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1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第11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1-11-23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宝莱坞向好莱坞叫板 '...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宝莱坞向好莱坞叫板
  许多人只知道美国有个“好莱坞”,很少有人知道印度也有一个电影城。这个电影城地处印度最大的城市孟买的郊外,英文名字是“宝莱坞”(Bolly-wood)。不知是印度人拾人牙慧,还是想与美国人争一高低?不管怎样,现在的宝莱坞已经名声鹊起,而且还有一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居然敢向好莱坞叫板了。
  宝莱坞建于1977年9月,现占地面积500英亩。我曾去过美国的好莱坞,前不久又有幸到宝莱坞一游。两坞相比,还真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依山而建,只不过孟买的山要比洛杉矶的山葱绿得多;好莱坞山坡上别墅成片,其中“贝弗莉山庄”最具知名度;宝莱坞山脚下却是贫民窟连绵,让观者触目惊心;好莱坞几乎是一座座摄影棚构成的小镇,全美十大制片公司瓜分了它的地盘;宝莱坞方圆几十公里的山头,全是它一家独占。山涧岙底那一座座装饰得富丽堂皇的一次性建筑,绿树丛中那一处处车水马龙、人气兴旺的外景地,让人对宝莱坞的规模和气魄刮目相看。
  其实,就数量而言,宝莱坞每年生产的800部影片早就超过了好莱坞好几倍。宝莱坞影片的观众人数也同样不可忽视,每天电影院里2000万人次可以让好莱坞羡慕不已。另外,尽管好莱坞的著名演员如群星灿烂,但全世界最著名的影星可能还数宝莱坞。据英国广播公司去年的一个全球民意调查显示,年近花甲的印度老演员阿米塔布是全球最大的千年明星,超过了劳伦斯·奥利弗和玛丽莲·梦露。据说,1998年在阿联酋首都迪拜举行的一次国际电影节上,阿米塔布遭到了大批影迷疯狂的包围,而好莱坞影星史泰龙却被撇在了一边。
  当然,在当今影坛上,宝莱坞与好莱坞相比仍然还是“小巫见大巫”,但它的发展速度和进取雄心让人不可小视。美国《新闻周刊》去年2月28日的一篇题为《宝莱坞走向世界》的文章说,近年来,宝莱坞已经不满足于有十几亿人口的南亚次大陆,而是积极地把目光投向了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的市场。“印度制造”的产品不仅得到了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观众的认可和喜爱,而且为印度政府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印度电影出口的收入已经从10年前的1000万美元达到前年的1亿美元,去年高达2.5亿美元。因此,文章最后提醒说,“面对宝莱坞走向世界的强劲势头,好莱坞恐怕要当心了”。
  宝莱坞第一次正式向好莱坞叫板应该是去年第七十二届奥斯卡金像奖评选期间。当时,印度电影界满以为他们的影片《第六感》能够顺利获奖。但评判结果却事与愿违,《第六感》一无所获。印度人纷纷诘问,曾获6项提名、票房收入比最后得奖的《美国丽人》高出7350万的《第六感》为何空手而归?印度舆论界认为《第六感》之所以没有获奖,是因为导演是个印度人。印度《国民先驱报》愤愤地指责奥斯卡奖评委会是种族主义,认为这个评委会应被授予“种族歧视终身奖”。
  最近,经过对10部印度新片的评选,印度又正式推举了宝莱坞新片《地税》参加评选今年的奥斯卡奖最佳外国影片提名。这是一部十足印度风格和印度气魄的影片,它与《雨季婚礼》和《阿育王》一起,都曾在国际影坛和海外市场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功。有人劝说,要想让这部影片得到奥斯卡奖提名,最好先在美国进行游说,取得美国电影圈内人士的支持。但该片制片人兼男主角阿米·汗并不以为然,他说,他无需为了自私的目的这样做,否则,奥斯卡奖本身也变得平庸无奇了。这也许正是民族传统和风格至上的宝莱坞精神,是它敢于向好莱坞叫板的力量源泉。 JRY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中国——神奇的土地
【印度】瓦西什特M.C
  中国,你的人民如此称呼你,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你在亚洲的中央,
  是12亿人的故乡。
  你那悠久深远的历史,
  即令儿童也心驰神往。
  你是古老文明的发祥地,
  引无数史家竟痴迷。
  你多姿多彩的发明,
  在新世纪仍充满生机。
  你有着最经典最辉煌的文学,
  你的艺术与建筑同样瑰丽。
  你的美食蜚声四海,
  备受地球人的青睐。
  你雄伟的长城,
  无疑是世界奇迹。
  对你的历史了解愈多,
  愈令我对你向往无比。
  我常感叹你是那样伟大,
  令我越发想了解你。
  佛学与马克思主义,
  纷纷前往探访你,
  你全心全意
  伸展欢迎的双臂。
  如今,你荣耀地成为奥运主办地,
  这是对你应有的赞誉。
  愿更多的大赛走向你,
  愿你的人民取得更佳业绩。(李文云/译)
  编后:中国申奥成功后,印度友人瓦西什特从遥远的喀拉拉邦卡利卡特给本报寄来了三首英文诗作,热情讴歌伟大的中国和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并向中国人民表达最良好的祝愿。现刊出其中一首。 JRY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难忘中国
本报驻法国记者顾玉清
  10日周六的晚上,在距巴黎50多公里的莫勒帕市一家图书馆的演示厅里,灯火辉煌,热闹非凡。来自法国3个市镇的男女老少笑意写在脸上。他们今天走到一起不是为了一次普通的聚会,而是要举行“难忘中国”精彩大回放晚会。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十一”前夕,应北京市国际旅游文化节主办单位的邀请,在法中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安排下,由法国莫勒帕、埃郎库尔和安东尼三城市组成的青少年亮亮棒演出团一行30人,参加了北京平安大街的游行及4场演出。除领队和家长外,演出团成员都是9至15岁的青春少女。演出之余,她们参观了天安门广场、故宫、天坛、颐和园和王府井大街,并走进通州区农民家庭品尝农家饭,采摘水果……这一幕幕精彩的场面,让这些第一次到中国的小客人魂萦梦绕,至今难忘。
  在到中国之前,这些小客人以及随团的家长和领队想象中国一定很穷、很脏,没有汽车,只有电影中看到的马车、人力车和自行车。可是,当亲眼看到北京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汽车川流不息,城市环境优美宜人,他们所有的人都震惊了!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中国会这么好。领队莫里耶尔·卢沃对记者说:“中国的发展真快!北京太漂亮、太现代化了!简直让人难以置信!”小团员迪法尼说:“中国之行让人难忘。北京太迷人了。”回到法国后,这些小团员一直在给亲友、同学、老师讲述着在北京度过的梦幻般的日子。一位随团教练深情地说:“幸好我们有录像,才使我们知道,这不是一场梦。”法中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席佟爱明说,北京之行将在这些孩子的一生中留下美好的记忆。
  晚会上,孩子们都穿着从中国买来的旗袍,背着绣有中国字的手机袋,兴奋地与来宾谈论着她们各自难忘的经历。桌上铺满一大本一大本的相册,大家在整理、欣赏和互换在北京拍的照片。我随便翻了翻发现,中国的一切物品都在她们的收集之列,包括中国国航的登机卡、行李箱标签、旅游门票、中国明信片、中国钱币等等。在大厅的另一边,台子上摆放着一台电视机,正在播放中国之行的录像,围观的人中不时响起一阵阵掌声和欢呼声。人们觉得,中国这个遥远而又神奇的国度一下子离他们这么近。没有去过中国的人都开始动心,筹划着一定要到中国看看。那些已经到过中国的小不点儿们也在吵着闹着:“我喜欢中国!我明年还要去北京!” JRY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薛培元摄于韩国汉城 JRY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耶德瓦布内———一个苦涩的波兰故事
本报驻德国记者江建国
  耶德瓦布内是波兰东北部的一个小镇(以下简称“耶镇”),位于首都华沙和比亚韦斯托克之间,人口不过两千。耶镇普通之极,实在没有什么出名的理由。然而,自去年以来,耶镇一夜之间成了欧洲一个知名度最高的地方,成群的记者、历史学家和政治家走马灯似地造访这个小镇,在波兰,没有一家报纸、一家杂志不连篇累牍地报道耶镇的,欧洲其他国家的新闻界也莫不如此。
  耶镇到底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引起欧洲舆论如此浓厚而持久的兴趣呢?原来是为了一段已被淹没了60年之久的历史。1941年7月10日,在波兰已陷入德国法西斯的铁蹄之下之后,耶镇发生了一桩大规模地屠杀犹太人的惨案。1600个犹太人,包括妇女、儿童、老人被赶进一个谷仓被活活烧死。二战中这样大规模地屠杀和迫害犹太人的事件本不罕见,多少历史学家浩如烟海的著作都详尽地记载了发生在欧洲各地的类似惨案,仅仅在波兰一国就有奥斯威辛、特雷布林卡、切尔姆诺、索比波尔等多处专以消灭犹太人为目的而设立的死亡集中营。在欧洲各国的犹太人中,波兰犹太人的命运格外悲惨。二战中死于纳粹屠刀下的600万犹太人有一半是波兰的犹太人,绝大部分死在集中营的毒气室里了。按照一般的逻辑,像耶镇这样的惨案不也就是苦海中的一个小小的浪花吗?
  然而,恰恰是耶镇的这桩惨案具有极其独特的研究价值,而把这桩惨案的真相调查清楚的是现居美国的原波兰犹太历史学家托马什·格罗斯。他经过4年调查,终于查明,这件惨案并不像普遍认为的那样,是德国法西斯干的,而是波兰人自己干的,而且就是耶镇的普通波兰人、那些直到昨天还是犹太人的邻居的波兰人干的。2000年5月,格罗斯把他的研究成果写成著作发表,题目就叫作《邻居们》。格罗斯就此一下子点燃了一个迟迟没有爆炸的炸弹,使波兰民族的灵魂受到前所未有的震动。
  据格罗斯的调查,这件事并没有德国的直接插手,甚至也不是由当地的德国占领当局胁迫波兰人的结果,而是波兰人自己发起并积极参与的。当天下午,耶镇的镇长先生强迫当地有名望的犹太人,包括犹太教的拉比们拆除耶镇在1939年至1941年被苏联占领期间(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发动侵略波兰的战争后,波兰东部被苏联占领。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发动侵苏战争后,耶镇所在的波兰东部落入德国法西斯之手。———注)建立的列宁纪念碑,而后命令他们把列宁胸像运到耶镇中心广场。而后镇长又命令全体犹太人到镇中心广场集中,一场抢劫、迫害犹太人的惨剧就此开场。参与这场行动的92名波兰人在镇内四处搜寻犹太人,搜到之后百般折磨,从湖边的农田搜出来的犹太人被拖进湖里淹死,最后,1600个犹太人被驱赶到一个波兰农民的谷仓里,被集体活活烧死。据目前还在调查这一事件细节和经过的波兰国家纪念研究所在这个谷仓的发掘,仅骨灰就多达500公斤,其中还找到孩子的乳牙和下颚骨。当大火还没有熄灭之时,一场对犹太人财物的劫掠就开始了,波兰人赶着车把犹太人的家具、衣物劫掠一空。据格罗斯的调查,参与这一罪行的波兰人占到当时耶镇男人的一半,都有名有姓。
  其实,耶镇惨案并不是事隔60年才第一次见诸天日的。早在战后1949年至1953年波兰清算内奸与德国法西斯狼狈为奸的罪行时,曾就耶镇惨案提起诉讼,当时一些证人的证词已基本证明了事实真相,但在审判过程中他们为了洗脱干系又翻了供,最后的结果是在23名被告中11人被宣判无罪,若干人徒刑,1人死刑,事情就算结束了。1963年波兰的“自由及民主战士联合会”在耶镇为死难的犹太人立了纪念碑,却一字未提耶镇惨案的真正凶手,而是把罪责含混地推到德国国家秘密警察和占领当局的头上了事。而之所以这样遮盖事实真相,显然是为了维护波兰作为二战受害者的名誉,为了突出民族历史的光明面,达到增强民族自信心的目的。
  波兰确实是二战中最大的受害者,它不仅是第一个遭受纳粹蹂躏的国家,而且牺牲最为惨重,大约占人口20%的人死于纳粹的屠刀之下。而波兰人民的反抗也确实令人钦佩,例如华沙犹太人隔离区和二战接近尾声时的华沙人民大起义,为欧洲各国人民树立了榜样。正因为这样,波兰战后的几代人一直认为,波兰没有法国维希政府式的伪政权,没有挪威的吉斯林式的叛徒,也没有立陶宛和乌克兰式的与德国法西斯狼狈为奸的伪军,一句话,波兰民族在道义上洁白无瑕,它是个高贵的受害者,是欧洲民族之林中的“耶稣基督”。波兰的一位作家形象地说,波兰人储存的泪水只够流给自己的牺牲者,而没有留给别人。
  这样,就不难理解波兰社会各界在《邻居们》一书出版后受到的冲击之大。一时间,街谈巷议的主题除了这本书和耶镇之外,简直就没有别的。朋友见面,第一句话往往是:“看了《邻居们》这本书没有?”许多从不知道波兰历史也有阴暗的一面的人,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有些人竟认为这是胡编乱造的,是犹太人不知道感恩戴德的表现,反犹偏见也有重新抬头之势。
  事实上,曾在欧洲广泛蔓延的歧视犹太人的偏见在战前的波兰也同样有市场。在这场关于历史的大辩论中披露出来的事实证明,耶镇惨案并不是惟一的一桩。在耶镇惨案前后,它附近的瓦索斯、斯塔维茨基和拉齐约夫等城镇都曾发生过类似惨案。据波兰报刊的披露,甚至在二战最残酷的阶段,波兰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时,在反抗德国法西斯的行列中同样存在针对犹太人的犯罪行为。例如1944年夏天在华沙人民大起义时,起义队伍中竟发生杀害犹太人的事件。1946年已经是战后了,波兰还发生过由波兰人干的在基尔策对犹太人的屠杀事件。同样在二战结束后,波兰的罗兹也发生过针对德国平民的暴行,受害人几乎全是儿童、妇女和老人。波兰的国家纪念研究所正在调查的针对德国平民的暴行就有十件之多。
  波兰社会中一个多年的禁忌被打破了,波兰人不得不以痛苦的心情重新审视自己。自从二战结束以来,波兰还从来没有经历过在这种深度和这种广度上的精神的洗礼,一场空前的历史大讨论正在波兰展开,至今没有退潮迹象。
  今年7月10日,在耶镇大屠杀60周年之际,波兰总统克瓦希涅夫斯基偕同上千名宾客来到这个被以色列驻波兰大使魏斯称为“泪之谷”的小镇,悼念被残酷迫害而死的犹太人。克瓦希涅夫斯基总统郑重地以“一个公民和波兰共和国总统的名义,以全体波兰人的名义,向死者的幽灵和他们的家属请求宽恕”。他说,波兰人的良知深受这桩罪行的触动,他们不仅为其光辉的历史而骄傲,也为波兰人给他人施加的恶行而感到沉痛和羞耻。 JRY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外交官亲历

  一九九八年我国遭受特大洪灾。为援助我国灾区人民,日本长崎县知事金子亲自上街募捐,全县各界纷纷解囊……
患难见真情
  1998年夏秋,我国从南到北遭到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巨大损失。当时,我正在我国驻日本长崎总领馆工作。我同所有的驻外人员一样,时刻注视着国内的灾情。我所在的领区,即长崎县人民也关注着我国的灾情。他们对我国灾区人民表现出一种诚挚的友好感情,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支援我国灾区人民。特别是刚上任不到半年的长崎县知事金子原二郎先生所表现出的友好情谊给我留下了深刻而又难忘的印象。
  我记得那是1998年8月中旬,当金子从我的介绍以及通过电视、报纸了解到我国许多省区受到洪水的袭击后,他当即指示该县县政府向全县人民发出紧急通知,号召县民为我国灾民捐款。到8月29日,他又进一步采取措施,提议成立县募捐推进本部,并亲自担任本部长,负责全县的募捐工作。据我所知,为援助外国灾民专门成立募捐推进本部,并由知事本人亲自担任本部长,这在日本47个都、道、府、县这一级政府(相当于我国省政府)中是极为罕见的。更难能可贵的是,为了给我国灾民更多的支援,他还身先士卒,于9月12日和13日中午顶着烈日高温,带领副知事、各部部长,捧着募捐箱分别在该县的两大城市———佐世保市和长崎市的街头,为我国灾民募捐(见左下图。图中弯腰者为金子知事。曾文彬供稿)。正由于他的亲自倡导和带领,长崎县各界纷纷解囊,踊跃捐款。
  更让人难忘的是9月22日下午。经过金子知事以及县政府一个多月的募集工作,共募集到3500多万日元。这天下午,金子知事来到总领馆,将这笔捐款亲自交到了我的手中。同时,他还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10万日元作为个人的捐款。他说,长崎县是日本离中国最近的一个地方,自古以来就同中国人民保持着深厚友情,彼此相互支援。今年夏天中国发生特大洪灾以来,我县150多万县民无时不在关注着这场灾情,这笔捐款就是集中体现。数额虽不太大,但表达了我们全县人民的心,希望多少能解决灾民的一点问题。我以十分激动的心情接下了这笔沉甸甸的捐款,紧紧地握着金子知事的手,代表灾区人民、中国政府和以我个人的名义向金子知事,同时通过他向长崎县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金子知事在我国发生洪灾以来表现出的种种友好表示,特别是冒着烈日亲自到街头募捐表示了敬意。我说,中国有句古话,叫患难见真情,这次中国遭受特大洪灾,金子知事和长崎县人民所表现出的一切正好说明这一点,金子知事和长崎人民不愧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好邻居,中国人民决不会忘记。
  我后来得知,这笔捐款是当年我国驻日本使领馆(共5个)收到的最大一笔捐款,按当时比价,折合人民币约310万元。应该说,这已不是一笔太少的捐款了。正因为如此,在我1999年初离任回国当地媒体问及我对长崎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时,我即毫不迟疑地把金子知事和长崎人民在中国遭受特大洪灾时所表现出的那片深情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列举了出来。我说,我衷心地感谢他们,并会永远地记住他们。
(附图片) JRY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中学生看世界

访以日记三则
天津市二十中赫凌君
  宁静的小旅馆
  GuestHouse是一个小旅馆,以色列青年局将它作为我们此次访以的固定居住地。那里很宁静,院子里种植着各种奇花异草,还有以色列特有的红色泥土,置身其中不由得生出身在异域的神秘之感。这里的客房并不华丽,却很整洁,住宿费也不高,除了我们青年夏令营外,这里只接待一些服兵役的军人。旅馆的老板是个很健谈的中年人,总是和客人谈笑风生,还会很有耐心地一遍遍亲自跑来为我们调试空调。还有那位不会说英语的厨师奶奶,每次我们吃过饭后,都会用希伯来语问这问那,搞得我们只能点头微笑,无从作答。
  神圣的马萨达
  来到马萨达,带给我的是犹太民族精神强大的冲击。
  公元七十年,罗马军队把耶路撒冷夷为平地,近千名幸存下来的犹太男女儿童,把地势高险的马萨达设为防御堡垒,坚守了三年。当罗马人最终攀上和攻破城墙时,发现守卫者及其家属都选择了自杀而不愿沦为奴隶。因此,现在的马萨达已成为犹太民族决心在自己的土地上争取自由的象征。当我置身马萨达古堡中时,我可以想象到当年犹太人为民族尊严而奋斗的坚定神情,看到城墙、房屋的古迹,我眼前便展开了一幅近千名犹太人集体自杀的悲壮的历史画卷。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一个伟大的民族,愿飘荡在马萨达古堡上空的英灵安息。
  奇妙的死海
  能够亲身来到这个被描绘得神乎其神的死海,真是一件很兴奋的事。我们顶着四十三摄氏度的高温,在全身上下涂了七遍防晒霜后,义无反顾地跳入这个“不死之海”。要知道,对我这个不会水的“旱鸭子”来说,能够肆无忌惮地在海上漂浮,
  是何方修来的福气。仰身躺在咸滑的海水里,就像躺在一张柔软的水床上,举目仰望,碧空万里,白云朵朵,好一种“漂游死海上,悠然见蓝天”的神仙感觉。那时的我已完全被死海的美妙所陶醉,真要感谢上苍,赐予了地球一个人间瑶池。 JRY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感恩节与火鸡
  每年11月份的第四个星期四,是美国的感恩节。这是美国最大的一个传统节日。
  从感恩节的名称看,它似乎是一个宗教的节日,其实并非如此。它起源于当时北美的英国殖民地普利茅斯,移居该地的外来移民于1621年获得丰收后,在这一天举行欢庆,以感谢上帝赐予丰收之“恩”;后来逐渐成为当地家庭和整个社会都可以享受欢乐的日子。美国独立后感恩节逐渐成为全国性节日,但日期屡有变更,从1941年起才确定为目前的日期。加拿大也同样有感恩节,但日期却在每年10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一。
  感恩节是美国人全家团聚的日子,而且在习俗上还一定要大嚼火鸡。这与感恩节来历的另一种传说有关:那时北美人的祖先移居到新大陆,初登陆就遇到农业歉收,又受到当地土著人的仇视。正值寒冬来临,移民们以为在劫难逃,就听天由命;不料在这绝望之际,从远处飞来了一大群火鸡,这才使他们绝处逢生。人们一直以为是上帝给他们恩施火鸡渡过难关,因而为“感”此“恩”,形成吃火鸡以纪念的习俗。(仁杰) JRY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色彩与生活

色彩分析——秋季篇
刘芳
  秋季型的色彩是一组浓郁、丰厚、成熟、带有金黄色调的暖色系,犹如秋收时节金黄一片的大地。
  秋季型人拥有一双沉稳、温柔的褐色眼睛。毛发整体颜色为深褐色,但略有些偏棕黄。皮肤的颜色为象牙色,皮肤很均匀,就像瓷器一样的细腻,脸部很少出现红晕。如果脸部长有色斑,其呈现的颜色为金褐色。
  秋季型人适宜的颜色有,以黄色为基调的所有黄色系,如浓郁的芥末黄色、橄榄绿色、苔绿色;三文鱼肉粉色等所有的棕褐色系都是秋季型人的“保险色”。
  秋季型人应减少穿着带蓝色调的服装。切忌穿着颜色过于纯正及亮质地的服装,如:银灰、黑等颜色的服装。这样会减少别人只观察你的服装、却完全抹煞你的存在的情况。
  秋季型人搭配应遵守同色系浓淡搭配的原则,在特殊情况下可做对比搭配,但不可过于强烈。例如:上班时:可用浅驼色与棕色、橄榄绿色与军绿色、蓝绿色与棕色等相互搭配。出席重要场合或聚会活动时,可用芥末黄与蓝绿色、紫色与金色等搭配。
  人身上所有的行头的使用只有一个目的,为你增色发光,而不是与你抢彩。所以秋季型人应选择黄金、黄钻、黄宝石、颜色浓厚的白玉、古玉、琥珀、铜或木头制品。秋季型女人的珍珠可以比春季型女人戴得更黄,像珍贵的金黄色珍珠就很理想。但绝对不要用白色、粉红色甚至黑色珍珠,这看起来会像塑胶般毫无价值。
  美丽是要通过方法来完成。下一期我们将介绍色彩中的最后一个季型———冬季型。(四) JRY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