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1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第5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1-10-23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为企业出口撑腰——进出口银行支持上海船舶出口纪实 '...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千方百计扩大出口⑥

为企业出口撑腰
——进出口银行支持上海船舶出口纪实
本报记者曲哲涵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金灿灿的喜悦就写在江南造船集团副总经理楼吉威的脸上。不久前,记者前往采访时,他高兴地说,江南造船最近刚刚完成了19艘5型轮船的出口,企业又向“外”迈了一大步。
  我国船舶出口量多年来保持世界第三,上海的船厂始终是出口的主力军,而像江南造船集团这样的大企业更是功不可没。但楼吉威说,中国造船业向“外”走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出口信贷的支持。
  让企业大胆接订单
  一般而言,在船舶建造期间,船东只提供30%—40%左右的船款,余者交船后支付。但一艘船的造价动辄数千万甚至上亿元,而且一批船的建造期通常要几年,所以及时、低息的贷款对一个没有巨额流动资金的造船企业来说,有如“命根”。
  这19艘轮船的订单是1997年江南造船集团好不容易承揽的业务。船东分别来自美国、瑞士、瑞典、挪威、加拿大和德国等地,船型包括乙烯液化气运输船、集装箱运输船、成品油轮、化学品船和散货船。订单有了,但是江南造船却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原材料。于是中国进出口银行向江南造船伸出了援助之手:发放出口卖方信贷,即由出口产品一方申请的、资金用于制造产品的贷款。凭订单,江南造船厂得到了进出口行11亿元低息卖方信贷项目贷款。按协议,江南在交船后一到两个月后再还贷。
  江南造船集团接下了订单。但天有不测风云,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蔓延,国际航运市场不景气,到了1999年、2000年的交船高峰期,一些船东开始在船的建造上找茬,试图压低船价或干脆弃船,原定每艘2800万元人民币的散货船被压至2000万元。延付、压价,使江南无法按期收回货款,流动资金不足,更无法按期还贷,企业出现了财务危机。
  在关键时刻,进出口行决定展期11亿元贷款1年。企业被扼紧的喉咙又缓过气来。今年上半年,19艘轮船全部交货,企业迅速“转危为安”。
  “和商业性银行的贷款相比,进出口银行的政策性贷款更适合我们这样的大型制造业企业。”集团副总楼吉威说:“‘回款后还贷’既解决了企业流动性资金不足的问题,也不会像商业银行的贷款那样,一两年就得还贷。”此外,政策性贷款的利率也比较低,楼总算了一笔账:7年来,进出口银行总共贷给江南造船集团50.27亿元,仅以1997、1998年两年的贷款额,按当时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和进出口银行的贷款利率比,就可以少支付贷款利息1803万元!
  前不久,记者采访了进出口银行信贷管理部总经理姚济奇先生。该行7年来以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出口信贷担保以及对外担保等业务形式,为产品出口、对外承包工程以及境外投资提供支持。他说:出口订单是企业的生命,是国家外贸的支柱,进出口银行一定要让企业底气十足地接订单!
  拓展业务,增强推力
  为了让企业扩大出口,进出口银行在确保贷款质量、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不断尝试拓宽业务领域。至今,当年发放8艘巴拿马型散货船(其中有4艘订单属沪东造船厂)抵押远期贷款的情景还令上海沪东造船厂的同志记忆犹新。
  1999年7月,中远公司香港分公司向“缺食”一年的上海沪东造船厂提出定购8艘7.4万吨巴拿马型散货船,但担心自己在沪东的还贷期内还凑不齐货款,有些犹豫不决。
  有好东西,也有买主,又在“断粮”的当口,对沪东这个1万多人的老企业来说,可谓生死一“单”间。此时,进出口银行了解到企业的困难,果断拓展出口信贷业务品种,应准沪东造船厂以正在建造的4艘船作为抵押,申请5.76亿元人民币的长期卖方信贷,还款期共计10年。
  开工了!叮叮咚咚的钢铁音乐中,又一个大企业转危为安。2000年初,新船下水,果然一程水路一程收获:这一船型受到了航运界的广泛欢迎,希腊、挪威、意大利等国的船东纷纷订购。现在,沪东的4个万吨级的船台和一个30万吨级的船坞都热闹非凡:订单已经排到了2004年! oAp品论天涯网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跨出传统农业的“篱笆墙”
 烟台实施农业产业化成效显著
  本报讯山东省烟台市把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化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总抓手,精心组织,重点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小麦、玉米育种基地,无毒苗木繁育基地,红富士苹果、大樱桃生产基地,蔬菜出口量名列全国第一,去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30.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54元,出口各类农产品60多万吨,创汇7亿多美元,成为国家级创汇农业示范市。
  烟台市从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出发,加大了农业产品结构调整力度,使全市粮食与经济作物的产值比由1995年的34∶66到2000年调整为25∶75,特别是果品、蔬菜迅速发展,全市果品面积达到323万亩,蔬菜130多万亩,产量分别达到306万吨和350万吨。全市规划了农田、果园、林业山滩和浅海滩涂“四个100万亩”农业开发开放区,作为全市农业对外开放的基地,对外广泛招商,对内大做“引洋、养野、串季、仿古”的农业开发文章,使全市农业产品结构呈现出特色迭出的新局面,蔬菜、水产、苹果、大樱桃等都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烟台市大力发现、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市委、市政府领导认为,龙头企业上连市场、下带千家万户,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建好一个龙头企业,就能占领一方市场,带动一批农户,振兴一方经济。几年来,全市坚持实施“412”工程,即市里抓40个龙头企业,每个县抓10个龙头企业,每个乡镇抓两个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农品加工龙头企业中,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的300多家,过亿元的30多家,初步建立起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宗卫东刘明光张启宝) oAp品论天涯网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关心群众办实事

“跑腿公司”暖人心
 抚顺市积极扶持下岗职工创办微型企业
  编者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的一项重要内容,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三个代表”的要求,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本报从今天起开辟“关心群众办实事”专栏,报道各级干部深入实际,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特别是关心下岗职工、失业者、城市和农村贫困户等困难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做好就业、两个确保、社会保障、扶贫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的新经验、新做法。
  本报讯记者白天亮、原国锋报道:“刚下岗的时候,心里别提多难受。幸亏有了市政府鼓励创办小企业的好政策,我得到了贷款,办起了自己的针织厂。现在,我这个厂已经有80多台针织配套设备,年产值90万元,还吸收了46位下岗职工……”谈起自己的再就业经历,抚顺市冬梅再生针织加工厂的法人代表李娟掩饰不住内心的感激之情。通过创办微型企业实现再就业,李娟只是抚顺市众多走上创业路的下岗职工中的一个缩影。
  辽宁省抚顺市是个老工业城市,“九五”期间,全市累计下岗职工28.85万人,占企业职工总数的45%。抚顺市委、市政府把再就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发展微型企业就是支持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
  微型企业生产规模较小,市场掉头快,但办起来也不容易,头一只拦路虎就是资金短缺。针对这个问题,抚顺市建立了小企业发展小额贷款信用担保体系。具体说来,就是由市政府出资1000万元,4个城区政府配套1000万元,社会筹集500万元,共2500万元贷款担保基金,同商业银行合作,按1∶3比例放大,形成7500万元贷款规模,本着择优扶持、保证安全、周转使用的原则,对创办微小企业进行信用担保。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向下岗职工发放贷款380户,资金1141.4万元。同时,市政府对下岗职工创办微型企业给予一系列的减免税、费和提供特殊服务的政策优惠。
  有资金支持,还要有好的服务。抚顺市各县区组建发展小企业服务中心,中心由劳动、工商、国税、地税、卫生防疫、环保、城建等13个部门抽调的人员组成,为下岗职工创办企业办理有关手续,实行一站式服务,5天内办完各种手续。几年来,中心的人员为创业者选项目、办证照、跑贷款,为创业者提供市场信息、政策咨询、技能培训,人们亲切地把中心称作下岗职工办实事的“跑腿公司”。
  抚顺市委、市政府把支持下岗职工创办微型企业作为考核各级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市委书记、市长还亲自挂帅,组织成立小企业发展协调委员会,研究、协调、解决微型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政府实实在在的帮扶,使许多下岗职工走上了创办发展小企业之路。3年来,全市共创办微型企业1.34万户,吸纳下岗职工和社会失业人员5.55万人。 oAp品论天涯网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辽宁省与北大清华全面合作
  本报讯为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振老工业基地雄风,辽宁省日前分别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签署了“十五”期间全面合作的协议,并举行了一系列经贸、科技洽谈活动。
  此次活动中,辽宁省除与两校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外,各市和企业还与两校签署了共建研究生实验基地及计算机培训中心、抗病转基因旱(水)稻研究、蛋白医用材料研发、宽带网建设、光纤温度传感器及流量计开发、透水性路面材料产业化等58个合作项目的协议。(刘伟) oAp品论天涯网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短评

加大出口金融支持力度
  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和担保等金融业务,是国际上通行的鼓励出口政策措施。实践证明,不论是扩大企业的出口生产能力,还是帮助企业应对市场突发事件,渡过难关,金融支持都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我国外贸事业要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实现从外贸大国到外贸强国的提升,其中重要一步是必须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尤其是增加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这类产品出口项目一般资金数额大,支付周期长,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特别需要得到金融支持和信贷风险保障。长期以来,进出口银行在支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帮助企业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贯彻国家“走出去”战略上,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目前我国政策性出口金融支持总体来说规模较小,相关的法律法规、监管体制和金融体制建设还有不够完善之处。为了进一步提高金融支持的效率,当前不仅需要拓宽政策性金融的资金来源渠道,扩大政策性金融支持的产品范围和企业范围,也需要商业性银行加大出口金融支持力度,这不仅对我们提高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应对当前外贸出口的严峻形势至关重要,而且也关系到今后我国金融支持外贸有没有充足和持久的后劲儿。 oAp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