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国际)
专栏:大千絮语
厕所文明非小事
史宗星
当人们的眼光和媒体的视线都投向阿富汗的时候,可能忽视了一个不谈政治的重要国际会议——第一届世界厕所高峰会议。
这个会议自本月19日起在新加坡举行了3天。芬兰、英国、美国、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等国约200名代表参加。他们讨论了有关厕所的广泛议题,包括厕所设计、卫生、舒适以及解决排泄物污染和发展中国家厕所缺乏等问题。
会议取得多大成果暂且不论,单是人们敢把厕所这个话题端到国际会议桌上,就是个了不起的创举。或许会议组织者意识到厕所是个“难言之隐”,会议开幕时,新加坡公厕协会会长特意做了一番“消除顾虑”的动员:“人们应该开怀地谈论厕所,就如同谈论食品、健康等话题一样。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公众对厕所问题的认识,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的确,人们是不大愿意公开谈论厕所的。然而,厕所是任何人每天都离不开的一个重要设施。不管人们吃得多好,穿得多么漂亮,若没有一个干净舒适的如厕之地,总觉得生活还不完全如意。况且,据新加坡环境发展部长在会上所说,目前讨论厕所问题,主要还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因为世界上还有40%的人口缺少合理的卫生设施,因厕所不卫生导致的传染病每年夺走200万人的生命,其中大部分是5岁以下儿童。印度代表在会上坦言,他们国家的厕所卫生存在严重问题,10亿人口中有7亿人由于家里没有厕所而跑到外面去“方便”。其实,世界上缺少厕所的国家何止印度一家。印度代表能把“家丑”扬到国际社会面前,实属有勇气的表现。
中国派了20名代表参加这次会议。外电还详细报道了北京一位官员在会上的发言,这位官员承认,游客对北京公厕的印象不好的确是个现实问题。不过,他又表示,北京有信心解决这个问题。为迎接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北京将投资2.4亿元人民币增建和更新2003个公共厕所。到2008年,北京市公厕的面貌将焕然一新:干净、舒适、豪华。读了外电的这篇报道,笔者禁不住心头有股振奋感,游客对北京公厕“望而生畏”的问题终于有望解决了。
更让人觉得振奋的是,中国代表还讲了这样一句话:“不注意厕所卫生的国家没有文化和未来。”这是句很有见地的话,把厕所和民族文化、国家前途联系了起来。这样联系其实并不牵强,因为厕所的卫生和舒适程度,确实也是衡量一个民族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的尺子。厕所不是小事,对世界是这样,对中国也如此。不过,对中国更显得紧迫一些,因为申奥成功了,也入世了,在美化环境的建设中,该是建立与之相称的厕所文明的时候了。
第7版(国际)
专栏:科技短波
糖尿病疫苗诞生
以色列魏茨曼研究所科学家日前成功研制出一种Ⅰ型糖尿病疫苗,能够有效防止人体免疫系统胰腺贝塔细胞遭到破坏。
Ⅰ型糖尿病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通常是由于人体免疫系统失调,造成胰腺贝塔细胞受损,不能正常分泌甚至停止分泌胰岛素而导致的。Ⅰ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经常接受血糖检查和胰岛素注射。
糖尿病与心脏病和癌症一起被称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
第7版(国际)
专栏:科技短波
母乳可能遗传高血压
俄罗斯医学科学院生理学研究所的专家认为,遗传性高血压女性患者的乳汁,有可能是将高血压遗传给后代的一种介质。
研究人员指出,如父母均为高血压患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几率可达45%。遗传性高血压女性患者的乳汁可能是将高血压遗传给后代的一种介质。调节其后代在婴儿期的饮食,有望降低他们患高血压的几率。
第7版(国际)
专栏:科技短波
花旗资助教师培训
本报讯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二十二日在京宣布启动西部贫困地区英语教师培训项目。此举旨在推动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和经济发展。项目首期将于二○○二年一月在贵州省开始实施。该项目得到花旗集团的资助。(张静宇)
第7版(国际)
专栏:
阿根廷人口增加
本报专电阿根廷国家统计局局长十一月二十三日宣布了全国人口普查的初步结果:自上一次人口普查(一九九一年)以来,阿根廷全国人口增加了百分之十点五,达到三千六百多万人。(李志明)
第7版(国际)
专栏:通讯
法国
水务事业造福于民
本报驻法国记者郑园园
1999年,通用水务与大巴黎地区水务联合体签署合同后,立即把它在化工、电力、机械、水利等领域的1300家合作伙伴动员起来,协同作战,一年后,按时按质完成了施工任务。水厂建成后,联合体再同它签署水厂管理的合同,合同中规定了利润分成比例。水厂享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同时也受到监督,每年得向联合体提交经营报告。联合体成员常到工厂视察。这一地区的居民对水厂的经营情况也极为关注,常有大巴黎地区的居民来参观。水厂负责人说:“其实,他们也是来审视我们的工作的,看看水厂管理得好不好,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健康,也关系到他们纳的税是否使用得当。”
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通用水务与苏伊士集团专注于供水,把业务搞得很精深。以苏伊士集团为例,下属的昂帝欧水务公司又分成好几个专业公司,在供水、设备等领域各司其职。“昂帝欧—得利满”20世纪70年代就进入中国市场。在全球的私营水务企业中,昂帝欧的科研预算最高,每年达1.15亿欧元;它设在巴黎郊区的中心研究所每天汇总并分析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两万种水样,得出15万个参数;它引为自豪的“工具箱”是一个巨大的智能库。“工具箱”里贮存着水厂的各种方案,具有普遍性、适用性,可随时调用,有助于开发高效的、造价较低的水厂。它还拥有一批金融人才,对在世界各地兴建水厂的融资问题有深入研究。该集团国际部主任说,集团有6万人从事水务,他们的工作肯定比一个政府机构更有成效。通用水务也是研究成果源源不断,从1905年发明臭氧过滤和消毒技术,到近年发明的快速处理工艺(水处理速度为传统工艺的100倍)和膜过滤技术,它已拥有3000项专利。
在全球缺水的形势下,废水的净化和再利用成为热门行业;在人们对健康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更强烈之时,人们呼唤高质量的饮用水。法国百年水务,是造福于民的事业,而今更逢百年难遇的发展机会。且不说在亚特兰大、卡萨布兰卡、安曼……到处有法国水务人员在参与合作,就是在中国,昂帝欧同南昌、沈阳、西宁、郑州、保定、中山、上海等十几个城市有业务联系,通用水务则与我国洛阳、齐齐哈尔、大庆、邯郸、惠州等十几个城市建立了合作关系。继1985年取得澳门水厂25年的特许经营权后,昂帝欧今年5月又获得海南省三亚市3个水厂30年的特许经营权;通用水务则与天津自来水合作建立天津通用水务公司,获得改造并经营凌庄水厂20年的合同。通用水务还与日本丸红株式会社合作,获得成都供水领域的建设、运营和转让合同,投资总额1.16万美元,合同期18年。
中国入世后,法国两家水务公司高兴地看到,它们100多年的经验和技能,将在中国这个市场上大有用武之地。(下)(本报巴黎电)
第7版(国际)
专栏:综述
筑巢引凤来
——中国烟台赴韩投资洽谈会侧记
本报驻韩国记者王林昌
韩国的深秋季节,天高气爽。坐落在汉城如矣岛上的韩国最高建筑“63大厦”显得格外繁忙。日前,中国烟台市投资贸易洽谈会正在这里召开。当记者赶到会场时,场内已座无虚席,但等待入场的韩国企业界人士依然在排队签到,总计约400余人。韩国SK集团等大企业和在烟台办厂的韩国企业还特意赠送了花篮,为这次投资贸易洽谈会的召开增添了不少喜色。与烟台市结为友好城市的韩国群山市市长姜根镐驱车两个半小时,专程从群山来到汉城。他激动地说,看到洽谈会盛况空前,令人吃惊。
这次洽谈会为什么受到韩国企业界的青睐?记者采访了一直在忙个不停的烟台市市长杨金镜。他说,在当今世界经济普遍萧条的情况下,持续、稳定发展的中国经济的巨大魅力,无疑是吸引海外客商的重要因素,而烟台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环渤海经济圈中的重要城市。烟台市经济以年平均增长12%的速度发展,为外商创造了良好的投资和经营环境,已经成为外商,特别是韩商投资的热点地区之一。如今,韩国的企业在烟台发展得很快。包括大宇重工业公司在内的韩国近1000家企业已经在烟台安家落户。经过这十几年来的发展,韩国在烟台投资的企业由小变大,他们已经盈利赚钱。
与烟台市一起主办这次洽谈会的韩国产业园区公团负责人鲁圣镐也高兴地提出了四项理由:一、韩国的经济专家普遍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看好,特别是中国加入WTO,这为韩国企业的发展带来无限商机;二、目前韩国经济不景气,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希望进入中国,以便获得新的发展;三、烟台良好的投资环境已经使韩国的企业得到充分的发展;四、中国的山东,特别是烟台地区和韩国地理接近,文化相通,韩国的企业可以以山东为基地,向中国的内陆发展。他还列举了好几个在烟台取得成功的企业,来说明他的观点。他说,韩国产业园区公团作为韩国产业资源部下属的国家机关,将会积极推动烟台、威海等山东的对外开放城市和韩国企业在更多的领域进行交流与合作。
俗话讲“巢就凤凰来”。烟台的商机无限,才备受韩商的青睐。在这次招商会上,介绍烟台市投资环境情况的资料几乎被索要一空,洽谈会上放映的录像片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及许多韩国在烟台投资企业的现身说法,向来宾展示了烟台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便利的通信设备和良好的投资与教育环境,使前来洽谈的人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在这次洽谈会上,烟台市准备了165个重点合作项目和8000多万美元的贸易订单。合作项目突出了加工贸易的主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强,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投资回报。据悉,仅开幕式上午的投资洽谈,已有40多家企业签订了约2亿美元的合同。不少韩商下午早早地就来到了现场,急切地等着进行洽谈。他们关心的是去烟台投资办厂后产品的销售、土地租赁期限的延长、贷款利率的多少和外商创汇的汇出等问题。不少韩商在得到满意咨询后当场签约。(本报汉城电)
第7版(国际)
专栏:科技短波
日拟培育人体干细胞
日本京都大学再生医学研究所日前公布了培育本国人体干细胞的计划概要。这一计划名为“关于建立人类胚胎干细胞源及分析其特性的研究”,内容是在三年内培育出国产的人类胚胎干细胞,并且提供给科研单位研究用,以促进再生医疗技术的发展。其获取的来源是治疗不孕症时剩余的人类体外授精卵,但使用时必须征得提供者的完全同意。迄今,日本各科研机关使用的人类胚胎干细胞都是从美国进口的。
第7版(国际)
专栏:科技短波
茶叶功能多
日本的农业技术研究机构最近发现,茶叶有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及抗癌等多项功能。
该机构的科学家木幡胜则等从茶叶的皂草苷中分离出两种成分。在对其生理功能进行分析时发现,这两种成分有多种功能,可杀死壁虱,对酵母类微生物有抗菌作用,有防止藤壶类海洋生物附着的功效,可诱导食用菌的发育,能够防止花束的水分蒸发等,特别是能阻碍耐盐性酵母等微生物的生长。
(本栏均据新华社电)
第7版(国际)
专栏:禁毒边关行
禁毒任重道远
本报特派记者温宪杨讴《环球时报》特派记者徐学良
为期8天的禁毒边关行采访活动在有着“西南国门”之喻的畹町市画上了句号。畹町是中国最小的边境城市,市区人口仅约5000人。但就是这道边关曾在上个世纪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声名显赫:在日军封锁了中国所有的出海口后,畹町一度成为中国唯一的陆路国际交通要道,国际反法西斯阵营许多援华的物资从这里运入内地,几十万中国远征军有不少是从这里出境远赴异国驱逐日寇。
畹町是美丽的。在距畹町边关不远处的一个傣家竹棚内小憩时,记者看到四周青山绿水,一丛丛高扬的凤尾竹在黄昏中愈显翠绿秀美。“这里距中缅边界只有200米,”畹町市公安局局长施学志指着不远处的一片山水说道,“那里就是缅甸的九谷镇。”
一提九谷,记者的心中一沉,眼前的美景顿时失色:近年来,九谷已成为一个较大的毒品集散地,一些国际贩毒集团正是通过九谷向我国境内不断渗透,毒品的魔爪正日益猖獗地危害着包括中国在内的当今人类社会。目前,毒品贩运已涉及170个国家和地区,134个国家和地区存在毒品滥用问题,全世界共有1.8亿人吸食各类毒品。在“金三角”地区毒品向我国加紧渗透的背景下,毒品对中国的危害已从单纯过境转为毒品过境与消费并存,国内毒品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00年,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86.1万人,其中滥用海洛因者达61万人,涉及毒品问题的县、市、区计2084个。
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日益严峻的毒品问题。记者在采访中亲眼看到,为了消除毒品这一人类社会的毒瘤,一大批中国缉毒公安干警一直在默默无闻地努力工作着,记者所见到的许多缉毒干警不愿意多谈自己传奇般的经历,但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曾冒着生命危险与国际贩毒集团进行你死我活的较量。中缅警方今年4月联手在缅甸境内木姐市抓获大毒枭谭晓林后,谭晓林国际贩毒集团在逃成员丧心病狂,竟开价200万元对德宏州公安局局长杨余进行生命威胁。这位被称为“传奇人物”的老公安不为所动,并将自己的女儿杨钦钦送到了同样是每天都在与贩毒集团做斗争的木康边防检查站。今年8月,杨钦钦值勤时查出了一起数量为1000多克海洛因的贩毒案。此次带领记者在德宏地区采访的州公安局禁毒支队官员张艾虎是位烈士子弟,他的父亲就因缉毒牺牲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张艾虎继承父亲的未竟事业,多年来一直在缉毒第一线与国际贩毒集团斗智斗勇。自今年10月初,德宏州公安局副局长杨常林先后赴缅甸、老挝为禁毒国际合作事宜奔忙,随后又赶往广西处理一起贩毒大案,一晃近两个月没有回家。“这样的事太多了!”云南省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官员雷剑波感叹道。
禁毒工作是一项造福人类的事业,中国为此项事业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为彻底消除毒源,中国不仅早已实现了境内毒品禁种,近年来还不断通过国际合作帮助缅甸、老挝等邻国发展替代种植和替代养殖。以缅甸为例,在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统一领导和缅甸中央政府的支持下,云南省近年来在缅北地区投资3亿多元,帮助当地发展替代种植各类经济作物2.5万公顷,这等于每年减少的毒品生产量数以百吨计。中国在禁毒工作中取得的突出业绩和不断加强禁毒国际合作的真诚意愿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与此同时,记者在采访中深深感到,彻底解决毒品问题,既非一国之力可为,又断然难以一蹴而就,已经取得成效的替代种植等举措仍需辅之以与时俱进的政策机制加以巩固和发展。中国的禁毒大业仍然任重而道远。(附图片)
位于云南德宏州银井的中国边防检查站。银井是典型的“一寨两国”之地。
本报记者温宪摄
第7版(国际)
专栏:
中韩合作造林
本报讯中国国家林业局与韩国国际协力团二十六日签署《中韩合作中国西部五省造林项目实施协议会谈纪要》。据悉,韩国政府曾宣布,为支持中国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将出资五百万美元协助中方在西部实施造林合作项目。经中韩双方协商,韩方将无偿援助内蒙古、甘肃和新疆等西部五省区每个省区一百万美元。(吴绮敏)
第7版(国际)
专栏:
11月24日,一名男子在华盛顿街头使用最近在美国出现的一种移动投币电话车。新华社记者王岩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