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理论)
专栏:爱国主义与公民道德建设论坛
在进一步开放中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周锦尉李明灿
随着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在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的条件下,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贯彻落实这一精神,对于在进一步开放中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越是扩大开放越要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在共同生活、劳动和斗争中形成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表现为人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表现为人们为争取和维护自己祖国的独立、富强和荣誉而奉献一切的高尚道德和精神。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爱国主义旗帜的高扬与民族的生存发展状态紧密相联,与人民大众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现实目标的追求紧密相联。翻开中国近代历史,不难发现,在民族危在旦夕的时候,在民族激烈竞争的时候,在民族极端困难的时候,正是爱国主义精神激荡的时候。一部中国近代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爱国主义精神不断抒发和体现的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发扬光大。1998年我国出现百年未见的特大洪灾,亿万人民在党中央的指挥下所表现出的抗洪精神,无不渗透着一种珍贵的爱国热情;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事件、南海撞机事件发生的时候,全国人民所爆发出的极大的义愤和抗议之声,汇聚着爱国主义的情感;亿万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告别了困扰多年的“短缺经济”,经受了亚洲金融危机等多次突发性事件的考验,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社会政治稳定,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油然而生;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又一次激荡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今年北京申奥成功、男足冲出亚洲、加入世贸组织、上海成功举行APEC会议,都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证明,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振兴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强弱,关系到国家的形象和民族的利益,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契机,同时,西方国家也会通过经济贸易、科技交流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与传播媒介,加紧对我国实施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在与各国思想文化的相互交流中,我们既要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又要维护国家主权,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这就要求我们越是对外开放,越要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爱国主义情感的产生有自发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靠社会氛围影响和社会教育。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是一个积极引导、自觉实践的过程,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尤其如此。
改革开放的实践赋予爱国主义以新的特征
毛泽东曾说过,“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来决定。”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内容。随着一个时期历史任务的实现,爱国主义的内容和主题也会发生转换。因此,每个历史时期,爱国主义都具有自己独有的特征,这些特征构成了特定时期爱国主义的历史规定性,是区别于其他历史时期爱国主义的主要标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事业。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赋予爱国主义以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爱国主义的主题。爱国主义是同人民群众历史活动的主题、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这个发展阶段上中国各族人民历史活动的主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改革开放短短二十多年,中国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了国际地位,激发了各族人民为实现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精神。这一成功实践,充分反映了爱国主义的必然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当代爱国主义的这一主题,把爱国主义感情化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信念和力量,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实践。
对外开放,吸取世界上一切文明成果,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当代爱国主义的鲜明特色。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任何国家要想生存与发展,都必须更多地寻求国家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吸取世界上的一切文明成果,以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中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决定了爱国主义具有开放的特征。坚持对外开放,是当代爱国主义的内在要求。闭关自守不是爱国主义,因为封闭只能导致落后。狭隘的民族主义也不是爱国主义。开放是平等互利的,既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和繁荣,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
个人的利益和命运与社会主义祖国的利益和命运紧密相连:当代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断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道德感情的发展创造着深厚基础和有利条件。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只有社会主义祖国富强了,才会有公民个人的富有;只有社会主义祖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才会有公民个人在国际交往中地位的相应提高。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巩固和发展,根本改变了公民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实现了公民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的统一。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个人的利益和命运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和命运日益紧密地联系起来。正是这种紧密联系,使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这一公民道德获得了广泛发展的基础,成为社会主义祖国每个公民遵守的社会公德。
紧跟时代,勇于创新:当代爱国主义的内在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机和活力,具有强大创造力、凝聚力的根本保证,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的不竭源泉。爱国主义既是一种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又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价值理念和公民道德规范。这种感情、理念和道德规范,是由人们生活的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时代在前进,世界在进步,这种感情、理念和道德规范的内涵和要求也在发展。认清当今时代的新变化,把握世界发展大势,从时代和世界发展的大局上深刻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与所处的时代和世界一起发展进步,是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的必然要求。
在进一步对外开放中提高爱国主义的精神境界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提高爱国主义的精神境界,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反映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在进一步对外开放中提高爱国主义的精神境界,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我国发展振兴与各国共赢共存的关系。我国的发展振兴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在近代,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中体现在为追求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人民解放的奋起抗争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以一个独立主权国家,自觉地、主动地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这种开放,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开放,是以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为原则,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目的的,既要有利于中国的发展振兴,又要与世界各国共赢共存。在当今世界上,只想“单赢”是行不通的。把爱国主义同对外开放对立、割裂开来,同其他国家共赢共存对立、割裂开来,认为爱国就不能开放,共赢共存就不爱国,这不是爱国主义。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处在开放的世界中,要实现现代化,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必须引进国外资金、技术、人才,与世界各国互利互惠,共赢共存;就必须大胆开放,利用一切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祖国。
增强综合国力与增强执政党凝聚力的关系。综合国力主要由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文化实力、民族凝聚力等方面构成。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来自社会主义制度内在的生机与活力。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中华民族的领导核心,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核心。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强大,才能凝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增强综合国力,就要建设好党,增强党的凝聚力。特别是面对世界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变化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只有增强执政党的凝聚力,才能完成民族复兴的事业,才能增强综合国力。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民族的凝聚力,理所当然地包含着凝聚各族人民,拥护党的领导,热爱党,信赖党,不断增进对党的感情,增强对党的向心力。因此,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是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凝聚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
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关系。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的统一。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振兴中华民族,这是当代爱国主义的必然要求和主题。历史与现实证明,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发展强盛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我国人民带来了最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激发了人民群众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人们为我国的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这是当代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统一的具体体现。在当代中国,爱国就要爱社会主义,这是基本的政治立场,也是衡量一个公民热爱祖国的政治、道德标准。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以拥护祖国统一、振兴中华民族为内容的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昌盛是海外华侨华人在国际社会生活中地位提高的坚强基础和后盾。在处理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关系方面,既要在各种文明的竞争中取长补短,又要抵制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既要在与各种社会制度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又要反对崇洋媚外,“全盘西化”。我们要把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丰富、发展爱国主义的内容,谱写爱国主义新的历史篇章。
公民与国家的关系。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公民个人的国际交往也越来越多,更需要处理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处理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要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这就要求公民个人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不断增强爱国守法精神,牢固树立国家观念,不断增强自立自信自强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在国际交往中,要强烈关注国家的利益和命运,依法活动,依法办事,依法维护国家的利益、尊严和荣誉,努力提高爱国主义的精神境界,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
第9版(理论)
专栏:工作研究
从群众最紧要的事情做起
刘友凡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是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强调的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只有从最大多数人最紧要最迫切的事情做起,才能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落到实处,才能使老区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才能使党群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得到加强。因此,民之所思、民之所盼,永远是我们的为政之要。
从群众最紧要的事情做起,必须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加快生产力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各地共同的追求。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异,各地在发展生产力中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不尽相同。这就要处理好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从本地的实际出发,抓住重点、突出特点,选准加快发展的起点和突破点。从湖北黄冈老区来讲,与发达地区比较,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落后,贫困问题尚未从根本上解决。尽早摆脱贫困,加快致富奔小康步伐,是老区群众的最大期盼。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黄冈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扶贫开发为重点,始终把解决群众温饱问题作为“第一要务”,组织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开展扶贫攻坚战。在具体实践中,坚持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加快交通、电力、通讯、水利建设,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坚持从发展特色经济入手,从各地实际出发,打优势仗,走特色路,唱地方戏,培植了一批特色产业;坚持从扶志、治愚入手,大力扫除青少年文盲,组织科技进山、科技入户,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通过不懈的努力,黄冈市提前两年完成扶贫攻坚计划,老区群众的温饱问题从整体上得到了解决。在基本解决温饱之后,又根据形势的变化,立足于抓巩固、抓提高,集中精力实施“科技致富工程”,深入持久地开展“创新创业创文明”活动,奋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进程,进而实现老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实践表明,只有加快发展的良好愿望是不够的,必须在发展模式、发展途径上,充分认识老区区位的特殊性、地理气候的特殊性、资源条件的特殊性、产业结构的特殊性,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探索具有老区特色的发展思路。做到了这一点,就能让老区群众充分享受发展的成果,得到更多的实惠。如果违背这一原则,盲目照搬照套沿海地区的模式,跟在人家后面追风逐浪,结果只能是欲速而不达,想快也快不起来。
从群众最紧要的事情做起,必须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的辩证统一。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重点论中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两点论中也包含着重点论。善于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是解决战略和策略问题的哲学依据,也是一个重要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实践中,涉及群众的事情很多,不可能一下子办完,必须在领导策略和领导方法上,正确处理“轻”与“重”、“缓”与“急”、“多”与“少”的关系,先从关系全局的事情抓起,从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抓起,从群众最盼望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为此,黄冈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从一抓起”的工作方略,坚持一个时期一个重点,一个地方一个特色,一个方面树一批典型,一名党政干部包扶一两个贫困户。市委、市政府坚持每年为群众办十件实事,对确定办的事项,年初登报公告,每季进行一次检查督办,年终公布结果。与此同时,组织全市两万多名党政干部每人包扶一两户贫困户,坚持定期上门,为贫困户送资金,送技术,送种子种苗,收到了干部改造主观世界、农村改变贫困面貌的双重效果。对事关全局的重点项目、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要工作,实行定领导、定目标、定进度、定奖惩的责任制,集中优势兵力攻坚,首先在局部取得突破,以点带面,把办点示范与推动全盘结合起来,运用点上的经验,指导面上的工作,从而达到整体推进的目的。
从群众最紧要的事情做起,必须坚持过程论与阶段论的辩证统一。事物的发展具有连续性、阶段性、过程性。办好群众最紧要的事情,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有些事情往往需要几任领导、几代人的不懈奋斗才能完成。与此同时,群众之所思、之所急会因形势的发展而变化。因此,在工作中必须把过程论与阶段论统一起来,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既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又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不断地加以创新;既认准总体目标,更注重在过程上下功夫,把总体目标分解为阶段性任务,积小胜为大胜,积小变为大变。比如说,在发展特色农业、壮大骨干企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上,黄冈市委、市政府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步步推进,年年发展:对调整增收、减负保稳、国企改革、重点项目建设、整治经济环境等工作,则坚持一个回合一个回合地抓,一个战役一个战役地打,不实现阶段性目标不松手,不达目的不罢休。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变化,通过阶段性变化来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使老区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政治本色与精神支柱
李卫星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再次鲜明地提出了“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的问题,并把它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八项主要任务之一。在今天,为什么要反复强调这样一个“老”问题?因为这既是我们党八十年奋斗历程的深刻昭示,也是完成新任务、实现新目标的重要保证。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光辉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诞生于危难之时,成长于烽火岁月,我们党靠艰苦奋斗起家创业,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靠艰苦奋斗成就伟业。在八十年的奋斗历程中,艰苦奋斗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我们党百折不挠,顽强进取;作为高尚的政治品格,确保我们党在各种困难和考验面前巍然屹立。可以说,没有艰苦奋斗,就没有我们党今天的一切。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坚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这是党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支柱。”本色源自血肉,源自灵魂,忘不得,丢不得。这是历史的昭示。
然而,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队伍中的一些同志恰恰在这一点上出了问题,或者淡忘甚至丢掉艰苦奋斗的好传统、好作风,或者误解甚至曲解艰苦奋斗的科学内涵。为什么有的党员干部在思想上不求刻苦,简单、肤浅、片面地对待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满足于当“传声筒”、“收发室”?为什么有的在工作上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不肯扎扎实实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多办实事,热衷于搞花架子、搞形式主义?为什么有的贪图安逸,追求享乐,沉溺于纸醉金迷、腐朽糜烂的生活方式,甚至蜕化变质,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其中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在本质上都与丢掉了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丢掉了艰苦奋斗的思想品格密切相关。大量事实说明,忘记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必然丧失坚忍不拔、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和斗志,不仅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削弱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而且也无法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因此,在今天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就不能不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这是现实的呼唤。
艰苦奋斗,是具体而不是抽象的,是长期而不是一时的。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没有希望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无法成就伟业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发展、无法进步的。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在新的世纪,我们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要走的路还很长,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会很多。这就需要大力弘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党员干部面对的诱惑更多,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的难度更大。这就更加需要以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和精神支柱来教育和激励全党同志,从而保证党和国家政权永不变质,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得以顺利推进。征途漫漫,唯有艰苦奋斗。这是未来的需要。
艰苦奋斗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团结和凝聚人心的重要法宝,永远不会过时。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筑牢艰苦奋斗的精神支柱,我们党就能更好地团结和带领群众,凝聚起更加强大的力量,在新世纪创造新的辉煌。
第9版(理论)
专栏:
完善方法打破限制拓宽视野更新观念
进一步拓宽选拔领导人才的渠道
王书坚
近年来,各地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选拔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进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改善了领导班子结构,增强了领导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但现行的人才选拔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识人视野不宽、选拔渠道单一、竞争机制不完善、领导班子成员的年龄和专业结构不尽合理等。我们应按照“三个代表”要求,进一步拓宽选拔领导人才的渠道,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导向和有利于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
完善选拔方法,增强公开选拔的科学性。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是近些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已经成为选拔任用领导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从实践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选拔方法不尽完善,试题内容不尽科学、针对性不够强,成本较高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完善选拔方法,可以考虑从以下环节入手:一是改进考核考察方法。公开选拔对干部的理论水平、业务知识、思维能力等能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并且通过量化的方式得到体现。但考试方式很难准确把握一个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群众公认度、实践经验和工作实绩情况等,因此,必须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把公开选拔与干部考察考核紧密结合,重点考察了解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实绩、群众公认程度及廉洁自律等情况,把定性考察建立在定量考核的基础上,将考察结果和考试成绩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准确性。二是合理确定公开选拔的职位。原则上,除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的成员、党委政府重要部门的领导干部、正职领导干部及有特殊职位要求的领导干部目前不宜采用公开选拔外,其他党政领导干部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三是推行分离制度。将公开选拔工作的组织协调、资格审查、全程监督、考察考核与考官确定、阅卷、面试等工作分开,设立或委托独立于组织人事部门的专门机构承担具体操作业务,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办法。同时,切实强化组织人事部门的宏观指导和监督作用,把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正确导向。四是加快题库建设,增强试题的规范性和针对性。按照相对集中、发挥规模效益的原则,抓紧建立题库,解决出题难、不规范、针对性不强和费用过高等问题,提高公开选拔的工作效率。
打破选人限制,扩大公开选拔的范围。近年来,党政领导人才选拔工作在打破身份、行业、地域等限制方面已有了一定的突破,但从企事业单位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比例较低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这种情况不利于领导班子整体结构特别是专业知识结构的优化,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应逐步加以解决。对本地区一些政治素质高,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水平,政绩突出的大型企业、教育和卫生等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可以及时选拔到党政机关领导岗位上来。同时也可以跨市、跨省引进一些高层次人才进入党政机关。各级党政机关应注意引进一批熟悉行政管理、外经外贸、国际金融、资本运营、企业管理、城市建设等方面的人才,逐步改善和优化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整体功能,以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拓宽用人视野,加大竞争上岗的力度。干部竞争上岗,是近年来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但目前这种方式只限于党政机关中层和部分事业单位班子成员。要进一步拓宽党政领导人才的选拔渠道,扩大竞争上岗的范围,部分党政机关直属部门领导班子的副职也可以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产生,具体可以参照党政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的方法来操作。参与竞争的范围包括本部门的中层、下级部门的班子成员、相关部门的班子副职及其中层干部等。竞争上岗可以采取笔试、演讲(面试)、群众评议推荐、考察考核、集体研究等步骤来进行,最后根据综合情况择优选拔任用。在竞争上岗的过程中,由本部门的主要领导、分管本部门的上级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的领导组成领导小组,负责竞争上岗的指导和协调工作,并由领导小组根据考试、群众推荐、组织考察等综合情况,确定任用人选,按程序呈报研究决定。竞争上岗的副职要实行试用制和任期制。试用期满,经考察不胜任者,回原单位、原岗位工作;任期届满,领导职务自然解除,进行下一轮的竞争上岗。
更新用人观念,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渠道和来源。但从目前情况看,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备而不用、备用脱节等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不仅会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影响后备干部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必须适应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势的发展,更新观念,转变思路,根据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切实改进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一是改革后备干部的产生方式,不仅要从党政机关挑选后备人选,还要从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发现人才;二是充分利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成果,通过实施人才库工程,把确有才华而没有选拔上的竞争者纳入人才库工程进行重点培养,多为他们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三是围绕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后备干部队伍的目标,建立后备干部动态管理机制,结合领导班子换届和届中考察、年度考核,加强对后备干部的跟踪管理,做到选优汰劣、优进劣出、好中选优、保持常数,提高后备干部队伍的质量。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