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引智专版)
专栏:
国际人才交流暨项目洽谈会成果丰硕
在日前结束的“2001年中国国际人才交流暨项目洽谈会”上。境外专家组织与中国有关机构就人才交流与合作进行了热烈的洽谈,并在经济技术、培训、文教三个领域共达成合作意向3951项。其中,经济技术专家项目3069项,另外,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将与8家机构签署合作协议;与会的境外培训机构132家,达成中长期培训项目意向342项,短期培训项目意向456项;文教专家项目合作意向84项。
上图为洽谈会期间,中外机构人员在交流情况。
(图文由国家外国专家局提供)
第7版(引智专版)
专栏:
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李兵10月下旬率代表团访问日本,在日本大分县参加了“妇女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讨会,并参观大分县“一村一品”运动示范户。图为代表团成员与日方代表座谈交流的情景。王木荣图文
第7版(引智专版)
专栏:
外国专家吐心声
通用公司已经和中国汽车工业的主干企业及政府组织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我们提供了技术支持并致力于培训汽车工业的新一代专业人才。在中国工作和生活会改变一个人。在华的工作和生活实践使我认识到:理解是友谊的桥梁。
——美国专家墨斐
1997年,我刚到南京大学执教时,每当接触到环保问题,学生的表情总是很漠然。然而今天,我发现学生的环保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一直认为,中国的学生对于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常常怀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他们在环保方面表现出的热情,则完全证明了这一点。我还认为,21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必将同步进行,从而获得完美的和谐与统一。
——日本专家福田繁
自1995年受聘《北京周报》社担任改稿专家至今,我一直住在北京。从北京市申办2008年奥运会开始,我就一直忙着为北京申奥出力。为了翻译北京市在瑞士洛桑递交的第一份长达600页的申奥陈述报告的法文版,我一口气干了1个月。7月13日那天,当我听到北京市申办奥运成功的消息后,激动得跳了起来,我与中国人民一样为此而欢呼。
——加拿大专家路易斯·卡提欧
我每年利用假期回中国,义务替中国各地的大专院校、公安政法等部门授课。过去十几年来,我走遍了大江南北,向无数警政公安及刑事侦查人员传授最新的刑事侦查知识,为一些刑事案件的侦破提供指导,协助或资助中国年轻的公安人员到美国进行培训。很多美国朋友笑我“傻”,但是看到中国司法鉴定及刑事侦查技术逐步跟上国际水平,自己尽到了微薄之力,我觉得值得。
——美国专家李昌钰
第7版(引智专版)
专栏:
引入市场机制加快智力引进
——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万学远谈国际人才交流市场建设
本报记者罗春华
如何将市场机制引入到国际人才交流和技术引进工作中来,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万学远。
万学远认为,人才对于提高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十分重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引进国外智力和人才工作。邓小平同志早在1983年就提出要利用引进国外智力的思想,并从各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可以说,引进国外智力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
他说,改革开放20多年来,来华的外国专家以及海外华人专家人数超过100万人次。最近,国家统计局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2000年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和港台地区专家人数已达到40多万人次,其中外国专家22万人次,比10年前增长了8倍。专家在华工作的领域也更加广泛。过去来华专家主要集中在农业、制造业、教育和新闻等领域,而现在专家工作的领域涉及到农业、工业、能源、文化教育、医药卫生、新闻出版、金融、法律、环保、旅游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受到国际广泛关注的科技合作项目越来越多。同时,出国培训人数累计达到40万人次,比10年前增长12倍。引进国外智力和国际人才的交流,对我国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应该看到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原有的引进人才的方式已不适应现在的要求。例如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才引进项目主要由政府组织实施,引进的外国专家主要由国外有政府背景的专家组织提供,其中大部分是退休专家。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这种引进国外人才的机制已不能满足国内对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我们要加快建立对外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要重点建设和发展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市场。
在谈到建立国际人才交流市场时,他说,去年,国家外国专家局提出了要把加快建立全国统一、与国外相联通的国际人才市场作为新世纪引进国外智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外专局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最近,“2001年中国国际人才交流暨项目洽谈会”在南京召开。这是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人才交流盛会,它第一次将各类外国专家组织、部分大学、外国人才公司、外国培训机构召集在一起,与中国对口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自由洽谈,推进了国外智力和人才引进与市场的结合,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国外智力和人才资源方面的作用。在此次洽谈会上,外专局向合作多年的部分专家组织和培训机构颁发了许可证,这不仅是对他们多年来为我国做出的贡献的肯定,也是对这些机构在中国继续合法从事国际人才交流活动的资格认定。可以说,此次洽谈会是我们逐步规范国际人才市场的重要步骤。
此外,外事局近年来审批的项目也多属与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工程相配套的项目,以及在全国带有示范性、指导性和前瞻性的项目。例如,为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各类人才的培养提供引智方面的支持等,这些工作已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今后,我们还将继续组织国内人员出国培训,了解世贸组织的运行规则和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机制,将市场机制引入我国的国际人才交流活动,按市场规则运作。国家外国专家局将根据国务院的部署,在加强对国际人才市场宏观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服务工作,推动聘请单位不断地改善来华外国专家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
万学远最后强调,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服务业目前在规模、层次等方面还比较落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服务业将会有较大的发展,信息、咨询、金融、会计等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大大增加。朱镕基总理最近多次指出,要把我国引进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引进先进技术、引进现代化管理和引进人才上来。可以预计,今后5年,来华工作的外国专家和出国培训人数还将有更大的增长。中国人才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我们欢迎国外人才组织和机构到中国来投资、合作,共同发展。
第7版(引智专版)
专栏:
为了中国的繁荣
——二○○一年中国国际人才交流暨项目洽谈会侧记
本报记者张静宇
本月上旬,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01年中国国际人才交流暨项目洽谈会”吸引了来自21个国家的200多个专家组织以及国内有关机构的2000多名人士。
“我为中国骄傲。在短短20多年里,中国人民创造了举世震惊的奇迹。我也为自己庆幸,因为我亲眼目睹并参与了奇迹的创造。”当参加会议的一位长年在华工作的法国专家对记者谈到这番感触时,在场中方人士无不动容。记者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代表大家由衷地说道:“感谢您的肺腑之言。同样,中国人民也感谢你们长期以来为中国发展做出的无私奉献。”
20多年来,一大批自愿来华工作的外国专家和海外华人专家,为了帮助中国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当中有许多人是学有所成的退休专家,在本国拥有令人尊敬的社会地位和安逸舒适的晚年生活条件。但是,为了帮助中国人民的建设事业,他们来到中国,将自己掌握的知识、技术和经验无条件地奉献给中国人民。讲上面那番话的法国专家、义务咨询协会前任中国部总经理菲利普·朱利昂先生就是其中一员。今年国庆期间,由于其出色的工作成绩,他被中国政府授予外国专家的最高荣誉———“友谊奖”。他非常珍惜这份荣誉,并称这是“第二故乡”送给他晚年的最好礼物。
说起聘请外国专家来华工作的意义,最清楚的莫过于国内的用人单位。会上会下,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的代表只要同记者谈起这些外国专家的贡献来,无不交口称赞。辽宁省外国专家局局长赵洪涛说起专家们为辽宁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做的突出贡献时如数家珍,话语中充满对邓小平同志有关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指示精神的赞誉和对专家们的感激之情。辽宁是老工业基地,国企改革的任务相当重。在国家外国专家局的指导下,辽宁从一开始就将引智工作的重点集中在国企改造上,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赵洪涛举例介绍说,几年前,省里投资30多亿元为一项重点工程引进大型成套设备。由于某关键部位存在设计缺陷,设备安装到位后不能正常开工运行,企业每天为此承担的贷款利息就高达数百万元。省外专局急企业所急,经过认真咨询,从德国请来了一位专家,他到达现场后,很快便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他的指导下,整套设备不仅正常运转起来,而且生产能力连连超过系统设计指标,为企业和国家创造了很高的经济效益。
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据统计,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先后有上百万人次的外国专家和境外华人专家来我国工作,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上,几乎到处都能见到他们忙碌的身影。国内不少工厂企业、农村和学校都从中受益。一些用人单位的代表对记者说:你们真该好好宣传一下这些专家。专家的到来,不仅使我们学到了国外同行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了解到国外高新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状况,从而开拓了眼界,明确了方向,更宝贵的还在于专家们不计得失的工作热情感染了我们,为我们带来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中国人民的真诚与友谊同样也赢得了专家们的心。加拿大海外专家服务组织的潘慕智女士告诉记者,一次,该组织根据中方的请求,从加拿大物色了一位学有专长的专家来华短期工作。那位专家听说要到中国去,起初老大不情愿。可是,等他从中国回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来问:“什么时候再给我去中国工作的机会?”潘女士认为,对专家们来说,中国是个令人心仪的地方。在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今天,中国经济一枝独秀,这对专家们而言,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中国社会稳定、国泰民安。中国人心地善良,待人热情。很多专家回国后,对与中国同事结下的情谊久久不能忘怀。这也是专家们愿意为中国发展出力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位专家说得好:“尽管世界范围的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所有人始终都把中国作为朋友,我们愿意为她的繁荣发展献出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不会缺少人才。”
第7版(引智专版)
专栏:
超越传统走向世界
——访哈药慈航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段燕文
本报记者黄晓东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生产力之一。可以说,没有与外专局的合作项目,就没有哈药慈航的今天。”哈药慈航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年轻的医药学家段燕文日前对记者道出了一段肺腑之言。
作为留美归国从事中医药抗癌研究的著名医药学家和高科技企业家,段燕文丝毫没有流露出更多的成就感。他渴望把中医药推向世界,实现中医药产业现代化。外国专家局把这样的人才引回国内,从一个角度表现了他们的一个着眼点——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工程相配套的项目和全国带有示范性、指导性、前瞻性的项目提供支持。
35岁的段燕文现为留美博士后,先后主持了国家“九五”、“十五”攻关项目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1993年攻读美国波士顿大学MPH学位,之后成为分子药理博士后。1995年,他创办了高新技术企业——长沙慈航制药有限公司。今年7月,段燕文成功实现了慈航制药与哈药集团的战略结合。哈药慈航成为全国制药企业中唯一的“国家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工种示范基地”,专门从事抗癌系列中药药物创新研制及产业化开发。哈药慈航的主要科研机构设在国外,产业基地设在国内,坚持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并率先在国内组织实施现代中药的“四化”理念,即研发国际化、工艺自动化、质量标准化、产业规模化。
段燕文认为,从事中医药抗癌研究,要重视“源头创新”。中国人应该拥有中医药抗癌自主产权,自己制定规则,让外国人来适应我们。在中国加入WTO的今天,这显得更具战略意义。他说,在中外高层次人才交流、碰撞的基础上搭建技术平台,可加速中医药产业化进程,而哈药慈航的发展即得益于此。正是凭借在美国自主研发的“抗癌中药生产装置及过程集成自动化系统”项目,从1995年开始,段燕文即得到国家外专局的政策引导与支持,双方实现人才互动交流。
段燕文说,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国内外“回归自然”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中医药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所认同,以中药为主体的东方医药国际科技热潮正在兴起。今年5月,哈佛大学医学院成立整合医学研究所,重点研究中草药抗癌功效。去年,全美有3亿人次寻求非主流医学(即指中医)治疗各种疾病,其市场份额约300亿美元。发达国家低价从我国购进中草药原料或加工产品,依靠现代科技与工艺开发出的中医药产品,不但占据了大部分国际市场,且大举向我国市场推进,对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可喜的是,目前哈药慈航研发的抗癌中药生产装置及过程集成自动化系统项目已通过国家现代中药产业化专项论证。该公司自动化系统采用了先进提取、分离、纯化技术,改变了中医药制药技术的落后面貌,必将缩小国产中成药与国外植物药制药的差距,为中医药产品打入国际医药市场提供质量保障、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从而形成中医药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技术竞争优势。
哈药慈航正在将知识产权转化为经济成果,积极从事新药研发及其产业化。目前研发并即将投产的项目主要有:国家“九五”攻关项目抗恶性肿瘤转移新药“转移停胶囊”;国家“十五”攻关项目,抗恶性肿瘤诱导分析新药“异功化瘤液”等。段燕文表示,医药研究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科学,他所从事的抗癌研究更是尖端科学,必须注意中西医互补,东西方互为借鉴。攻克肿瘤、实现中医药产业现代化,永远是他执着的追求。
采访结束前,段燕文说:“要想始终走在世界医学科学前沿,必须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作为身处世界医学科学前沿的中国人,我们有责任把中国五千年文化遗留的中医药上升为经济优势、产业化优势,力争在本世纪,使中药与西药并驾齐驱。这也是中国对世界健康事业的巨大贡献。”
第7版(引智专版)
专栏:
引智入西北科研结硕果
——宁夏引智工作见闻
本报记者吴志华
刚到银川,我们就被西部大开发的热潮所感染:参加宁夏投资贸易洽谈会和宁夏枸杞节的中外客商云集该城,致使宾馆旅店爆满;宁闽对口协作第五次联席会又敲定七项协议;总投资3亿元的“福宁城”项目举行奠基仪式……背靠黄土高原,面对沙漠戈壁的宁夏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丰硕的引智成果。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于革胜告诉记者,从1996年以来,全区引智223项,引进外国专家380人,组织出国培训团24个,派遣出国培训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572人,引智成果已在宁夏城乡建设、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30万美元引智,奔向国际市场
贺兰山东麓的石嘴山市有一家20世纪60年代从北京迁来的“三线”企业——宁夏西北有色金属厂和西北稀有金属研究院。这个生产和科研结合在一起的企业艰苦创业多年,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兴起时,却陷入了困境中,许多技术人员纷纷“东南飞”,工厂订货一落千丈,生产停滞,濒临破产。副厂长李彬回忆当时厂里的情况时颇有感慨:“有一年,我们全年只有区区数百克产品的订单。去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会上竟没人知道我们工厂,甚至不愿意同我们交换名片。”
怎么办?厂领导为此反复酝酿,最后拍板做出决定:聘请外国专家来指导。当时,聘请一位外国退休专家的费用要30万美元,这比全厂一年的利润还要多。“用这么多钱聘请老外,值得吗?”许多人对此很不理解。
不过,厂领导想得更远更深:跳出边陲小圈,引入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才能真正走活企业生产与科研这盘棋。厂领导顶着压力作出了决定。正在此时,国家外国专家局“雪中送炭”,破例为这家企业提供了30万美元的资助。结果,外国专家到来不仅帮助解决了生产工艺技术问题,还为企业开拓市场搭起了桥梁。这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小企业开始展现出从未有过的活力。
李彬告诉记者,“引智救活了企业。直到今天,引智仍然是我们厂寻求发展的一条路”。几年来,他们请来了法、俄、日、韩等国的专家考察指导,厂院技术人员也不断地被派到国外进修,参加相关的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从而得到国际市场信息和相关技术资料。他们在国外还省吃俭用,用省下的钱购置了一批科研设备带回厂里。引智帮助解决了道道技术上的难关,引智也使工厂产品质量和科研水平节节提高。
拿着工厂提供的统计资料,记者似乎看到了工厂大踏步前进的步伐。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家企业的销售额以每年30%至50%的速度增长,年销售额从1991年的几千万元猛增到14亿元。如今,他们的主导产品钽粉和钽丝在国际市场占42%的份额,成为世界钽、铌生产三强企业之一。李彬深有感触地说:“引智的确是企业改进管理,发展生产技术的一条好经验。”
引智带来新观念
宁夏林业科学院引智是从枸杞育种起步的。1995年,由国家外专局批准和资助,该院请来挪威科学院院士、挪威农业大学教授尼森,对该所枸杞育种方案和研究思路提供了指导,缩短新品种育种周期。在此基础上,该院在执行国家重大攻关项目“无籽枸杞新品种选育”中,仅用4年时间就培育出41个三倍体枸杞无性系,并从中选出优良无籽枸杞新品种。
引智初战即出成果,鼓舞了全院对引智工作的信心。一批外国专家被邀请来所指导,帮助马铃薯苗的脱毒、葡萄育种等。所长李健女士谈起引智工作,对以色列专家塔米的印象尤为深刻。她说,“塔米的到来使我们感受到了一股和以往引进专家完全不同的商业气息”。这位女专家说话尖锐、直率,当你把一个很好的项目想法拿出来与她讨论时,她首先关心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问:“市场在那里?”
塔米从市场出发,依据市场潜力和成本来考虑科研立项和调整科研思路。这对于长期习惯在实验室里埋头搞研究的林科院研究人员来说实在难以接受。不过,他们被塔米执着的工作精神所感染,从而慢慢体会到真谛所在。李健说,塔米一进入办公室就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无论是在试管苗生产实验室还是在试管苗移栽温室,她同我方技术人员一起,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分析存在的技术问题和市场成本问题,甚至连操作工人坐的小凳怎么放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样的细节都会提示注意。“我们最终从不习惯她的‘商业味’慢慢地喜欢上她的风格,在科研观念上来了一个大转变:技术研发是为生产服务的,而生产来自市场的需求,市场需求才是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真正目的”。
将目光瞄准市场后,科研成果便化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枸杞是宁夏最具地方优势的特色资源。宁夏林科院用自有知识产权的“无籽枸杞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作为20%的股份参与一家枸杞产业开发公司,全面开发枸杞这一优势产业。今年春天,这家公司采用该所繁育的优质容器苗一次定植5500亩,成活率高达95%。目前,种植园里枸杞长势良好,为宁夏地区改造荒漠,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迅速产业化探索出一条新路。
宁夏外国专家局局长马继凯告诉我们,宁夏今后将进一步根据“抓住西北大开发机遇,精心组织项目,强化服务意识,促进产业发展”的思路,围绕全区重大工程项目,积极开发国际智力资源,有计划地派出技术人员到国外培训,使引智工作结出更多的硕果。(附图片)
图为银川市郊沙丘地经引智改造,已成为种植葡萄和林木的绿洲。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