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国际)
专栏:
北约将增强防御能力
本报布鲁塞尔12月18日电记者吴云报道:今天在此间举行的北约国防部长冬季会议上,北约19个成员国的国防部长一致同意采取多项措施,改进北约的防御能力,以适应国际安全局势发生的变化。
会后发表的声明强调,北约必须改进防御能力,以适应“9·11”事件发生后的新形势,北约的军事力量也必须有效地应付更广泛的挑战。声明强调,北约在新形势下需要在“盟国领土之外部署大量部队”。
北约秘书长罗伯逊在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北约军事能力适应新形势的工作正在进行,北约各国已同意增加能部署到联盟成员国领土之外的部队数量;同意实现北约军事力量改革的目标,以赋予北约对付新挑战所需要的各种手段;同意“改变北约的军事原则、政策、结构和防御能力”;同意加快弥补北约在防御“非对称威胁”能力上存在的差距。
北约19国国防部长还同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举行了会谈,双方同意在莫斯科设立北约军事联络处。
第3版(国际)
专栏:
美欧欢迎阿拉法特决定
巴以安全会谈未获成果
新华社华盛顿12月19日电(记者谭卫兵)美国国务卿鲍威尔19日与来访的欧盟轮值主席国比利时首相费尔霍夫施塔特讨论了中东和平问题。
双方对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最近采取措施打击针对以色列的极端主义行动表示欢迎,同时希望以色列能对此作出回应,放松对巴勒斯坦自治区的封锁。
据新华社加沙12月20日电(记者马晓霖)巴勒斯坦高级安全官员20日说,当天凌晨在约旦河西岸某地结束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安全会谈未取得任何成果。
据悉,会谈的主要议题是落实停火措施并重新恢复双方的安全协调与合作。加沙地带预警司令达赫兰、西岸地区预警司令拉朱卜、军事情报局长蒂拉维代表巴方出席了这次会谈;以方代表为国内安全总局(辛贝特)局长迪希特和中部军区司令埃坦。此外,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官员也列席了会谈。
在持续3个小时的会谈结束后,拉朱卜对记者说,会谈失败的责任应由以方承担,因为以方代表没有对结束当前冲突提出任何建议。他说,以方显然在等待巴方某些人出现“错误”或发动袭击,然后对巴方目标实施一次大的军事进攻。
拉朱卜说,巴方拒绝以外长佩雷斯提出的在巴方控制区实施逐步停火的建议,巴方坚持以方必须停止其在被占领土的一切侵犯行为。
佩雷斯19日曾表示,以方准备在巴方能够控制局面的部分巴控区撤军,撤军行动可以从西岸的纳布卢斯开始。
第3版(国际)
专栏:
阿根廷实施戒严
本报布宜诺斯艾利斯12月20日电记者李志明报道:阿根廷部分内地城市从18日晚上开始发生哄抢超级市场的风潮,19日这股风潮蔓延到全国各地,有愈演愈烈之势。
面对严重局势,阿根廷政府19日晚决定全国戒严30天。德拉鲁阿总统在向全国发表的电视广播讲话中说,实施戒严是为了制止暴力活动,维护法律和秩序。他同时强调,时局要求广泛和必要的协商一致,他呼吁全国政治、经济、社会各派各阶层参与协商。
到目前为止,在哄抢风潮中有12人死亡,多人受伤,200余人被捕。
官方人士透露,经济部长卡瓦略和其他内阁成员向总统递交了辞呈,以便总统与反对党协商组成团结政府。但是政府没有正式宣布此事。
第3版(国际)
专栏:
二十日,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举行“反对邪教维护人权”图片展。图片展以翔实的资料揭露了“法轮功”毒化社会、祸害群众的邪教本质。图为旅居韩国的几位老华侨在认真地观看展览。本报记者王林昌摄
第3版(国际)
专栏:
猛虎组织宣布单方面停火
斯里兰卡反政府武装泰米尔猛虎组织十九日宣布单方面停火一个月。猛虎组织在一份声明中强烈希望斯里兰卡新政府能对猛虎组织的“善意”姿态给予积极对等的回应,同时应指示政府军在一个月内遵守和平。去年底,猛虎组织曾多次宣布单方面停火,时间先后长达四个月。(本报专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英俄签署销毁化武条约
英国国防大臣胡恩二十日在伦敦与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共同签署了一份《销毁化学武器条约》,英国承诺将支持俄罗斯销毁其境内的化学武器。双方还表示将加强两国在军事领域的合作。根据这一条约,英国将向俄罗斯提供一千二百万英镑(约一千七百三十万美元),用于帮助俄罗斯在西西伯利亚地区建立一个销毁存放在该地区的化学武器的基地。
第3版(国际)
专栏:
尉健行同希腊议长会见
新华社雅典12月19日电(记者徐兴堂、陈德昌)希腊议会议长、泛希腊社会主义运动中央执委阿波斯托洛斯·卡克拉马尼斯19日会见了正在这里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尉健行。
尉健行首先对卡克拉马尼斯议长亲切会见表示感谢,并向卡克拉马尼斯转达了李鹏委员长的亲切问候。尉健行说,中国人大和希腊议会间的交往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方高度评价中希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对近年来两国关系的发展表示满意,对希腊政府和议会在台湾、西藏、人权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问题上给予中国的一贯支持表示感谢。中国将一如既往地发展同希腊的友好往来,不断深化中希两国包括议会、政党在内的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新世纪的中希关系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卡克拉马尼斯议长对有机会在雅典会见尉健行率领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并就双方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交换意见表示由衷高兴。他说:三年前我实现了多年期待的访华梦想,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使我感到惊讶。在那次访问中,我还有幸访问了西藏,亲眼目睹了西藏的巨大变化,更加坚定了我对西藏问题的立场。希腊方面高度赞赏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愿在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做出更大努力,让希中友好合作关系在新世纪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相信希中两国议会之间的友好交往将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卡克拉马尼斯议长还请尉健行转达他对李鹏委员长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
陪同尉健行访问的中联部部长戴秉国、中联部副部长马文普和中国驻希腊大使甄建国参加了会见。
第3版(国际)
专栏:
我工作组视察驻阿使馆
新华社喀布尔12月20日电(记者梁昊、刘洪)由中国外交部代表张敏率领的中国赴阿富汗工作小组20日上午在这里进入中国驻阿大使馆,对使馆设施进行视察。这是中国1993年因安全原因撤走所有使馆人员后首次派员进入这个使馆。
在张敏的主持下,工作小组所有成员以及在场的所有中国记者在使馆主楼楼顶举行了一个简要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见下图,新华社记者王毓国摄)。这标志着中国外交部工作小组在阿富汗正式展开工作。张敏在升旗仪式结束后对新华社记者说:出于安全考虑,中国驻阿使馆工作人员于1993年2月11日全部撤离阿富汗。从那时起至今,尽管中国国旗始终飘扬在使馆主楼上空,但升旗工作一直由当地的阿富汗雇员完成。今天,中国外交人员能够在这里用自己的双手升起五星红旗,这在中阿关系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工作小组一行随后对使馆的馆舍进行了初步视察。张敏表示,工作小组将在视察后对馆舍的修整工作提出初步建议,并在安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考虑逐步开展复馆工作。
中国驻阿使馆坐落在阿首都喀布尔中部的使馆区,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
(附图片)
第3版(国际)
专栏:
安南强调关注和平与发展
本报联合国12月19日电记者何洪泽报道: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今天在联合国总部举行年终记者招待会上说,国际社会在进行全球性打击恐怖主义斗争的同时,还应继续解决中东地区冲突、消除贫困与遏制艾滋病等一系列问题。联合国受今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鼓舞,决心面对这些新的挑战。
安南说,2001年是联合国不寻常的一年。但是,对世界上许多地方的人民来说,他们仍然遭受着武装冲突、贫困、艾滋病、自然灾害之苦。当我们全力进行全球性的打击恐怖主义斗争时,不应忘记这些现实问题。
谈到打击恐怖主义的斗争,安南说,联合国和安理会现在并没有把在阿富汗进行的反恐怖主义斗争扩大到其他特定国家的决定,我们应集中力量落实安理会已通过的有关决议。
谈到阿富汗问题,安南说我们在阿富汗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包括人道主义援助和紧迫的安全与稳定问题必须得到解决。阿富汗将建立一个基础广泛的政府。阿富汗人民面临重返家园、走上发展道路的新机遇。这个机遇对阿富汗、阿富汗的邻国和国际社会都很重要。
安南对中东问题表示担忧。他说,很明显,仅靠巴以两方是不能解决冲突问题的。现在需要国际社会立即采取集体行动,争取使巴以双方早日回到谈判桌上来。
安南还强调应继续努力解决非洲、拉美和其他地方的冲突,以及这些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他还说,国际社会要继续与艾滋病作斗争,并要落实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所制定的发展战略。
第3版(国际)
专栏:国际随笔
“反恐”与“反导”
周德武
美国最近单方面宣布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ABM),还打着出于反恐需要的旗号。国际社会对此并不感到突然,因为布什总统上任之初就曾表示,美国要发展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国务卿鲍威尔和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也多次宣称,“美国不惜退出反导条约,也要部署导弹防御系统。”该系统的基本构想是在阿拉斯加等地建立反导基地,在第一时间对来袭导弹进行有效拦截,从而为全美国建立一个保护伞。
ABM签署于1972年,先由美国发起,旨在遏制原苏联在莫斯科上空建立反导防御系统。这个条约的核心就是两超禁止对方在太空部署反弹道导弹,形成美苏(俄)间的“相互脆弱”及“相互确保摧毁”,从而保持双方微妙的战略平衡。近30年过后,今天这个条约阻碍美国开发新一代防御武器,成了美部署NMD的法律障碍。
针对美国修改ABM的意图,俄罗斯拒绝美国许诺的高科技军援等条件,坚持将该条约与美俄之间的核裁军条约捆在一起,强调ABM是全球战略稳定的基石,若美不守约,俄将不履行其他核裁军条约。欧洲国家起初也反对美国的毁约行动,但美为此提出了诱人的条件,称美可将NMD系统延伸至欧洲,为欧洲安全撑起保护伞。从此,NMD这个名词又嬗变成MD,即MD计划里既包括NMD(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也包括TMD(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这些举措的目的,就是要为美摆脱ABM的禁锢开路。
近两年来,国际社会纷纷批评美国研发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会打破国际战略平衡、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但“9·11”事件为美部署NMD找到了新的借口。白宫将开发MD与“反恐”联系起来,意在减少国际阻力。有分析指出,从表面上看,美研发NMD是为了预防“无赖国家”和恐怖分子的导弹袭击,但从长远看,显然是另有他谋;另一方面,美退出ABM很可能引发地区的军备竞赛,作为全球最大的军火制造国,美国必然可以从中渔利。
耐人寻味的是美国选择退出ABM的时机。俄罗斯欲借反恐之机改善美俄关系,其他国家也难以对美作出过激反应。但是,美国借机全面启动MD计划,不仅与当今和平与发展的大势背道而驰,更为未来的国际局势埋下隐忧。
第3版(国际)
专栏:
韩期待恢复南北对话
本报汉城12月20日电记者王林昌报道:韩国统一部发言人20日在此间发表谈话,希望恢复南北对话。
发言人说,忠实地履行6·15南北共同宣言,尽快使南北关系正常化是韩国政府的一贯立场。韩国政府认为,为忠实地履行南北共同宣言和南北间达成的协议条款,应无条件地恢复南北对话。他赞赏朝鲜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发言人最近表示的尊重南北共同宣言、履行南北协议条款的谈话。
他表示,希望朝鲜方面尽快响应南北对话。韩国方面已做好了通过对话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发展南北关系的一切准备。
第3版(国际)
专栏:
索马里可能成为美打击目标
据新华社布鲁塞尔12月19日电(记者郑甦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尔斯19日在布鲁塞尔北约总部表示,索马里可能成为美国打击国际恐怖主义行动的一个“潜在”目标。
北约国防部长18日聚会北约总部,就改善北约装备、打击恐怖主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会后表示,美国将对设有“基地”恐怖组织分部的国家采取行动。他说,在阿富汗国内,本·拉登领导的“基地”组织已经崩溃,但该组织在其他一些国家的分部仍在活动,因此美国必须追剿到底。他说,也门和苏丹有“基地”组织的分部,而索马里曾是“基地”组织负责人活动的地方。
第3版(国际)
专栏:综述
俄罗斯 沉着应对美退约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孙勇军
俄罗斯总统普京19日应约与美国总统布什进行了电话交谈,双方就美宣布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后的国际局势交换了意见。普京重申,美退约行动“是错误的”,但俄“对美的决定并不感到意外”;“当世界面临新的威胁时,不能允许在战略稳定领域出现法律真空,不能动摇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扩散制度”。
反导条约由美苏两国于1972年签署。其主要内容是通过禁止双方发展全国性反导系统来确保对对方的核威慑,即以所谓的“核恐怖平衡”来避免核战争。近30年来,反导条约一直被视为全球战略稳定的基石,不仅在冷战时期维持了世界的安全稳定,迄今仍在发挥积极作用。然而苏联解体后,美国图谋建立单极世界,为巩固其核领先地位,多次进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试验,反导条约面临重大挑战。布什13日单方面宣布美决定退出反导条约,标志着这一重要条约的终结。
布什宣布美退出反导条约两小时后,俄总统普京发表电视讲话,称俄美都已掌握克制导弹防御系统的有效手段,“美退约不会对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普京强调,反导条约是维护裁军和避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国际法律基础的承重构件,俄美不仅应珍惜双边关系的目前水平,而且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尽快制定相互战略关系新框架。他认为,双方已经达成协议,将各自的战略性进攻武器削减到1500—2200枚核弹头之内,该进程应该可以核查并不可逆转;在美退约前提下,尽快履行有关法律手续具有特殊意义。
退出反导条约,是现代史上美国第一次退出一项重要的国际军控条约。布什的决定遭到俄社会各界批评。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指出,美试图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退约证明美选择了“更富侵略性、更鼠目寸光”的政策,以便实现其对世界的独裁。俄国家杜马“祖国—全俄罗斯运动”领导人科萨切夫认为,在政治方面,退约将大大影响俄美两国自“9·11”事件以来良好的相互信任气氛;在军事方面,退约不会对俄国家安全构成更多威胁;在经济方面,美退约将导致军备竞赛的重新抬头,迫使俄大大增加军费,这是俄所最不愿看到的。
面对美咄咄逼人的攻势,俄积极寻求对策。国防部长谢·伊万诺夫18日在布鲁塞尔表示,“我们已充分考虑到美退出反导条约的可能性”,为此俄联邦安全会议已于去年批准俄军建设计划,反击措施早已准备妥当。俄国家杜马国际关系委员会主席罗戈津表示,美退约为俄采取反击措施提供了法律依据,俄有可能废止与反导条约密切相关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并且,俄国家杜马1997年批准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时明确了具体款项,一旦美国退约,俄将根据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采取措施。按照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俄承诺放弃部署任何陆基多弹头导弹,现在俄可能放弃这一承诺。
此间分析人士认为,俄沉着应对美国退约有其深刻的战略考虑。俄对美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有效性不屑一顾,认为“美国试图建立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不过是一个神话”,美退约不会对俄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俄不想因此而破坏最近几个月来俄美关系良好的发展势头,延缓其融入西方世界的进程;俄眼见无力阻止美退约不如退而求其次,奉行务实外交,以争取在国际事务中获得更多回旋余地。(本报莫斯科12月19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印国防部长会见我副总长
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二十日会见了正在印度访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张黎中将一行。费尔南德斯说,近年来,印中两国两军关系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印方希望在新世纪里与中国军队发展全方位、多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张黎说,中印两军关系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军队愿与印度军队一道,共同为促进两国两军友好关系多做努力。
第3版(国际)
专栏:
我向埃塞赠送扫雷器材
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艾平十九日代表中国政府向埃塞政府捐赠了价值十多万美元的扫雷器材。艾平说,中国一向积极支持国际扫雷合作,特别是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国际扫雷合作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埃塞国防部工程部长卡萨将军出席了交接仪式,他对中国政府给予埃塞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第3版(国际)
专栏:
全球今年百名记者殉职
国际记者协会十八日在布鲁塞尔发表的年度报告显示,二00一年全世界共有一百名记者和其他新闻从业人员在工作时遇难,这是自一九九六年以来新闻从业人员遇害最多的一年。报告说,这些新闻从业人员遇难的地点分布在世界三十八个国家,遍布各大洲。其中在亚洲遇难的人数最多,为三十五人。仅在美国进行反恐战争的最近两个多月中,就有八名记者在阿富汗采访中被害。
(据新华社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基辛格称赞中国作用日增
本报纽约12月19日电记者何洪泽报道: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今晚在出席中国驻纽约总领馆纪念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30周年招待会时发表讲话,称赞中国在联合国事务中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基辛格说,3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成为一个更加繁荣、开放和进步的国家。中国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事务中也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中美关系从不接触走向彼此合作。两国领导人对这种合作都给予肯定。中美合作对世界局势非常重要。
招待会上展出了60多张大型图片《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
基辛格在中国驻纽约总领事张宏喜陪同下饶有兴趣地观看了反映中国名胜古迹的一幅幅精美照片。
第3版(国际)
专栏:通讯
走进喀布尔
新华社记者梁昊刘洪
随着战争形势的进一步发展,阿富汗这个中亚内陆国家成了倍受国际媒体关注的对象。为了充分报道我外交部赴阿富汗工作小组在喀布尔的工作情况以及今后阿富汗政局的走向,记者于19日凌晨乘坐联合国专机抵达喀布尔以北60公里处的巴格拉姆军用机场。
刚刚走下飞机一会儿,“砰!砰!”两声巨响和随之而来的硝烟味就令我们切身感受到了战争环境的恐惧。询问之下,一位前来迎接我们的阿富汗司机用生硬的英语告诉我们,那是联合国排雷人员正在机场附近的草地上进行排雷工作。他说,尽管美国军队已经接管了巴格拉姆机场,但机场四周仍然有很多地雷尚未排除。他警告我们在阿富汗一定要走人们经常走的道路,否则哪怕是在首都也有误踏地雷的危险。
经历了小小的惊吓,我们登上汽车,驱车前往喀布尔市内。尽管经历了20多年的战争,从巴格拉姆机场到喀布尔市区的道路却保存得相对完好。道路两旁用涂了红白颜色的石块作为标记,警告路上的人们不要越过警戒线。一路上,战争残留下来的飞机、坦克、装甲车的残骸随处可见,三三两两正在进行排雷工作的联合国雇员也不时从眼前掠过。司机告诉我们,在这条路上,只有铺了柏油的地方是安全的,而警戒线之外的草地则充满了危险。
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顺利抵达了喀布尔市区。由于阿富汗北方联盟部队担负了维持治安的工作,因而我们在喀布尔市内可以明显感到一种相对的平和与宁静,只有不时出现的持枪士兵才让我们感到一丝战争刚刚趋于平静之后的紧张。很多喀布尔市民看到来自中国的记者,都纷纷主动和我们打招呼,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阿富汗人民都对中国朋友抱有一种友好的态度。
简单地安排了一下在喀布尔的住宿与饮食,我们随后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赶快去看一看已经关闭达8年之久的中国大使馆如今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然而遗憾的是,当我们抵达中国使馆时,两位恪尽职守得近乎苛刻的当地看门老人却无论如何也不让我们走进使馆大门一步。他们说,自己的职责就是保护中国使馆的安全,在使馆没有正式重新开馆之前,即便是中国人也不得进入。
当我们告诉他们中国外交部已经派工作组到阿富汗来视察馆舍的消息时,两位老人显得异常地高兴。他们说,他们衷心地希望中国大使馆能够重新恢复正常,也衷心地希望中国朋友能够尽早回到阿富汗。
由于两位老人在原则问题上丝毫不作让步,我们只好不无遗憾的离开了大使馆。然而,正当我们坐上汽车准备返回住处的时候却欣喜地发现,尽管我驻阿使馆已经关闭长达8年之久,但一面五星红旗却始终飘扬在使馆主楼的上空。
(新华社喀布尔12月19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我代表拜会阿临时政府外长
新华社喀布尔12月20日电(记者刘洪、梁昊)中国外交部代表张敏20日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拜会了阿富汗临时政府外长阿卜杜拉。宾主回顾了中阿之间的传统友谊,并希望两国关系继续得到发展。
张敏说,中方很高兴看到阿富汗各方能够达成波恩协议,并希望阿各派以民族利益为重,使阿富汗重新实现和平与稳定。他还表示,在未来的阿富汗重建中,中国将一如既往向阿富汗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阿卜杜拉高度赞扬中国对阿富汗长期以来的无私援助。他特别提到自己家乡由中国援助的帕尔旺水利工程项目,称该项目至今还使当地人民受益。
阿卜杜拉表示,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又是阿富汗的邻国,他希望中国在阿富汗和平进程和未来重建过程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