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1年10月29日人民日报第1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1-10-29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从产业化经营到国际化运作潍坊初步形成现代化农业格'...

第1版(要闻)
专栏:

从产业化经营到国际化运作
潍坊初步形成现代化农业格局
  本报济南10月28日电记者宋光茂、王科报道:山东省潍坊市近两年来全面推行农业国际化战略,初步形成了现代化农业大格局。潍坊集中培植了一批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外向型、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实现了农产品以内销为主向国际国内并重跨越。目前该市2749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中的752家属外向型企业,有148家年创汇额超过100万美元,17家年创汇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带动58万多个农户,占总户数的31%。500多个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已经进入世界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90年代后期,农产品“卖难”、农民“增收难”等问题困扰着潍坊农业。市委书记曹学成认为:出路就在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升级,与国外发达农业高起点合作、高水平嫁接、高速度跟进,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四大跨越正是这条思路的具体实践。
  目前,潍坊农业两头在外,实现了由适应型农业向主动型的跨越。国外来种子、来技术、来加工样品和标准,潍坊农民供应成品,这“三来一供”是潍坊农业实现国际化的根本措施。目前,潍坊已与美国、俄罗斯、日本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农产品“三来一供”关系,全市已先后从国外引进优良品种800多个。与此同时,他们主动出击,在国外建立各类农业企业、站点100余个,上千农民在国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年创外汇近1亿美元。
  潍坊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实现由数量型农业向质量效益型的跨越。该市现已发布20多项瓜菜、果品、畜禽、水产标准,使农产品的生产环境、过程和加工、流通有章有法,还从日本等国引进了720多项质量标准。今年以来,潍坊先后培训农民33万人次,传授标准化生产知识。还投入7600多万元,建立健全了由5个市级检测中心、32个县级监测站和1000多个监测点构成的质量监测体系。全市取得国际市场通行证的农产品已有7大系列、500多个品种。在全国14家获准向欧盟出口的禽肉企业中,潍坊就有7家。
  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程度,潍坊实现了由分散型农业向组织型的跨越。他们重点抓了3类经济组织:通过合同、契约入股等形式,公司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济共同体,此为龙头带动型,全市千户以上的这类组织已有800多个。另外还有把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融为一体的股份合作型以及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咨询、生资供应和销售服务的专业协会型。这3类经济组织拥有固定资产86.7亿元,直接带动农户150多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80.4%。受此带动,近40%的农村劳动力从传统农业转向国际化经营。2000年该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437元,其中1/5来自创汇农业。 Lja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原新辉映民心
  ——郑、汴、洛“三点一线”文明景区、文明城市创建巡礼(下)
本报记者胡果
  短短一年,郑、汴、洛文明景区、文明城市创建为何影响如此大,效果这么好?
  省委书记陈奎元说,以人为本,落实“三个代表”,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受益者、参与者、创造者。
  群众需要,就是第一信号
  郑州图书馆是古城一景。
  没有硬板凳,走进每一间阅览室,沙发、空调相迎。绿色植物随处可见,电子阅览室舒适便捷。这里的大门,向每一个普通读者敞开……在郑州,科技馆、博物馆、美术馆,免费或低收费向市民开放。
  着眼于人的文明与发展,满足群众不断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是郑州创建活动的内核。
  188个文明社区遍布全市,市民文明学校、医疗服务站、健身中心……健全的社区服务、有序的社区管理,让一户户家庭乐业、安居、舒心。
  由财政出资,约请国内外著名艺术团体,在全市最好的场地免费向中小学生演出。这种被称为“绿色周末”活动的高水平演出,郑州已办了100场。
  有人不解,郑州地处中部欠发达地区,花钱搞这些高雅艺术图个啥?市长陈义初说,群众需要就是第一信号。你去看看孩子们激动的脸,不就是政府官员每年少坐两辆“奥迪”吗?值!
  开封将重点放在窗口行业,让文明新风吹拂、感染每一位匆匆游客。
  国家4A级景区包公祠名扬四海。到过这里,很难忘记它的游客中心。沙发、电视、饮水机一应俱全,轮椅车、婴儿车安立门边,交通时刻表醒目张贴,印刷精美的景区风光手册随意取读,触摸式电脑可轻松查询开封名胜、游览路线、食宿交通,如有需要,全国青年文明号集体、包公祠义务讲解组随时热情服务。
  古汴河荡舟、孙羊店品茶、文绣院观汴绣绝技、勾栏瓦肆看民间杂耍——走进古城西北的清明上河园,仿佛一脚踏入张择端千年前描画的著名长卷。与繁华街市、浓郁风情相得益彰的,是景区点点滴滴为人着想得周到、温馨:
  为了避免游客少走回头路,景区所有游览路线都改成环状;带孩子的游客可以去新建的“趣园”,让孩子荡荡秋千、踢踢北宋足球;虹桥卧波乃汴京胜景,高高的虹桥旁如今修起一座水平吊桥,年老、体弱、有腿疾的游客,也能轻松上下、尽情玩赏……
  把好事办好,让群众满意
  以人为本,既是郑、汴、洛文明创建的目标,也是过程。
  洛阳龙门景区整治,整体搬迁了一个村、700多户,每家都得到了妥善安置。仿古购物街上的商户、景区卫生保洁员、停车场管理员、环保电瓶车司机,不少是原来的村民。
  今夏是洛阳创建的攻坚阶段。7月初,洛阳市民发现,一向热火朝天、争分夺秒的大小工地突然一起“沉默”了。原来市里决定,建筑工地停工4天,为高考“让道”。
  在洛河两岸一片垃圾山、烂河滩上建起的洛浦公园,是古都一处新胜景。绵延12公里的开放式园林,碧水清波,绿草如茵。建成不久,有人反映,大草坪好是好,只是夏天无处遮阳。有关部门抓紧改正,种上了松、柏、柳、槐。
  洛阳市委书记孙善武说:城市创建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千头万绪的大工程,把工作做深做细,才能真正把好事办好,让群众满意。
  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自然赢得民心。一家工程公司在洛阳福王府遗址施工,周围居民怕附近的一对明代石狮受损,自发轮流守护;洛浦公园的20万立方米垫土、13万株树木,更是全市人民一锹一锄义务劳动的结果。
  城市建设,拆迁最难。一年多来,三市拆除近百万平方米各类建筑,其中一半是民居,却无一人告状、一起上访。
  纵贯开封古城、长达5.5公里的东京大道至火车站道路改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当地最大的道路改建工程。有关部门事先设计了几套拆迁方案,做好“拔钉子”准备;谁想一声令下,3619户居民6500多人,16天内全部搬迁完毕!开封市委书记梁绪兴闻讯连夜提笔,投书《开封日报》——“为我们的人民骄傲,为我们的城市自豪!”
  三市创建,变化最大的是人
  三市创建,最大的受益者是普通百姓。不仅因为日益通畅的水电煤气、不断改善的衣食住行,还有一天天充实的精神生活、一点点提高的精神境界。
  有两件事,让洛阳市民记忆犹新。
  去年底,龙门石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庆祝焰火晚会在洛浦公园举行。
  清晨,数万人的联欢队伍散去,人们发现,一块块草坪完好无损,园林部门300多人的“护草队”成了摆设。
  今年春节前夕,接连20多天大雪,洛阳血库告急。消息经新闻媒体披露后,人们不约而同走出家门。风雪中,各大采血点门口很快排起长队……现在,洛阳每年无偿献血10万吨,成为继深圳之后我国第二个完全靠街头无偿采血满足临床需要的城市。
  郑州,多年来污染严重的金水河彻底治理,变成水清景明的滨河公园。细心的郑州人发现,越来越多的禽鸟飞来,却无处做巢。郑州大学、郑州粮食学院的学生发出倡议,4000多个形态各异的鸟巢,一个月内悄悄藏进了公园的一处处浓荫。
  设在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世纪花钟”花坛被人为损毁。消息传来,引发了一场市民公德大讨论,25万人踊跃参与。郑州人很快行动起来:20万青少年志愿者走上街头,植绿护绿;一位老大娘掏钱,请人搬走路边堆积已久的垃圾山;绿城广场一株刚刚移植的石榴树在烈日炙烤下奄奄一息,第二天旁边便多了一把巨伞……
  “一群老头子,臂带袖标子,不在家里抱孙子,成天上街找碴子”——老干部督导团,是洛阳市文明创建的一大亮点。200多位成员,来自洛阳17家部队干休所,都是解放前参加革命的军、师、团级干部。
  记者在白马寺门前碰上了正在“执勤”的马世凯。提起顺口溜,马老哈哈笑了:我们这群老头子,就是要专找不文明现象的碴!对乱罚款的城管人员穷追不舍;替进城卖果的老农讨回公道;顶烈日走街串巷查处不规范广告;撤消马路市场、禁放烟花爆竹……每年写给有关部门的调查报告就有100多份。他们的衣袋里常常装着“救心丸”,但他们的精神用马老的话来说,“越活越年轻”!
  开封的“文明号”出租车司机,郑州的少儿“交通警”……中原之行,眼界大开。一个全面发展进步的城市是充满活力、富有精神的。生活在其间的人们,各行各业,老老少少,都能从中发现创造的乐趣和空间。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当年,司马光完成了他总结中国政治历史的巨卷《资治通鉴》后,曾如此感叹。中原大地匆匆行来,我们想说:今日再看洛阳城,古韵新风齐生辉。这光辉,来源于一切从群众出发的生动实践,映照出千年古城的时代民心。 Lja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

朱镕基主持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会强调
  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退耕还林工作力度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为了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扎扎实实地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10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主持召开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了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国家计委关于西部开发工作进展情况和明年工作安排等汇报。他强调,明年要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大退耕还林工作力度,扎扎实实搞好西部大开发。
  会议认为,一年多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人才开发、科技教育和社会发展工作力度加大,结构调整和对外开放取得初步进展,西部开发取得良好开端,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出现了加快发展的好势头。
  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在近两年工作基础上,力争到2002年底建成一批公路、电网、广播电视、生态建设项目,努力做好油路到县、电到乡、广播电视到村、退耕还林到户等工作,使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面貌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抓好西部地区已开工的基础设施项目,特别是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公路国道主干线、江河上游水利枢纽等重点工程的建设,严格工程质量管理和项目稽查监督。
  会议指出,到今年9月底,退耕还林试点工作累计完成坡耕地退耕还林1526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362万亩,造林成活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粮款补助基本兑现到户。一些地方把退耕还林与建设基本农田、调整农林牧业结构、发展农村能源、实行生态移民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生态增效和农民增收双赢的道路。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退耕还林的决策和“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是完全正确的,深得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拥护,是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会议强调,要正确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坚持扩大内需,推进西部大开发。当前,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就是要抓住粮食库存较多的有利时机,加快实行退耕还林,开仓济贫。要扩大坡耕地退耕还林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的规模,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的政策措施,确保补助粮食和资金及时足额兑现,确保林木种苗合理有效供给,确保造林质量达到要求,确保农民收入得到增加。
  会议要求,各部门要加强协调、狠抓落实,各地方的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深入基层,把退耕还林工作抓紧抓好,绿化祖国大好河山,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逐步建设一个山川秀美的西部地区。
  会议还审议了“十五”西部开发总体规划和2001年至2010年西部地区人才开发规划。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王忠禹,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Lja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

圆满结束俄罗斯之行离莫斯科抵伦敦
  胡锦涛开始对英国进行正式访问
  本报伦敦十月二十八日电记者刘正学、史宗星报道:应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的邀请,中国国家副主席胡锦涛今天抵达伦敦,开始对英国进行正式访问。
  今天,伦敦秋高气爽,阳光灿烂,希思罗机场飘扬着中英两国国旗,专机坪上铺上了红地毯。当地时间下午三时四十分,胡锦涛副主席乘坐的专机徐徐降落。中国驻英大使马振岗登机迎请胡副主席和夫人刘永清走下飞机。胡锦涛与前来迎接的英国外交大臣代表麦尔斯爵士、英国驻华大使高德年等亲切握手。然后,胡锦涛副主席检阅了英国皇家空军礼兵。中国驻英使馆工作人员也到机场迎接。英方向胡锦涛的夫人刘永清献花,中国大使馆也向胡锦涛和夫人献了鲜花。胡锦涛乘车抵达下榻的宾馆时,受到旅英华人华侨代表的热烈欢迎。
  胡锦涛在机场发表了书面讲话。他说,近年来,在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双方各个层次的交往日益增多,相互了解和信任不断增强,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协调进一步加强。
  胡锦涛说,国际形势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人类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中英两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负有重任,完全有必要进一步密切交往,加强对话与合作。
  胡锦涛表示,“我此次访问贵国,目的在于增进了解,扩大共识,促进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我期待着与女王陛下、布莱尔首相等贵国领导人会面,就双边关系以及重大国际问题交换看法,并广交各界朋友,共同探讨并推动中英互利合作。”
  新华社莫斯科十月二十八日电(记者黄慧珠、谢荣)中国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圆满结束了对俄罗斯为期两天的工作访问,于二十八日下午乘专机离开莫斯科前往伦敦,继续他的欧洲五国之行。
  二十八日上午,胡锦涛副主席来到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看望了使馆工作人员和中国新闻机构驻莫斯科记者,并与大家一起合影留念。
  胡锦涛副主席是二十七日抵达莫斯科开始对俄进行工作访问的。访问期间,他与俄总统普京举行了会晤,会见了俄政府总理卡西亚诺夫和副总理克列巴诺夫。俄外交部副部长洛休科夫、中国驻俄大使张德广以及使馆工作人员到伏努科沃机场为胡锦涛一行送行。
  俄罗斯是胡锦涛副主席此次欧洲五国之行的第一站。他还将对英国、法国、西班牙和德国进行正式访问。 Lja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

胡锦涛会见俄罗斯总理卡西亚诺夫
  本报莫斯科10月27日电记者刘正学、孙勇军、马剑报道:中国国家副主席胡锦涛27日在俄罗斯政府大厦会见了俄罗斯总理卡西亚诺夫。
  卡西亚诺夫欢迎胡锦涛访问俄罗斯。他说,近年来,俄中两国领导人频繁互访,大大推动了两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特别是今年7月份,普京总统和江泽民主席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新世纪的两国关系确定了明确原则。目前,俄中两国关系在平等信任的基础上发展顺利,并且存在着巨大的合作潜力。俄方愿与中方一起努力,将双方巨大的合作潜力变为现实。
  胡锦涛首先转达了朱镕基总理对卡西亚诺夫总理的亲切问候。他说,近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经贸合作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物质基础。中俄互为最大邻国,经济互补性强,开展经贸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双边经贸合作不断扩大。去年双边贸易额已达到80多亿美元。今年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中俄贸易仍然大幅增长,这是两国元首和政府大力推动的结果。不久前朱镕基总理访俄时,就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拓展经贸、科技、能源等各领域务实合作签署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取得重要成果。两国经贸合作开始步入快车道,正在朝着与两国高水平政治关系相适应的方向发展,双方经贸合作潜力正逐步发挥出来。
  胡锦涛说,我们愿与俄方共同努力,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进一步挖掘合作潜力,提高合作质量,推动两国经贸合作平衡、稳定地向前发展。
  胡锦涛还介绍了中国经济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规划。卡西亚诺夫请胡锦涛转达他对朱镕基总理的良好祝愿。
  同日,胡锦涛还在下榻的饭店会见了俄副总理克列巴诺夫,双方着重就中俄经贸关系发展交换了意见。
  (附图片)
  十月二十七日,中国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在莫斯科俄罗斯政府大厦会见俄罗斯总理卡西亚诺夫。新华社记者樊如钧摄 Lja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特快专递

巴颜喀拉山发现特大型金矿
  本报西宁10月28日电记者马应珊、禹伟良报道: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今日传出喜讯:黄河源头的巴颜喀拉山发现一个特大型金矿,黄金资源量超过100吨。
  这个金矿地处玉树州巴颜喀拉山地区的曲麻莱县境内,位于海拔4500米至4700米高度的荒漠地区。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院工程技术人员经过7个多月的艰苦勘探,找到了这个青海省迄今发现的最大金矿。 Lja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岚清会见中法经济研讨会代表
  新华社成都10月28日电(记者储学军)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今天下午在四川成都会见了参加中法经济研讨会的法国前总理雷蒙·巴尔一行和部分中方代表。
  李岚清首先向客人们介绍了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他说,这次在中国西部城市成都举行中法经济研讨会,体现了法国对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注。希望中法双方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促进相互交流,加强与扩大双方在社会经济建设、贸易投资、文化交流、国际旅游等多领域、全方位的合作。
  这次研讨会是由法中委员会、法国驻中国大使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主题为西部大开发与城市发展。约600名中法代表出席了会议。
  四川省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周永康、张中伟、谢世杰、聂荣贵、高强等参加了会见。 Lja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

闻世震当选辽宁省委书记
  本报沈阳10月28日电记者吕岩松报道:中国共产党辽宁省第九届委员会今天下午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闻世震当选为中国共产党辽宁省第九届委员会书记,薄熙来、张文岳、张行湘、孙春兰(女)、王唯众当选为副书记。
  中国共产党辽宁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今天下午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王唯众为中共辽宁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于凤升、王刚、邢春和、刘雅琴(女)为副书记。 Lja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人物介绍

菲律宾总统阿罗约
 今起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应江泽民主席的邀请,菲律宾总统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将于10月29日至31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阿罗约1947年4月5日生于菲律宾班诗兰省,毕业于美国乔治敦大学、菲律宾圣母升天学院、马尼拉阿特尼奥大学和菲律宾大学,获金融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她曾任教于菲律宾圣母升天学院,后投身政界。阿罗约1992年和1995年两度当选参议员,曾任贸工部副部长。她1998年5月当选为副总统,兼任社会福利与发展部长,2001年1月就任菲律宾第14任总统。阿罗约曾多次访华。
  阿罗约总统的丈夫何塞·米格尔·阿罗约是一位律师和商人。他们有3个子女。(新华社电)
  (附图片)
  阿罗约总统 Lja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人物介绍

祖国需要是我的最高追求
——记第二炮兵青年导弹专家肖龙旭
新华社记者张选杰新华社通讯员伍旭东本报记者贾昭全
  第二炮兵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肖龙旭,是一位为祖国导弹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青年专家。自第二炮兵工程学院毕业后的16年间,他先后取得40多项重大科研成果,其中8项获全军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1项获国家专利和科技发明奖。
  2001年2月19日,他光荣地出席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当他从党和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证书”时,两行热泪悄然滑下。这是肖龙旭和战友们历经数年刻苦攻关取得的重大国防科技发明成果,它实现了我国某型导弹发射技术的重大突破。
  13年前,肖龙旭曾有过一个惊人之举——那时年仅25岁、任助理工程师的他,将一份洋洋数万言的《战略导弹部队发展战略与总体规划》递交给了二炮一位副司令员。这个不寻常的举动,拉近了将军与青年工程师之间的距离。期望与鼓励、关爱与支持,激起了肖龙旭心中的波澜。他更加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加坚定了献身国防科研事业的人生选择。
  第一次参加导弹训练发射时的情景,肖龙旭多年后仍记忆犹新。那天,晴空万里的导弹发射场上,随着指挥员“占领阵地”口令的下达,一台台战车隆隆驶向阵地,一队队官兵迅速奔向战位。那阵势着实让“初出茅庐”的肖龙旭为之激动。然而,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了,却听不到指挥员下达“点火”的口令。“这样的反应速度,打起仗来怎么办?”肖龙旭不由自主地冒出了一句话。发射指挥员瞥了他一眼:“你们搞技术的,咋不把武器搞得先进些?”一句话令肖龙旭汗颜。
  从导弹发射场回到研究所,肖龙旭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他放下自己“导弹诸元计算”的专业,一头扎进提高导弹作战性能的研究领域。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也不知经过了多少次论证、调研,他提出了改进导弹某关键系统、提高武器作战性能的想法。大胆的设想,如石击水,掀起层层波澜。有人提出疑问:世界上发达国家还没有的东西,我们能一步到位吗?国内那么多知名专家教授都没有涉足过这个领域,他能行吗?更有好心人劝他:“你丢掉自己的专业方向,恐怕以后是要后悔的呀!”
  面对疑问和劝说,肖龙旭彻夜难眠:“外国没有的,我们为什么不能有?别人没有涉足的领域,我们为什么不能闯?”他在日记中写道:“祖国需要是我人生的最高追求。军队科研工作者第一位的使命,就是对‘打赢’负责。要赢得明天,赢得胜利,就要敢踏别人不敢涉足的‘雷区’,干别人不敢为的事业。”正是靠着心中对祖国的这种崇高承诺,肖龙旭又历经两个月的调研论证,将一份翔实的报告送到了第二炮兵领导机关,引起了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很快被批准立项,并被列为全军重点科研项目。
  上了“战车”的肖龙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改进导弹某关键系统,是当今世界顶尖的技术,涉及到众多先进学科,自己以前从未接触过。更令他苦恼的是,研究这样大的课题,连一点资料都没有。
  开弓没有回头箭。肖龙旭决定从解读导弹某系统计算机程序入手寻求突破。天文数字一样的数据,“谜宫”般无穷无尽的代码,使肖龙旭和他的战友们陷入了重重困难。整整3个月,他们每天都是在计算机旁、实验室内度过的。
  当解读完最后一条计算机语言时,大家才长舒了一口气。人们无法想象,肖龙旭和战友们为攀登这个科学高峰,付出了怎样的艰辛。仅是搜集的资料数据就盛满了3个大书柜,学术论文堆起来足有2米多高。历经数年拼搏,他们终于把提高战略导弹作战性能的设想变成了现实。
  还没来得及品尝成功的喜悦,又一新的科学高峰锁定在肖龙旭的视野里。这是武器系统的一项主要战术技术指标,直接关系到打击效果,世界各国都在寻求突破。但这项研究难度极高,技术复杂,不易出成果,并极具风险性。“怕担风险,哪能有大的作为?”肖龙旭横下一条心,毅然提出了新的重大研究课题。
  为了搜集资料,肖龙旭和战友们跑遍了京城的科研院所和图书馆,提出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措施。作为课题负责人,肖龙旭带领来自二炮各研究所、学院、军代室和作战部队的上百名科技人员,先后完成了20多个项目的研究,进行了4项大型地面试验,终于使这一重大课题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整整5个春秋,肖龙旭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艰难寻觅,在单调枯燥的数学公式里跳跃穿行。计算机上的那一组组数据符号,日夜在他的脑海里腾飞跳跃。终于有一天,他对导弹上某系统做了精细的“手术”,获得了成功。
  这是一个让肖龙旭永远难忘的日子。塞外大漠,黄沙弥漫。一团烈焰从导弹发射架骤然升起。运用肖龙旭和他的战友们的两项重大成果进行改进的新型导弹,呼啸腾空,直刺苍穹……顷刻间,山摇地动,导弹准确命中目标,试验飞行取得圆满成功。
  肖龙旭欣喜地笑了。10余年来,他先后取得“某型导弹增程研究”、“军用软件防护装置”等多项重点科研成果,赢得了“国家杰出青年奖”、“国家科技创业奖”、“世界博览会金奖”等荣誉。
  在部队官兵眼里,肖龙旭不仅是一位科技“功臣”,也是名副其实的导弹发射技术专家。是他,在一次次导弹发射“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果断地解决技术难题,将一枚枚导弹送上蓝天。那是一个落雪的隆冬,某型导弹试验发射正在紧张进行。当导弹发射进入“倒计时”时,主控台操作员报告:弹上计算机出现误码!从未遇到过的“特情”,令官兵们不知所措,焦急万分。是打还是不打?专家们意见不一。这时,肖龙旭凭着对导弹每一根“神经”脉络的熟悉,得出结论:出现这种状况,不影响发射。指挥员采纳了他的意见。旋即,发射令下,导弹拖着火舌顺利升空!
  冬去春来,肖龙旭先后十余次参加实弹发射。在雷霆万钧的发射场上,他靠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将一个个辉煌的瞬间定格在茫茫天宇。
  1999年,肖龙旭带着自己的履历表和一大摞科研成果的获奖证书,迈进了清华大学。在经过招生委员会“三堂会审”后,他被破格免去全部考试科目,直接录取为论文博士研究生。深知高科技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的肖龙旭,面对清华大学的厚爱,把一腔热血和全部激情倾注在知识更新和科研攻关之中。由于科研任务繁重,有时好几个项目同时上马,作为牵头人和主要攻关者,肖龙旭常常忙得不可开交。但是,科研工作之余,他又一门心思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从自动化控制到人工智能技术,从各类精密仪器到精确制导技术,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广泛地涉猎。
  知识的琼浆玉液,给肖龙旭插上了腾飞的双翅。他不仅在军事科研上取得丰硕成果,还先后取得了“温室气肥增施装置”、“高效采热器具”、“无触点智能开关”等一大批专利成果,并获得“当代专利科研成果博览会金奖”、“国际诺贝尔发明博览会金奖”。 Lja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