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专论
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的新变化作了科学的分析,指出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我国工人阶级的地位,而且从长远看有利于提高工人阶级的整体素质,发挥工人阶级的整体优势”。深刻理解这一论断,对于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进一步发挥工人阶级的作用,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人阶级的新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工人阶级出现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队伍迅速扩大,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目前,我国职工总数已达两亿多人,比1978年增加了一倍多。工人阶级内部结构变化的新特点是:其一,新增成员主要来自农村中年轻的“富余劳动力”,他们给工人阶级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二,在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靠知识的条件下,作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的知识分子,队伍迅速扩大,作用日益重要;其三,随着第三产业的崛起,在各类服务业中劳动的职工人数显著增加;其四,职工所在经济组织的所有制形式呈现多样化,有一亿多职工在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就业。
岗位流动加快,职工更加年轻化。过去的职工基本上属于“单位所有制”,很少也很难流动。如今随着竞争的加剧,职工就业岗位的流动性不断增强。据调查,有三分之一的职工、而且主要是年轻职工跨单位调动过工作。目前全国职工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六岁左右。职工的流动性与年轻化,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科学文化和技术素质明显提高。在改革与竞争的推动下,职工的学习热情和上进心不断增强,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在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的基础上,职工的技术素质进一步优化。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1978年国有经济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四百三十四万五千人,约占职工总数的5.8%;到1999年,国有经济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已达三千零六十万五千人,约占职工总数的26%。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职工比重有较大幅度增加。
整体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收入差距有所拉大。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扣除物价因素,计划内管理的职工平均工资每年增长4.4%,职工工资外收入平均每年增长23.5%。财产性收入、知识产权收入逐渐成为部分职工新的经济收入来源。在城镇职工收入中,工资外收入相当于工资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8%上升到现在的40%左右。职工之间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差距拉大,主要是不同地区、行业、所有制单位职工收入的增长幅度不平衡,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值得注意的是,一部分职工由于企业经营状况不佳或者自身的原因而下岗失业,收入减少,甚至进入新的贫困群体。
多数企业的职工依法享有各种实际权益,思想积极向上。随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关系的初步形成以及国家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陆续出台和完善,许多企业重视保护职工的各项合法权利,使职工具有真实的知情权、建议权和监督参与权。但也有一些企业忽略职工的权利,特别是在一些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职工仅仅是劳动力而已,谈不上民主管理权利。在广大职工中,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逐步确立,但价值观念趋向多样化。
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没有变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国家性质决定了工人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但是,面对工人阶级的新变化,一些人却提出了“工人阶级是否还具有主人翁地位”的疑问。综合分析上述种种新变化,不难看出,“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扩大,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也在发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形成的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的内涵和实质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某些外在表现。我国的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没有变,工人阶级作为国家主人翁的经济基础没有变;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没有变,工人阶级及其成员仍然依法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各种权利,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仍然在工人阶级的领导之下。因此,结论只能是,我国工人阶级仍然是领导阶级,具有政治上、经济上、思想文化上的国家主人翁地位。虽然局部的变化和某些倾向值得注意和研究,但从总体上、主流上、本质上说,工人阶级的社会作用越来越重要,社会地位越来越高。
为了深入说明这一基本判断,有必要澄清以下认识:
——“大批工人下岗了、失业了,工人阶级还是领导阶级吗?”工人阶级在我国的领导地位是由宪法规定的,体现在社会政治生活的实际运作之中。只要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在执政,那么工人阶级作为领导阶级的地位就不会变,而不论少数职工是否下岗失业。这是一。其二,在我国,下岗失业的职工在整个职工队伍中只占极少数,不影响工人阶级的整体社会地位。其三,少数职工之所以会下岗失业,主要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发展生产力的过程是以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同落后生产力相联系的某些行业不可避免地要被淘汰,而与这些落后行业相联系的职工也就难免下岗失业。顺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而进行的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从根本上说有利于实现包括暂时下岗失业职工在内的工人阶级的整体利益。其四,党和政府在积极推进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同时,一方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加强对下岗失业职工的培训,使他们通过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尽快走上新的劳动岗位;另一方面加紧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尽可能减少下岗失业职工的生活困难。这进一步表明了工人阶级作为国家主人翁地位的不可动摇性。
——“企业改制以后,说了算的是股东会、是‘老板’,工人不再是主人了。”人民当家作主,并不是说人人都去直接管理国家事务。同样,承认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也不能说什么事情都得由作为个体或小群体的职工说了算。职工在企业和社会中的主人翁地位,主要表现为依法享有各种权益。在国有企业中,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渠道是职工代表大会。依照《公司法》的规定,职工在企业中有知情权和建议权,有监督参与权,有权组织工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工会必须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义务。
——“现在吃香的是知识分子,传统的产业工人不吃香了。”在传统工业社会中,产业工人奋战在第一线,理所当然地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如今,社会逐步进入信息社会,掌握更多知识的知识分子受到愈来愈多的社会尊重也是理所当然的。“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大大增强了工人阶级的科技文化素质。”工人阶级是与先进生产力相联系的。在高新技术产业大发展的今天,大多数传统工业产业已经或正在受到现代科技的渗透、改造和提升,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必须强调的是,知识分子地位的提高,这本身就意味着工人阶级地位的提高,而不是相反。
——“新的社会阶层迅速涌现,会削弱和取代工人阶级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但是,就总体而言,这些新的社会阶层的先进性无法同工人阶级相比。中国工人阶级“具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等品格”,“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而“农民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同工人阶级紧密团结,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发展不会削弱和取代工人阶级的地位。
进一步发挥工人阶级的作用
研究新形势下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目的是澄清认识,巩固和强化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进一步发挥工人阶级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必须高度重视发挥工人阶级的作用。工人阶级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是我们党执政的阶级基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工人阶级作用的发挥。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中国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只重视股东、不重视职工的问题在一些企业中仍然存在。实践证明,要真正搞好企业,建设好我们的国家,就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作用。
必须深入实际,真切地了解工人阶级的状况。依靠工人阶级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前提是了解工人阶级的真实状况,真切地知道职工在想什么,盼什么,密切与工人群众的感情。据调查,当前职工在“主人翁地位”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些地方和行业的下岗失业情况较为严重,部分下岗失业职工生活得不到保障;劳动执法艰难,民主权利受到冲击,部分职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在加强教育、提高素质方面缺乏有效措施。对广大职工的愿望和要求,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切实把职工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利益问题是工人阶级地位的核心问题,也是能否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作用的关键所在。为了更好地实现和发展工人阶级的利益,一是必须坚决打击无故克扣职工工资、随意延长劳动时间、只顾赚钱而不采取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措施等严重侵害职工利益的不法行为。二是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三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协调劳动关系为重点,紧紧围绕就业、分配、养老、保险、社会救助等各项改革,逐步构筑制度化、社会化的保障体系,优先扶持职工中的弱势群体。四是加强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特别是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确保实现职工的合法经济权益,确保职工在企业重大决策、选任干部和日常管理中的发言权。
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发挥其积极作用。“组织起来”,是工人阶级实现自己利益的最有效的武器,是发挥工人阶级作用的基本途径。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把广大职工组织起来显得尤为必要。为此,中央决定要在新建企业组建工会组织,最大限度地把公有制、非公有制企业的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到2000年底,全国已建工会基层组织八十五万八千六百个,会员一亿零三百六十一万五千人。要通过发挥工会的积极作用,与各种损害职工利益的思想和行为作坚决的斗争。
跟上时代步伐,自觉地提高工人阶级自身的整体素质。历史上,中国工人阶级具有突出的特点和优点,始终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最前列,为推动中国现代历史的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具有光荣传统的工人阶级一定要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与时俱进。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提高自身素质,承担起新时期的历史使命。
新中国成立后,“工人老大哥”的称呼响遍全国。如今,工人阶级作为国家的领导阶级,仍然是“老大哥”。维护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发挥好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才能有社会的稳定、发展和进步。这是大局。可以相信,在新的世纪,我国工人阶级的整体地位必将有新的提高。在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能实现。(执笔:邵景均)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少开摆样子的会
开会是人们十分常见的一种社会生活现象,交流思想、部署工作都离不开各式各样的会议。但会议应该怎么开,却大有讲究。当前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是,会议太多太滥,不少会议质量不高,效果堪忧。因此,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要少开摆样子的会,使广大干部尽快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腾出时间和精力,解决问题,多办实事。
少开摆样子的会,就要科学把握会议的本质,在深入讨论上下功夫。中国共产党实行民主集中制,而会议就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形式之一。“会”就是聚集,“议”就是讨论。聚集起来讨论问题,是会议的基本特征和基本任务。会议开得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讨论的质量和效果。新中国成立前夕,我们党召开了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这次会议虽然只有短短九天时间,但认真研究和分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形势和党所必须采取的正确政策,分析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问题,研究了党在全国胜利以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对中国革命的进程产生了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这次会议的成功主要得益于通过深入讨论,解决了当时面临的许多急迫问题。1978年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历时三十六天,也是大部分时间用于讨论。在会议闭幕式上,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实际上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为以后的拨乱反正和开创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奠定了基础。这两个会都是充分发挥会议功能的典范。可见,会议并不在长短,关键在于是不是真正深入讨论,解决问题。
少开摆样子的会,就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的做法,在求真务实上下功夫。应当说,对待开会也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着眼于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一种是形式主义的态度,满足于敷衍塞责。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不少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以及不少地方和部门,对待开会采取形式主义的态度,主观随意,应付差事。在一些地方,每天电视、报刊上有许许多多的会议新闻,但真正讨论、研究、解决问题的不多,不少会议作完报告就散会,即或安排时间讨论,也往往由于准备不充分、缺乏深思熟虑而流于形式。如有上级领导参加讨论,则往往变成下级的工作汇报。更令人担忧的是,不少会议完全是开给上级和群众看的,意在表明这项工作已经在本地区、本部门“贯彻落实”了,至于实际效果如何就不甚关心了。这样的会议,背离了会议的本质,背离了召开会议的初衷,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是形式主义的表现。坚决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歪风,少开、不开劳民伤财、低效益甚至无效益的摆样子会,是广大群众的呼声,是推进工作的需要。
少开摆样子的会,就要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在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方法上下功夫。人类社会已进入二十一世纪,这是一个信息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果我们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方法还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那是肯定不行的。对待开会也是一样,既要继承过去好的经验和做法,又要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大胆创新。如果仅仅是为了布置工作、介绍经验、树立典型,应当尽可能地发挥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的作用,以减少会议,节省精力。当然,非开不可的会,一定要精心组织,开出成效。那种用会议贯彻会议,层层依样画葫芦,开完会就万事大吉的歪风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这样,才能达到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压缩会议费用,控制会议规模,提高会议质量,减少文件简报”的目的,也才能使会议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成为推进事业和开展工作的有效环节。
第9版(理论)
专栏:书记谈作风
选贤任能“三环节”
——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谈“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本报记者 胡欣 汪波
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强调“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选贤任能体现党的优良作风,同时又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组织保证,对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日前,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时,房间里坐满了人———组织部的部长、副部长全到了。原来,自青海到云南上任不久的白恩培是想利用这个机会与组织部的同志交流思想,“共同做好这篇文章”。
白恩培介绍说,自己多年从事干部工作,从黄土高原到内蒙古草原、青藏高原,再到云贵高原。尽管对云南的情况还不太熟悉,但用人问题、干部的教育和使用问题是自己一直思索萦怀的问题。他说,干部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其在党的建设中处于“关键的位置”、“核心的位置”都不为过。党的三代中央领导核心都把干部问题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对此都有精辟的论述。最著名的是毛泽东讲的两句话:“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领导者的责任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邓小平讲“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很大程度上就是指选人与用人。江泽民同志最近在一系列讲话中对吏治腐败的危害性分析得非常透彻,指出,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王朝的更迭、政党的兴衰,无不与吏治密切相关。古往今来,国以人兴,政以才治。执行什么样的干部路线,对于新时期我们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至关重要。
白恩培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方面,在干部的教育、选拔和管理方面做了大量与时俱进的工作。邓小平倡导打破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提出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一大批德才兼备、年轻有为的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有力地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江泽民同志要求“领导干部要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知人善任,广纳群贤”。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要求,体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干部工作的高度重视。
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关于这一点,白恩培认为主要应抓住以下三个环节:
培养教育是第一个环节。这里有一个普及和提高的关系问题。整个队伍的基础不好,不管用什么样的制度和方法,也选不出好干部。培养教育的核心是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正确的世界观是讲
唯物辩证法,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的人生观是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确的价值观是讲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不同的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水平不同,但这三条是基本的要求。“三观”问题解决不好,不会是好的干部,更不会是好的领导干部。培养教育很重要的途径是把干部放到基层、放到艰苦的地方去,让他们受到锻炼,增长才干。战争年代有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和平年代怎样锻炼、培养干部?就是要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问题比较复杂的地方去。我们的干部了解了社情,体察了民意,就知道自己该怎样工作了。说到这里,白恩培讲起了一件往事:“我在延安当地委书记时,一次春播时下乡,路过一个村子就下车走了进去。村里的人都下田去了,只看见一个妇女在推碾子碾糠。见来了从小车上下来的人,她赶忙说‘哎呀,这么丢人的事怎么让你们领导看见了!’———丝毫没有抱怨,也不谈自己有困难需要政府救济,只觉得难为情。”他感叹道:“我们的老百姓多么好!而当看到老百姓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生活水平还不高时,你就会明白追求什么‘位子’、‘房子’、‘票子’、‘车子’、‘儿子’的问题———所谓‘五子登科’,显得多么渺小。”
选拔、任用是第二个环节。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注重群众公论。在党管干部的前提下,要把群众路线贯彻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去,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中央制订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六中全会《决定》提出了“五坚持、五不准”,明确规定了有关的原则、程序和纪律,是各级党委、各级领导干部和组织人事部门在选人用人上的基本准则。违反条例,搞领导点名、组织部授意、指名考察,就难以扩大公开选拔的面,真正做到选贤任能。上边点名考察谁,除非这个人特别坏,或者有坚决的反对派,否则大家便会“多栽花少栽刺”,一味说好,怕将来有“小鞋”穿。组织部门的同志、选任干部的干部要出于公心,相信群众。如果你本身就想卖官讨好,制度就执行不好。其实,坚持民主推荐、公开选拔的制度,不正是解脱自己的好法子吗?这个人一句话,那个人一张条子,非把你整死不可。选拔使用干部最核心的问题是“公开、公平、竞争、择优”这八个字。严格遵循八字方针,再加上公平选拔制度的认真执行和不断完善,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加强监督是第三个环节。虽说是择优而用,但人在一定的岗位上、一定的环境中是会变的。怎样进行继续培养和教育,怎样实行全面而有效的监督是个大课题。说是组织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法律监督,而第一把手谁来监督?怎样监督?法院党组书记是党委派出的,纪委书记是党委常委或副书记,所以组织监督、班子成员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尤为重要。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些人把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搞颠倒了,不是对人民负责,而是对自己负责,考虑的是自己的进退问题。因此,要恢复好的传统,党内必须有健康健全的民主生活。
省委组织部的同志汇报说,近年来,云南省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在选人用人问题上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白恩培说,一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其危害不可低估。他强调,要按照六中全会的要求,坚持任人唯贤,全面贯彻“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注重考察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的情况,把干部在作风方面的表现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确立正确的用人导向。(附图片)
白恩培同志。(汪波摄)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为什么说政治纪律是党的最重要的纪律?
——学习六中全会《决定》系列谈(12)
李雪勤
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特别强调了加强政治纪律的重要性,明确指出:“政治纪律是党的最重要的纪律。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中央权威,保证中央政令畅通。”遵守和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是当前加强党的纪律的核心内容。
遵守和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党的政治纪律,是党最重要、最根本的纪律。只有政治纪律严明,才能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形成强大的战斗力;才能保证全党纪律严明,步调一致地向前进;才能使我们党朝气蓬勃,无往而不胜。如果政治纪律松弛,党的组织、宣传、群众、财经、外事、保密等工作纪律就会失去政治基础,长此以往,我们党就可能成为一盘散沙,就将一事无成,党的事业也很容易垮掉。邓小平曾经说过:“遵守纪律的最高标准,是真正维护和坚决执行党的政策,国家的政策。”党的政治纪律是党的最高利益之所在,也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之所在。
遵守和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是坚持党的政治原则和政治方向的重要保证。党的政治纪律,就是党的组织和党员在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的行为规范,是维护党的指导思想和党的性质、理想、宗旨以及党的政治路线的原则和规定,是保证全党在思想上、组织上统一的基础。因此,党的政治纪律的实质就是维护党的政治原则和政治方向。我们党是围绕自己的政治纲领、按照自己的政治路线、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而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构成了政治纪律的主要内容。
遵守和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是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内在要求。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纪律,它的核心内容实质上也是党的政治纪律。党章规定的民主集中制六条基本原则的第一条是“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在这“四个服从”中,最重要的是全党服从中央。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大政方针和重要工作部署,全党全国必须统一。改革体制、建立制度、制定政策、决定重大事项,既要发扬民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又要坚决维护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维护中央权威,防止和纠正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倾向。不允许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独断专行;不允许违背集体决定自行其是,擅自行动;不允许把自己管理的地方、部门和单位搞成不听党的统一指挥、不受组织约束和群众监督的“领地”;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搞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不允许制定与中央政策和国家法律相抵触的规定。如果遇到重大问题,党的组织必须向上级请示报告,决不允许搞先斩后奏、斩而不奏。
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是对党危害最大的违纪行为。无论哪一个党员或哪一级党组织,如果违反党的政治纪律,都必须按照党章和党的纪律处分条例的规定,给予严肃处理。只有在政治上保持高度的集中统一,我们党才能更好地实践“三个代表”,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