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1年11月1日人民日报第9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1-11-01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为什么说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始终是全党一项重要'...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为什么说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始终是全党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学习六中全会《决定》系列谈(六)
何树宏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始终是全党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思想政治优势的客观要求。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基本规律,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科学的世界观。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教育,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战略举措。我们从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我们只有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才能以正确的立场和科学的态度来认识纷繁复杂的现象,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正确地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避免工作中的偏差;才能站在时代的前列,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前进。今天,党所处的环境已经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在不断涌现,各种消极的、腐朽的东西也在不断地影响着人们。只有加强对主观世界的改造,才能提高辨别良莠的能力,吸收好的东西,抵御坏的东西。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是提高党员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客观要求。有了理论上的坚定,才有政治上的坚定。无论对党还是对党的干部来说,理论上成熟都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保证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整个党员干部队伍理论政治素质提高了,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就能进一步提高,党就能经受住各种风险的考验,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是创造性地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客观要求。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总是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及时总结人民群众最新的实践经验,吸收科学文化的最新成果,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次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开拓创新的结果。在新世纪,我国面临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掌握其理论实质,我们就能够并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到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开拓创新,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必须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在掌握基本原理及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掌握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掌握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上下功夫。要达到这些要求,全党同志必须进行长期的艰苦努力,尤其要切实解决好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并被实践所证明了的科学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才能真正用好它,也只有联系实际,才能真正学懂它。 7yI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理论信息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理论研讨会”综述
黄宏全林远王雁
  前不久,国防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在京召开“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理论研讨会”。与会学者在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围绕当前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领域和方面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树立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指导思想,是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研究和认识的前提。与会者认为,应根据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的精神,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科学真理性和重要的历史及现实意义。从社会属性(阶级性)看,劳动价值论是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最基本的理论依据之一;从自然属性(科学性)看,劳动价值论以对社会经济关系本质的深刻揭示和严整缜密的逻辑结构,在人类经济理论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动摇。
  全面把握社会历史条件的深刻变化是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研究和认识的基础。与会者认为,与马克思生活的十九世纪相比,今天的社会经济生活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把握这些变化,才能真正理解当前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研究和认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劳动价值论的客观约束条件的角度看,今天社会经济生活的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首先,科学技术空前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时,西方发达国家还处于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生产社会化进程刚刚起步,而今天,世界正在进入信息时代,生产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国际市场还不发达,因此,马克思的研究和阐述基本舍弃了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的因素,而一百多年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区域性、全球性的贸易和经济合作组织不断涌现、扩大和发展,国际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生产社会化程度已突破一国范围。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使劳动的方式和内容、劳动结构、社会分工、价值的形成及其向价格的转化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马克思曾设想,社会主义社会将不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表明,用市场机制替代计划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是现实的必然选择。社会经济生活的这些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使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成为客观的必然要求。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研究和认识的主要领域。与会者认为,着眼于当今社会经济生活的巨大变化,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新的经济实践,应从以下几方面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第一,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所着重分析的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在当代社会总劳动中所占的比重已大幅度下降,而信息咨询、金融保险以及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众多非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因此,生产劳动的范围应拓展。第二,由于迅速发展的高新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同样多的活劳动在今天可以创造出比过去多几百倍甚至更多的产品。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劳动在发展生产和创造价值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进一步深化对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复杂劳动特别是创新劳动的认识十分必要。第三,企业家的经营管理劳动在社会化大生产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这就需要把经营管理劳动单独提出来加以研究,明确企业家的经营管理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而且是复杂劳动和创新劳动。第四,随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还应有第三种形态,即依托国际市场的资源配置状况和供求关系所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第五,生产要素日益多元化已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科技、管理、信息、知识等新生产要素的作用日趋显著。除劳动外,其他生产要素虽然不创造价值,但是价值创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条件,同时,所有生产要素又都是创造财富的源泉。因此,深入研究生产要素特别是当代不断涌现的新生产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第六,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主要是从生产关系和价值的角度研究经济问题的,这一研究角度是由其所肩负的揭示资本增值的秘密、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为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提供理论武器的历史使命决定的。而现在,我国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我们首要的和根本的任务。而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来说,揭示生产力的运行规律,研究提高使用价值产出效率的途径,把握反映使用价值的质与量、供给与需求变动的价格走向,具有更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7yI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书记谈作风

把思想作风建设摆在第一位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
本报记者郑剑
  编者的话: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是全面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了学习贯彻好《决定》精神,特别是《决定》围绕“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所作的深刻论述,本版从今日起开辟“书记谈作风”专栏,请八个省(市)委书记分别就其中一个问题畅谈认识和体会。今天刊登的是第一篇。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着眼于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实事求是地分析党的作风建设的现状,强调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把思想作风建设摆在第一位。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是党顺应时代进步潮流、永葆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在全党认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时候,记者走访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请他就“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问题谈了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在采访中,贾庆林结合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联系北京市的实际,思考大局,剖析问题,提出对策。
  贾庆林说,《决定》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作为“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第一条提出来,要求全党同志站在时代前列,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努力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这抓住了关键,抓住了根本。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个问题实在太重要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统一思想是做好工作、推进事业的前提;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是我们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思想武器。
  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贾庆林从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历史经验方面进行了阐述。他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八十年历程中的一条重要经验。事实证明,什么时候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党的肌体就充满活力,党的面貌就焕然一新,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否则就遭受挫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是我们须臾不可离开的法宝。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正是毛泽东在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使我们党创造性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正是邓小平带领我们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正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宽广的眼光观察当今世界,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从而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迈出新的步伐。
  随着采访的进展,话题越来越深入。贾庆林又从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角度分析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紧迫性。他说,我们党历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什么现在要特别强调这个问题呢?这是因为当前我们正处在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外部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从内部看,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在这样一种条件下,我们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如果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就无法前进、无法发展,势必被时代淘汰。当然,机遇与挑战从来都是并存的,思想解放了,顺应潮流,着眼实际,就能抓住机遇、赢得挑战,把我们的事业大大向前推进一步;思想不解放,因循守旧,脱离实际,就会贻误时机、丧失机遇,给我们的事业造成严重的损失。我们这样一个大党,这样一个大国,发展的任务很重。工作打不开局面,前进的步子太慢,就无法跟上世界进步潮流,人民也不会满意。能不能真正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没有这样一股子劲,是我们事业成败兴衰的关键。在这个事关正确对待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事关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上,每一个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保持思想上的清醒和行动上的自觉。
  谈起北京市的情况,贾庆林也非常实事求是,他对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对存在的问题毫不讳言。他说,回顾这些年北京工作的实践,我们每前进一步,同样都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首都经济,走出了一条既有较快增长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经济发展路子;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抓住人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大力推进交通建设、水系建设、绿化隔离带建设、大气污染治理、环境整治等重大工程,加快危旧房改造,使首都的现代化建设和管理迈出了新的步伐;坚持不懈地深化改革,特别是从首都的地位和作用出发,充分调动和发挥全市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创造性,保障了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大庆,迎接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等一系列重大政治活动在北京的顺利进行,申办2008年奥运会和举办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取得成功。多年的实践一再证明,我们的各项事业发展顺利、首都的形象和面貌变化较快的时候,都与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认真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密不可分。
  贾庆林也谈到,深入检查我们的思想和工作,六中全会《决定》中指出的党的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北京市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小富即安,小富即满,不思进取,自我陶醉;思想僵化,观念落后,办法不多,框框不少;状态不佳,精神萎靡,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讲科学,仅凭经验,效率低下,效果很差。这样的现象和问题并不仅仅在个别人、个别地方存在。同一些发展势头较好、发展速度较快的地方相比,同首都地位以及全国人民对北京市的期望相比,同未来几年必须承担的艰巨任务相比,我们还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从而使我市的各项事业发展得更好些、更快些。要实现这样的期望,达到这样的目的,最根本的还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势逼人,压力很大,但只要思想真正解放了,眼界就开阔了,思路就打开了,办法就出来了。所以,我们对北京市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贾庆林最后强调说,方针已定,贵在落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关键也是要落实到工作和行动中。我们必须按照六中全会《决定》的要求,把思想作风建设摆在第一位,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勇于和善于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挥历史的主动性和革命的创造性,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样,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夺取新的更大的胜利。
  (附图片)
  (照片为贾庆林同志。本报记者王景仁摄) 7yI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教育和制度要双管齐下
李永忠
  我们党八十年的光辉历程表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是党发展壮大、不断取得胜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党历尽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的重要原因。而这些优良作风的形成、保持和发扬,既靠持之以恒的教育加以启迪与催化,更靠不断完善的制度进行维护与巩固。在今天,我们要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同样必须坚持教育和制度双管齐下。
  对于一个政党来说,任何一种作风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党所处的环境、担负的任务密切相连;也不是自然形成的,它需要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翻开历史的篇章,拂去岁月的封尘,不难发现,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形成于血与火的战争年代。那时候,中华民族处于危急存亡关头,我们党处于弱小之势,没有好的作风,党就不能赢得人民的支持,就难以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党特别重视教育和要求广大党员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中国共产党正是凭着自己的优良作风,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保持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并领导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从革命到建设,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为了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教育和要求全党同志继续发扬在战争年代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并严厉惩处了刘青山、张子善等一批蜕化变质分子。
  然而,在十年“文革”中,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遭到严重损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立足国情、面向世界,锐意改革、致力发展,发扬民主、依法办事,给作风建设注入了活力。正是凭着优良的作风,我们党不断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在世界社会主义发生严重挫折的时候,砥柱中流,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
  进入新世纪,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国际、国内环境和党的队伍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我们既要充分肯定党的作风总的是好的,同时又必须清醒地看到,党的作风方面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侵蚀党的肌体,影响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损害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加强和改进教育。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不加强和改进教育,党内脱离群众、固步自封的倾向就会滋长;在体制转轨时期,不加强和改进教育,一些党员干部就有可能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迷失方向,经受不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在党的队伍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不加强和改进教育,就难以落实从严治党的方针,难以进行有效的监督,难以实施科学的管理。加强和改进教育,对于提高全党同志对作风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对于增强忧国忧民忧党意识,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极为重要。
  然而,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同战争年代迥然不同,与新中国成立之时和改革开放初期也有很大不同。我们必须依托教育的效果,用制度建设这一新的载体去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
  因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教育的效果依赖于人们的觉悟,制度的作用则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思想教育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制度建设是作风和教育的可靠载体,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党的成熟程度既表现于优良作风的发扬光大,也表现于思想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的丰富与充实,更表现于制度建设的健全与完善。因此,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既要着眼于思想教育,更要着眼于制度建设。还是邓小平说得好:“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 7yI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

“入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契机
郭济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创造并维护一个有效率的市场比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更能有效地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对适应计划经济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的临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压力越来越大。这是由于WTO的各项规则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它规范了每一个成员的政府对经济和国际贸易的管理,这对行政管理的观念、制度、方式、手段都提出了新挑战。因此可以说,“入世”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契机。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并不意味着政府的责任和作用的减轻与降低,而是意味着政府行政管理的重点和方式应有根本性的转变,意味着政府应将注意力和发挥作用的基本点放到创造有效率的市场环境、弥补市场失灵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上来。不久前,我国撤销了九个经贸委管理的国家工业局,说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正在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入世”的要求深化改革。今后应继续在以下几个重要而条件成熟的领域,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调整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加入WTO为契机,全面清理经济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增强法律法规的统一性和公开性,改变和克服政出多门、政策“打架”的现象。国外投资者和贸易商看重的是规范、透明和可预见的投资环境,而不是不统一、不透明、不可预见的各种优惠政策。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不得不主要依靠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的话,那么,现在则应当把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投资环境作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着力点。
  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以放松或取消进入限制为重点,营造各类经济主体公平竞争的环境。WTO的一项最基本规则是非歧视原则,对所有企业实行“国民待遇”。这个原则通常
  是针对外资企业享受的待遇低于内资企业而言的。但在内资企业之间,特别是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之间存在差别待遇的情况下,对内资企业一视同仁就成为很紧迫的问题。当前,对国内非国有企业的准入限制仍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对某些有特殊要求的领域,可以提出相应的资金、技术、信用等方面的进入条件,但这些条件应适用于所有的潜在进入者。
  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领导是服务,管理也是服务。管理离不开服务,服务好才能管理好。行政管理部门要扫除衙门习气,克服官僚主义,真正实现“三转变、一提高”,即进一步转变职能,转变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政府职能要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把生产经营权和投资决策权真正交给企业,把社会可以自我调节和管理的事情交给社会中介组织,把群众自治范围内的事情交给群众自己依法办理。政府机关不宜也不可能管得太多,不能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那套办法,把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都包揽下来。尽快取消和简化行政性审批,对保留下来的审批事项,应当明确程序、时限和责任,增加透明度,健全监督机制,使必要的审批能够显著提高效率。
  加强管理,按国际惯例办事。加强对世界贸易规则的研究,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行业对策和企业对策,灵活运用WTO规则,发挥好行业协会、企业协会的作用,共同研究产业、行业的发展规划、产品质量标准、新技术效益及产品出口的价格、质量和服务方式,努力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及时改革不适应国际规则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方法,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运行机制和与国际惯例对接的管理模式,逐步实现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按照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国内市场的要求,大力整治市场秩序。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国内市场,是发挥我国竞争优势的前提条件,也是迎接“入世”挑战的根本途径。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信息化政府。行政管理信息网络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势在必行。各级政府、各个部门要自觉地调整和转变思想观念、管理方式,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积极利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加快行政管理信息化、现代化步伐,以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形势的需要。抓紧实现部门内部和各部门之间的联网,充分利用国家电信公网,不搞重复建设;集中精力搞好应用项目开发,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既要突出现实性、应用性,又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充分考虑到未来发展的需要;高度重视和切实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提高信息共享和利用水平。实现政府管理信息网络化,关键是要有掌握信息技术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此,应抓紧业务和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素质。 7yI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