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1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第10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1-10-19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感谢五里河感谢中国球迷 '...

第10版(体育天地)
专栏:

感谢五里河感谢中国球迷
  范春生 马邦杰
  五里河体育场因中国队提前两轮出线而变得“谦虚”起来:球迷来得晚了,以往各地球迷在赛场外的威风锣鼓大比武也不见了。但在赛场内,依然有大批痴心不改的球迷在敲着锣鼓,吹着喇叭,劲头十足。他们是中国队真正的“第十二人”。
  中国足球闯入世界杯的梦终于圆了,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个“梦圆”是对中国球迷44年苦苦期盼的一个交待,一个安慰。但中国足球冲入世界杯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这同时更是一个新的起点。中国足球要想真正在世界足坛站稳,还需要走很长的路。这期间仍离不开球迷的鼎力支持,离不开球迷的摇旗呐喊。
  为此,在经历10月7日的狂欢之后,在10月13日国脚平静打完最后一个主场比赛后,我们要说:感谢五里河,中国足球从这里走向世界;感谢中国球迷,中国足球从他们那里得到了不断前行的力量。
  回首中国队此次的4个主场比赛,沈阳球迷与全国球迷一道,始终给予了国家队热烈有序、狂而不躁的支持。可以说,中国队这次取得世界杯入场券,也有他们的汗水与功劳。
  “中国足球队衷心感谢全国球迷的支持和厚爱”。中、卡之战前,中国队全体将士举着写有这十几个字的大条幅绕场一周,表达了中国队上下的共同心声。再次坐满了五里河体育场6万席位的观众,也对给自己带来快乐的国脚报以更热烈的掌声。
  中国足球与中国球迷正日益相融,二者唇齿相依,互为促动。进入世界杯并不是中国足球的终极目标,要想在世界杯赛上有所作为,甚至取得比预想还好的成绩,中国足球队还需付出更艰苦的努力。只有这样,才不会辜负那些真心球迷。(附图片)
  中卡之战前,中国足球队打出横幅感谢球迷。新华社记者任勇摄
  热情的球迷。新华社记者陈晓伟摄 NDp品论天涯网


第10版(体育天地)
专栏:

李昌镐:中国围甲联赛的新亮点
  本报记者 李长云
  就在2001年全国围棋甲级联赛进入收官阶段之时,传来一个好消息,有“世界围棋第一人”之称的韩国围棋高手李昌镐九段将加盟浙江新湖队,参加明年的全国围棋甲级联赛。
  浙江新湖队在今年的全国围棋乙级团体赛上“冲甲”成功之后,已经把目光投向下赛季的甲级联赛。虽然是一支“升班马”,但浙江队下个赛季的目标并不仅仅保级,与甲级劲旅重庆队和上海队一争高下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在这种情形下,以诡灵风格闻名的浙江新湖队教练马晓春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向昔日强劲对手李昌镐发出了邀请。
  李昌镐加盟中国围棋甲级联赛,无疑将对中国围棋事业的发展,提高中国围棋联赛的档次、品位及影响力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记得1999年第一届围甲联赛举办之初,中国棋院的领导层还为联赛能否成功举办忧心忡忡,曾邀请各家俱乐部的老总及新闻界多次磋商,并一再呼吁新闻界给予关注。没想到时至第三届就有包括世界级选手刘昌赫、徐奉洙在内的九位韩国棋手登陆中国的围棋联赛,这确实是一个可喜的变化,也充分说明中国围棋联赛运作的成功。今年,又吸引来“世界围棋第一人”李昌镐加盟,更说明中国围棋联赛的魅力,同时也表明中国围棋联赛已越来越走向成熟。一项事业要想取得长足的可持续性发展,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请进来。
  记者日前在北京举行的农心辛拉面杯世界围棋最强赛上采访了李昌镐。李昌镐说:“我每年的国际、国内比赛排得十分满,加之我不太适应经常坐飞机外出比赛,所以起初我并不十分愿意参加中国的围棋联赛。但我对中国的围棋联赛很关注,因为有不少韩国棋手参赛,加之比赛很有新意。所以,当好友马晓春邀请我加盟,我感到很荣幸,盛情难却,因此我也想去尝试一下。”
  马晓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浙江队打入甲级队后,俱乐部就有邀请外援的动议,就我个人来说当然愿意请一位水平非常高的人加盟,要是请来的外援连我都下不过,那花钱请他来干吗?于是我第一个想到了李昌镐。”
  今年8月末,马晓春到韩国参加三星杯本赛时,通过韩国棋院的朋友河勋熙向李昌镐转达了此意,李昌镐当即表示可以考虑。浙江俱乐部得到消息后,马上开始了有关李昌镐加盟的筹备工作,而且进展非常顺利,现在已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候。但对于李昌镐加盟的具体细节,目前双方都不愿透露太多。不过,李昌镐说,他加盟中国围棋联赛的动机绝不是为了钱,而是看重中国围棋联赛的良好氛围。据悉,李昌镐在浙江队的年薪至少在5000万韩元以上。
  中国棋院院长陈祖德说,李昌镐来中国参加围棋联赛是一件好事,把世界最好的棋手请来,肯定能对中国围棋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另外,李昌镐愿意到中国参赛,也说明中国围棋联赛很成功,有吸引力。
  马晓春说,李昌镐加盟中国的围棋联赛需得到韩国棋院的认可。如果一切顺利,李昌镐可能在年底到中国参加春兰杯世界围棋赛时与浙江队签约。
  此事的“红娘”河勋熙,日前随韩国代表团一同到北京参加农心辛拉面杯围棋赛。他认为,韩国棋手参加中国的围棋联赛既能扩大他们在中国的知名度,又有一定的收入,还能增加两国棋手之间的交流。对这样的好事,韩国棋院一般不会有反对意见。
  从实力上看,浙江队拥有马晓春和俞斌两员大将,还有实力不俗的小将朱松力,如果再有李昌镐的加盟,将是明年围甲联赛冠军的强劲争夺者。也难怪不少棋手都开玩笑地称浙江队为“梦之队”。
  现在距离李昌镐正式加盟围甲联赛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无论他在围甲联赛中的表现如何,都将是明年围甲联赛的一大亮点,也必将带动中国围甲联赛的深入发展,为中国的围棋事业注入新的活力。(附图片)
  李昌镐(右)、马晓春这对昔日的冤家对头,今后将成为队友。 NDp品论天涯网


第10版(体育天地)
专栏:

与名山秋色争奇斗妍
——庐山全国体育舞蹈大赛印象
严周
  “离魂断续楚江畔,叶坠初红十月天。”金秋十月的庐山,以它美丽醉人的风光,于10月12日至14日迎来了第十一届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2000多名舞蹈选手在庐山之巅尽情旋舞,体育的蓬勃生机和庐山的山水灵气相互融合,构成了庐山的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新建成的庐山体育馆从未如此热闹,九场比赛几乎场场爆满,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和众多当地的居民齐聚于此,观看这次神州体育舞蹈界的盛会。选手们也尽展风姿,拉丁舞的热情奔放,摩登舞的华贵典雅,街舞的青春自由,让人目不暇接。本次比赛各个项目的争夺也很激烈,尤其是在职业组,选手的优劣差距非常微弱。北京显示了他们的霸主地位,包揽了大半项目的冠军。作为体育舞蹈开展得最好的地区,他们带来了200多人的大部队,几乎每个项目都有三对以上的选手参赛。广东、湖南和江苏等地的选手也实力不凡,在常青组、少年组、团体舞组等各有斩获,形成了“一超多强”的格局。
  作为一个在中国只有14年历史的年轻运动,体育舞蹈的进步可以用神速来形容,令一些过去接触过中国体育舞蹈的国外专家都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之感。这次比赛日本派出了一个6人的观摩团,其中包括4名裁判和2名官员。团长酒井文男先生表示,中国这几年水平提高很快,成人组离世界一流水平只有五年的差距,而在12到16岁这一年龄段上,中国已经具备了世界水准甚至争夺冠军的实力。在舞衣方面,争奇斗妍,颜色、布料、样式都有创新,亮金色的耀眼女装已经极为普遍。另外,舞步的创新、动作的运用以及舞蹈风格的诠释,都令人赞叹。
  但来自日本的裁判们还是友好地指出了我们的不足:和国外高水平选手相比,我们的基本功还不够扎实,在编舞、音乐、表现力方面还有差距,希望中国的选手们能多参加一些国际比赛,多和国外选手交流来提高自身的水平。日本将在未来的几年内和中国在这方面加强交流,明年将在中国举办中日体育舞蹈友谊赛,日本还将为中国舞蹈教师的培养提供最大的帮助。
  这次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是庐山继举办亚洲青年举重锦标赛、九运会女子举重锦标赛、全国女子篮球俱乐部联赛后,在今年这个“体育健身游”之年举行的第四项大型体育赛事。借举办体育比赛之契机,把体育和旅游两个产业有机的结合,形成优势互补。既塑造了景区的品牌形象,提高了旅游行业经济效益,又增加了体育赛事的吸引力,这将成为体育和旅游在一年四季都能焕发活力的新途径。(附图片)
  上海选手杨超/谭轶凌在乙组公开摩登舞决赛中。王辉摄 NDp品论天涯网


第10版(体育天地)
专栏:

两只眼看“体育”
  本报记者 许立群
  数日前,绍兴文理学院举办了一次体育文化论坛。
  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关系,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论题。成都体育学院郝勤教授指出,在这一问题上,中外都有过纠缠不清的论战。
  19世纪上叶,以比赛为特征的竞技运动算不算体育,在欧洲大陆曾爆发长达十年之久的激烈争吵。保守派甚至痛骂“在户外泥泞与尘土中争夺胜负的竞技运动只是野蛮人与下等人的游戏。”直到19世纪后叶,这场争论才尘埃落定,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谁也没有取代谁。
  实践表明,在体育这部战车中,包含着“竞技体育、大众体育”两只车轮。它们各有不同的功能和价值,不能相互代替,也不能混为一谈。
  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两者的审视也在不断变换角度。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中国被非法排斥在奥运会大门外,国际比赛任务不多;而国内的大众体育开展得红红火火。很多人至今对在同一个时段全国人民一起做广播体操的盛况记忆犹新,津津乐道。
  自80年代初开始,重返世界的中国运动员在一系列重大国际赛事中的优异表现唤起了人们“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热情,国家对竞技体育的重视与投入日益增大。
  但汉城奥运会的失利,使一些学者开始质疑金牌的价值与意义。
  金牌批判者主张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应将有限的资金放在增强国民体质上,而不应将大量金钱花费在几块金牌上。
  金牌批评论者的出发点和立论基础无疑有一定合理性,但他们的批评脱离了时代背景。
  在经过“文革”十年浩劫后,中国需要通过国际重大赛事的胜利恢复民众信心,提高民族凝聚力,而刚经历过劫波的中国民众也需要赛场上的胜利来释放压抑已久的心理能量。
  正因为如此,虽属尚不发达状态,政府依然重视发挥国家的力量与制度的优势,集中有限的资金去发展高水平竞技。当然,在当时投入有限的情况下,满足多拿金牌的愿望就多少要以牺牲大众的体育利益为代价。就好比一个贫弱的大家庭,不得已只能给一个孩子吃偏饭。
  悉尼奥运会后,另一种观点颇有市场,认为“我们的国力已经大大增强,中国人不必再靠金牌撑面子”,大有对金牌已经不以为然之意。
  然而,我们的金牌真的足够多了吗?
  2000年奥运会破纪录的28枚金牌并不表明我们已是竞技大国,我们的金牌只集中在少数优势项目上,田径、游泳、三大球的成绩还很不理想,冬奥会项目我们还没有实现金牌零的突破。恰恰相反,我们的金牌还远远不够。
  论国力,美国是公认的当今世界第一强国。按上述观点,崇尚个人价值的美国应该对金牌毫无激情。但事实却是,近20年来的奥运赛场上美国人毫不手软、孜孜不倦地摘金夺银,运动员们不是也在为国家的荣誉而战吗?足球世界杯赛场上的劲旅也是清一色的欧洲、南美国家,当夺冠队伍眼含热泪挥舞国旗、高唱国歌的时候,全世界有多少人充满了感动并深怀敬意!
  在功能和价值上,竞技体育与以强身健体为根本目的的大众体育有明显差异。竞技体育更多地体现为政治的意志(如国际赛场上以国家的名义升国旗奏国歌)、经济的价值(如职业比赛以及奥运会演变成巨大的产业)和情感活动(如满足球迷欣赏和宣泄的欲望)。
  当然,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有很强的亲缘性和互补性。一个民族的身体素质水平是竞技发展的基础,而发展高水平的竞技,能够带动与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
  在和平时期,大众体育最终要依靠大众和社会自我完成。
  体育主管部门对大众体育的开展有组织、指导、监督的义务,但体育锻炼既不是国家的强制性任务,也不是无偿分配给每个人的福利待遇。强身健体的目标要靠自觉、持久的锻炼才能实现。
  令人欣喜的是,如今“花钱买健康”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也使人们具备了为自己健康投资的能力,社会上各类健身俱乐部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日益增多,大众健身有了更多的途径和形式。
  既要金牌,也要健康,21世纪的中国体育两手都要硬。? NDp品论天涯网


第10版(体育天地)
专栏:体育时评

警惕重体轻育倾向
宋继新
  最近,笔者带着如何培养一批可持续发展的运动员,主动迎接2008年北京“人文奥运”的问题思考:为什么许多运动员不能像布勃卡和瓦尔德内尔那样让自己的竞技生命之树常青?为什么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极为艰难?为什么天真活泼的孩子不愿上以达标为主的枯燥乏味的体育课?其原因是我国体育存在重物轻人和重体轻育的倾向。长此以往,会把中国体育运动带入异化的误区。
  在体育运动中,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有许多,但培养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完善人格的精加工尤为重要。例如,袁伟民在《我的执教之道》中,并未用更多的笔墨写如何练球,而突出的是如何炼人。他在抓思想与抓训练的问题中介绍,“在中国女排执教的日子里,我觉得在做队员的思想工作上花费的心血,并不亚于带训练的功夫”。20年前,中国女排在漳州、郴州土场、草棚、漏雨的场地,经受着皮肤擦破后的血、汗、泥混为一体的艰苦训练,却能创造世界五连冠的奇迹,显然与教练员重视思想作风的培养有关。
  同样,美国NBA公牛队之所以能六次夺冠,也是与教练员杰克逊人才培养的理念有关。例如,杰克逊在其《公牛王朝》专著中,论述了他培养运动员的基本思想是:要求队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要做到攻而不怒、行而不暴、乱中求静、刚柔相济等。杰克逊用大量篇幅介绍他如何将东方中庸思想的合理成分与西方重视开发个人潜能的思想整合,全面地提高运动员的素质,从而使乔丹、罗德曼、皮蓬等个性极强的运动员对他十分崇敬,并能在其指导下,多次创造“公牛”的辉煌。
  袁伟民同志和杰克逊先生都是世界一流水平运动队的教练员。他们成功经验的共同之处在于运动训练的过程中,不但要抓运动员体能和技能等物化层面的训练,还要同步抓人格的培养。实践证明,在竞技运动中,欲造精品之物,必育高位之人,否则,不是精品“夭折”,就是师徒反目,这是竞技运动的规律。这也说明,在运动员培养的过程中,教练员对运动员投入的情感和责任感越多,教育的思想越丰富、越深刻、越普遍,训练的效果就会更好。例如,1980年第十三届冬奥会,美国医学大学生海登一人独得速滑比赛全部5枚金牌,就是海登的教练霍拉姆实施母爱训练法的结果。
  近年来,国内一些世界水平运动项目和部分尖子运动员不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多与忽略了素质的培养有关。因此,未来运动人才的培养,必须重视运动技能与综合素质并举。这是造就一批具有人文精神并有较长运动寿命的运动员的重要途径。
  同样,学校体育不但要抓身体锻炼,而且还要重视全面素质的培养,让孩子们在快乐的体育中,去体验人生的乐趣,去学会做人,增强集体主义精神,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 NDp品论天涯网


第10版(体育天地)
专栏:

功夫在诗外
  本报记者 李中文
  11月10日至11日,步步高泰格·伍兹观澜湖挑战赛将在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场举办。
  现年25岁的泰格·伍兹在1996年夏开始了他空前辉煌的职业高尔夫生涯,被誉为高尔夫球场的传奇。他总共取得了36场大赛的胜利,其中27场为职业高尔夫球赛协会的巡回赛。
  能请来高尔夫球界如日中天的巨星前来参赛,可谓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的神来之笔。来自中国大陆的张连伟、台湾的叶伟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冯裕德联手挑战伍兹的策划方案,同样堪称神来之笔。而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伍兹观澜湖挑战赛还未开赛,整个赛事影响却早已“冲出”深圳、“冲出”中国,逐渐开始走向亚洲和世界。
  其实,对于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来说,请“老虎”伍兹来华参赛更像是为球会请来一个“形象代言人”。现在,带有“老虎”伍兹图像的各种宣传品已经挂满了观澜湖高尔夫球场的每一个角落,以至来到这里的客人很快便会把观澜湖与伍兹联系在一起。不仅如此,赛事主办者甚至已经开发出了足够多的带有伍兹头像的服饰、球具以及工艺品。这样,伍兹不但已经开始为观澜湖高尔夫球会“做宣传”,而且已经开始为观澜湖高尔夫球会“推销商品”、“招揽客人”。
  当初投资建设观澜湖高尔夫球会时,观澜湖高尔夫球会主席朱树豪曾充满自信地说,在中国,还有什么地方比这里更有条件,更有需要建设一个国际级的高尔夫度假中心?这里毗邻香港,地处中国经济发达地区,是中国外商投资企业最密集的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基地,也是对外交往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而今,大力促成伍兹来华,朱树豪则说,中国的高尔夫运动虽然年轻,但是它是伴随着国家的改革与开放一同成长,其发展的速度令人瞩目。作为世界最佳运动员、高尔夫球世界排名第一的伍兹访华,不仅是显示中国的高尔夫运动与国际同步,更重要的是向世界显示了中国今天的经济实力以及文明程度。
  伍兹来华参加挑战赛,这一事件本身就颇耐人寻味,而尤其令人感叹的却是赛事主办者“功夫在诗外”的良苦用心。(附图片) NDp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