十多年改革开放成绩的肯定和检验,也是对我们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深化改革,特别是推进政府管理经济方式改革的有力推动。从内部来说,二十多年来我国改革采取的是渐进的、先易后难的方式,这是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同时,随着改革的推进,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改革的难度增大。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就是一个必须攻克的改革难题。说这项改革难,难在哪里呢?一是我们缺乏这方面的改革经验,二是这项改革涉及一些部门的权力和利益,要求有关部门和人员具有高度的大局意识和自我革命的精神。
记者:怎样看待转变政府管理经济方式的改革的进展?
高尚全:改革开放以来,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即转变政府职能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微观领域的深刻变化相比,进展不是很快。其原因,一是这项改革难度较大,而我国改革是先易后难,所以转变政府管理经济方式的改革,作为改革的深层次问题逐渐提上议事日程,是符合水到渠成的改革逻辑顺序的;二是长期以来,我们对政府该怎样定位、如何管理缺乏深刻的认识;三是我国的经济管理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很深,体制惯性较大;四是对政府审批经济等的危害性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五是对怎样切实有效地推进这项改革,还需要积极探索。比如,就减少行政审批来说,表面文章好做,你要求减少50%,我可以避重就轻、明减暗不减,宣称减少了51%。这就需要我们积极研究和探索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记者:当前继续推进政府管理经济方式的改革,您认为应着重从哪些方面进行努力?
高尚全:我认为应有三方面的突破。第一,在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要有重大突破。计划经济是典型的审批经济,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彻底破除计划经济影响的重要举措。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充分认识审批经济的危害性。审批经济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办事效率低下。在审批经济条件下,办什么事情都需要审批,往往一个项目一年就可以搞完,却需要审批两年、三年。记得在“一五”计划时期的1956年,上海天气很热,企业买鼓风机和风扇,需经过十一个部门审批。等最后一个部门审批下来,夏天已经过去。我当时在一机部工作,对此深有感触。一机部招待所住的跑审批的人,差不多每天都有一千五百人,一机部二局一年的统计报表就有八吨重。针对这些现象,我写了一篇题为《企业要有一定的自治权》的文章,发表在1956年12月6日的《人民日报》上。实际上,当时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不深,没有认识到其实质是计划经济体制问题,只是觉得企业应有一定自主权,否则会导致办事效率低下和官僚主义、文牍主义。但即使这样的观点,在当时也受到批判。五十年代,我国的经济总量不大,结构比较简单,经济主管部门也不多。随着经济的发展,握有审批权的部门更多了,办个企业、搞个项目往往需要盖几十个图章、过几十道关口,如此管理经济怎么会有效率呢?二是审批经济抑制创新。创新要靠企业、靠个人,但企业、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比如搞新产品,本来应由市场来检验,但在审批经济条件下,却需要经过层层审批,而管审批的人往往又不懂新产品,这就必然抑制创新。三是审批经济是体制性腐败的重要根源。你握有审批权,就会有人为了过审批关而请客、送礼、行贿,搞权钱交易,导致浪费资源的寻租行为。所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是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铲除滋生腐败土壤的治本之策。当然,并非所有的审批都要取消,必要的审批还应该有,但审批方式必须改变,不能使审批成为少数人的个人行为,而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建立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行政审批管理制度。
第二,在打破行政垄断上要有重大突破。其原因有三:(1)垄断影响经济发展。国外有经济学家做过研究,垄断经济比自由经济的增长速度要慢二点七个百分点。(2)垄断往往导致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居高不下。垄断经营者没有竞争对手,缺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降低成本的压力,往往通过维持垄断高价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和经济效率。改革开放以来,竞争性产品如家用电器等,价格不断下降,消费者得到了实惠,有竞争力的企业脱颖而出,经济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而垄断性产品的价格最近十年来就上涨了四到十几倍。(3)垄断行业的服务质量难以改善。比如,过去装一部电话要交五千元左右的初装费,而且起码要等半年。因为电信处于垄断地位,仅此一家,别无分店,这就养成了官商习气、老爷作风。目前,在消费者投诉中,对垄断部门的意见很大,反映了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群众呼声。当然,对垄断应具体分析。垄断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自然垄断,公用事业如电力、天然气、自来水等就属于自然垄断行业,通常需要垄断经营,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某些环节可以分离出来,引入竞争机制;第二种是经济垄断,如价格联盟等,这种垄断是不能允许的;第三种是行政垄断,这种垄断通过行政权力分配资源,与市场经济原则相悖,是我们当前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因为打破行政垄断既涉及权力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也涉及法规的修改完善。有的部门、行业、企业的垄断地位是通过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取得的。因此,打破行政垄断,不仅需要极大的决心和智慧,而且需要加快对法律法规的清理与修改。
第三,在法制理念和政府治理理念上要有重大突破。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体制创新必然要反映到法制理念的创新和制度安排上。首先,法制理念要从过去强调“管制”向维护市场主体平等权利转变,把维护和保障市场主体的权利作为法制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对市场主体权利的保护首先应该是对其财产权的平等、有效保护,这是维系市场公平交易和信用的基础。其次,法制理念应从“允许”性规定转变为“禁止”性规定。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观念相联系,我国在法制理念上基本上是以“法律规定或允许”的行为作为保护的准则,凡是没有被“规定或允许”的行为都有被“事后”判为非法的可能。显然,这必然会制约市场主体的创新行为。所谓“禁止”性理念强调的是法律只规定什么是禁止做的,法律没有禁止的行为都是可以做的,这就是人们说的“法无禁止即自由”,从而为创新提供了空间,有利于保持和增强社会经济的活力。
记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该如何定位?
高尚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国际通行规则的了解,我们对政府应该如何定位,或者说政府应该干什么的认识不断深化。概括地说,政府的职责在于:提供公共产品,搞好公共服务,营造良好环境。也就是要真正把政府的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管理上来。当前,要下大气力解决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在政府不该介入也管不好的领域,大幅度削减对经济的直接干预,把市场能解决的问题交给市场去解决;彻底解决提供服务不热心、热衷于抓审批权的问题,把主要精力放在营造良好环境上,而不能忙着管企业、办企业、搞项目。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入世的要求和挑战,不断增强政策的统一性和透明度,提高按国际通行规则办事的能力。
(上图为高尚全画像。罗雪村作)(附图片)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的建设哲学
——读《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
景天魁
董德刚撰著的《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一书,近日已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作为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该书是作者在比较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的论著和这一时期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的基础上推出的一部力作。
在总体结构上,该书将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概括为“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的建设哲学”,并且认为它包括经济建设中心论、经济发展战略论、经济体制改革论和思想政治保证论四个组成部分。这个概括是恰当和全面的。
在具体阐述中,作者结合对邓小平理论观点的学习和理解,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例如,提出马克思主义具有层次性的观点,“三个有利于”代表着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的观点,等等。同时,对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内涵、我国现阶段的剥削现象等问题,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种不回避问题,尤其是敢于回答尖锐问题的精神是可嘉的。
在研究方法上,作者作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努力把哲学方法和经济学方法、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结合起来,这就克服了从概念到概念的弊病,有利于人们结合改革开放的实践去理解和体会邓小平的经济哲学思想。
该书的阐发和论证,有理有据,扎实严谨,对于推动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深入,对于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学习和领会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具有启发作用。
第9版(理论)
专栏:工作研究
扎扎实实做好现阶段每项工作
焦焕成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作为机关事务工作者,必须深刻理解《讲话》的丰富思想内涵,全面把握其精神实质,自觉地把“三个代表”要求作为工作的指南,贯彻落实到工作中去,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
加快进行机关后勤体制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中央国家机关积极进行机关后勤体制改革,就是为了充分利用好机关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建立起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机关事务管理体制。通过体制改革,解决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投入大、效益差、费用高的资产以及不适于机关办公的资产,区别不同情况,通过多种形式,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原则重新配置,融入社会第三产业,融入市场,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减少闲置和浪费。要打破机关后勤服务市场的封闭、分割状态,对社会服务企业开放,使之成为社会统一市场的一部分,从根本上提高机关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积极推进机关精神文明建设。把“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重要思想落实到机关事务工作中,就是要做好中央国家机关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根据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配合地方政府,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采取多种形式,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吸引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抓好“文明单位、文明职工、文明小区”的评选和表彰,宣传典型,弘扬正气,形成一个争先进、赶先进、学先进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中央国家机关精神文明创建水平,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同时,加强对机关后勤干部职工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使广大干部职工树立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高尚品质,养成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形成为人民服务、对党和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道德风尚,促进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
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江泽民同志指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机关事务工作关系到政府机关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利益,机关后勤体制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等等,都与广大干部职工的利益密切相关,也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当前,机关事务工作中的供求矛盾依然突出,部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也依然存在。这种现象体现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也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这样一个现实。解决好这些矛盾,就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搞好调查研究,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兼顾机关干部职工的实际承受能力和人民群众的愿望,适时出台相关政策和改革措施,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切实改进机关作风。机关作风是党的作风的具体体现。切实改进机关作风,就要克服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意识,牢固树立积极进取、大胆改革、勇于创新的思想观念,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断开创机关事务工作的新局面;就要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奢侈浪费的行为,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观念,管好钱、用好物,精打细算,廉洁奉公;就要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牢固树立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从讲政治的高度去认识和处理每一项工作,从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去制订每一项制度办法,重实际、求实效,努力为干部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就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机关干部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第9版(理论)
专栏:
立足实际发展贫困山区经济
王彤宇
贫困山区的经济发展,应立足实际,扬长避短,以市场为导向,着力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开拓进取,不断创新,这样才能摆脱困境,走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之路。地处吕梁山中段西麓腹地的山西省方山县,属于典型的贫困山区。近年来,方山县委、县政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从县情出发,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入手,从调整产业结构着力,立足高起点,实施大动作,使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以加强和巩固农业基础为目标,大力抓好农田基本建设和生态农业建设,使农业经济总量增长和质量提高同步发展。农业经济是贫困山区经济的支柱。在传统经营思想影响下,许多地方只注重农业经济量的扩张,忽视质的提高,结果导致农业经营粗放,科技含量低,效益低下。为了使农业经济的总量增长和质量提高同步发展,必须调整农业发展思路。一是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突出抓两个转变,即从注重数量增加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从注重修地向修地抓水并举转变。二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业。三是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积极推行“公司+农户、龙头带基地”的发展模式。四是大力发展林果业,结合退耕还林还草以及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等,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将宜林区域划分为林牧区、干果经济林区、川地林网区、生态公益林区,全面实施防护林、护岸林、经济林、水源涵养林、川地林网、道路绿化等建设项目。通过以上措施,促使山区农业向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多元化、管理企业化的现代农业方向迈进。
立足资源优势,以扶持优势企业和潜力产品为切入点,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贫困山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动力。贫困山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科技教育落后,往往容易形成苦熬有余、拼搏进取不足的惰性意识,结果在等待观望中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发展机遇。贫困山区要发展,必须解放思想,彻底转变观念,树立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一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立足资源优势,开发成长性好、市场前景广阔的潜力产品。二是通过改组、改造、拍卖、租赁等方式积极盘活存量资产,通过改善管理、扩大规模和技改挖潜,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并使之焕发新的生机。三是以发展优势产品为切入点,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主导产业。
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改善旅游环境,拉动第三产业稳步发展。贫困山区的发展必须坚持艰苦创业,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比如,可以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第三产业结合起来,使治穷致富的实现既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撑,又有优势产业带动。一是加强旅游业等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硬件环境;二是树立大旅游观念,开发多种旅游资源,广泛收集、提炼风俗民情等旅游文化载体,使历史文物、民俗风情与良好自然生态环境充分融合;三是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坚持生态林业和旅游林业相结合,在大力发展经济林、用材林的同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引种观赏树,发展风景林。同时,大力促进交通、通讯、社会服务等产业的发展,充分挖掘产业之间的带动效应和综合经济功能,促进第三产业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为人民服务: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
庞仁芝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它不仅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群众的要求。积极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穿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领域和基本道德规范之中,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政党都以一定的阶级为基础,在政治上代表着这个阶级的利益,并为这个阶级的利益服务。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个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她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除了中国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因而,在当代中国,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种思想境界和道德追求。同时,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又决定了她必然要把这一思想和道德努力推向社会,成为整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道德。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以公有制为主,分配方式以按劳分配为主,社会生产的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经济制度的这些基本规定,必然要求在整个社会倡导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道德。从政治制度上看,社会主义社会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人与人之间是平等互助、共同前进的关系。这样一种社会所要求的道德集中体现为为人民服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江泽民同志指出:“现在为社会主义服务同为人民服务,是完全一致的。离开了社会主义道路,也就从根本上脱离了人民,违背了人民的最高利益。”因此,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建设公民道德,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如果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倡导为人民服务精神创造了政治前提,那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为这一精神在全社会的弘扬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和广阔的天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公民不论社会分工如何,也不管能力大小,都在本职岗位上通过不同形式的实践为人民服务。人人都是服务的对象,人人又都为他人服务;人人都是权利的主体,人人又都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没有谁只是服务的享受者,也没有谁只是服务的提供者;没有谁只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没有谁只是义务的承担者。这样一种经济活动,既体现着为人民服务这一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又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社会主义道德的最高要求有着必然联系。只有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后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形成既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
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科学概括了二十字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六十字的具体道德规范。这些规范的精髓和核心,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切实全面贯彻这些规范,有赖于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大力弘扬。长期以来,经过我们党的努力倡导和带头实践,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已经成为许多人的追求。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建设公民道德,已经具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必将有力地促进公民道德素质的普遍提高。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领导职责更重要的一半
——抓落实系列谈之一
李永忠
党中央一再强调,大政方针已定,关键在于狠抓落实。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也明确提出“抓落实”的问题。为什么抓落实如此重要呢?就是因为无论多么好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计划、决议、设想,只有变为行动,付诸实践,才能发挥作用,取得实效,促进事业,推动发展。对于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抓落实同出主意、做决策一样,是领导职责的重要一半,甚至是更重要的一半。
落实同决策相对应,它在实质上是一个实践问题。决策作为一种主观范畴的东西,不可能自己转化为客观现实,只有通过落实才能完成这一转变。落实所具有的这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属性,决定了它对决策的极端重要性。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不仅在于认识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落实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通过落实的每一次循环往复,人们认识世界的水平就会得到提高,改造世界的能力就会得到增强。因此,落实是决策的归宿,也是决策的生命。毛泽东认为,所谓领导,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但离开了抓落实,就无法检验决策之正误,无法判断所用干部之优劣。只有通过抓落实,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对所出主意的反馈,坚持正确的决策,修订不当的决策,抛弃错误的决策;只有通过抓落实,才能根据所用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科学地进行赏罚,使德才兼备者上,庸碌无为者让,不能胜任者下。从这个角度讲,抓落实既是领导职责更重要的一半,也是其最终的体现。
是不是抓落实,反映着领导干部的责任感和基本功,是领导作风的集中体现。领导职责是多方面的,但抓落实是最重要、最关键的职责,因为领导干部是否懂得抓落实,是否敢于和善于抓落实,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也反映着党的作风和形象。人民群众总是从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中来认识、观察党的作风和形象的,“言”固然重要,但“行”才是最根本的。没有强烈的责任感,就没有认认真真抓落实的行动;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抓落实也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目前,广大群众对那些“唱功”好、“做功”差,习惯做表面文章、不愿扎扎实实抓落实的干部很有意见,说他们是“一流的政策,二流的落实,三流的业绩”。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现在发生的一些严重的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有些让人想都想不到的事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工作不落实、不扎实、不切实。工作部署了,没有抓到底,口号提出来了,没有落实。结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没有实效。这种风气如果不纠正,不仅会导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无法落实,而且必然会出乱子,甚至出大乱子。”只有在抓落实的过程中,才能克服讲空话、图虚名、摆花架子的不良作风,树立重实情、办实事、求实效的优良作风。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落实就是实干,落实就要杜绝空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成就,无一不是抓落实的结果,而工作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大多也与没有狠抓落实或者落实不力有关。在新世纪,我们要认真实践“三个代表”,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特别需要在全党大力弘扬狠抓落实的优良作风。抓落实人人有责,但作为党的事业的组织者、指挥者,各级领导干部担负的任务无疑更大些、更重些。抓落实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由领导职责的本质所决定的。
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把抓落实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把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变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群众的实际行动。”中央领导同志强调,今年应当成为“转变作风年”、“调查研究年”。为了认真贯彻这一精神,提高对于抓落实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本专栏从今天起刊登一组“抓落实系列谈”文章。———编者的话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