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人文社科)
专栏:
与时代同行
——感受校园文化
张黎明
1999年6月,一个名叫“信息化校园兴趣小组”的学生社团在北大悄然诞生,探讨网络时代对大学教育的影响。一年后,这个由12位不同学科的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组成的群体完成了《信息化校园:大学的革命》的研究课题,专家称此成果“提供了一个多棱聚焦未来大学的视界”。
近年来,全国各高校围绕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呈现昂扬向上、生机勃勃的繁荣局面。
振兴中华的旋律
北京大学是中国近现代校园文化最早兴起的高校,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鲁迅、胡适等都曾是其中的倡导者和参与者。今日的北大承继着这一传统,一年一届的“演讲十佳大赛”已连续举办多年。“精神的魅力,永远的校园”,“承五四青年报国志,做科教兴国栋梁材”,“21世纪的北大,21世纪的中国”……从这些大赛的主题中,不难体会到强烈的时代精神和鲜明的校园特色。
校园文化成为学生走向社会的一条道路。二十一届大运会期间,首都高校4万名彩虹志愿者活跃在赛场内外,全面承担了机场迎送、场馆服务、翻译等多项志愿服务任务,完成了180支10万人次的拉拉队任务和44万人次的文明观众任务。志愿者与大运村、大运会开幕式被称为“大运会三大景观”。
播科学圣火,做文明使者。从1997年暑期开始,全国高校共有千万名学生志愿者踊跃参加“三下乡”活动,包括科技支农、文艺演出、医疗服务、法律普及、支教扫盲和环境保护等。成立于1993年的北大爱心社是高校最早的志愿者组织之一。从校园里的天气预报、爱心捐物箱、废电池回收,到校外的社会救助、社区服务和助残护老,他们以自己的行动阐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内涵。
青春的闪光
“虽然今晚的音乐会不是在悉尼歌剧院,不是在著名的荷京音乐厅,但是在我看来,意义却大得多。来北大演奏一直是我的梦想。”著名钢琴家孔祥东说。10月22日晚,孔祥东在北大举办了“北大之夜——孔祥东钢琴协奏曲专场音乐会”,音乐的魅力征服了每一个听众。
把大学校园当作高雅艺术的殿堂,把大学生当作艺术的知音,已成为艺术家们的共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走进大学校园。据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统计,从2000年5月以来,在这里演出的艺术团体就有苏格兰皇家斯特林风笛乐团、以色列青年交响乐团、波兰冬布罗瓦人民间歌舞团、中国京剧院、中央芭蕾舞团等。
从2000年底开始,教育部、中宣部、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举办全国大学生艺术歌曲演唱比赛,历时近10个月。1000多所院校,数百万大学生参加了这一活动。江苏省高校为此投入经费近千万元。为配合艺术歌曲进校园,许多高校开设了“经典艺术歌曲欣赏讲座”、“美学知识讲座”、“音乐舞蹈理论与实践讲座”等课程,南京大学开出“合唱与指挥”选修课,选修者达400多人。
良好的育人环境
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和知识创新、传播与应用的基地,高等教育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成为综合国力的关键性因素。在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处理继承与创新、民族传统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崭新课题。
德润人心,文化天下。各地高校坚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导向,营造校园浓厚的学术环境和健康的文化环境。深圳大学以优良的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的教学模式获得“广东省文明单位”称号。湘潭大学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利用地缘优势,把学校方圆50公里内的毛泽东纪念园、刘少奇故居列为教育基地。
发挥综合大学的学科优势,北大从经费、场地、人员等方面提供条件,支持“第二课堂”建设,每年举办数百场富于思想性、知识性的讲座。《名著名篇导读》是北大面向全校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听众多达900人,晚到者只得席地而坐。学生们说,读了《共产党宣言》,深感“理性的光辉不灭”;读了《史记》,懂得要“以史明志,以史鉴今”。他们充满激情地写道:“热爱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热土!”“祝福中国!”
第10版(人文社科)
专栏:文化月评
丽江何以“名利双收”
段松廷
近年来,深藏在滇西北横断山脉之中的丽江古城因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而“名利双收”:2000年游客量达258万人,旅游综合收入13.44亿元。
以文化遗产为基础的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交通、通信、市政设施、旅游设施建设,也增强了丽江人的开放意识和文化保护意识,使丽江进入了全面繁荣时期。丽江“以遗产保护带动旅游业,以旅游发展回馈遗产保护”的成功做法,在中国被誉为“丽江现象”;在国际上则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可持续性文化旅游发展丽江合作模式”推出。
为什么众人对丽江情有独钟?因为丽江古城是独特的,在地球上找不到与之雷同的城市;丽江古城是真实的,它历经近千年的风雨风貌依旧。在我国的许多地方为发展旅游而竞相建民俗村、修仿古街的今天,丽江古城的保护具有特殊的意义。丽江的旅游热充分体现了旅游中的文化“含量”。
人们认识到丽江古城的价值并强化保护,旅游业是动因。最早提出保护丽江古城的是同济大学校长葛如亮教授。当时人们很不理解,“古街破屋”为什么要保护?以至于一些洋房搬进了古城,有关部门曾决定打通改造四方街。幸亏朱良文教授出面干预,四方街躲过了一劫。1994年后,丽江的旅游业迅速发展起来,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古城的价值。1996年大地震后,把震后恢复重修与全面整治、改造古城基础设施结合起来,共投入4亿多元资金进行古城修复,拆除了西洋建筑,通过发展旅游带动了保护,从而缓解了矛盾。
但现在似乎又陷入了新一轮的矛盾。旅游发展的负面影响在丽江古城日渐显露:游客大量涌入使古城难以承受,太多的商店、饭馆、旅社使古城几乎成了一个大商场,失去了原本作为居住区域的那种宁静和安详。在古城的局部地段如双石巷、积善巷等,古城居民开始了不正常的迁离。在旅游大潮的冲击下古城的一些传统无形文化正在变异、消失。
前不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管理第五届年会在丽江召开,来自22个国家的百位专家给丽江古城“会诊”,不仅号准了脉,也开出了药方。
根据会议推出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可持续性文化旅游发展丽江合作模式”和再定义后的《中国丽江古城保护行动计划》,丽江古城将根据资源环境容量来调控商业规模和游客规模,在发展与保护矛盾加剧之时,通过控制发展来缓减保护的压力。这样的战略调整是“壮士断腕”之举,它会使丽江人民牺牲一些眼前利益,但有利于维护古城的真实性,有利于古城的长远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第10版(人文社科)
专栏:编辑手记
个性之美
旅游业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也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产业。
旅游业的吸引力主要来自文化的差异性。当我们充满敬意地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当我们满怀崇敬地走向雅典娜神庙,我们都是在寻找身边的那些足以吸引我们的不同。正是这种文化的历史的差异,酝酿了我们朝圣的激情,造就了一个充实心灵的空间。
在不远的未来,当人们越来越多地沉浸在多种文化的光彩中,心甘情愿地为此付出精力财力智力之时,正是文化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契机。我们的国家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环顾大江南北,像盱眙这样的小城绝非少数,这是我们发展旅游的宝贵资源。只要找准文化个性,就能像盱眙一样,书写时代华章。
第10版(人文社科)
专栏:热点关注
历史博物馆:激活古老文明
本报记者卢新宁
最近两三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在报章上看到文化展览火爆京城的消息,比如中国古代科技文物展,比如敦煌艺术大展,比如金色西藏展,比如大唐风韵、盛世重光。
这些新闻的背后,都有个读者十分熟悉的名字:中国历史博物馆。展览中的那些热烈的场面和感人的细节,都发生在那座人们熟悉的建筑之中,它使庄严神圣的天安门广场平添了几分历史文化的喧腾,也使一度沉寂的历博重新融入时代发展的潮流。
来自时代的压力
中国历史博物馆是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历史窗口”。
几十年来,这个窗口展示着我们祖先辉煌灿烂的创造,接续着过去与现在。作为全国博物馆的领军之将,历史博物馆是我国历史文化研究的科研重镇,是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领地,也是首都北京一个著名的文化符号。
然而这个文化符号,在20世纪末遭到了严峻挑战:随着群众文化需求的日益增强,社会对历博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市场对历博有了更新的考验。
一个小细节可以说明。历博副馆长李季曾满怀热情邀请自己的朋友参观历史博物馆,结果一个朋友委婉地表示:参观你们历博没有6个小时下不来,时间太长,也太枯燥。另一个则干脆拒绝:历博有什么可看的,我小学时候就看过了。
确实,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历史博物馆只有一个常设展览《中国通史陈列》,并且任门外沧桑巨变面孔不改。天安门广场寒暑数易,人们的服装流行式样都变了好几茬,可进入历史博物馆却一切如故。
当然,在计划经济时代,博物馆是不用考虑观众感受的,更不会关注社会的反响与为公众服务的效果。在那种体制下,历博的事业发展主要靠国家,“经费等待政府拨款,工作等待上级安排,展览等待观众找来”。
而此时,国外先进博物馆的飞速发展,以及国内一些博物馆的新气象,不断让历博人感到震撼。90年代中期,历博年度事业经费大致只相当于上海博物馆的1/10。不论在陈列条件、库房设施,还是在安全防范、文物保护等硬件上,历博均已相当落后。而管理体制、经营模式和专业人员结构,也已滞后于形势的发展。
历博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路口。一方面,单靠国家拨款,只能维持职工基本工资需要,事业经费严重不足,制约了高水平展览的举办和引进;另一方面,在其它兄弟省市博物馆改革创新的比照下,历博正在丧失一个国家博物馆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来自改革的动力
历博的改革从更新观念开始,将“观众”放至一切之先,将“经营”提到工作中心。
过去仅仅强调博物馆是公益单位,实际上,博物馆同样存在着经营的问题。博物馆作为文化商品既有社会效益,也有经济效益,两者是统一的。如果没有观众,社会效益也便无法体现。
如何吸引观众?历史博物馆馆长朱凤瀚提出,必须在将博物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树立市场经济下的经营意识,把博物馆的展览与展览馆的其他产品,如书刊、资料一起,看作是一种特殊的高品位的文化商品,纳入文化产业的思维中去。
从当初计划经济下“展示”静止不动的“文化产品”,到市场经济下“经营”有一定特殊性的“文化商品”,这种观念上的飞跃,带动了历史博物馆整个经营理念和运营机制的巨变。
它要求博物馆首先必须改变封闭于公众之外的状态,关注社会需求,根据公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设计文化商品;其次要像厂家商家推销自己的商品一样,去推销自己的文化商品。而后,还要计算投入产出,追求最佳社会效益与经济收益的结合。
回头想来,近年来博物馆始终被列为国家文物局直属事业单位改革的试点,改革在整体上有一定的章法。在观念变革的带动下,陆续推进的博物馆运行机制改革、人事管理与分配制度改革以及后勤改革,都围绕着一个重心:如何最大程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服务观众,经营产业。
比如作为历博的重要部门展览部,任务是“有计划地推出高水平的展览”。但这里的“推出”不再像以往一样,只要通过政审开展,展览部的任务就算完成,而要求“全程跟踪”。展览部推行“项目负责人制度”,作为负责人,既要在选题上关心公众需求,关心热点,也要在展览后关心观众反应,关心票房。
来自历史的潜力
历博党委书记谷长江给大家算了笔账:几十年时间,历博平均每年只有50万观众。北京市人口是1200万,一个人一年来一次需要24年;全国12亿人,一人来一次要2400年。这是历博的潜在市场。
而历博有38万件馆藏文物,当时展览的文物仅仅是5000件左右,不到1/70,将展厅文物全部转换需要76年。这是历博拥有的资源。
“历史”的潜力,是历博向观众提供生动的“文化商品”的保障。对博物馆来说,展览是它与社会交流的纽带。不断推出新的展览,表明这个博物馆不是历史标本,而在与时俱进。
2000年的龙年恰逢千年之交,历博敏锐地看到了“龙文化”热中潜藏着商机。于是两岸历博首次携手,为“龙的传人”举办《龙文化特展》,并首次使用促销的手段。大年初四那天,从早上5点半就有人在门口排队,历博成为那个年节北京最热闹的地方之一。
2000年夏的《敦煌艺术展》使历博人又经历了一次情感冲击。这次展览经过了更为周密的市场策划,最终在京城形成了“人气比天气热”的场面。观众最多的一天达8000人,创历博历史之最。拥挤的人流从南边的售票处蜿蜒到北边革命博物馆的门前,为减缓展厅的压力,售票员不得不两次中断售票。
面对此情此景,历博人感慨万千。看惯了门前冷落的博物馆,习惯了工作人员比观众多的过去,再看看今天的盛况,才知道博物馆原来也可以做成这样。
从未做过任何广告的历史博物馆,开始在公共场合宣传自己。在地铁、王府井和西单等繁华地区做灯箱广告,在机场杂志、报刊上介绍最新展览信息,甚至还建立了专门的宣传网站。
这期间,细心的观众发现,历博一改昔日“官商”面孔,增加了人性化的“服务”。比如取消入口处延续十几年的1元存包费;向观众提供免费展览介绍;展览中认真听取观众意见,连夜进行调改……
来自国家的魄力
三年的改革,使历史博物馆有了发展的活力。但作为非营利的公益事业,博物馆毕竟很难在财政方面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得到根本改善。在理顺了管理机制之后,它所要承担的文化任务需要更多的物质支撑。
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是:在国务院领导同志的关怀下,国家决定在未来的5年里,对中国历史博物馆进行前所未有的大力度资金投入,用于建设一流的国家博物馆。这个行动,反映了一个文明古国对文化发展的重视,表明了我国政府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决心。幸运的观众将在历博日新月异的变化中获得更多的精神文化享受。
历史博物馆将举办各种大型文物展览。除新改版的常设展览《中国历史陈列》外,每年还要同时展出3—4个经常更新的、从不同侧面反映中国古代文明的专题历史陈列,如中国古代科技文物展、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展、中国古代民族文物展。
每年还要推出2—3个较大型的精品式文物特展和2—3个丰富多彩的小型专题展览。让观众来到博物馆,能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与此同时,每年引进和输出1—2个高水平的展览。最近几年将举办埃及、希腊、罗马文明展,让我们的国民不用出国,便能感受其它古老文明的魅力。
未来几年,历博将继续征集历史文物精品。新石器彩陶、成组的古代玉器、战国及汉代简牍、汉代玻璃器、两晋南北朝石佛造像等,进一步充实历博藏品目录。还将建立现代化文物保管设施、信息工程体系、多媒体观众导览系统、国际一流的博物馆藏品科技保护中心,加强考古与文物的学术研究;推出《中国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丛书》、《中国古代文物大系》、《海外中国重要文物辑录》等文化巨著。
这是一个全新的国家博物馆献给观众的精神食粮,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发展的最好缩影。
第10版(人文社科)
专栏:
这是12月8日晚,清华大学校园歌手大赛的一组镜头:清华大学参赛的全体歌手合唱歌曲《流星雨》(上图)、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同学演唱《望乡》(下图)。在这次比赛上,为鼓励校园原创音乐的发展,原创歌手可得到一定的加分。
这些年来,作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艺术活动一直是清华园里最受学生欢迎的形式,成为滋润学子心灵的丰富营养。本报记者刘龙摄
第10版(人文社科)
专栏:文化产业
盱眙山水写华章
周小舟
在朝阳初升的清晨,穿行于丛林,闻着野外树木的清香;在暮色四合的黄昏,漫步在湖滨,守着夕阳滑落的辉煌;抑或,月白风清的深夜,面对皇陵苍凉的遗址,聆听遥远岁月的回响;
或是,华灯初上的傍晚,倘佯在山水掩映的城市,感受宁静生活的平常。
对于许多都市人而言,这样的场景似乎很难同时拥有。然而,在盱眙,这一切只是这里的人们最普通不过的生活。
这个淮河之滨、洪泽湖畔美丽的苏北小城,近年来用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造就了一座别致的山水旅游城市,牵引着万千游人的匆匆步履。
洪泽湖里的文化悬念
自秦代置县,盱眙已有2200多年历史。漫长的历史为这块土地留下了清晰的文化印记。这里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祖陵,有秦代东阳城遗址,夏禹治水的遗迹,有古徐国都城旧地。而低山、丘陵、平原、滩涂、河湖兼备的地貌类型,和南北气候兼容的森林植被群落,更造就了盱眙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历代文人放达的脚步。
这里的山水慰藉过黯然失意的苏东坡,吸引过癫狂不羁的米芾,震撼过南宋诗人杨万里,他们都在“淮山胜境”中沉醉流连,留下了千古题刻。那些千古名句,如今留在盱眙国家级森林公园——第一山的88块摩崖题刻和78块碑碣上。
然而,第一山的历史“铭记”不如洪泽湖的文化悬念。在烟波浩淼的洪泽湖里,过去淹没过一个恢宏的皇家祖陵,现在沉睡着一座历史悠久的繁华古城。前者是明代第一陵明祖陵,后者是“东方庞贝”古泗州城。
善于做旅游文章的盱眙人将这个悬念留得足足的。在他们的描述中,椭圆形的泗州故城始建于唐,鼎盛于明,八米城墙,五座城门,气势磅礴。康熙十九年(1680)黄河改道夺淮,淹没了这座唐宋名城。从此三百年水波浩荡,不见“十万楼台”盛况。如今盱眙的一些乡村里,泗州城的踪迹还依稀可辨。赶上大旱,城垣甚至会露出湖面。若隐若现的古城,烘托出洪泽湖迷人的悬念。
同时沉入水下的明祖陵,今天已重见天日。昔日气势雄伟的宏丽建筑,因水患荡然无存,唯有存留在泥沙中的石刻群,可以见证明祖陵六百年的历史。而这个整整建了150年的皇陵的大部分,还淹没在茫茫湖水中,为人留下遐想的空间。
龙虾节后的文化伏笔
盱眙有发展文化旅游的潜力,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距南京、淮安、扬州等大中城市均为100公里,离京沪铁路仅60公里。问题是,如何让人走入小城?
2000年、2001年的两个夏天,盱眙用自己闻名遐迩的特产龙虾举办中国龙虾节,聚来八方游客。在这“奇香风传,一城龙虾宴;雅兴云集,万名美食家”的场景后,是12万游客漫游盱眙的开始。
聪明的盱眙人在“龙虾节”背后藏着文化的伏笔。今年夏天,他们瞄准宾客的口味,端出了“龙虾大餐,旅游套餐,文化美餐”,由“第一虾”钓出了“第一山”、“第一陵”、“第一泉”。
在组织者的精心安排下,慕名来吃的游客,“无意”中看到了盱眙山水风光之美、历史文化之美。龙虾节期间,“水上婚礼”直接展现湖光山色中水乡民俗景点;“世界文化遗产——大明帝陵摄影展”隆重推出明祖陵历史遗迹;“以盱眙为外景地电影展”含蓄暗示古城绝佳景致;甚至在开幕式那天召开的“苏北区域经济座谈会”,也少不了对“朱明帝王故乡,唐宋诗家胜景”的介绍……
盱眙人在艺术地宣传自己。它让游客在潜移默化中记住了这个“山在城中立,水在城边绕,山水城相依”的美丽城市,记住了它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小龙虾,大战略”。龙虾节的组织者、盱眙县副县长刘金星感慨:“龙虾节”的收获绝不仅是1000万元的直接收入,而是它的无形财富。盱眙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县城变成江苏名县;盱眙旅游变成苏北大旅游的热点亮点;盱眙文化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提升。
山水之间的文化方略
盱眙这两年文化旅游的迅速发展,源于它贯彻始终的城市定位。
早在1998年,盱眙县委、县政府就明确提出,把盱眙建成江苏山水旅游城市,以此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沪宁线大中城市为主要客源地,推出旅游套餐。建成南京的后花园、淮安大观园、江苏山水旅游城市、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
对此,县委书记王友富说,盱眙不是“讲”旅游,而是“做”
旅游。科学做旅游,全民做旅游,合力做旅游,招商做旅游。盱眙很有气魄地邀集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上海同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院的著名专家学者,编制了《盱眙旅游开发总体规划》,以及明祖陵、第一山的总体规划。高起点,使得盱眙的旅游在发展中有了种磅礴大气。所以才有关闭所有采石场,“封山保景”的大手笔;所以才有搬迁无数住户,建筑2.7公里淮河风光带的大举动;所以才有用采石废料,建造26万平方米露天广场的大气魄。
在盱眙省道、国道、县道、乡道的两边,是蔓延60米的绿化带。这是1998年以来,连续3年“全民做旅游”造林10万亩的结果。1998年到2000年,在全县各部门的共同参与下,盱眙筹集6000万元资金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及景点建设。明祖陵完成了区域内的绿化美化,修建了4条道路;铁山寺修建了两条入园道路及山上游道,新建紫金山天文台铁山寺观测站;第一山修缮了部分古迹及游道……
“张目为盱,举目为眙”,本意为登高望远、高瞻远瞩的“盱眙”,在山水之间写出灼灼华章。(压题照片:吕剑摄)(附图片)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