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地方新闻)
专栏:
十八年来五届班子坚持绘一张蓝图,绘就今日水绿山青
彭阳“绿色追踪”
本报记者郑有义
宁夏彭阳县。
县志载:18年前,这里“梁峁起伏,沟壑纵横,荒山秃岭”,“少雨干旱,蒸发强烈,多为灾害”,森林覆盖率为8.86%,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72元。
18年后,记者登彭阳峁儿尖山。放眼望去,村庄园舍掩映在浓荫之中如诗如画,梯田如带镶嵌在浓绿之间惊为天成,山峦叠翠,绿色笼烟。森林覆盖率已达14.6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46元。
彭阳人民笑了,他们对记者说:“这里从来没有‘瞎折腾’。”他们发自内心地赞颂真心为他们谋利益、18年共绘一张蓝图的五届领导班子。
第一届:以民为本精制千秋蓝图
县委书记贾世昌,1983年10月到任,1984年2月离任。县长王安郡,1983年10月到任,1985年5月离任。
面对恶劣的生态环境,彭阳县工委和政府的领导看到,从根本上改变彭阳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必须有长远打算,求一届之“政绩”,可能贻误千年之百姓,不能急功近利。他们从彭阳恶劣的生态环境和长远发展的实际出发,按照中央精神,提出了“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改造山河、治穷致富”的战略方针和“三年停止破坏,五年解决温饱,十年二十年改变面貌”的战略目标,提出了“六种”、“七养”、“十加工”的建设蓝图。决策形成后,县长王安郡深入到最具典型意义的挂马沟乡,徒步踏察6天,确定了“封育造林十万亩的规划”。1984年春正式打响了“十万亩水源涵养林”的建设战役,为彭阳的生态立县奠定了基础。
第二届:不“另起炉灶”一张蓝图往下干
县委书记刘俊德,1985年4月到任,1992年10月离任。县长台维民,1985年4月到任,1991年9月离任。
新的领导班子认为,不能为了体现自己的思路,搞“一个和尚一个令”而“另起炉灶”,生态立县的蓝图符合彭阳实际和群众利益,要接下来,继续做。他们坚持继续大搞种草种树、改善生态环境、调整种植结构,绿化荒山、封山育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第二届班子离任时,彭阳县的人工造林作业面积已达63.55万亩,初步进行小流域治理18条,1990年获林业部“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称号。
第三届:发展提高浓墨重彩添新绿
县委书记柳富,1992年7月到任,1997年2月离任。县长徐文彬,1991年9月到任,1995年6月离任。
第三届县委书记柳富,亲自对全县30多个生态建设典型进行系统调查,在全委会上,明确提出“一代接着一代干,一代干给一代看”,继续坚持山、水、田、林、路生态建设的综合治理,并具体提出了符合彭阳气候和生态实际的“山顶沙棘柠条山桃戴帽,山坡地埂两杏缠腰,庭院四旁广种核桃花椒,河谷川台规模发展苹果梨桃,杨柳椿槐下滩进沟上路道,土石山区封造结合针叶混交”的生态建设方针,做到农林牧、田林水、乔灌草、片网带、多林种、多树种、产加销的“七个结合”,创造了黄土丘陵地区小流域治理的典范。6年间,每年全面治理5—6个小流域,造林6万—10万亩,经过几年持续的艰苦奋战,把彭阳县的生态建设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第四届:接过“接力棒”同唱一首歌
县委书记姜文奎,1997年11月到任,2000年11月离任。县长王玉明,1997年12月到任,1999年7月离任。
第四任书记、县长接过前任班,仍然坚持前三届班子的发展思路,一以贯之造林种草,坚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实行“345”退耕还林还草目标,即人均保证3亩林、4亩基本农田、5亩草的目标,加快了生态建设的步伐。到2000年初,全县已治理小流域56条,累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78.7平方公里,修梯田7..53亩,造林保存面积81.2万亩,种草保存面积30万亩,新修水保工程3000多处,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五届:生态立县满目葱茏疑天成
县委书记叶旭,2000年1月到任至今。县长胡瑞峰,1999年7月到任至今。
现任彭阳县委书记叶旭对记者说,生态立县是从彭阳的实际出发的,坚持了群众的利益,我要接过“接力棒”继续领跑,决不能脱离实际,违背群众利益,搞“新班子上台,重新洗牌”那一套。他们继续坚持以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和小流域治理为重点,与农民增收紧密结合,集中力量实施了两大工程,即“退耕还林草”和“万户增收”工程。扶持发展了特色种植户6952户,养殖户9980户,建养殖圈棚1735栋,年内农民人均纯收入可望达1100元。
昔日的彭阳,荒山秃岭一片黄土,如今满目青山疑天成。十八年如一日,彭阳的生态环境出现了令人惊叹的变化,获得全国生态建设先进县、经果林建设先进县等多项荣誉。(附图片)
第6版(地方新闻)
专栏:短评
为民求政绩
彭阳班子的政绩斐然,青山作证,民心作证。
彭阳班子踏踏实实、为民造福的“政绩观”更令人钦佩,发人深思。
为官一任,求政绩,必然也必须。如何求政绩,做什么样的工作得政绩,政绩做给谁来看,却因人的立足点不同而大相径庭。
有的干部为求“政绩”,不愿意做前任已经决策了的工作,怕按照别人的思路走,看不出自己的“政绩”。为了体现自己的“新思路、新点子”,搞“新班子上台,重新洗牌”,不管前任的决策是否符合实际,一切推倒重来,其结果是遗留问题无人问,“半截子工程”无人管,工作不衔接,劳民伤财。
有的干部为求“政绩”,不愿意做踏踏实实的工作,急功近利,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不顾民力、脱离实际的所谓“形象工程”。其结果是有时候“形象工程”起来了,群众的心散了;干部的“政绩”有了,农民穷了。
有的干部为求“政绩”,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搞数字政绩,等等。
这些问题的核心,是我们的一些干部颠倒了个人与群众的关系,想得更多的是个人的“形象工程”,而忽略了群众的意愿,个别干部甚至把个人“形象工程”与群众利益对立起来。所有这些,都在冷群众的心,伤害着党群、干群关系,严重影响着党在群众中的形象。
离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没有我们党和任何个人的所谓“政绩”,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多做踏踏实实的工作,多做为民造福的事情,是新时期改进党的作风的必然要求。
彭阳五届班子的做法给我们以启示。
第6版(地方新闻)
专栏:
监利:真情扶农见实效
本报武汉10月20日电“广播一响,排队交款”,秋收过后,湖北省监利县出现农民踊跃缴纳农业税费的喜人现象。一些外出打工的农民也主动汇款或千里迢迢返乡完成农税任务。
监利是江汉平原典型的产粮大县,粮食总产曾蝉联全国“九连冠”。近几年,由于农副产品市场持续低迷,农业结构调整启动缓慢,农民增产不增收。为迅速扭转农村工作的被动局面,今年来,监利县委在全县深入开展察民情、顺民意、惜民力、暖民心为内容的系列活动,以提高干部素质为突破口,促进干部作风转变。
针对群众反应最强烈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问题,县委裁员减负,减少行政编制411个,减少领导职数59人,全县农民负担总额比上年减少2073.5万元。对普遍存在的村级负债问题,各乡镇采取还本停息、债务划转等措施,消化村级债务9200多万元,减少利息支出6000多万元。为防止农民负担“秋后反弹”,县委成立“千人百日”工作团,从县直和乡镇抽调近1000名干部进驻全县787个村督办检查,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严防死守“农民负担”这道大堤。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使监利县农村工作逐渐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杜若原王毅)
第6版(地方新闻)
专栏:
深入基层搞调研扑下身子为富民
驻马店包村干部解民忧
本报郑州10月20日电记者李杰、戴鹏报道:当正阳县刘大塘村的农民正在为生猪防疫发愁时,包村的干部为他们请来畜牧专家,上门服务。村民们兴奋地说:“包村富民示范活动真好。”
河南省驻马店市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出台了“包村富民示范活动”。在活动中,市、县(区)四大班子领导成员和法、检“两长”每人联系一个乡镇,分包一个村,市直县(处)级单位每个单位各包一个村,并确定2—3名干部组成工作组,进村入户与群众吃、住、干在一起。对包村富民示范活动建立工作档案,实行一村一档、一人一卡。在实施中,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调整结构为主线,以科技兴农为手段,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加快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包村富民示范活动中,各县、区结合各自实际成立了专业服务组,经常在各村巡回开展工作,进行全方位、专业性、系列化的服务,在信息、技术、智力的综合输入上下功夫。市县领导和2307名驻村工作组在调查研究、征求农户意见的基础上,帮助所包村理思路、出主意、定措施,为群众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结交了不少农民朋友,如今在驻马店市各县,村里人都亲切地称他们是“编外村民”。
这些“编外村民”并不把自己当“编外”,时间不论早晚,事情不论大小,从村里长远发展规划,到村民宅基地纠纷,再到乡村道路、村小学建设等等,全身心地投入到为民解忧,帮民致富的工作中。包村富民活动实施以来,包村工作组帮办项目1237个,引进项目318个,引进资金3971万元,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1730次,受教育人员33万人次。
第6版(地方新闻)
专栏:
借助口岸优势改善软硬环境
呼盟夯实外贸基础
本报呼和浩特10月20日电记者郅振璞报道:来到内蒙古最大的陆路口岸满洲里市,只见大批俄罗斯及蒙古国等国客商、游客熙熙攘攘,边境互市区货畅其流。海拉尔、额尔古纳、根河、扎兰屯、牙克石等北国边城,正在全面改造。
呼伦贝尔盟对外开放条件优越,与俄罗斯、蒙古国有1700多公里的边境线,已设立满洲里等9个一、二类通商口岸。今年以来,呼盟口岸扩能建设明显加快。满洲里口岸今年铁路换轨场区拓建、立交桥、海关铁路货物监测、公路货物口岸监测、海关大楼、第二供水源等重大建设工程相继启动,国家有关部门已累计投资达7.87亿元,软硬环境不断改善,过货量快速增长,去年过货量591万吨,今年前3季度进出口过货量已逾500万吨,进出境70万人次,全年口岸过货能力也将由目前700万吨提高到1000万吨以上。额尔古纳市的室韦、黑山头两个口岸也在加快建设,长达310.6米的“中俄第一桥”——室韦—奥洛契口岸大桥,于9月中旬合龙,额尔古纳河两国冬季冰上过货今年将成为历史。
今年1—8月,全盟进出口总额完成6.5亿美元,引进国内(区外)资金6.3亿元,分别占年计划92%和79%。
第6版(地方新闻)
专栏:
走进余姚“塑料王国”
本报记者何伟
中国最大的塑料原料集散地在哪里?在拥有7000年悠久历史的河姆渡文化发祥地——浙江余姚。这个不生产半克塑料原料的县级市,坐上了“塑料王国”的交椅。
余姚“三城”:全国塑料主要集散地“中国塑料城”、以生产塑料模具为主的“中国轻工模具城”和现代塑料制品企业“浙江远东工业城”托起了这个“塑料王国”。如今余姚已经成了向海内外市场发布塑料信息的权威中心。去年余姚整个塑料产业销售额达150多亿元,居国内各县之首。
余姚的塑料产业何以崛起?市领导的回答也简单:市场经济使然。起步于20世纪50—60年代“社队企业”的余姚塑料产业,到上世纪80年代,已有6000多家企业。生产需要原料,于是交通便利的汽车北站附近就形成了一批做塑料生意的店铺。由于品种齐全,价格低,来做生意的客商从周边地区扩大到山东、山西、河南等地。
工业企业吞吐的塑料越来越多,寻求县域特色经济突破的余姚市领导大胆投资5000多万元,建构了“中国塑料城”。占地面积17.2万平方米的中国塑料城自1994年开业以来,累计成交额已超过400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塑料专业市场和浙江省最大的生产资料市场。据匡算,去年销售突破80亿元,今年上半年,又成交40多亿,经营企业已达到700多家。
中国轻工模具城建在中国塑料城的东侧,构成相互依托之势,吸引了160余家国内外塑料模具生产经营企业入驻,年销售模具达6亿元,还向日本、意大利等国出口,年创汇1000万元以上。拥有上千家模具加工企业、从业人员达3万的余姚也以模具加工周期短、制作成本低、协作配套齐而获“模具之乡”之殊荣。浙江远东工业城则完全依靠中国塑料城和轻工模具城的优势,吸引了日本、澳大利亚和我国台湾地区的一大批先进塑料企业落户。如今远东工业城已是国家级台商投资区,主要生产以塑料为主要原料的玩具产品。
“市场经济也需要政府这只手”,余姚市委书记苏利冕对记者说。熟悉经济的余姚市委、市政府敏锐地看到塑料产业的巨大商机,于1999年在余姚成功召开了国内塑料行业中第一次经贸盛会——全国塑料博览会,借此与国家石化局、中国石化集团、中国天然气集团,并与大庆石化、燕山石化、上海石化等国内18家行业“大哥大”结上亲。到第二届全国塑料博览会举办时,参展企业达到1200多家,国外部分著名大企业代表的参与,使余姚塑料产业拓展到国际市场。今年11月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塑料博览会尚未启幕,展位已被抢订一空。
一业兴,百业旺。余姚的塑料产业已开始向新兴的相关行业延伸。该市临山镇浦中村的按键行业,就是从塑料品发展而来的,目前全村拥有6家股份制企业、1家集团公司和110家民营企业,生产的按键占全国市场的85%以上。宁波富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利用余姚的塑料配件,成为拥有7亿多元资产、9家子公司的全国吸尘器行业中唯一一家上市公司。目前,余姚已经形成了灶具、制笔、打火机、按键等10多个依托塑料产业发展起来新兴行业,年销售额20多亿元。
第6版(地方新闻)
专栏:强县富市论坛
工业带动强市富民
中共山东省胶南市委书记刘泳
近几年,总面积为3166平方公里、人口为84万的胶南市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实施工业强市富民战略,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工业已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成为财政增收、集体增收和农民增收的主渠道。预计今年可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3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42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38%和7%。全市税收总额的80%和财政收入的70%多来自工业。
按照抓大放小、抓关键少数的思路,我们大力实施择优扶强、择强扶大政策,千方百计加大资金投入,调整优化结构。建立了市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包重点项目责任制,并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坚持一季一次由市级领导带队,对重点骨干企业进行观摩检查,督促项目进度,现场解决问题。今年以来,我们取消按所有制划分企业类别、管理企业的做法,按企业规模划分企业档次,看规模、论贡献、定奖惩,为企业发展创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市委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书记的工业工作委员会,进一步加强了对工业工作的领导。到目前,全市培植起橡胶、造纸、机械等八大支柱产业,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36家,4家企业跨入青岛市“县域企业十强”行列。
在城镇建设方面,累计投资5亿多元,先后组织实施了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点建设工程。去年以来,我们又实施了行政中心东移,把市区控制区面积扩大到210平方公里,并提出了把森林引入城市,建设生态城市的城市发展思路,实施了一园、一路、一河、一林、一城“五个一”工程,开发建设了57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改善了城市功能布局,提高了城市建设品位,为工业发展创造了良好载体。
2000年,我们设立了总规划建设面积22平方公里的海滨工业园,并制定了大力度的优惠政策。对乡镇到工业园办项目,收益归乡镇所有,30年不变。海滨工业园的设立,有力地促进了工业向园区集聚,优化了资源配置,已成为加快全市工业化进程的助推器,成为全市最大的后备财源。
我们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市最大的优势和最具潜力的新经济增长点来抓。大力加强了软环境建设,成立了一站式服务中心,推进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中外客商发放了“绿色通行证”,连续3年保持了外商零投诉,塑造了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到目前,全市累计合同利用外资14.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9亿美元。
第6版(地方新闻)
专栏:唐人神杯现场短新闻征文
山路弯弯连民心
本报记者张玉来
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吉林省白山市大镜沟乡报马桥村是一个典型的长白山区村落,全村96户424口人分散在5个山沟里。交通不便加之耕地紧缺,报马桥村人均收入只有700多元。
10月14日上午,年过五旬的董成贵和老伴正在地里收玉米,猛一抬头,见曾在自己家里住过一宿的市委书记王纯面带微笑向自己走来。王纯关切地询问:“今年的收成怎么样呀?”老董兴奋地说:“多亏你给我们出了一个好主意,家家户户都改种了甜玉米。这一亩地的收入比种普通玉米高出一倍还要多。”
王纯又问,市食品公司是否履行了合同,价格是不是合理?老董说,大体还可以。等外品卖了也没有多大意思,就收回自己吃了。
老董和老伴放下农活,陪王纯来到家里,村长李洪军和几位村民也跟了进来。王纯见几个小朋友在看电视,便问他们能看几个台。一个小朋友喜不自禁地说:“能收15个台!”李洪军村长告诉记者,去年9月,王书记来这个全市最困难的村子调研了一天。为探讨脱贫致富的路子,与党员和老农座谈,还走访了几个农户。
乡亲们反映最强烈的是行路难:从村里到乡道虽然不到三里半,可是道路崎岖不平,坑坑洼洼,平时只能走牛车,不要说机动车走不了,连自行车都骑不了。孩子们上学一个单程就要1个小时。王纯听了心情很沉重,说作为市委书记实在感到内心有愧。当天晚上,王纯住在董成贵家里。他见电视只能收一个台,也记在了心里。王纯与市交通局、广电局联系,很快为报马桥村修了一条沙石路,装上了闭路电视线路。
“深入群众,体察民情,为百姓办实事,在白山市党政机关已成风气。”市委办公室主任张学希介绍说,王纯每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都不少于90天。国庆节的前5个假日,他又把全市6个县、市、区跑了一圈。
第6版(地方新闻)
专栏:现场目击
长沙一民办中学遭哄抢
本报记者周立耘
10月19日早上,记者刚进办公室,桌上的电话急促响起。抓过话筒,对方惊慌的声音传来:“华康学校出事了,你们快来吧!”
走进位于长沙市东郊的华康国际实验学校,只见教学楼前的操场围满了人。教学楼内,有些高年级的学生,正帮助匆匆赶来的父母拆卸空调,搬运电脑、电视机等贵重设备,部分教师也加入了搬运大军。附近一些农民和社会闲散人员乘机涌进学校,见值钱的东西就拿,拿不走的就砸。
几个钟头过去,教学楼的课桌、门窗、玻璃面目全非,就连宿舍里的床铺都被砸得稀烂。从教学楼到校门口的路上,学生的衣服、鞋袜、书籍、作业本、纸张散落一地。
学生家长告诉记者,此事早有预兆。开学以来,这所学校的伙食质量明显下降,学生们多次提意见也没得到解决,欠发教师工资已不是一天两天。几天前,学校开始拆卸教学楼里的空调,理由是进行维修。
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华康”是所民办中学,学生一年的学费高达1万多元,入校时还得另交3万至5万元押金。谁知经营者将巨额经费移作他用,根本没有把心思放在办学上,导致学校难以为继。类似事件,在长沙已发生多起。令记者感到奇怪的是,从上午8点到下午3点,野蛮行为持续了近7个小时,竟没有有关部门前来制止。
第6版(地方新闻)
专栏:
深圳发放留学人员创业补贴
本报深圳10月20日电记者胡谋报道:日前,深圳市人事局向37位来深创业的出国留学人员发放首批前期费用补贴368万元,最高的每人达12万元。
这37位留学人员均以自有技术入股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涉及领域包括电子信息、计算机软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生物工程、机电一体化等,有不少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甚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其中,彭朝晖等8位留学人员获得一等资助,每人获资助人民币12万元;田源等20位留学人员每人获10万元的二等资助;涂仁静等9位留学人员每人获8万元的三等资助。
向留学人员发放创业前期费用补贴,是深圳市人事部门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鼓励出国留学人员来深创业的具体措施之一。近年来,深圳市为了进一步吸引海外留学人员来深从事高新技术工作,给出国留学人员营造了良好的生活、创业环境。目前,在深圳工作的出国留学人员已有3000多人,留学人员创业企业近200家。
深圳市人事部门表示,今后将随时受理留学人员个人来深创业前期费用补贴申请。
第6版(地方新闻)
专栏:
制定优惠政策搞好配套服务
大理扶持个体营销大户
本报大理10月20日电记者汪波报道:今天的云南大理州,涌现出100多户产值超百万元的个体营销大户,带动了当地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理白族自治州对从事农产品加工、销售的企业和营销大户,给予优先注册登记,土地、交通、财政、税务、金融等部门主动为其搞好服务。对兴办千亩连片农业商品基地的大户授予开发实业家称号,对创办年加工农产品产值1000万元以上、带动一方基地建设的加工企业授予工业实业家称号,对创办收购运销农产品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营销大户授予流通企业家称号,并给予奖励。同时,为大力发展农产品营销创造条件,有重点地在城乡结合部、交通沿线、主要农产品产地规划建设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功能完善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进一步完善了仓储、保鲜、金融、质检等配套服务。
如今,大理州涌现出一批农民加工、流通大户,造就了一批农民百万富翁。全州目前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的产业化组织达557个,其中年产值超100万元的营销大户100多个,带动全州30多万户农民闯进市场创收。去年销售收入为11.99亿元,其中龙头企业销售收入8.25亿元,大户(含联合体中介组织)销售收入3.74亿元。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