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外交官亲历
挚友
——记萨马兰奇与王幼平的友情
马叙生
在我国,萨马兰奇这个名字可谓家喻户晓。
萨马兰奇在13亿中国人中备受尊敬,不仅仅因为他是任职长达21年的国际奥委会主席,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对中国人民的友情,他是我们的伟大朋友。
萨马兰奇对中国的友谊不是近期才有的,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他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之前就开始形成了。1979年11月26日,国际奥委会名古屋会议作出历史性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台湾以中国台北奥委会名义参加比赛。这是我国体育界经过多年奋斗取得的胜利,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艰巨过程中,当时还是国际奥委会副主席的萨马兰奇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980年他当选主席之后,中国与国际奥委会的合作一帆风顺。
那么,萨马兰奇对中国二十余年如一日的这份友好情怀是怎样开始的?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在萨马兰奇心目中播下对华友谊第一粒种子的不是别人,而是我国著名将军大使、20世纪70年代末任中国驻苏联大使的王幼平。当时萨马兰奇是西班牙驻苏大使,他们两人一见如故,很快成为驻莫斯科使团中最要好的一对朋友。笔者当时是驻苏使馆的政务参赞,在两位外交家结交过程中,曾当过王大使的“参谋”,参加过他们的会见、宴请等活动,对许多事情至今仍记忆犹新。
1977年9月30日,我新任驻苏大使王幼平举行国庆招待会,西班牙驻苏大使萨马兰奇偕夫人玛利亚·特雷萨应邀出席。说也奇怪,可能是两人性格近似,都寡言少语,秀外慧中,诚笃待人,两位大使首次见面就谈得很投合。交谈中,王大使意外获悉,萨马兰奇大使还是一位国际体育事业活动家,还以担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为“副业”,于是乎萌生出一个念头:这个朋友值得深交。
从1977年10月到1979年6月王大使离任返回外交部担任副部长这段时间,王、萨两位大使之间的过从构成了驻苏使馆频率最高的外交活动,你来我往的访谈、互作东道的对酌,记不清有多少次了。他们是来自欧亚大陆东西两端、各有其深厚历史和文化积淀的两个国家的优秀代表,知识渊博是他们的共同点,谈古论今是他们的长处;对国际上风云变幻、大国间纵横捭阖的研究他们是行家里手,谈论这些题目是外交界的职业习惯,两位大使切磋起来自是各有高深见解,相得益彰。然而,他们讨论最多的不是这些内容,关于如何解决中国奥委会合法席位的问题才是他们对话的主要题目。
在一年半的过程中,王幼平大使多次向萨马兰奇介绍中方关于解决台湾和中国奥委会席位问题的建议,争取萨的支持,例如1979年国际奥委会蒙得维的亚会议前夕,王大使夫妇设宴招待萨夫妇,推心置腹地谈了中方的立场和设想。1979年名古屋会议前夕,王大使带领国家体委官员和专家,就解决我席位问题与萨进行工作会谈。如前所述,正是这次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会议作出历史性决议,使中国奥委会与之中断了20余年的关系得以恢复。从此,中国体育健儿才有可能在最盛大的国际竞技场上大显身手。
在我国奥林匹克事业的初始阶段,王幼平大使和驻苏联使馆所作的贡献是显著的。然而,最值得评价的是王幼平为国家和人民结交了一位伟大朋友,这位朋友对中国保留着始终不渝的情怀,提供了他力所能及的宝贵支持。两位使节间友谊之深挚可从萨马兰奇先生对王幼平的敬重中反映出来。在王老生前,作为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翁每次来华都要约见他,他们互以“我的朋友”相称。1983年已离休的王幼平收到一份来自上海的英文电报,全文(引自云水著《出使七国纪实》)如下:值此在上海参加贵国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之际,我谨向您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并向您保证,我们在莫斯科的交往,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1983年9月20日交友是外交工作的要务,其中大有学问,王幼平与萨马兰奇的结交堪称楷模。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海外游踪
西归浦,徐福曾经之地
本报记者孙东民
济州岛,一个“神话之岛、美食之岛、田园之岛”。在岛内旅行,只觉阵阵南国风情扑面,葱郁的林木,低矮的茅屋,压弯枝头的柑橘,滑稽而不失威严的“多尔哈鲁邦”石像,济州岛以其独特的胜景吸引着八方宾朋。
济州岛古称耽罗国,亦称“瀛洲”,对于济州岛,我神往已久。除独特的景致而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想一睹“徐福(亦写‘巿’,读fú,)过之”的遗迹。秦人徐福赴东海三神山寻长生不老之药的故事,不仅传承于中国,也流布于日本、韩国等东方邻国。《史记》记载,公元前219年,徐福赴东海求仙药,秦始皇遣振男女三千,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是指哪里?徐福的称王之地又在何方?长久以来,欲探求真相,解千年之谜,追历史之梦者延绵不绝。承蒙韩国言论财团的盛情,我在汉城访问结束后来到济州岛。
到达济州的第二天,我们由金小姐陪同南下西归浦。金小姐精通中文,操一口地道汉语,问及徐福遗迹的事,她却笑而不答。到达西归浦,参观了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韩国赛场后,没想到市政府李炳南先生给我一个惊喜:徐福的遗迹就在西归浦!乡土史料专任研究员尹奉泽介绍,该市与山东龙口市早有交好,签署过友好城市合作意向书。龙口是传说中的徐福渡海启航之地,两市结好,起因正是徐福。又听说“西归浦”之为名,也与徐福当年为寻“不老草”过此,又“西归”中国的传说有关,此地对徐福敬重如此,心中不觉涌起一股亲情。
“徐福过之”的遗迹在正房瀑布。据韩国乡土资料《心斋集》记载,“西归浦沿边有峭壁,不啻数千仞,下临沧海,鲸涛汹涌,世传壁半有秦方士徐巿所刻字痕云。
先是牧使白乐渊巡行到此,人以此说告之。遂命自壁上以长绳缒一人下垂引之,摸其字迹而还。”为一睹徐福过之的遗迹,我们又赶往正房。观瀑布要下到悬石下,到了正房,未见瀑布,已闻其声。瀑布前有说明文称:“昔,有秦方士徐福为赴汉拿山寻不老草过此,并在岩上留下‘徐福过之’文字。随着日月消磨,现已不见其迹。此外,尚有诸多异说。”
正房瀑布(见题图。孙东民摄)面东临海,为玄武岩断崖,柱状断石林立,雄伟奇特,属海岸型瀑布。正房瀑布高23米,瀑声如雷,其流直泻大海,阳光下,激起的水雾呈现红霓,与沧海互映。仰观瀑布,见间有绿树、秋菊和不知名的野草,近而视之,所说的“徐福过之”难辨。因长久冲刷,瀑前有一大海滩,大石如水牛静卧,有不少游人携家小在石间嬉戏。远处见波光粼粼,渔船点点,海中岛隐然可见。在瀑布的不远处,由西归浦市政府投入70亿韩元巨资的“徐福过之遗迹整备事业”正在施工,这里将兴建起纪念徐福的纪念碑和展览馆,以弘扬徐福精神,促进韩中友好。
徐福东渡的故事流传两千多年。在日本,传说中的徐福上陆之地有50多处,日本新宫市的市歌中也有“徐福到此”的词句。著名作家陈舜臣认为,徐福东渡决非杜撰,《史记》的记载有极大可信性,从司马迁出生距徐福东渡还不到100年。如新宫市的纪念碑所言,这一传说犹月夜望远,视其有物不能审其形,虽其形不可定,而其有物矣信也。不管徐福是否经济州回到中国还是到了日本,人们透过徐福东渡,看到的是中国文化东传的事实。以数千年的交往,东亚的不同文化互为影响、渗透、沉淀,都不断提高着各自民族文化的品位。
秦人徐福为寻觅神往的境界,携五谷,率百工前往东方海域,艰辛备尝,不尽沧桑的事迹,是一首永世流传的浪漫曲。作为文化使者,徐夫子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继续为友好与和平事业作出贡献,令人心中更添敬意。(附图片)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一歌一曲总是情
本报驻加拿大记者陈特安
“我爱老子,我爱孔子,我爱中国美丽的姑娘,……我爱你中国”。11月2日周末晚,伴随着优美的吉他声,一支支舒缓、深情、优美的歌曲在加拿大渥太华银行街一家民居内回荡,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耳聆听,就其清晰的发音、声情并茂的演唱,定会认为那是位思念祖国、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海外游子。然而,这却是一位热爱中国、向往中国、曾于去年的这一天在上海国际艺术节上表演节目的加拿大朋友,在一位加籍华人家举办的周末聚会上的演唱。上面这首“我爱你中国”是他自己作词、自己谱曲、自己演唱的歌曲。他时而用英语演唱,时而用中文演唱,那样的专注、认真,并配上协调的动作表演,仿佛是在舞台上的正式演出。他的深情感染着每一位来客。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和由衷的赞赏。接着,他又用中文演唱了《达坂城的姑娘》等歌曲,一样的感人肺腑。
演唱者名叫乔治·塞邦尼迪斯,是一位博士,在加拿大国家统计局工作。来宾中的一位长者对我说,他酷爱音乐,常常利用业余时间在各种公共场合表演,能唱中文歌曲、西班牙文歌曲。在这个家庭音乐晚会上,他坚持用中文同大家打招呼、交谈,大家开玩笑地说,加拿大又出了一个“大山”。
开始,我只认为,他不过是想学几句中文罢了。随着他演唱的一支支中文歌曲,才明白他对古老的中华民族,对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衷心向往。在他的感召下,来客也无拘无束地放声唱起来。我们一会儿告诉他《游击队之歌》是一支反映抗日战争时期全民皆兵的歌曲,一会儿给他解释说《英雄赞歌》歌颂了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王成,一会儿告诉他什么是20世纪80年代的校园歌曲。乔治听得入神,赞不绝口。大家越唱越起劲。你一支,我一支,或者共同来一曲。乔治激动地拿过话筒,跪在地上和大家一起唱。他动情地说,他很喜欢中国歌曲,特别是《龙的传人》等。最后,女主人上中学的儿子给大家用钢琴弹奏了一曲《采茶调》。吉他声、钢琴声、歌声、掌声、欢笑声融合在一起……
在欢乐的气氛中,我突然想到,来加拿大已两个月有余,不知是初来乍到,还是因突发事件的确太多的缘故,似乎头脑中并无周末的概念。说实话,很久没有唱歌、听歌了,这个周末家庭音乐会上的歌声使我激动,使我为祖国自豪,也牵动了我的思乡之情。其实,这又何止于加拿大,我也曾到过欧洲、南美一些华人华侨家中做客,很多家庭都有这类优秀歌曲的CD或卡拉OK唱盘,这些曾鼓舞激励过几代人的优秀歌曲,他们平时唱,客人来的时候唱,过年过节更是唱。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乐在其中 徐建中摄于美国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色彩与生活
色彩分析夏季篇
刘芳
夏季型的色彩是含蓄、柔和、呈蓝色调的冷色系群,它由一组粉嫩的彩色及带烟灰色感觉的暗沉色彩所组成。夏季型人有着沉静、温柔而浪漫的气质,犹如雨后沙滩中被洗涤洁净的砂石色,天边粉紫、灰蓝、酒红的彩霞,映照着深蓝浅绿的大海。
夏季型人拥有一双温柔、亲切的深棕色或黑色的眼睛。毛发整体颜色为灰黑色。他们的皮肤比较白皙,或呈健康的小麦色,脸部的红润为玫粉色。如果脸部有色斑,其颜色应为深褐色。
夏季型人适宜的颜色为所有的粉蓝色系以及各种不鲜艳的蓝绿色系,如薰衣草紫色、浅蓝色、浅玫红色、水粉色等。
夏季型人切忌穿戴颜色浓度过高的服饰,如咖啡色、土黄色等,因为这样会使夏季型的人显得苍老、黄黑,缺少光彩,并凸显黑眼圈,给人以疲倦或病态的感觉。
夏季型人搭配服装应遵循同色系浓淡搭配的原则,对比不宜强烈,如:浅蓝上衣配灰蓝色下装,着粉色上衣与紫色下装相配都是精美绝伦的搭配。夏季型人在参加气氛较为活跃的聚会、晚宴等活动时,可以放宽搭配原则,做稍强烈的色彩对比搭配。
选择首饰如同选择衣服的颜色一样,首饰也有它的色彩与光泽,对肤色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夏季型人应选择白金、铂金、银、钻石、水晶,粉红或白光珍珠,色泽清澈的红、蓝宝石等。
成功的穿着不是让人将目光停留在你的着装上,而是通过得体的着装凸显你面部的光彩,让人在注视你第一眼时就通过你的神采感受到你的自信与存在。告别了夏天,秋天即将来临,下期我们将介绍四季中的秋季篇。(三)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中学生看世界
我与房东的故事
天津市二十中杨舒媛
在以色列佩塔提克瓦这个静谧、温馨的城市,我与卡麦儿一家相识。
卡麦儿是一个16岁的男孩子,虽然年龄不大,但比我们这些十七八岁的学生看上去要成熟许多。他家里还有5个兄弟姐妹:12岁的妹妹Nofar、5岁半的弟弟Alie、17岁的姐姐Karin和一对双胞胎弟弟。他的父母和蔼可亲。我清晰地记得,第一天到他家时,两位老人准备了许多礼物送给我,并一直面带微笑地望着我。从他们的笑容中我真实地感受到他们对我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的欢迎和友好。
有一天卡麦儿无意中看见了我的汉语笔记本,看着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至今的文字,一贯沉稳的他竟然“手舞足蹈”起来,他将两手交叉在胸前,一边摇晃着身子一边央求我用中文翻译他的名字。看到卡麦儿那顽皮、可爱的样子,我不禁觉得好笑。于是我在他事先准备好的纸上郑重地写下了“卡麦儿”几个汉字。他高兴地抱了我,之后,又兴高采烈地跑下楼。不一会儿,十几个孩子蜂拥而至,让我将他们的名字统统用中文写下来,一时间,我真有应接不暇之感。当我看到他们欣喜地看着自己的名字,发出“中国字真漂亮”的赞叹时,一种身为中华民族儿女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吃午饭时,卡麦儿神奇地从厨房翻出一样东西,当时我真的很惊讶,原来是筷子!其实卡麦儿全家都是中国迷,他家里的许多东西上都写着“MadeinChina”的字样,因此有筷子也就不稀奇了。于是,一个有趣的场景出现了:卡麦儿和他的家人笨拙地用筷子将米饭一粒一粒地送进嘴里,而我们两个中国学生则操着西式刀叉困难地吃着米饭。这场“反串表演”令全桌人开怀大笑,整顿午餐我们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在卡麦儿家的3天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当我背上书包与房东告别时,忽然觉得行李比来时重了许多。包,沉甸甸的,它盛载着中以两国人民的友情,还装着我在这里所有的美好记忆。
再见了,卡麦儿,再见了,以色列!我要回到我亲爱的祖国发奋读书,用我的智慧和双手把它建设得更加美丽!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口才从何而来
李学江
周末,同从中国来这里读书的几个中学生聊天,问他们来澳大利亚学习感到最困难的是哪一科目,他们都说是演讲。演讲并非一门独立课程,但每门课每学期都有一两次演讲作业:任课教师出一个或几个题目,由学生自己在进行一番研究之后,面对全班师生,作一次专题演讲。演讲时,学生和老师坐在下面边听边评分。打分项目不仅有论证是否充分,逻辑是否严密,表达是否清晰,是否富有想象力和独创性;还包括语速与停顿是否得当,体姿手势是否优美,表情是否自信,如眼睛是否与听众接触等;此外演讲时还要求配用数幅幻灯图表。
这场交谈解决了本人的一个多年困惑:为什么一般外国青少年,在众目睽睽之下或电视机前很少怯场,虽小小年纪却似乎人人都能侃侃而谈一番,且讲得头头是道,原来他们早就久经沙场,训练有素。而中国学生之所以感到吃力,除有语言障碍需要克服外,更主要的是在国内中小学读书时缺少这方面的机会与训练。
在这里教了多年书的杨淮光老师说,这里从幼儿园时起便开始了语言能力训练,早上孩子到园后的第一课往往就是听每个人报告昨晚家里的新闻:有的说姥姥来了,送了什么玩具;有的说去了什么地方,做了什么游戏,如此等等。进入中学后,学生作业便经常有小论文写作,而在动笔前,学生得先在班上或小组里就自己的思路作一番口头陈述,让大家参与评议。国外绝大多数中学都有一支或数支辩论队,学生自愿参加,经常举行辩论会,霍华德总理读中学时即是辩论队员。现在澳每年都组织学生到联邦议会大厦就当前重大的国内外时事进行辩论比赛。让青少年们郑重其事地坐在议员席上,亲身当一回政治家,进行模拟辩论,不仅锻炼了青年学生的政治敏感与演讲才能,而且激发起他们关心国家和世界大事的兴趣,有助于打开他们的视野与心胸。
中国学生到国外后将演讲视为畏途,除平素缺少训练外,还有个文化差异问题在作怪。中国的文化传统一向推崇“谦虚”、“听话”;而西方社会看重的则是“自信”与“独创”。因此到国外留学的中国学生都面临着一个困难的转变过程。所以,要提高学生的演说才能,不仅在于训练,同时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和平等的氛围,以培养青少年的自信心,鼓励他们敢于独立思考,勇于表达创见。青少年当然尚不成熟,正处于学习的曲线上,观点难免有错,此时无论老师和家长都应以宽容为怀,不可张口就是“小孩子懂什么”之类的训斥。培养孩子的自信,首先就要讲求平等探讨,万不可拿出家长威风和师道尊严压人。韩愈早就指明了“弟子不必不如师”的道理,因为只有青出于蓝,社会才能进步。来澳中学生杨济华拿到了一个“评邱吉尔的功过”的题目,她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进行了一番认真的查阅研究,演讲时自信得像是个邱吉尔小专家。而与其相比,出题的老师却并非是这方面的专家,反以学生的身份坐下来听演讲。这样每当一场演讲结束,演讲者增强了自信,在座师生们也都受益匪浅。
近年,随着中外交流的广泛开展,提高青少年的演讲才能,更显得必要。将演讲训练纳入到学校教育中去,似应成为今后素质教育的一项应有内容。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美国的硬币
潘雪怀
出国时,喜欢集币的朋友嘱咐我带几枚硬币回国。留意这件事,我才发现被国内有些人视为累赘的硬币,在美国竟然不可缺少。美国的硬币有6种,分别为1美元和50、25、10、5、1美分。除1美分为红铜色外,其余是银白色。硬币的使用率相当高。
在美国如果身上没有硬币,说不定就会遇到不便。无论是使用随处可见的公用电话,还是通过自动出售机购买报刊或是饮料,都得投进硬币才行。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厅的一个柜台上,玻璃瓶里的纪念章由游客自己拿取,无人管理,不过旁边有小纸牌标明:1枚25美分。夏威夷珍珠港游客中心内,摆放着多种文字的资料册供人自由选取,我随手拿了份中文小册子,导游提醒我留下几枚硬币,幸好身上有,不然就尴尬了。爱集邮的朋友托我发几个实寄封,不用去邮局,下榻的酒店和一些商店里,就备有邮票出售机。机器玻璃方格内显示不同邮票的式样,上面标明略高于面值的价格,每种邮票旁有一个投币孔,把硬币塞进你需要的邮票旁小孔,“咔嚓”一声,下面伸出的一道小槽上,白色的硬纸板里面夹的就是你所需要的邮票。
我曾留意过超市的商品价格,标价大多以“9”结尾,如0.19元、0.99元、..99元、199.99元等。1美分在这里有了一份诱惑力,也加大了硬币的流通量。加上美国各州都有一定比例的消费税,如夏威夷州的消费税是4%,这种税没有包含在商品价格内,往往购买一件商品后,电脑打出的清单上,应付款一定高于商品标价,这就是加了税。因此走出商场,你手里的硬币一般有增无减。当然,遇到需要而手头又没有硬币的时候,去商场、酒店、餐厅兑换也很容易。遇到手里硬币多了,拿着一把硬币去购物,收款员会耐心细致地点清收下,绝不会皱一下眉头。离开檀香山前,我将剩下的大大小小80多个硬币,一把掏出来买下几张明信片,那位收款的金发姑娘先把种类分开,再一一点数。最后,她居然发现其中一枚不是美国币,把它退了回来。我拿起这枚1美分大小的币仔细一看,颜色没什么区别,只是上面的字母不同,图案是一片枫叶,不知什么时候外国币也混进来了。
除了购物,驾驶汽车耗费的硬币也不少。高速公路上有不少无人收费站,投进一定数量的硬币后,栏杆才会抬高放车过去。停车更是离不了硬币。一些市区内的主要街道旁,都设有停车计时器,这是允许临时停车的地方,一般25美分一刻钟,自动计时。在旧金山,我们每次下车逛街时,负责开车陪同的彼德先生总要问清楚需要停留多久,然后投入计时器里足够的硬币。一天我们走出百货公司后,又在街头选景拍照,只见一直陪着我们的彼德慌慌张张地朝停车的地方跑去,原来预定的停车时间快到了,他要赶去再丢几个硬币。在美国的街上很少看到交警,但是一旦违章或超时停车,汽车的挡风玻璃上马上会留下一张罚单。我不止一次遇见过这样的事,自然理解彼德先生的举动。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雕塑集萃
马路进行曲 邸抗非摄于瑞典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