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经济茶座
纸上的猪·草原上的羊
晓飞
报载,某县20世纪90年代初即被列为全国瘦肉猪生产基地。行政部门提供的数据说,年可出栏生猪30余万头。于是一家日宰生猪300头的肉类加工厂在年前问世了。可每天最多只收到生猪150头,少时仅100头,因为压根儿就没那么多猪。
企业搞投资,市场研究一定要做实做细。既要认真于出路,也不能草率于来路,即使对行政部门提供的“权威数据”,也得一五一十认真核实。这是任何一个投资者都必备的素质。那么,政府部门呢?数字做假的目的是捞政绩,用这样的数字去糊弄投资者只能适得其反。你想,投资者打落了牙齿能往肚里咽吗?这种事自然是要不胫而走的,是要给那些“政绩”重重描上些黯淡色彩的。
相比于这种纸上的猪,牧养在草原上的羊总很实在吧?那也得看账咋算。
“羊群越大越富有”,千百年来,牧民们一直将此奉为圭臬,不少牧区干部也是,总觉得草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求多产,超载过牧,导致草原退化沙化,羊满为患,且恶性循环。据最新统计,目前我国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其中“三化”(退化、沙化、盐渍化)草原面积已达1.35亿公顷。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算实账是最起码的品德,但显然,光会实实在在地算“数量”账还不够,还得学会算“质量”账——算效益。效益账怎么算?且看草原兴发集团的算法。
兴发集团通过调研发现,1岁以内的羔羊长到30—40公斤,可出肉10—15公斤。往后就长得慢了,多长半年也不过比羔羊多产肉2—2.5公斤,而越冬饲草的消耗则是羔羊的3倍多,肉质又不如羔羊,自然价格也不如。更严重的是,一只羊牧民传统上要养四五年,消耗的饲草比当年出栏的羔羊不知高出多少倍。近年来,兴发集团在内蒙古5个盟市的20个旗县实施“羔羊当年出栏工程”,牧民卖一只羔羊比卖一只四五岁的大羊竟还多挣30元。并且,草畜矛盾也缓解了,特别是缓解了冬春枯草季节牲畜对草原的破坏。既经济,又科学。
作为一个新兴企业的兴发集团,可以说是给有关政府部门上了生动的一课。差距在哪里?就在工作的思路上,在于工作的扎实细致上。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连续报道
今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等联合出台了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
助学贷款开新篇
龙爱田俊荣
位于北京木樨地的某高校,从去年5月起就开始为国家助学贷款四处奔走,找了多家银行,对方均以风险大为由拒绝与学校合作。去年8月,工行北京市长安支行终于和学校主动联系上了,双方在11月签订了一份简单的协议。然而,联系上了,协议也签了,助学贷款却迟迟没有发放。
新政策出台后,变化悄悄地在这所学校发生了。新学年初,该校和工行开始了第一批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和发放工作,据统计70%以上的贫困学生能在本学期拿到贷款。
银行:仍然不敢铺开摊子
长安支行个人信贷业务科的张科长对笔者说:“个人信贷科只有6个人,要办理信用卡业务、市场开发业务等,在分身乏术的情况下,还要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着实让我们为难……”从其话语中不难听出,商业银行对国家助学贷款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
张科长坦率地说:“新政策出台,上头又很重视这件事,三天两头地开会,不断地催促我们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就不得不按要求去做。其实,助学贷款仍然存在较大的风险,银行还是不希望在这项面广量大、利润却相对薄的贷款项目上套牢。就算着手去做了,银行仍然不敢大规模地铺摊子。”
个人信贷科一位姓董的同志说,尽管新政策出台了,但要真正落到实处,配套措施必须跟上:期望免收利息税的规定尽快落到实处,尽快出台有关国家助学贷款的呆坏账的核销办法。
学校:不得不加快步伐
这所高校学工部的陈老师介绍说,新政策出台后,国家助学贷款越来越被政府所重视、社会所关注。“我了解到北京的许多高校助学贷款发放率都特别地高,而我们学校在这条路上已经成了落伍者,差距让我们感到了压力。再不加快步伐我们也不好交代了。”
对于新政策,该校表示会全力去执行,但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异议。比如对于“学生家长可做贷款见证人”的新规定,该校认为毫无意义。作为见证人的家长在学生与银行签订合同之时,必须到场见证并签字,学校的学生来自各地,家庭离学校一般都很远,家长来学校岂不是要花很大一笔开销?真正的贫困家庭是无力负担这笔路费的,从而真正的贫困学生也通常请老师和同学做见证人。
贫困生:我们看到了希望
原来没能尝到助学贷款甜头的该校学生如今终于看到了希望。来自江苏滁州的学生小陈说:“我盼望助学贷款已经很久了。新政策要求简化一切不必要的手续,只要符合申请条件就全额发放吗?我完全相信学校会将我的申请批下来。”
大多数被采访的学生对于新政策持欢迎态度,他们认为:国家对助学贷款的重视对银行会形成一种压力,免收利息税、核销呆坏账等新措施又给银行吃下定心丸。新政策还规定,不讲信用的借款学生,姓名、身份证号及违约行为要公开曝光,将来还要被记入全国个人信用信息系统,这样,谁还敢欠款不还?一次失信影响终生的事相信大家都会掂量掂量。
“你贷款了没有?”一时间成为学生的热门话题。但笔者注意到,在“用明天的钱,完成今天的学业”等诸多诱人的口号下,一些学生也开始滋生“不贷白不贷”的思想。有学生告诉笔者,如果贷款批下来,准备用手中的余钱买一部手机。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头条新闻大奖赛
一场世博会,昆明街头雨后春笋般冒出座座星级酒店。然而现在,酒店业全面亏损。严峻的形势摆在昆明酒店业面前——
酒店业如何按市场规则行事
本报记者张帆
走在春城街头,座座巍峨高耸、气派非凡的星级酒店鳞次栉比,可在风光无限的背后却是难言的辛酸。
11比3.4:接待能力严重过剩
1997年,昆明市有4家四星酒店,没有一家五星级酒店,一场世博会,使昆明的宾馆酒店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到2001年,昆明的四星级酒店就增加到19家,五星级酒店一下窜出5家,星级酒店的总数已达到266家,可以提供的床位近11万张。
不过,世博会刚刚落幕,全市酒店业就开始全面亏损。云南省饭店协会会长、金龙饭店总经理赵国雄以目前昆明国际机场和昆明火车站日接送能力算出这样一个数字:3.4万人。那么,以11万张床位待3.4万游客,整个酒店业住房率只能维系在45%—55%之间。
接待能力过剩,恶性竞争很自然地在整个行业里蔓延开来。为了赢得客源,各星级酒店都不惜削价展开残酷的搏杀,二星级酒店每标间团队价为60元—65元,而且含早餐,三星级的70元—80元;由于受到二、三星级酒店降价的压力,四星、五星也纷纷降价,四星级每标间的团队价为110—130元,五星级为120—160元,这样的整体低价,在全国重点旅游城市的同行业中恐怕是闻所未闻。既然低于成本价竞争,酒店在服务、硬件设施、管理等诸多方面与大堂前闪烁的五角星标准相去甚远,早餐的品种少了、空调不开了,纯棉的床单换成涤棉,优秀员工流失……接踵而来的是顾客们大量的投诉。昆明的五星酒店也由此被游客们讥之为“乡村五星”。
产权不清政企不分
昆明的酒店为何严重供大于求?新南疆酒店的总经理张希贤道出了其中的原由,昆明市几乎所有的四、五星级酒店都由省市政府的某个部门或企业投资建设和经营,这些部门涉及经贸、建委、商业、银行、保险、电信、烟草等。他们通过部门拨款或银行贷款投资于酒店业,因此,大多数酒店的筹建和运转依靠的是国有资金,由于没有进行严谨的市场调研又缺乏专门的经营管理经验,仓促投资,其后果可想而知。
同时,国有企业过去常见的产权不清、政企不分、权属不明的情况在酒店业普遍存在,一句话,没有人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负最终责任。部分企业所聘任的经理不为酒店的长远考虑,他们通过延长折旧,延长员工工作时间,采购质量较差的产品等来完成利润指标,最终损害了企业长远的利益。
有关部门只看到了世博会短期刺激旅游的效应,对昆明市10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内游客的增长数量和与之相配套的酒店服务设施的发展缺乏准确的认识。没有准确的市场判断,导致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将一度紧捏的手又松开了,降低了进入酒店业市场的门槛,土地、规划、计划、工商等部门对新建酒店都亮起了绿灯。
自律行动能走多远?
2001年7月初,陷入困境的昆明酒店业开始了带有自救色彩的“突围”,在省旅游饭店协会的协调下,19家四星和5家五星级酒店联合进行了价格与服务自律行动。从7月1日起,四、五星级酒店客房以最低成本核算的规定价格出售,服务质量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的《旅游涉外饭店星级的划分及评定》标准执行。为保证自律价格和服务能够落实,饭店协会从各酒店抽调人员组成检查组不定期进行暗访,发现一次违规,扣罚保证金2万元,第二次违规,将以“不守信誉饭店”在媒体上曝光,最后,就是降星。两个月实行下来,客房售价有所回升,大部分饭店的运转管理、设施维护保养、清洁卫生的状况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昆明的房价在全国仍属最低,尚未恢复到盈利点。
这一自律行动也引发了圈内外的广泛的争议:一是没有规章约束,自律行动到底能维持多久?二是自律行动实际是一种价格联盟,居于价格垄断地位的酒店在弥补亏损后,改善服务的动力又在哪里?
尽管自律行动存在不少问题,但一个积极迹象是,不管是政府还是酒店都认识到要按市场规则来行事,有关部门首次将星级酒店的初评权下放给饭店协会,使饭店协会有了自主管理,自我规范酒店的能力,业内人士认为,这样做不仅可以使政府腾开手来加强宏观管理,同时也可杜绝一些腐败现象的孳生。不过这只是深入改革的起步,就在记者截稿时,一家有省公路局背景的酒店又开张了……如何使这些与政府部门紧密联系的星级酒店能真正成为市场主体,成为一个政企分离、产权明晰的企业,而非政府部门的下属“招待所”;另外,在理顺产权关系后,如何适度地实施兼并、重组,获得规模效益,同时让一些扭亏无望的酒店彻底退出市场?如此种种,都需要政府和企业好好思考。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观点
反垄断要划清六个界限
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管益忻
年深日久的垄断运营后遗症致使一些企业行为倒错。是推进改革提高效率,还是通过寻租来“解决”困难?这是摆在垄断企业面前的一大课题。
进入WTO在即,我国各类产业,千千万万企业的疾速发展,都要求我们必须要从理念、政策、立法等各个方面辨析方向,克服阻力,摆脱垄断积弊。特别要强调的是,必须具体而科学地划清如下一些原则界限。
1.划清“上帝”与“仆人”的界限。一些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由于年深日久垄断运营的后遗症,把自己放错了位置。像电力系统正在进行设备更新,需要一个新的程序系统。这个新的计算机系统应该由作为股东的电力系统来投资,这是明摆着的事情。然而,他们利用垄断地位,把它转嫁到消费者头上了。就是说,他们成了“上帝”,消费者成他们的“奴仆”了。颠倒了的位置,必须颠倒过来。
2.划清自然垄断与人为垄断的界限。在自然垄断已开始被打破的情况下,再搞人为垄断是不行的。电信、电力、铁道等部门,在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等,其自然垄断已被打破了。而我国,随着范围经济的兴起,这种自然垄断正在被逐步打破。而现在又冒出来新的“人为垄断”,如民航,各公司纷纷要求机票打折,甚至(乘客不买账而逼出来的)“偷偷打折”的,也多次受到有关部门的查禁。
3.要划清经营受益和非经营受益的界限。有的系统,有的企业,由于一时沾了价格的“光”,或者因仍有某些国家优惠扶植,一时还有些所谓“经济效益”,自我感觉良好,这其实并不是经营受益,必须有自知之明。
4.划清寻租扭亏同经营扭亏的界限。是推进改革提高效率,还是通过寻租来“解决”困难,这是摆在相当一部分垄断企业面前的一大难题。宏观上说的需求不足不等于微观即企业什么“需求不足”。这是两回事。作为个别企业,你的任务是如何解决供给不足、不良问题。不少上市公司,ST已多年,又成了PT了,可他们的心思不是用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改善经营管理解决扭亏上,而是处处想着抄近道,在如何“寻租”中提高收益。在一再搞重组、内部关联交易,地方部门注入“优质”资产等等多已失效(或已力度大减)的情况下,近几年来相当一部分翻牌公司干起大肆侵犯集体经济产权的勾当了。他们以你企业“当初是我办的”,或“你是我管的”,或什么“法人是我派的”等等理由,大搞寻租,这样扭亏是决然不会有出路的。
5.划清鼓励消费之政府行为同抑制消费之政府行为的界限。有的地方和部门在“强化调控”、“规范市场”、“维护秩序”等等旗号下,继续沿用计划经济下的管理办法,继续坚持各种审批制度,实施各种寻租(乱收费),大大抑制了人们的消费。汽车各种乱收费竟达1500种之多。这个产业怎么发展?上海一辆桑塔纳轿车原价11万元,各种费用加上,成为18万元了。
6.划清产业政策同市场调节的界限。对既往的产业政策要清理一下,那些实践已证明是忽视市场调节的所谓(纯政府主导的)“产业政策”必须调整,甚至取消。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更爽了,我们的生活!
提速道岔:平稳又快捷
日前,浙赣线南昌局管内首次铺设了目前国内最新型的提速道岔,列车速度可达160公里/小时,并消除了列车通过道岔时的晃动。
无土草坪:碧毯墙上挂
一种新型无土草坪在贵阳研试成功。该草坪可随意剪裁造型,并可进入普通家庭的客厅、阳台,还可垂直挂在墙上。
长虹卧波:天堑变通途
贵(阳)毕(节)高等级公路黔西段的六大河特大公路桥日前竣工。这座大桥桥面到河面的垂直距离为280余米。新华社记者宋振平杨俊江摄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摘自《十五计划纲要》
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集中精力搞好宏观调控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摘自《十五计划纲要》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